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巴唑致急性造血功能停滞诊治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许先吟 张舜玲 《医师进修杂志》 2000年第6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他巴唑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的诊治问题。方法:研究1989~1998年收治的他巴唑致急性造血功能停滞12例。治疗上联合应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翻天复长因子和输血。结果:发现全部病例发病前除服用他巴唑外表使... 目的:探讨他巴唑急性造血功能停滞的诊治问题。方法:研究1989~1998年收治的他巴唑致急性造血功能停滞12例。治疗上联合应用抗生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翻天复长因子和输血。结果:发现全部病例发病前除服用他巴唑外表使用其他药物,就医时均以发热为主诉,血象中1~3系细胞减低,网织红细胞降低,淋巴细胞比率增高,骨髓中出现巨大原始红细胞为病人的特征性细胞学表现。结论:他巴唑致急性造功能停滞为自限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功能停滞 急性 他巴唑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他巴唑致急性造血功能停滞12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许先吟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1999年第6期273-273,共1页
关键词 造血功能停滞 急性 他巴唑 病理 应用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sVCAM-1、IL-18和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刘瑞玉 巫远忠 +3 位作者 范火亮 许先吟 罗耀光 胡俊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本研究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白介素18(IL-18)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AA患者和25例正常人血清sVCAM-1、IL-18和VEGF水... 本研究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白介素18(IL-18)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AA患者和25例正常人血清sVCAM-1、IL-18和VEGF水平。结果表明:AA患者血清sVCAM-1和IL-18水平分别为(839.08±173.97)ng/ml和(380.35±47.76)pg/ml,较正常对照组的(538.16±91.21)ng/ml和(256.39±59.52)pg/ml明显升高(p均<0.01);且重型AA的sVCAM-1和IL-18水平[(969.94±182.54)ng/ml、(388.96±46.06)pg/ml]较慢性AA的sVCAM和IL-18水平[(709.26±165.32)ng/ml、(352.21±47.08)pg/ml]升高更为明显(p<0.01;p<0.05);而AA患者血清VEGF水平[(69.63±27.42)pg/ml]较正常对照组[(125.62±32.15)pg/ml]明显降低(p<0.01),且重型AA[(51.30±29.86)pg/ml]较慢性AA[(80.02±25.14)pg/ml]降低更显著(p<0.01)。AA患者治疗后血清sVCAM-1和IL-18水平[(623.84±176.57)ng/ml、(295.25±89.31)pg/ml]较治疗前[(847.33±186.41)ng/ml,(368.50±62.02)pg/ml]明显降低(p<0.01;p<0.05),而VEGF治疗后水平[(90.61±28.76)pg/ml]较治疗前[(63.93±26.04)pg/ml]则明显升高(p<0.05)。结论:高水平的sVCAM-1、IL-18及低水平的VEGF细胞因子,可能与AA的发生、发展及病情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白介素18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IL-10、IL-12和sFas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瑞玉 张舜玲 +7 位作者 许先吟 李鹤维 罗耀光 胡俊 陈立 巫远忠 罗秀清 曹海燕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684-686,703,共4页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可溶性Fas(sFas)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再障患者和1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IL-10、IL-12和...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可溶性Fas(sFas)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0例再障患者和1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IL-10、IL-12和sFas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重型再障(SAA)患者血清IL-10、IL-12和sFas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1);慢性再障(CAA)和MDS患者血清IL-10和sFas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1),而IL-12水平较正常有上升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SAA和CAA患者血清IL-10、IL-12水平较MDS患者有上升的趋势,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AA和MDS患者血清sFas水平较CAA患者明显升高(P<0.05,P<0.01),而MDS患者较SAA患者血清sFas水平有上升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高水平的IL-10、IL-12和sFas可能参与再障骨髓造血干/祖细胞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检测上述细胞因子水平,为再障患者监测病情、评价疗效、指导临床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较为客观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2 可溶性FAS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标准剂量与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丹 胡俊 +2 位作者 刘顺妹 郑方英 许先吟 《医学综述》 2015年第3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的66例原发性难治性IT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32例,采用利妥昔单抗剂...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住院的66例原发性难治性IT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32例,采用利妥昔单抗剂量为每周100 mg/m2,连用4周;B组34例,采用利妥昔单抗剂量为每周375 mg/m2,连用4周。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血小板、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结果 A组中完全反应9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1.9%;B组中完全反应11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3.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45,P>0.05)。A组和B组药物治疗后均未发生输液反应,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低于B组的55.88%,两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但两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血小板抗GPⅡb/Ⅲa抗体水平和抗GPⅠb/Ⅸ抗体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但两组间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难治性ITP疗效确切,可有效地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成本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利妥昔单抗 小剂量 疗效
