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00~550 kg西门塔尔杂交牛蛋白质代谢规律及需要量研究
1
作者 曹广洲 王隆 +7 位作者 李琳 张丰薇 许兰娇 胡子雨 李戈平 梅文亮 瞿明仁 梁欢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085-5093,共9页
本试验旨在探索500~550 kg西门塔尔杂交牛蛋白质代谢规律及需要量。试验选用30头健康、体重[(497.73±43.84)kg]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公牛,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预试期10 d,正试期45 d。试验期各组饲粮的综合净... 本试验旨在探索500~550 kg西门塔尔杂交牛蛋白质代谢规律及需要量。试验选用30头健康、体重[(497.73±43.84)kg]相近的西门塔尔杂交公牛,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预试期10 d,正试期45 d。试验期各组饲粮的综合净能均为6.12 MJ/kg,粗蛋白质(CP)水平分别为9.53%、10.53%、11.53%、12.53%和13.53%,通过饲养试验和消化代谢试验等方法,探讨饲粮不同CP水平对西门塔尔杂交公牛生长性能和蛋白质消化代谢情况的影响,并建立500~550 kg西门塔尔杂交牛CP需要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CP水平的提高,各组肉牛的平均日增重(ADG)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12.53%组的ADG最高,显著高于9.53%组和13.53%组(P<0.05),12.53%组的料重比(F/G)最低,显著低于13.53%组(P<0.05)。2)不同饲粮CP水平对500~550 kg西门塔尔杂交牛的CP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10.53%组肉牛的粪氮排泄量最高,显著高于9.53%组和12.53%组(P<0.05);12.53%组肉牛的CP沉积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3)500~550 kg西门塔尔杂交牛的CP需要量方程为CP=7.89W^(0.75)+68.60ADG,其维持粗蛋白需要量(CPm)为7.89 g/(kg W^(0.75)·d),每千克增重的粗蛋白质(CPg)需要量为68.60 g;可消化粗蛋白质(DCP)需要量方程为DCP=6.68W^(0.75)+61.19ADG,其维持可消化粗蛋白质(DCPm)需要量为6.68 g/(kg W^(0.75)·d),每千克增重的可消化粗蛋白质(DCPg)需要量为61.19 g。在本试验条件下,500~550 kg西门塔尔杂交公牛的最适饲粮CP水平为12.53%,本研究结果可为500~550 kg西门塔尔杂交公牛蛋白质需要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塔尔杂交牛 育肥后期 蛋白质 需要量
下载PDF
不同比例苎麻和象草混合青贮饲料品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许兰娇 赵二龙 +4 位作者 柏峻 万根 梁欢 瞿明仁 欧阳克蕙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830-2841,共12页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比例苎麻和象草混合青贮饲料品质,为调制高品质的苎麻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以苎麻和象草为原料,按苎麻和象草干物质比例为2∶8、3∶7、4∶6和10∶0(A、B、C、D组)进行混合青贮,青贮45d后测定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成...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比例苎麻和象草混合青贮饲料品质,为调制高品质的苎麻青贮饲料提供理论依据。以苎麻和象草为原料,按苎麻和象草干物质比例为2∶8、3∶7、4∶6和10∶0(A、B、C、D组)进行混合青贮,青贮45d后测定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成分、青贮发酵品质及瘤胃降解特性。结果表明:1)单独青贮苎麻的丁酸含量高,弗氏评分等级仅为“劣”,添加象草进行混合青贮可显著提高苎麻青贮饲料的品质;混合青贮饲料的营养价值随象草比例增加而显著提高,其青贮发酵品质在混合青贮比例高于70%时显著降低(P<0.05);苎麻和象草以2∶8的比例混合青贮时其青贮饲料品质最佳,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和氨态氮/总氮较低,而粗蛋白质和乳酸含量较高。2)A、B、C组混合青贮饲料在6~72h的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质、NDF和ADF等营养物质在瘤胃中的降解率随其在瘤胃停留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对于干物质、有机物、ADF而言,A组降解率最高,C组次之,B组最低。对于粗蛋白质、NDF而言,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A组混合青贮饲料的粗蛋白质、NDF有效降解率最高。综合分析,建议在生产中苎麻和象草混合青贮的最适比例为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象草 混合青贮 发酵品质 营养成分 瘤胃降解特性
下载PDF
排酸处理对锦江牛牛肉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许兰娇 江浩筠 +4 位作者 瞿明仁 梁欢 陈作栋 欧阳克蕙 李艳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5-349,共5页
为研究排酸处理对锦江牛牛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经过高强度育肥的锦江牛进行屠宰,通过测定牛肉的肉色、p H值、水分、脂肪、蛋白质含量、嫩度(剪切力)、系水力和熟肉率8个指标,比较研究排酸与未排酸牛肉的品质。结果显示... 为研究排酸处理对锦江牛牛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经过高强度育肥的锦江牛进行屠宰,通过测定牛肉的肉色、p H值、水分、脂肪、蛋白质含量、嫩度(剪切力)、系水力和熟肉率8个指标,比较研究排酸与未排酸牛肉的品质。结果显示:(1)在牛肉营养成分含量方面,排酸牛肉的水分含量(72.49%),蛋白质含量(20.24%)高于未排酸牛肉,脂肪含量(3.99%)低于未排酸牛肉,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2)在肉质特性方面,未排酸肉样与排酸肉样的肉色中L和b值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排酸肉样肉色的a值为17.62显著低于未排酸肉样的肉色中的a值(P<0.05)。排酸牛肉p H值显著高于未排酸牛肉(P<0.05),未排酸牛肉的滴水损失显著高于排酸肉(P<0.05),而其余各指标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排酸牛肉的剪切力(4.06 kg)优于未排酸锦江牛肉,表现出较好的嫩度,滴水损失(1.46%)的表现上显著优于未排酸牛肉(P<0.05)。综合本试验结果,排酸牛肉的牛肉品质要好于未排酸牛肉,因此,利用排酸工艺改善牛肉品质具有一定的效果,将屠宰后的牛肉进行排酸工艺处理在高品质牛肉生产市场上具有很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酸处理 锦江牛 牛肉品质 营养特性
