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纯铁经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后微结构参量的表征
1
作者 许为宗 李伟 戎咏华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32,共5页
用X射线线形分析法(XLPA)测定了经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后纯铁的有效晶粒(亚晶)尺寸、微观应变、位错密度和体弹性储能密度,用TEM观察了组织形貌,并与40%拉伸试样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纯铁经SMAT 90 min后,平均位错密度高达1.0×... 用X射线线形分析法(XLPA)测定了经表面机械研磨处理(SMAT)后纯铁的有效晶粒(亚晶)尺寸、微观应变、位错密度和体弹性储能密度,用TEM观察了组织形貌,并与40%拉伸试样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纯铁经SMAT 90 min后,平均位错密度高达1.0×1016m-2,表面亚晶粒尺寸在7 nm左右;相对拉伸而言,SMAT对晶粒细化和引入微观应变的效果十分明显;XLPA法与TEM法得到的晶粒尺寸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机械研磨 纳米晶纯铁 x射线线形分析 微观结构
下载PDF
EBSD在马氏体变体间位向关系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美汉 许为宗 +2 位作者 郭正洪 王晓东 戎咏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3-68,共6页
利用EBSD研究了0.33wt.%C碳钢中原奥氏体同一晶粒内的板条马氏体的形态和晶体学特征。在无残留奥氏体的情况下,由于EBSD检测结果的分散性,用对称性高的低指数极图(如{001}bcc极图)并不能很好地区分K-S取向关系和N-W取向关系。本文采用... 利用EBSD研究了0.33wt.%C碳钢中原奥氏体同一晶粒内的板条马氏体的形态和晶体学特征。在无残留奥氏体的情况下,由于EBSD检测结果的分散性,用对称性高的低指数极图(如{001}bcc极图)并不能很好地区分K-S取向关系和N-W取向关系。本文采用非对称性的高指数{123}bcc极图,可以区分两种取向关系。结果表明,此材料的马氏体取向分布基本符合K-S关系。利用极图与矩阵运算的方法,标定原奥氏体同一晶粒内24个满足K-S关系的变体,揭示了24个马氏体变体间特定的结合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条马氏体 位向关系 晶体学 EBSD 取向差
下载PDF
新型Q-P-T和传统Q-T工艺对不同C含量马氏体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4
3
作者 张柯 许为宗 +3 位作者 郭正洪 戎咏华 王毛球 董瀚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9-496,共8页
对比新型淬火-分配-回火(Q-P-T)和传统淬火-回火(Q-T)处理对中、低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在提高材料的强塑积方面Q-P-T处理远胜于Q-T处理,特别是对中碳钢的效果更为显著.在所研究的试样中,Fe-0.42C-1.46Mn-1.58Si-0.028Nb合金的强塑积... 对比新型淬火-分配-回火(Q-P-T)和传统淬火-回火(Q-T)处理对中、低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发现,在提高材料的强塑积方面Q-P-T处理远胜于Q-T处理,特别是对中碳钢的效果更为显著.在所研究的试样中,Fe-0.42C-1.46Mn-1.58Si-0.028Nb合金的强塑积经Q-P-T处理后高达31627MPa.%,且延伸率达20.3%,不仅远高于传统Q T处理的试样,而且已满足新一代先进高强度钢预测的性能.显微组织分析表明,Q-T和Q-P-T处理的差异在于残留奥氏体的量和尺寸分布以及马氏体板条的均匀程度.前者含少量(<3%)较薄的"薄膜状"残留奥氏体,且马氏体板条尺寸范围较宽;而后者含较多较厚的"薄片状"残留奥氏体,且马氏体板条尺寸分布较窄.因此Q-P-T处理的先进高强度钢具有承受较强的塑性变形和阻止微裂纹扩展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P-T工艺 先进高强度钢 残留奥氏体 强塑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