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倍他司汀+天麻素联合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高血压性头晕的效果分析
1
作者 闫丽 岑雄图 +2 位作者 林惠贤 梁献升 许健姬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头晕采取倍他司汀+天麻素联合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头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倍他司汀+天麻素治疗,研究组采...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头晕采取倍他司汀+天麻素联合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头晕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倍他司汀+天麻素治疗,研究组采用倍他司汀+天麻素联合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生活行为能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行为能力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性头晕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可以选择在倍他司汀+天麻素基础上增加经颅重复磁刺激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行为能力,达到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头晕 倍他司汀 天麻素 经颅重复磁刺激 临床效果 生活行为能力
下载PDF
糖尿病与老年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的临床研究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许健姬 颜玉贤 李宗洪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2年第11期45-45,共1页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斑块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间我科收治的500例老年患者,按照是否有糖尿病将其分为两组,对所有患者行甘三酯、高密度脂蛋白、...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发生颈动脉硬化斑块和糖尿病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预防和治疗颈动脉硬化斑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间我科收治的500例老年患者,按照是否有糖尿病将其分为两组,对所有患者行甘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及颈动脉超声检查,分析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与上述各指标之间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血总胆固醇升高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有显著性关系,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是老年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老年 动脉硬化 斑块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左心房、左心室增大的相关性 被引量:5
3
作者 涂宇 巩萱 +4 位作者 彭芥微 许健姬 朱培培 陈欢 卓文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0-36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左心房、左心室增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224例,按照CIMT厚度分为CIMT厚度正常组57例,CIMT增厚组97例,颈动脉斑块(CP)形成组70例。收集临床资料,完善颈动脉彩超、心脏彩...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与左心房、左心室增大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224例,按照CIMT厚度分为CIMT厚度正常组57例,CIMT增厚组97例,颈动脉斑块(CP)形成组70例。收集临床资料,完善颈动脉彩超、心脏彩超等检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CP组左房前后径(LAD)、左房内径指数(LADI)、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比CIMT厚度正常组、CIMT增厚组高(P <0.05)。CIMT增厚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比CP组高(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显示,年龄、同型半胱氨酸、LVMI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中,CIMT和LADI两者呈正相关(r=0.184,P <0.01);CIMT和LVMI两者呈正相关(r=0.236,P <0.01)。结论左室增大是急性脑梗死患者CIMT异常的高危因素之一。左房、左室增大与急性脑梗死患者CIMT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CIMT的异常对左房、左室增大有一定预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左房增大 左室增大
下载PDF
左房与左室增大在急性脑梗死CISS分型中的意义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涂宇 巩萱 +5 位作者 朱培培 杨建豪 许健姬 彭芥微 陈欢 卓文燕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23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左房、左室增大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头颅CT或MRI证实存在急性脑梗死患者214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完善脑血管检查、心脏彩超等,采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脏彩超示,大动脉... 目的探讨左房、左室增大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ISS)分型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头颅CT或MRI证实存在急性脑梗死患者214例,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完善脑血管检查、心脏彩超等,采集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心脏彩超示,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LAA)组、穿支动脉疾病性脑梗死(PAD)组左房前后径(LAD)、左房内径指数(LADI)均较心源性脑栓塞(CS)组低(P<0.05),但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较CS组高(P<0.05);PAD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低于CS组(P<0.05);LAA组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较PAD组高(P<0.05)。在左房肥大、左室肥厚发生率的组间对比中,χ_(左房)~2=13.446,P=0.001;χ_(左室)~2=5.323,P=0.073。3组左房肥大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CS组(40%)最高,LAA组(5%)次之。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LADI在CS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VMI在LAA、PAD组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房增大、左心功能的下降与CS的发生密切相关,且左房增大为CS的独立危险因素。在非心源性栓塞的急性脑梗死中,左室增大更倾向于LAA,且左室增大为LAA、PDA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 左房增大 左室增大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