下载PDF
饲粮铜添加水平对9~12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许兰娇 万根 +2 位作者 黎观红 游金明 瞿明仁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61-1068,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9~12周龄泰和鸟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57日龄泰和乌骨鸡27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鸡饲喂在基础饲粮(铜含量为4.80mg/kg)中分别添加0、5、15、3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9~12周龄泰和鸟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57日龄泰和乌骨鸡27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鸡饲喂在基础饲粮(铜含量为4.80mg/kg)中分别添加0、5、15、30、60、125mg/kg铜的饲粮,饲养至84日龄。结果表明:饲粮铜添加水平对9~12周龄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适量添加可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其血清、肝脏、肾脏、皮肤及肌肉的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P〈0.05或P〈0.01),并呈现出随饲粮铜添加水平提高而先升后降的趋势。回归分析袁明,泰和乌骨鸡取得最佳组织黑色素沉积时,玉米-豆粕型饲粮适宜铜添加水平为50~72mg/kg。由此可知,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铜对9-12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但添加适宜水平的铜可提高组织黑色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和乌骨鸡 生产性能 黑色素 酪氨酸酶
下载PDF
饲粮铜添加水平对5~8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许兰娇 黎观红 +2 位作者 瞿明仁 游金明 易中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7-832,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5~8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29日龄泰和乌骨鸡27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鸡饲喂在基础饲粮(铜含量为4.77 mg/kg)中分别添加0、5、15、30、60、12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5~8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29日龄泰和乌骨鸡27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鸡饲喂在基础饲粮(铜含量为4.77 mg/kg)中分别添加0、5、15、30、60、125 mg/kg铜的饲粮,饲养至56日龄。结果表明:饲粮添加适量铜可显著影响5~8周龄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0.05),且在30 mg/kg时生产性能达到最佳。饲粮添加适量铜可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血清、肝脏、肾脏、皮肤及肌肉的黑色素含量及酪氨酸酶活性(P<0.05或P<0.01),并呈现出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提高先升后降的趋势。当饲粮铜添加水平为30 mg/kg时,血清和组织酪氨酸酶活性及组织黑色素含量达到峰值。由此可知,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铜可提高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其适宜添加水平为3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和乌骨鸡 生产性能 黑色素 酪氨酸酶
下载PDF
饲粮铜添加水平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许兰娇 黎观红 +2 位作者 瞿明仁 游金明 易中华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7-752,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1~28日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泰和乌骨鸡27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铜含量为4.75 mg/kg)中添加0、5、15、30、60、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铜添加水平对1~28日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泰和乌骨鸡27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试验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铜含量为4.75 mg/kg)中添加0、5、15、30、60、125 mg/kg铜的饲粮,饲养至28日龄。结果表明:饲粮铜不同添加水平对1~28日龄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适量添加可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其血清、肝脏、肾脏、皮肤及肌肉的黑色素含量、酪氨酸酶活性(P<0.05或P<0.01),并呈现出随饲粮铜添加水平的提高先升后降的趋势。当饲粮铜添加水平为30 mg/kg时,泰和乌骨鸡血清和组织酪氨酸酶活性及黑色素含量达到峰值。由此可知,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添加铜可提高泰和乌骨鸡组织黑色素含量,其适宜添加水平为30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和乌骨鸡 生产性能 黑色素 酪氨酸酶