下载PDF
D二聚体的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7
6
作者 刘瑞玉 李齐爱 +1 位作者 许先吟 张舜玲 《血栓与止血学》 1995年第3期132-133,共2页
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单体(SFM)经活化因子ⅩⅢ。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应用Latex法和ELISA法可以检测血浆、血清和尿液中的D二聚体浓度。D二聚体浓度升高反映体内纤溶活性增强。有助于血栓前状态及血... 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单体(SFM)经活化因子ⅩⅢ。交联后,再经纤溶酶水解所产生的一种特异降解产物。应用Latex法和ELISA法可以检测血浆、血清和尿液中的D二聚体浓度。D二聚体浓度升高反映体内纤溶活性增强。有助于血栓前状态及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水平 阳性率 文检 脑动脉硬化 临床应用 Latex法 患者血清 肝脏疾病 降解产物 急性白血病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IL-10、IL-12和sFas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刘瑞玉 张舜玲 +5 位作者 许先吟 巫远忠 余相 曹海燕 陈江涛 胡俊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54-456,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可溶性Fas(sFas)水平及其在MDS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检测25例MDS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IL-10、IL-12、和sFas水平...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可溶性Fas(sFas)水平及其在MDS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检测25例MDS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IL-10、IL-12、和sFas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MDS患者IL-10和sFas水平明显升高(P<0.01);IL-12水平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DS的免疫发病机制与造血细胞因子分泌紊乱有密切关系,检测血清IL-10、IL-12和sFas三种细胞因子水平,为MDS患者监测病情,评价疗效及免疫治疗提供较为客观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2 可溶性FAS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血清sICAM-1、TGF-β_1和白血病抑制因子的检测水平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瑞玉 张舜玲 +5 位作者 许先吟 巫远忠 余相 曹海燕 陈江涛 胡俊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567-568,588,共3页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及其在MDS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夹心(ELISA)法检测25例MDS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sICAM-1、... 目的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及其在MDS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夹心(ELISA)法检测25例MDS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sICAM-1、TGF-β1、和LIF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MDS患者sICAM-1水平明显升高(P<0.01);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1);LIF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CAM-1、TGF-β1和LIF三种细胞因子与MDS免疫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血病抑制因子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血清sICAM-1、TGF-β_1和白血病抑制因子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舜玲 刘瑞玉 +8 位作者 许先吟 李鹤维 罗耀光 刘志红 陈立 胡俊 巫远忠 罗秀清 曹海燕 《热带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687-689,66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与急性白血病的病情、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测定4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ICAM-...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血病抑制因子(LIF)水平与急性白血病的病情、疗效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夹心法(ELISA)测定44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ICAM-1、TGF-β1和LIF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AL患者血清sICAM-1水平明显升高(P>0.05),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1),LIF水平有下降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获完全缓解(CR)时,该三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又恢复正常;复发时,该三种细胞因子的水平又趋升高或降低,并接近治疗前的水平。结论sICAM-1、TGF-β1和LIF均参与了白血病的免疫发病机制。检测AL患者血清上述三种细胞因子的水平,为AL患者监测病情、评价疗效、指导临床用药及预后判断提供较为客观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血病抑制因子
下载PDF
D二聚体测定在肾脏病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瑞玉 李齐爱 +1 位作者 许先吟 张舜玲 《血栓与止血学》 1995年第3期141-141,共1页
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是证实体内存在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的特异指标之一。它在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肾脏疾患常伴有血栓形成,检测病人血清中的D二聚体... 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产物,是证实体内存在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的特异指标之一。它在高凝状态及血栓形成性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中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肾脏疾患常伴有血栓形成,检测病人血清中的D二聚体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测定 肾脏病 肾脏疾患 继发性纤溶亢进 尿毒症 血栓形成 急性肾炎 阳性率 交联纤维蛋白 慢性肾炎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中合并急腹症手术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翁清江 许先吟 +2 位作者 张舜玲 陈超 黄学军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9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索血液病中并发急腹症时手术治疗的问题。【方法】对 14例恶性血液病中并发急腹症的患者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进行临床研究 ,检测 10例手术治疗者术前、术中及术后 2 4h血液成分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 ,探索其耐受手术治疗... 【目的】探索血液病中并发急腹症时手术治疗的问题。【方法】对 14例恶性血液病中并发急腹症的患者手术与非手术治疗进行临床研究 ,检测 10例手术治疗者术前、术中及术后 2 4h血液成分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 ,探索其耐受手术治疗的最低值。【结果】围手术期血红蛋白≤ 80g/L、血小板≤ 5 0× 10 9/L补充红细胞和血小板 ,使血红蛋白≥ 80g/L、血小板≥ 5 0× 10 9/L ;白细胞数≥ 2 0× 10 9/L术前无输注白细胞 ,但给予强有力的抗生素预防感染 ,以及对机体的支持措施。 9例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1例 6 0岁患者因消化道穿孔第 3天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恶性血液病中并发急腹症时 ,围手术期必须保持患者血红蛋白≥ 80 g/L ,血小板≥ 5 0× 10 9/L才能保证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急腹症/治疗 消化系统外科手术
