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巴曲酶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许修健 李军荣 滕玉环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0年第9期13-15,19,共4页
目的观察巴曲酶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突发性聋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丁苯酞干预组,每组54例。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血液学指标(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比黏度、全血黏度)、纯音听... 目的观察巴曲酶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突发性聋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丁苯酞干预组,每组54例。比较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血液学指标(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比黏度、全血黏度)、纯音听阈、眩晕及耳鸣伴随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液学指标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联合丁苯酞干预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纯音听阈值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且联合丁苯酞干预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联合丁苯酞干预组患者眩晕及耳鸣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联合丁苯酞干预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巴曲酶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对突发性聋患者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突发性聋 巴曲酶注射液 眩晕 耳鸣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脂肪肝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祝小燕 许修健 +1 位作者 赵峰 于明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6年第6期543-545,548,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为NAFLD且经过超声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单纯行为干预...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为NAFLD且经过超声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单纯行为干预组(对照组)、行为干预联合1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组(10 mg组)和行为干预联合20 mg/d阿托伐他汀治疗组(20 mg组);各组治疗24周后,比较治疗前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和脂肪肝病变程度,并分析血脂(三酰甘油、总胆固醇、LDL-c、HDL-c)、肝功能(ALT、AST)、血糖水平。结果:10 mg和20 mg组治疗后的IMT、脂肪肝超声分度、血脂指标均有明显好转,20 mg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10 mg组(P<0.05);但治疗后,用药组患者的肝功能(ALT、AST)均高于治疗前,其中20 mg组治疗后的AST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各组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行为干预基础上给予10 mg/d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NAFLD具有明显疗效,且该剂量对肝功能的损伤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颈动脉粥样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
下载PDF
多功能铁铋复合纳米粒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放疗增敏作用
3
作者 牛媛媛 于明 +5 位作者 杜凤移 陈思远 赵天 徐宇浩 周倩文 许修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2821-2827,共7页
背景:透明质酸功能化的铁铋复合纳米颗粒是一种有效MRI对比剂,同时又可作为放疗增敏剂。目的:制备透明质酸功能化的铁铋复合纳米颗粒,观察其对胶质母细胞瘤U87MG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通过水热聚醇法制备透明质酸功能化的铁铋复合纳米颗... 背景:透明质酸功能化的铁铋复合纳米颗粒是一种有效MRI对比剂,同时又可作为放疗增敏剂。目的:制备透明质酸功能化的铁铋复合纳米颗粒,观察其对胶质母细胞瘤U87MG的放疗增敏作用。方法:通过水热聚醇法制备透明质酸功能化的铁铋复合纳米颗粒HA-Bi IOPs。(1)细胞毒性实验: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MG与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均以含0,12.5,25,50,100,200,400 mg/L HA-Bi IOPs的培养液培养48 h,计算细胞增殖率;(2)组织相容性实验:在ICR小鼠尾静脉注射HA-Bi IOPs溶液,观察小鼠脏器病理变化;(3)细胞吞噬实验:将HA-Bi IOPs与U87MG细胞共培养6 h,普鲁士蓝观察纳米颗粒是否被细胞吞噬;(4)放疗增敏实验:取对数生长期的U87MG细胞,分组培养:对照组以培养液培养;放疗组分别给予0,3,6,9 Gy的X射线照射;HA-Bi IOPs组分别加入含0,12.5,25,50,100,200,400 mg/L HA-Bi IOPs的培养液;联合组,先加入含0,12.5,25,50,100,200,400 mg/L HA-Bi IOPs的培养液,再给予0,3,6,9 Gy的X射线照射。24 h后,检测细胞增殖率及克隆形成率。结果与结论:(1)不同质量浓度的HA-BiI OPs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和U87MG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2)尾静脉注射HA-BiI OPs溶液后,小鼠脏器未发生病理变化;(3)共培养6 h后,HA-BiI OPs纳米颗粒可被U87MG细胞吞噬;(4)U87MG细胞增殖率与HA-BiI OPs质量浓度(0-200 mg/L)和放射剂量(0-9 Gy)有明显的线性负相关,尤其是在6 Gy X射线照射下200 mg/L HA-BiI OPs对细胞增殖率下降至(41±7)%。选用100 mg/L HA-BiI OPs、6 Gy X射线照射进行克隆形成实验,联合组U87MG细胞增殖率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放疗组(P<0.05);(5)结果表明,透明质酸功能化的铁铋复合纳米颗粒对胶质母细胞瘤具有显著的放疗增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铁铋复合纳米材料 水热聚醇法 放疗增敏 透明质酸 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 生物相容性 杀伤肿瘤 细胞增殖率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脂肪肝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祝小燕 许修健 于明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3期6-8,共3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NAFLD患者,剔除脱落病例,最终纳入7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n=26,单纯行为干...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NAFLD患者,剔除脱落病例,最终纳入7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n=26,单纯行为干预)、B组(n=27,行为干预联合1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及C组(n=26,行为干预联合2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三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B、C组颈动脉IMT、TG、TC、LDL-c、HDL-c、FMD、NO、SE和hs-CRP水平明显优于治疗前,且C组明显优于A组和B组(P<0.05)。治疗后,B、C组肝脏超声严重程度分布优于治疗前及A组(P<0.05)。治疗后,C组AS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A组和B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具有改善颈动脉粥样硬化合并NAFLD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且具有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颈动脉粥样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渐进式远隔缺血后适应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滕玉环 周芝文 +1 位作者 许修健 李军荣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3年第3期331-339,共9页
目的:探讨渐进式远隔缺血后适应(RIPOC)相较常规RIPOC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并对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 目的:探讨渐进式远隔缺血后适应(RIPOC)相较常规RIPOC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脑血流、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和预后的影响,并对影响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住院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渐进式RIPOC组(40例)、常规RIPOC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3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常规RIPOC组患者在入院后第2天开始每天上、下午各行1轮无创上肢缺血后适应,仪器自动充气加压至200 mmHg(1 mmHg=0.133 kPa)并维持5 min,袖带放气并维持5 min,重复5轮,共50 min,连续锻炼10 d。渐进式RIPOC组也于入院第2天开始进行仪器自动充气,加压至200 mmHg初次维持5 min,袖带放气并维持5 min,第2次充气加压维持4 min,放气4 min,依次3 min/3 min、2 min/2 min和1 min/1 min,总计5个循环,共30 min。比较3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及随访6个月不良脑血管事件,并分析主要危险因素。结果:3组间的基线情况(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脑梗死类型)、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就诊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0 d后,RIPOC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脑血管反应性和屏气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渐进式RIPOC组优于常规RIPOC组。同时,RIPOC组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渐进式RIPOC组效果更佳。随访6个月3组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相似(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P=0.03)、高血压(P=0.03)、高NIHSS评分(P=0.006)和高胆固醇(P=0.04)为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RIPOC可改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促进脑血流恢复,提高生活质量,渐进式RIPOC疗法治疗时间上较常规RIPOC缩短,为患者带来便捷的同时治疗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后适应 渐进式 缺血-再灌注损伤 老年 脑梗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