下载PDF
大豆素对湘中黑牛育肥牛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许兰娇 包淋斌 +5 位作者 赵向辉 王灿宇 瞿明仁 欧阳克蕙 熊小文 祝远魁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1-197,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大豆素对湘中黑牛育肥牛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14头健康、体重[(450±20)kg]相近、2岁左右阉割湘中黑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7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500 mg/kg大豆素。试验期为120 ...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大豆素对湘中黑牛育肥牛胴体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择14头健康、体重[(450±20)kg]相近、2岁左右阉割湘中黑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7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500 mg/kg大豆素。试验期为12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添加大豆素对宰前活重、热胴体重、屠宰率无显著影响(P>0.05),胴体的脂肪含量、背膘厚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2)添加大豆素显著提高了背最长肌的粗脂肪含量及大理石花纹评分(P<0.05),分别提高了8.34%、1.93分,并显著降低了排酸24 h肌肉的p H和水分含量(P<0.05),显著增加了肌肉的红度值(P<0.05);3)添加大豆素显著降低了血清中葡萄糖、尿素氮、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非酯化脂肪酸、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浓度(P<0.05);4)添加大豆素分别显著提高和降低了背最长肌的异柠檬酸脱氢酶活性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活性(P<0.05)。结果提示,饲粮添加大豆素能够影响育肥牛的脂类代谢,促进肌肉脂肪沉积,改善牛肉的大理石花纹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素 湘中黑牛 肉品质 肌肉脂肪 胴体性能
下载PDF
鸡β-防御素-9的融合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4
8
作者 许兰娇 洪智敏 +4 位作者 司微 刘宝生 张锦华 刘思国 黎观红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03-608,共6页
为制备鸡β-防御素-9(AvBD9)多克隆抗体,本试验将AvBD9基因插入pGEX-6 P-1载体,构建重组基因pGEX6 P-AvBD9大肠杆菌表达质粒。将通过切胶纯化获得的表达产物包涵体谷胱甘肽转移酶-AvBD9(GST-AvBD9)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AvBD... 为制备鸡β-防御素-9(AvBD9)多克隆抗体,本试验将AvBD9基因插入pGEX-6 P-1载体,构建重组基因pGEX6 P-AvBD9大肠杆菌表达质粒。将通过切胶纯化获得的表达产物包涵体谷胱甘肽转移酶-AvBD9(GST-AvBD9)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抗AvBD9血清,并检测抗体效价。结果表明,经间接酶联免疫分析(ELISA)及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方法证实,获得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得到了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为1∶38 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β-防御素-9 抗菌肽 融合蛋白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许兰娇 瞿明仁 +4 位作者 游金明 万根 张竹英 熊渺 黎观红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4-37,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循环高温热应激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硒的调节作用。选用45日龄体重无显著差异的泰和乌骨鸡30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5组处理为饲喂基础日粮的常温对照组和4个热应激试验组,热应激... 试验旨在研究日循环高温热应激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及硒的调节作用。选用45日龄体重无显著差异的泰和乌骨鸡30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5组处理为饲喂基础日粮的常温对照组和4个热应激试验组,热应激组饲喂基础饲粮基础上分别添加0、0.30、0.50、0.70 mg/kg硒的日粮。热应激组温度实施24℃-37℃-24℃日循环变化,持续处理21 d。在试验的第7、14、21 d末8:00以重复为单位对鸡只进行称重,称剩料量,测定其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在高温热应激条件下,热应激乌骨鸡日采食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添加适量的硒可不同程度地提高乌骨鸡日采食量。高温热应激对热应激第1~7 d和第15~21 d乌骨鸡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与热应激对照组相比,添加适量的硒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热应激第8~14 d乌骨鸡日增重(P<0.05或P<0.01);日循环高温热应激显著或极显著提高热应激第1~14 d泰和乌骨鸡料重比(P<0.05或P<0.01),添加适量的硒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乌骨鸡料重比(P<0.05或P<0.01);在热应激条件下,日粮添加硒对热应激第15~21 d乌骨鸡料重比影响不显著(P>0.05)。本试验结果提示,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硒可改善热应激条件下泰和乌骨鸡的生产性能,其适宜添加水平为0.5~0.7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泰和乌骨鸡 生产性能
