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泥蚶幼虫及稚贝饵料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何连金 陈文龙 +5 位作者 许万竹 江宇 吴卓诚 方火顺 方银标 方永瑞 《福建水产》 1988年第1期28-33,共6页
在泥蚶[Arca(Anadara)granosa Linne]人工育苗中,选择适宜的饵料和掌握适当的投饵量,是育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关于泥蚶幼虫和稚贝的饵料,国外尚未见过报道。国内在七十年代,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温州分所、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广... 在泥蚶[Arca(Anadara)granosa Linne]人工育苗中,选择适宜的饵料和掌握适当的投饵量,是育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关于泥蚶幼虫和稚贝的饵料,国外尚未见过报道。国内在七十年代,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温州分所、福建省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海丰养殖场等单位,曾采用牟氏角毛藻、三角褐指藻、扁藻和小球藻等做为泥蚶幼虫的饵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蚶 饵料 幼虫 稚贝 投饵量 牟氏角毛藻 育苗 水产 温州 国内
下载PDF
围头湾僧帽牡蛎生长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许万竹 《福建水产》 1994年第1期5-7,20,共4页
僧帽牡蛎Ostreal(Lopha)Cucullata Born是本省主要养殖贝类。近年来各地蚵农普遍反映牡蛎生长缓慢,肥满度较差,收成期推迟,不但影响产量,而且贻误了采苗季节,影响牡蛎的生长。 据我们调查,围头湾石井江海区牡蛎养殖具有悠久的历史,历来... 僧帽牡蛎Ostreal(Lopha)Cucullata Born是本省主要养殖贝类。近年来各地蚵农普遍反映牡蛎生长缓慢,肥满度较差,收成期推迟,不但影响产量,而且贻误了采苗季节,影响牡蛎的生长。 据我们调查,围头湾石井江海区牡蛎养殖具有悠久的历史,历来为本省的高产区。在正常年景,到了农历12月牡蛎就已经达到肥满,至翌年1至2月,牡蛎肥满度更加丰满,故俗语有”肥蚵不过二月半”的说法。而近年来,这一海区由于牡蛎养殖密度过大,生长缓慢,到了2月份,不但个体小,肉质部也消瘦,性腺肥满度推迟,而且晒干率低,影响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僧帽牡蛎 牡蛎 生产 贝类 水产养殖
下载PDF
泥蚶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许万竹 方根藤 +1 位作者 洪水料 邵锦淑 《福建水产》 1993年第3期5-10,4,共7页
泥蚶Tetillarca granosa(Linnaen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曾是我省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它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群众喜爱的滋补佳品。泥蚶养殖曾经是同安县传统养殖对象,蓄水养蚶有着丰富的经验,过去仅赵厝村年... 泥蚶Tetillarca granosa(Linnaens)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贝类,具有悠久的养殖历史。曾是我省四大养殖贝类之一。它具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群众喜爱的滋补佳品。泥蚶养殖曾经是同安县传统养殖对象,蓄水养蚶有着丰富的经验,过去仅赵厝村年产量约50-100吨,1963年后,由于苗种缺乏而养殖中断。苗种是养殖的基础,目前我国泥蚶养殖同样因苗种供不应求,致使养蚶业发展不快。为解决苗种问题,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温州分所、广东省海丰水产养殖场、汕头市水产养殖场、山东省乳山县贝类实验场等单位相继开展泥蚶人工育苗,并获得初步成功。1977年福建省水产研究所与云霄县水产局共同获得泥蚶人工育苗成功,于1979年又获得了循环池育苗成功。在此基础上,我们于1984—1986年在同安县赵厝泥蚶育苗场开展泥蚶室内人工育苗实验,并着重于育苗工艺和提高成活率的研究。1984年育出蚶沙39万粒,继1984年后,1985年育出蚶沙2257万粒,1986年又培育出蚶沙719.6万粒,连续2年平均每平方米产蚶沙分别达34万粒和22万粒。本文报告了1984—1986年同安县赵厝泥蚶人工育苗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蚶 育苗 人工育苗
