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生物材料在临床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1
作者 许兰伟 刘执玉 《解剖科学进展》 CAS 2006年第4期348-351,354,共5页
纳米技术是21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由于纳米材料具有一些独特的效应,如小尺寸效应和表面、界面、量子隧道效应,表现出许多优异的性能和全新的功能。在生物医学及基因治疗研究与临床方面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型... 纳米技术是21世纪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由于纳米材料具有一些独特的效应,如小尺寸效应和表面、界面、量子隧道效应,表现出许多优异的性能和全新的功能。在生物医学及基因治疗研究与临床方面将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基因治疗作为一种新型的疾病治疗手段,近年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在治疗遗传病、肿瘤、心血管疾病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正在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领域,本文就纳米技术目前在生物医学及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纳米生物材料 临床 纳米技术 生物医学 疾病治疗 心血管疾病 新兴学科
下载PDF
开放性清创术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官士兵 许兰伟 +2 位作者 吴昊 赵雁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2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开放性清创术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行开放性清创术。创面彻底清创后定期换药,使伤口一期或二期闭合。术前术后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全身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改善微循环,应用广谱抗... 目的探讨开放性清创术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中应用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对12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行开放性清创术。创面彻底清创后定期换药,使伤口一期或二期闭合。术前术后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全身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改善微循环,应用广谱抗生素防治感染,换药及术中注意无菌操作彻底清创,注意全身对症及支持治疗。结果 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未使用止血带,其中8例开放性清创术后2~3周伤口直接愈合;3例二次清创缝合后2周愈合;1例应用VSD负压引流,术后2周拆除,二期扩创全厚皮片植皮后半个月愈合。结论在有效控制血糖、活血化瘀改善循环、防治感染的基础上,开放性清创术可有效控制糖尿病足溃疡的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溃疡 开放性清创术
下载PDF
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抽样中的问题分析
3
作者 许兰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5期0075-0078,共4页
食品质量检验在保障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食品质量检验面临着诸多挑战;为在新时期更好地执行食品质量检验;相关机构和个体必须紧跟技术和法规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更... 食品质量检验在保障公众健康和食品安全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推进;食品质量检验面临着诸多挑战;为在新时期更好地执行食品质量检验;相关机构和个体必须紧跟技术和法规的发展趋势;积极探索更高效、更准确的检验方法。检验机构要高度重视抽检数据质量;认真履行机构职责;加强对人员管理;落实数据质量问题责任;严审抽样检验数据上报;确保食品抽样检验数据的真实、准确;维护检验报告的法律地位;高质量推进食品抽检工作。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抽样中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质量 监督检验 抽样问题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结合皮瓣治疗手部高压注射伤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昊 王增涛 +2 位作者 官士兵 王德华 许兰伟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49-25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结合皮瓣治疗手部高压注射伤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VSD结合皮瓣治疗手部的高压注射伤7例。以VSD覆盖创面1—2周,期间根据病情更换敷料1。2次,去除VSD后行皮瓣修复。术后对伤口愈合情况及... 目的探讨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结合皮瓣治疗手部高压注射伤的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VSD结合皮瓣治疗手部的高压注射伤7例。以VSD覆盖创面1—2周,期间根据病情更换敷料1。2次,去除VSD后行皮瓣修复。术后对伤口愈合情况及患手的功能进行随访。结果所有创面经VSD治疗后,炎性反应控制良好。皮瓣修复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外形良好,患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手部高压注射伤,经扩大清创后,应用VSD结合皮瓣修复,可明显缩短治疗周期,减少继发性组织损伤,有效地恢复肢体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损伤 外科皮瓣 高压注射伤 封闭式负压引流
原文传递
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足创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官士兵 +1 位作者 许兰伟 赵雁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6-359,共4页