下载PDF
青贮饲料中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
10
作者 黄睿垚 祁靖尧 +3 位作者 余志鹏 文欣宇 瞿明仁 许兰娇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2期40-42,共3页
本文综述了青贮饲料的优缺点和引起青贮饲料品质下降的主要霉菌毒素,旨在为青贮饲料的加工、保存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青贮饲料 霉菌 霉菌毒素
下载PDF
牛羊舔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兰娇 万根 瞿明仁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8-29,共2页
牛羊舔砖弥补了天然牧草和秸秆饲料营养含量的不足,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解牛羊舔砖的营养作用及使用意义,文章介绍了目前舔砖在牛羊生产中的使用现状、生产工艺,特别对我国舔砖生产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 牛羊舔砖弥补了天然牧草和秸秆饲料营养含量的不足,可提高饲料利用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解牛羊舔砖的营养作用及使用意义,文章介绍了目前舔砖在牛羊生产中的使用现状、生产工艺,特别对我国舔砖生产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全面阐述,旨在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牛羊舔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舔砖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乳酸粪肠球菌处理油菜秸秆与皇竹草青贮混合料对锦江黄牛生产性能及养分消化率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兰娇 王福春 +2 位作者 王家迎 杨食堂 瞿明仁 《江西饲料》 2016年第6期1-3,13,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乳酸粪肠球菌处理油菜秸秆与皇竹草青贮混合料对锦江黄牛生产性能及养分消化率影响。试验选用选择体重范围450±30Kg,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的锦江黄牛公牛共90头,分6组,每组15头,分别饲喂6种不同的粗饲料,试验期2月。在饲... 试验旨在研究乳酸粪肠球菌处理油菜秸秆与皇竹草青贮混合料对锦江黄牛生产性能及养分消化率影响。试验选用选择体重范围450±30Kg,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的锦江黄牛公牛共90头,分6组,每组15头,分别饲喂6种不同的粗饲料,试验期2月。在饲养试验结束后,统计生产性能指标,选择效果最好和最差的2个组进行消化试验,测定营养物质消化率。消化试验的试验牛喂健康、体重为450±30±47.76kg的锦江黄牛生长公牛8头,每组4头。结果表明:(1)试验Ⅰ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日增重最大,料重比最低,即按照油菜秸秆:皇竹草=3∶7,添加150mg/kg乳酸粪肠球菌制作的混合微贮料饲喂锦江黄牛效果最好。但是无论是采食量、日增重还是料重比,各种差异均不显著(P>0.05)。(2)乳酸粪肠球菌处理油菜秸秆与皇竹草的微贮试验组的干物质DM、有机物质OM、能量GE、粗蛋白CP、中洗纤维NDF、酸洗纤维ADF的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上述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在油菜秸秆与皇竹草按照3:7混合,并添加150 mg/kg乳酸粪肠球菌进行微贮,可提高其GE、DM、OM、CP、NDF、ADF的表观消化率。促进锦江黄牛生长和生产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粪肠球菌 油菜秸秆 皇竹草 锦江黄牛 生产性能 消化率
下载PDF
不同微贮制剂处理油菜秸秆对肉牛生产性能及养分消化率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兰娇 王亮 +2 位作者 刘明珠 杨食堂 瞿明仁 《江西饲料》 2017年第1期1-3,共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微贮制剂处理油菜秸秆对肉牛生产性能及养分消化率影响。试验选用选择体重范围450±30kg,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的锦江黄牛公牛共91头,分七组,每组13头,分别饲喂经不同微贮制剂处理油菜秸秆,试验期2月。根据饲养试验...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微贮制剂处理油菜秸秆对肉牛生产性能及养分消化率影响。试验选用选择体重范围450±30kg,发育正常,健康无病的锦江黄牛公牛共91头,分七组,每组13头,分别饲喂经不同微贮制剂处理油菜秸秆,试验期2月。根据饲养试验结果,选择饲养效果最好的微贮制剂组进行消化试验,测定营养物质消化率。结果表明:(1)经过不同微贮制剂处理油菜秸秆饲喂肉牛,有改善其生产性能的作用,以A+C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日增重最大,料重比最低,即经过EM和粗饲料降解剂联合处理的油菜秸秆,饲喂锦江黄牛效果最好。但各种差异均不显著(P>0.05)。(2)与对照组相比,用EM和粗饲料降解剂联合处理的油菜秸秆饲喂锦江黄牛有提高日粮CP(P=0.06)、能量(P=0.06)与ADF(P=0.06)的全消化道表观消化率的趋势,但不影响日粮NDF的消化率。上述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经过不同微贮制剂处理油菜秸秆饲喂肉牛,有改善其生产性能的作用,其中以A+C试验组即油菜秸秆经过EM和粗饲料降解剂联合处理后,饲喂锦江黄牛效果最好,并可提高其GE、CP、ADF的表观消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贮制剂 油菜秸秆 锦江黄牛 生产性能 消化率