下载PDF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促红细胞生成素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表达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丹 何伟锋 +2 位作者 李昊宇 张晓玲 许先吟 《医学综述》 2015年第8期1481-1482,共2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4月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MM患者64例(MM组)及24例健...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3年4月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MM患者64例(MM组)及24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MM组及健康对照组、不同临床分期及不同肿瘤量患者血清s ICAM-1、EPO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血清s ICAM-1、EPO及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287±81)μg/L、(14±6)U/L、(113±78)mg/L,MM组患者血清s ICAM-1、EPO及VEGF表达水平分别为(375±102)μg/L、(36±14)U/L、(614±205)mg/L。MM组患者血清s ICAM-1、EPO及VEGF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临床分期的增加,患者血清中s ICAM-1、EPO及VEGF呈增加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者肿瘤量的增加,血清中s ICAM-1、EPO及VEGF表达水平也显著升高(P<0.05)。结论 ICAM-1、EPO及VEGF在MM患者血清中呈现出高表达,且随着病程的加剧显著升高。因此,血清ICAM-1、EPO及VEGF表达水平的升高对于MM患者临床分期的判断及辅助监测患者病情进展情况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可溶性细胞分子间黏附因子1 促红细胞生成素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MAGE-A3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黎国伟 王东宁 +3 位作者 吴红梅 许先吟 罗耀光 陈立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MAGE-A3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初发AL93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7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66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MAGE-A3基因的表达,观察该基因表达与初治患者... 【目的】探讨MAGE-A3基因在急性白血病(A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初发AL93例,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7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66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MAGE-A3基因的表达,观察该基因表达与初治患者治疗效果关系。【结果】93例AL中MAGE-A3基因阳性表达45例,总阳性率48.4%,其中在ALL、AML的阳性率分别为51.9%和47.0%,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在非M3型AML患者中,MAGE-A3表达阳性与阴性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64.0%和92.3%,两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表达阳性的21例AL治疗后MAGE-A3基因表达动态观察,当获得CR时,MAGE-A3表达可转阴性,持续阳性者可早期复发;未获CR者可持续表达阳性。【结论】MAGE-A3基因在AL中有一定的表达,在AML和ALL的表达率相仿。MAGE-A3基因阳性非M3型AML治疗CR率较低,MAGE-A3基因阳性表达可作为AML患者预后不良的一项指标。监测MAGE-A3基因表达变化可作为检测微小残留病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MAGE-A3 预后因子 微小残留病
下载PDF
口服华法林治疗开始的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罗伟良 张舜玲 许先吟 《血栓与止血学》 2008年第2期88-90,共3页
关键词 华法林 维生素K拮抗剂 抗凝 治疗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10、IL-12和sFas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瑞玉 张舜玲 +7 位作者 许先吟 钟伟强 巫远忠 余相 曹海燕 陈江涛 胡俊 陈立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7年第9期80-82,共3页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可溶性FaS(SFaS)水平及其在M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夹心(ELIsA)法检测15例MM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IL-10、IL-12和SFaS水平。结果...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可溶性FaS(SFaS)水平及其在M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夹心(ELIsA)法检测15例MM患者和20例正常人血清IL-10、IL-12和SFaS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MM患者IL-10和SFaS水平明显升高(P〈0.01);IL-12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0、IL-12和sFas参与MM的免疫病理生理过程。检测上述三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为MM患者监测病情、疗效判断及免疫治疗提供较为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12 可溶性FAS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合并DIC的评分筛选标准 被引量:1
16
作者 黎国伟 王东宁 +1 位作者 罗耀光 许先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14期1162-1163,共2页
目的明确引进日本现行DIC临床评分诊断标准的意义及其优于国内现行标准的价值。方法采用日本现行DIC临床评分诊断标准及中华血液学学会DIC诊断标准对入住我院血液科有完整资料的18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筛选诊断。结果采用日本标准确诊... 目的明确引进日本现行DIC临床评分诊断标准的意义及其优于国内现行标准的价值。方法采用日本现行DIC临床评分诊断标准及中华血液学学会DIC诊断标准对入住我院血液科有完整资料的18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筛选诊断。结果采用日本标准确诊DIC患者19例,对此19例所做的23次诊断中均确诊为DIC;而采用国内标准只能确诊14次,漏诊9次,证实日本标准显著优于国内标准。结论推广使用日本DIC评分诊断标准将提高DIC的早期临床诊断率,适于对DIC的变化、治疗进行量化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急性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评分诊断