下载PDF
若干环境因子及抗菌素对平鲷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钟硕良 曾庆民 +1 位作者 许万竹 刘国春 《福建水产》 1998年第3期40-46,共7页
平鲷受精卵孵化时的最适水温为22℃,最适盐度为27.6‰,最适pH值为8.00。青霉素或氯霉素的浓度为1.0—1.5mg/时,可提高平鲷受精卵孵化率10%—20%。平鲷受精卵的孵化密度为10—20×104粒/m^3时孵化率较高。
关键词 若干环境因子和抗菌素 平鲷受精卵 孵化率
下载PDF
西施舌(Mactra antiquata Spengler)人工育苗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陈文龙 刘德经 许万竹 《水产学报》 CAS 1966年第2期130-141,共12页
1.本文叙述了西施舌(Mactra antiquata spengler)的人工授精,胚体发育及其变态至附着的过程,并着重叙述了幼虫生活习性及室外人工育苗的初步观察结果。2.以解剖采卵法,经洗卵、沉淀和淘汰处理,可获得优质成熟的卵子;卵子一旦受精之后,... 1.本文叙述了西施舌(Mactra antiquata spengler)的人工授精,胚体发育及其变态至附着的过程,并着重叙述了幼虫生活习性及室外人工育苗的初步观察结果。2.以解剖采卵法,经洗卵、沉淀和淘汰处理,可获得优质成熟的卵子;卵子一旦受精之后,连续更新海水,洗去多余的精子和未受精的卵子,保持胚体的悬浮状态,在其发育的适应条件下,孵化率可达95%以上。3.西施舌胚体发育适温范围在17~28℃,最适温度20~24℃。4.从受精卵发育到囊胚期的适应盐度,与其亲体所处的环境盐度有密切的关系。幼虫随着阶段发育,对环境盐度的适应范围也相应地扩大,而幼苗的适盐范围,则较幼虫期缩小。5.担轮幼虫在光度500~2500勒克司的范围内,具有明显的趋光现象;而面盘幼虫则有一定的背光性,但不很显著。6.担轮幼虫对光色具有一定的反应,它趋向于绿色光、黄色光和白色光。7.在室外池式育苗中,以过滤海水,每天更换原水量的一倍,能满足幼虫食料的需要, 幼虫能够正常发育,经过变态到附着。8.某些细菌和肉食性原生动物是幼虫的主要敌害。加强换水,保持水质清净,可能起抑制上述敌害滋长的作用,肯定能提高幼虫培育的成活率。9.在适温范围内,从直线铰合幼虫培育到附着,需要11~13日,水温的升高,对幼虫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0.初期幼苗的个体大小约在208×189~225×209微米,它分泌足丝作临时性的附着。体长在1毫米以下的幼苗,对附着生活还没有强烈的要求。11.体长在1~2毫米的幼苗,开始转入较稳定的附着生活。穴居在细砂中的幼苗,比穴居在软泥中生长较快,没有穴居条件的,生长最为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施舌 人工育苗 栖息 软质 分布 细砂 软体动物 双壳类 初步研究 太平洋
下载PDF
泉州湾、围头湾翡翠贻贝海区半人工采苗技术研究
6
作者 陈木 许万竹 +6 位作者 王聪明 吴立峰 方少华 李丕廉 苏维迎 王贵台 黄建立 《海洋科学集刊》 CAS 1997年第2期51-57,共7页
本文对泉州湾和围头湾翡翠贻贝的生殖腺性状、繁殖期、幼虫数量分布、附苗期及海区半人工采苗技术进行了研究。两湾翡翠贻贝繁殖期为5—9月,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繁殖盛期,主要的附苗季节在6月中旬和7月上旬。选用胶胎绳和棕绳为采苗器,... 本文对泉州湾和围头湾翡翠贻贝的生殖腺性状、繁殖期、幼虫数量分布、附苗期及海区半人工采苗技术进行了研究。两湾翡翠贻贝繁殖期为5—9月,5月中旬至6月中旬为繁殖盛期,主要的附苗季节在6月中旬和7月上旬。选用胶胎绳和棕绳为采苗器,附苗效果较好;并讨论了投挂采苗器的适宜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湾 围头湾 翡翠贻贝 半人工采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