目的 分析小腿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的特点,探讨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足创面的临床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小腿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足创面患者9例,皮肤缺损面积为4.5 cm×4.0cm~13.5 cm×6.5 cm;着重分析前... 目的 分析小腿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的特点,探讨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足创面的临床应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小腿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前足创面患者9例,皮肤缺损面积为4.5 cm×4.0cm~13.5 cm×6.5 cm;着重分析前足创面的特点以及小腿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的设计、切取、血管吻合匹配等,术后随访皮瓣的成活、外观及踝足的功能恢复情况等. 结果 9例均在小腿外侧以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中点稍上方附近找到发自腓动脉的较大肌皮穿支,且有明显的2条静脉伴行.移植皮瓣静脉修复:1例腓动脉穿支动脉伴行静脉-足(跖)背动脉伴行静脉端端吻合2条,5例腓动脉穿支动脉伴行静脉-足(跖)背动脉伴行静脉端端吻合1条;3例腓动脉穿支动脉伴行静脉-足(跖)背动脉伴行静脉端端吻合1条加腓动脉穿支动脉伴行静脉-足背浅静脉端端吻合1条.术后9例皮瓣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修复1条静脉与修复2条静脉皮瓣肿胀情况肉眼观察无明显差异;受区、供区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2~6个月,1例因皮瓣臃肿术后5个月行皮瓣整形,其他皮瓣皮肤质地、颜色满意. 结论 小腿外侧腓动脉穿支皮瓣游离移植摆脱了带蒂皮瓣的束缚,使手术设计和实施相对自由,对皮瓣供区、受区的创伤均得到有效控制.该皮瓣的血管解剖相对稳定、血供可靠、切取简单、皮肤质地与足部接近修复效果好、供区受区可在同一麻醉同一个止血带下完成,是修复前足部创面一个很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足 腓动脉穿支皮瓣 移植
原文传递
肺癌手指骨远端转移一例 被引量:2
6
作者 官士兵 许兰伟 +1 位作者 张迪 马国元 《中华手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65,共2页
患者 男,52岁.因"发现左手拇指末节发硬、轻度肿胀40d,肿胀疼痛进行性加重7d"就诊,伴拇指明显疼痛、红热,与运动无关,夜间疼痛不减,休息无明显缓解,曾在当地县医院门诊按炎性反应对症治疗,服用抗生素、消炎镇痛药、局部消毒等措施,效... 患者 男,52岁.因"发现左手拇指末节发硬、轻度肿胀40d,肿胀疼痛进行性加重7d"就诊,伴拇指明显疼痛、红热,与运动无关,夜间疼痛不减,休息无明显缓解,曾在当地县医院门诊按炎性反应对症治疗,服用抗生素、消炎镇痛药、局部消毒等措施,效果不佳.2012年10月转来我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指骨 转移 远端 肺癌 肿胀疼痛 拇指末节 进行性加重 县医院门诊
原文传递
前后压缩型骨盆损伤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建立及相关韧带损伤机制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童凯 刘宏哲 +4 位作者 白浪 曹生鲁 许兰伟 钟子毅 王钢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7-222,共6页
目的建立前后压缩(APC)型骨盆损伤骨一韧带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探讨其损伤机制。方法选择1具56岁男性新鲜尸体骨盆标本,根据APC型骨盆损伤分别建立有限元及实验室力学模型。有限元模型:建立正常骨盆骨.韧带有限元模型,固定右半骨... 目的建立前后压缩(APC)型骨盆损伤骨一韧带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探讨其损伤机制。方法选择1具56岁男性新鲜尸体骨盆标本,根据APC型骨盆损伤分别建立有限元及实验室力学模型。有限元模型:建立正常骨盆骨.韧带有限元模型,固定右半骨盆,切断并逐渐分离耻骨联合,使耻骨联合分离10、20、30、40、60、80及100mm。实验力学测试模型:耻骨联合分离28mm时,骶髂前韧带断裂,代入有限元模型计算出骶髂前韧带的应变值,并应用于模型其他韧带赋值。观察有限元模型中耻骨联合分离距离对应的骶髂关节前方位移,骶髂关节周围韧带的应力、应变及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损伤情况。结果耻骨联合分离28mm时,骶髂前韧带断裂,此时骶髂关节前方位移为(7.41±1.14)mm,骶髂前韧带的应变值为259.5%,最大等效应力为543.24MPa。当耻骨联合分离至51mm时骶棘韧带断裂,此时骶髂关节前方位移为(15.23±2.88)mm,最大等效应力为35.00MPa。当耻骨联合分离至100mm时,骶结节韧带出现紧张但未断裂,此时最大等效应力为16.17MPa。当骨盆逐渐外旋时,骶髂前韧带先断裂,其次为骶棘韧带断裂,骶结节韧带不一定会断裂。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骨盆骨.韧带有限元模型能够有效模拟APC型骨盆损伤机制和量化评估损伤程度,为骨盆骨及韧带的生物力学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韧带 创伤和损伤 生物力学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骨盆前后压缩损伤的区分及严重程度评佔 被引量:1
8
作者 童凯 曹生鲁 +4 位作者 许兰伟 刘宏哲 钟子毅 钟承桔 王钢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3-459,共7页
目的探讨耻骨联合分离和紙骼关节前方分离距离对区分骨盆前后压缩(APC)损伤分型的可靠性,并评估损伤严重程度.方法取11具(男性7具,女性4具)新鲜尸体标本共22侧半骨盆,将标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1侧),分别制造半骨盆固定(限制组... 目的探讨耻骨联合分离和紙骼关节前方分离距离对区分骨盆前后压缩(APC)损伤分型的可靠性,并评估损伤严重程度.方法取11具(男性7具,女性4具)新鲜尸体标本共22侧半骨盆,将标本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1侧),分别制造半骨盆固定(限制组)和半骨盆不固定(非限制组)两种骨盆APC损伤测试模型,同时又将标本分为男性组(14侧)和女性组(8侧),模拟APC损伤外旋半骨盆。记录各组原始骨盆的耻骨联合间距及紙骼关节前方间距,两组紙骼前韧带损伤时耻骨联合分离距离、紙骼关节前方分离距离、患侧骨盆紙棘韧带及紙结节韧带损伤情况"结果限制组与非限制组原始骨盆的耻骨联合间距、紙骼关节前方间距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原始耻骨联合间距分别为(5.13±0.61)mm、(4.03±0.84)mm(P<0.05)。当紙骼前韧带完全断裂或部分断裂时,耻骨联合分离距离为12~41mm[(23.36±7.27)mm],紙骼关节前方分离距离为5~18mm[(9.82±3.25)mm];男性和女性组间及限制组与非限制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紙骼关节前方分离距离,男性和女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组与非限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组4侧岀现紙结节韧带损伤,5侧岀现紙棘韧带损伤。单纯耻骨联合间距≥23.36mm或紙骼关节前方分离距离≥9.82nun的标本数均为10侧(46%),而满足耻骨联合间距≥23.36mm或紙骼关节前方距离≥9.82mm至少一项的标本数为15侧(68%)。结论耻骨联合间距≥23.36mm或紙骼关节前方距离29.82mm时,可区分APCⅠ型和Ⅱ型骨盆损伤,耻骨联合结合紙骼关节前方分离距离更有利于评估骨盆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盆 韧带 损伤分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