下载PDF
Hyper-CVAD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秦晓铧 陈立 +3 位作者 陈国枢 谢晓玲 黎国伟 许先吟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22期65-65,77,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患者应用Hyper-CVAD方案进行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5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全部患者应用Hyper-CVAD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42例完...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患者应用Hyper-CVAD方案进行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0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科室收治的55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全部患者应用Hyper-CVAD方案进行治疗。结果 42例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3例死亡。33例出现胃肠道不良反应,26例感染,22例黏膜炎,21例肝功能损害,8例心脏毒性,患者造血功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随访36个月,30例死亡,20例于CR状态下维持生存,5例复发患者正予治疗。结论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成人患者应用Hyper-CVAD方案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方案可行,但对患者骨髓抑制较为明显,需加强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PER-CVAD ALL 疗效
下载PDF
心源性脑栓塞抗凝治疗的探讨——附143例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伟良 朱伟燕 +2 位作者 邱金华 刘武 许先吟 《血栓与止血学》 2004年第4期175-176,共2页
目的:探讨防治心源性脑栓塞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43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143例患者中有房颤者110例,占76.9%,其中非瓣膜性房颤76例,占房颤病人的69.1... 目的:探讨防治心源性脑栓塞的有效方法。方法:对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43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重点分析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143例患者中有房颤者110例,占76.9%,其中非瓣膜性房颤76例,占房颤病人的69.1%;院内死亡37例,占25.9%;口服过华法令者仅2例(14%),口服过抗血小板药者46例(32.2%);住院期间无l例服华法令,有服抗血小板药物者52例;生存出院的病人无1例服华法令者,服抗血小板药物者37例。结论:目前我们对口服华法令抗凝进行房颤和/或心瓣膜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脑卒中尚缺乏足够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脑栓塞 抗凝治疗 房颤 疗效观察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血清sICAM-1和TGF-β_1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舜玲 刘瑞玉 +7 位作者 许先吟 李鹤维 罗耀光 胡俊 陈立 巫远忠 罗秀清 曹海燕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3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 (AA ,再障 )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 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 β1)水平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再障 3 0例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15例 ,正常对照组 2 0例血清sICAM - 1和T... 目的 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 (AA ,再障 )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ICAM - 1)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 β1)水平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再障 3 0例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 15例 ,正常对照组 2 0例血清sICAM - 1和TGF - β1水平 .结果 慢性再障 (CAA)组sICAM - 1较正常组明显增高 (p <0 0 5 ) ,TGF - β1较正常组明显降低 (p <0 0 1) ;重型再障 (SAA)和MDS组sICAM - 1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 (p均 <0 0 1) ,TGF - β1均较正常组显著下降 (p均 <0 0 1) .SAA组sICAM - 1较CAA组显著增高 (p <0 0 5 ) ,MDS组与CAA组比较 ,sICAM - 1明显增高 (p <0 0 1) ,MDS组与SAA组比较 ,TGF - β1明显增高 (p <0 0 1) .动态观察 10例再障 ,随着病情的好转 ,sICAM - 1水平逐渐下降 ,TGF - β1水平趋于上升 ;当病情加重时 ,sICAM - 1上升 ,TGF - β1下降 .血清sICAM - 1和TGF - β1接近正常者疗效、预后好 .结论 高水平的sICAM - 1和低水平的TGF - β1可能参与再障造血干 /祖细胞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 ;动态检测sICAM - 1和TGF - β1水平 ,为再障患者监测病情、评价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患者 血清 sICAM-l TGF-Β1
下载PDF
不同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在急性白血病化疗中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立 张舜玲 许先吟 《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 2005年第2期123-124,共2页
目的分别应用阿霉素、米托蒽醌、吡柔比星作为急性白血病化疗的主要药物,观察3种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对急性白血病化疗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90例首治或复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分为3组,分别使用阿霉素、米托蒽醌、吡柔比... 目的分别应用阿霉素、米托蒽醌、吡柔比星作为急性白血病化疗的主要药物,观察3种蒽环类抗肿瘤药物对急性白血病化疗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90例首治或复发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分为3组,分别使用阿霉素、米托蒽醌、吡柔比星作为主要的化疗药物,观察3组周围血象、骨髓象的变化及毒副作用.结果3组总有效率无差异(p>0.05).阿霉素心脏毒性高于米托蒽醌和吡柔比星;脱发发生率阿霉素与米托蒽醌相近但均高于吡柔比星;骨髓抑制方面米托蒽醌高于阿霉素和吡柔比星;3种药物中吡柔比星毒副作用最低(p<0.05).结论3种药物均为治疗急性白血病的有效药物.吡柔比星抗肿瘤活性高,毒副作用较低,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蒽环类抗肿瘤药物 急性白血病 化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