下载PDF
益生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3
14
作者 许兰娇 瞿明仁 万根 《江西饲料》 2009年第4期12-16,共5页
抗生素作为饵料添加剂使用以来,其饲用效果己被证实,但随之产生的动物肠道正常菌群失调,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给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并污染了环境,其应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受到了严格限制,甚至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益生素的研究... 抗生素作为饵料添加剂使用以来,其饲用效果己被证实,但随之产生的动物肠道正常菌群失调,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给动物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并污染了环境,其应用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受到了严格限制,甚至禁止在动物饲料中添加,益生素的研究和应用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益生素制剂是一种天然的活性微生物制剂,具有无毒、无抗药性、无残留、无副作用的特点且具有促进动物生长,提高饵料转化率,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等功效。本文主要从益生素的发展概况,作用机理,应用现状,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素 研究现状 作用机理 菌种分类 应用现状
下载PDF
乳酸粪肠球菌对泰和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许兰娇 包淋斌 +1 位作者 王灿宇 瞿明仁 《江西饲料》 2016年第4期4-7,共4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乳酸粪肠球菌对泰和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正常的泰和乌鸡1200羽,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40羽,试验期分为0~4、5~8、9~12周等3个阶段。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别在对照组、试验组Ⅰ组、...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乳酸粪肠球菌对泰和鸡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正常的泰和乌鸡1200羽,随机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40羽,试验期分为0~4、5~8、9~12周等3个阶段。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别在对照组、试验组Ⅰ组、Ⅱ组、Ⅲ组、Ⅳ组、Ⅴ组的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乳酸粪肠球菌,测定平均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等生产性能指标。结果表明:(1)0~4周龄泰和乌骨鸡的采食量、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随着乳酸粪肠球菌添加不同水平的提高而呈现提高的趋势。其中,50g/t组的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和试验40g/t组差异显著(P〈0.05);50g/t组的日增重与对照组和试验30g/t组、40g/t组差异显著(P〈0.05);50g/t组的料重比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差异显著(P〈0.05)。(2)5~8周龄泰和乌骨鸡的平均采食量、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随着乳酸粪肠球菌添加不同水平的提高呈现提高的趋势。其中,40g/t组的平均日采食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40g/t组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和60g/t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40g/t组组的料重比与对照组、30g/t、50g/t、60g/t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3)9~12周龄泰和乌骨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率随着乳酸粪肠球菌添加不同水平的提高而呈现先提高后下降的趋势。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上述结果提示:在泰和乌鸡日粮中添加乳酸粪肠球菌能改善其生产性能,提高其采食量和饲料转化率,促进泰和乌鸡生长发育。0~4、5~8、9~12周龄泰和乌骨鸡适宜添加量分别为50g/t、40g/t、30g/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和乌鸡 乳酸粪肠球菌 生产性能 添加量
下载PDF
肉牛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16
作者 许兰娇 陶清松 +3 位作者 黄志海 瞿明仁 何后军 万根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1-164,共4页
为建立一个能快速准确的检测出肉牛附红细胞体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及时监控好人畜共患病。试验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肉牛附红细胞体16SrRNA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对肉牛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扩增出了... 为建立一个能快速准确的检测出肉牛附红细胞体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及时监控好人畜共患病。试验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肉牛附红细胞体16SrRNA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对肉牛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扩增出了一段412 bp的DNA片段,与Genbank中发表的肉牛附红细胞体序列同源性为98%。将建立的PCR方法对大肠杆菌、弓形体、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DNA进行检测为阴性,检测肉牛附红细胞体DNA的最低浓度为1.23 ng/μL。该方法快速、准确、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为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附红细胞体 PCR 检测方法
