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逾”字形音义浅析
- 1
-
-
作者
杨非凡
许丹成(指导)
-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不详
-
出处
《汉字文化》
2020年第4期74-75,共2页
-
文摘
研究古文字需要态度审慎,力求从多种文献中发掘出字义的科学流变过程。"逾"字在古代汉语中有多种用法,每个用法都承载着各自的意义;字义不同,字音有变化。本文运用汉字构造理论,结合出土文字和文献材料,从分析"逾"的构形来源和本意入手,梳理"逾"字形与字义的关联,以期帮助人们更加透彻地了解"逾"字本义,更好地掌握"逾"字的使用。通过对"逾"字形音义的详细解析,可见古文字研究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
关键词
古文字学
逾
字形
释义
提防
-
分类号
H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蒙”字形义探源
- 2
-
-
作者
杜舒颖
许丹成(指导)
-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不详
-
出处
《汉字文化》
2020年第2期95-96,共2页
-
文摘
"蒙"在古汉语中有3种写法,现行汉字又有3种不同读音。"蒙"的义项多且生发关系较复杂,各种书籍对它的解释有差异。笔者通过查阅《说文解字》《康熙字典》《汉字字源》《古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从"蒙"字最初字形出发,分析其形义关联,以便帮助人们更好地加以记忆、理解和运用。
-
关键词
蒙
字音
字形
字义
-
分类号
H139
[语言文字—汉语]
H12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后”字形义探源
- 3
-
-
作者
余妍
许丹成(指导)
-
机构
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不详
-
出处
《汉字文化》
2023年第6期106-108,共3页
-
文摘
“后”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率较高,随着时代的发展,“后”字的形义不断演变。在古汉语中,“后”和“後”本是含义不同的两个字;我国在1956年发布的《汉字简化方案》中,“后”与“後”合并为“后”。本文从“后”和“後”的字形演变入手,探究字形与字义的关联,详细解释词义的生发原理,以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掌握和运用该字。
-
关键词
后
後
字形
字义
-
分类号
H123
[语言文字—汉语]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里”的形义探析
- 4
-
-
作者
王思琪
许丹成(指导)
-
机构
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不详
-
出处
《汉字文化》
2022年第12期122-123,共2页
-
文摘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里^(1)、里^(2)、里^(3);表示这三个“里”是同音同形词。通过查询《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康熙字典》等工具书可知,里^(1)各义项源于“裏”或“裡”,可解释为“衣服、被褥等东西不露在外面的那一层”,“纺织品的反面”,也可以引申出“里面”“内部”的意思;里^(2)的释义源于“里”,有“街巷”“家乡”“五邻为里”之义,也可作姓氏;里^(3)的释义也源于“里”,可解释为长度单位“里”,是量词。
-
关键词
里
裏
裡
字形
字义
-
分类号
H123
[语言文字—汉语]
H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才”的形义探源
- 5
-
-
作者
陈伊琳
许丹成(指导)
-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不详
-
出处
《汉字文化》
2022年第14期125-126,共2页
-
文摘
“才”是现行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常用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占了两个词条,即“才1”与“才2”(属于同音同形词)。“才1”后的各义项是名词类义项,“才2”属于副词。从《康熙字典》《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甲骨文字典新解》等工具书的相关记载看,“才1”的前身是“■”,“才2”的前身是“纔”。细考这几个古字形,可发现其形义之关联。通过对“才”字的形义探源,有助于当下人们加深对“才”字的认识并加以正确应用。
-
关键词
才
纔
字形
字义
-
分类号
H123
[语言文字—汉语]
H131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丑”字形义探源
- 6
-
-
作者
胡嘉宜
许丹成(指导)
-
机构
浙江省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不详
-
出处
《汉字文化》
2022年第19期90-91,共2页
-
文摘
《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丑^(1)、丑^(2)、丑^(3);表示这三个“丑”是同音同形词。丑^(1)和丑^(3)是具有名词特征,但义项无关联。丑^(2)由“醜”简化而来,具有形容词特征。从义素角度看,丑^(2)和丑^(3)存在关联。通过查询《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甲骨文新解》等工具书可知,“丑”是一个象形字,是“扭”或“纽”的本字。“丑”被假借为“地支的第二位”或姓氏等意义之后,“丑”的原始意义就由“扭”和“纽”来承载。
-
关键词
丑
醜
字形
字义
-
分类号
H123
[语言文字—汉语]
H13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戏”“剧”的形义探源
- 7
-
-
作者
葛青晏
许丹成(指导)
-
机构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不详
-
出处
《汉字文化》
2023年第23期105-107,共3页
-
文摘
“戏”的古体字为“戲”或“戯”,本义为“在祭祀或进餐时有人头戴虎头面具,持戈舞蹈”,与军事活动相关,是军队作战前的一种仪式。“剧”的古体字为“劇”,本义与“戏”相近,也指“兽类互斗相持不解”,后引申出“猛烈/厉害”“非常/甚”等。“戏剧”划分为“祭祀性戏剧”和“赏析性戏剧”,前者偏重“戏”构字方式所产生的涵义,后者偏重“剧”构字方式所产生的含义。“戏剧”的虚构性来源于“戏”的非真实性和“剧”的艺术表演性。对“戏”和“剧”形义的深入探析,利于当下人们了解它们的“前世今身”,感受汉字文化的深邃。
-
关键词
“戏”
“剧”
字形
字义
-
分类号
H123
[语言文字—汉语]
H13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