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冬两季舟山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
1
作者 许书会 周红 +3 位作者 华尔 雷莹 张凯 孙昕雨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60-68,共9页
于2010年7月(夏季)和2011年1月(冬季)对舟山朱家尖东沙砂质潮间带进行调查,分析了东沙砂质潮间带的环境因子和小型底栖生物的组成、丰度和生物量。结果表明,小型底栖生物夏、冬两季平均丰度为(495±250)ind.10cm-2,夏、冬两季平均... 于2010年7月(夏季)和2011年1月(冬季)对舟山朱家尖东沙砂质潮间带进行调查,分析了东沙砂质潮间带的环境因子和小型底栖生物的组成、丰度和生物量。结果表明,小型底栖生物夏、冬两季平均丰度为(495±250)ind.10cm-2,夏、冬两季平均生物量为(948±443)μg dwt.10cm-2。共鉴定出12个小型底栖生物类群,按丰度,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为最优势类群,占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的49%,其次为涡虫(29%)和底栖桡足类(12%);按生物量依次是涡虫(54%)、腹毛虫(16%)和线虫(15%)。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存在潮带差异,高潮带大于中潮带;生物量无潮带差异。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在夏季表层(0~4cm)分布最多(43%),向深层呈现递减趋势;冬季在各层分布较为均匀,次表层(4~8cm)分布最多(29%)。小型底栖生物及主要类群的丰度受环境因子影响显著,总丰度与气温、间隙水温度、盐度和沉积物初级生产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山 砂质潮间带 小型底栖生物 丰度 生物量 分布
下载PDF
青岛岩礁海藻附植动物的区系组成和季节动态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海燕 周红 +3 位作者 张志南 丛冰清 王家宁 许书会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85-90,96,共7页
于2007年11月~2008年10月对青岛太平角岩石潮间带鼠尾藻附植动物进行了连续12个月的逐月采样调查,并根据蜈蚣藻、角叉菜、扇形叉枝藻、海蒿子和叉节藻等海藻生长期的不同而在不同月份对其分别进行了采样,研究了附植动物的类群组成、丰... 于2007年11月~2008年10月对青岛太平角岩石潮间带鼠尾藻附植动物进行了连续12个月的逐月采样调查,并根据蜈蚣藻、角叉菜、扇形叉枝藻、海蒿子和叉节藻等海藻生长期的不同而在不同月份对其分别进行了采样,研究了附植动物的类群组成、丰度、生物量及其季节动态。所有海藻样品共鉴定出附植动物16个类群。鼠尾藻附植动物的年平均丰度为606ind/gdwtalgae,优势类群为线虫和桡足类,其次是腹足类和多毛类。鼠尾藻附植动物的平均丰度最高值出现在4月,最低值出现在7月。鼠尾藻附植动物的年平均生物量为282×103μg/g dwt algae,最高值出现在6月,最低值为2月。其他海藻附植动物的类群数、丰度、生物量均低于鼠尾藻。海藻附植动物的优势类群及其丰度和生物量在不同月份和不同海藻之间均显著不同。相对于海水理化因子季节变化的影响,不同海藻生长型形态的复杂性及同一种海藻随生长周期而发生的形态变化对附植动物的区系组成和季节动态的影响可能占居更主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间带海藻 附植动物 丰度 生物量 季节动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