下载PDF
抑制素的生殖生理作用及其在动物繁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许兰娇 瞿明仁 万根 《江西饲料》 2008年第2期7-9,共3页
抑制素(IE)是一种糖蛋白类激素,对动物的生殖机能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综述了抑制素、抑制素生殖生理作用及其在动物繁殖中的应用,讨论了抑制素技术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抑制素 生殖生理调节 动物繁殖 应用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杜仲叶提取物对爱拔益加肉鸡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9
18
作者 陈玉敏 黄涛 +3 位作者 宋小珍 许兰娇 刘博 符运斌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224-2230,共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杜仲叶提取物对爱拔益加(AA)肉鸡生长性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健康1日龄AA肉鸡275羽,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1羽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10%、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杜仲叶提取物对爱拔益加(AA)肉鸡生长性能与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健康1日龄AA肉鸡275羽,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1羽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0.10%、0.15%、0.20%杜仲叶提取物。试验为期42d。结果表明:1)各组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0.15%添加组在8-14d的平均日增重提高了7.42%(P〈0.05),0.05%、0.10%和0.15%添加组在29-35d的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26.13%、25.05%和24.94%(P〈0.05);0.05%和0.15%添加组在29-35d的料重比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21.15%、19.34%(P〈0.05)。2)各组21、42d肉鸡免疫器官指数、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0.15%添加组21d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23.06%(P〈0.05),0.05%、0.15%和0.20%添加组42d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18.89%、73.33%和71.11%(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一定水平的杜仲叶提取物可提高肉鸡免疫功能,改善生长性能,其中以0.15%的添加水平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叶提取物 AA肉鸡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下载PDF
烟酸、果寡糖及柠檬酸稀土组合对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5
19
作者 梁欢 赵向辉 +4 位作者 许兰娇 文露华 陈作栋 赵二龙 瞿明仁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996-2005,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讨烟酸、果寡糖及柠檬酸稀土组合对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锦江黄牛公牛[体重为(375±28)kg]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通过瘤胃体外发酵培养... 本试验旨在探讨烟酸、果寡糖及柠檬酸稀土组合对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及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3头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健康锦江黄牛公牛[体重为(375±28)kg]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通过瘤胃体外发酵培养技术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的果寡糖(0.8%、1.0%、1.2%)、烟酸(400、800、1 200 mg/kg)和柠檬酸稀土(0.6%、0.8%、1.0%)组合对肉牛瘤胃体外发酵特性的影响,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瘤胃菌群结构。试验共设9个调控剂组合,分别为0.8%果寡糖+400 mg/kg烟酸+0.6%柠檬酸稀土(A组)、0.8%果寡糖+800 mg/kg烟酸+0.8%柠檬酸稀土(B组)、0.8%果寡糖+1 200 mg/kg烟酸+1.0%柠檬酸稀土(C组)、1.0%果寡糖+400 mg/kg烟酸+0.8%柠檬酸稀土(D组)、1.0%果寡糖+800 mg/kg烟酸+1.0%柠檬酸稀土(E组)、1.0%果寡糖+1 200 mg/kg烟酸+0.6%柠檬酸稀土(F组)、1.2%果寡糖+400 mg/kg烟酸+1.0%柠檬酸稀土(G组)、1.2%果寡糖+800 mg/kg烟酸+0.6%柠檬酸稀土(H组)、1.2%果寡糖+1 200 mg/kg烟酸+0.8%柠檬酸稀土(I组),每个调控剂组合设3个培养瓶。体外培养时间为48 h。结果显示:1)G组体外培养液的p H最高,为6.77,显著高于A、B、C、D、E组(P≤0.05);G组体外培养液中氨态氮(NH3-N)含量最低,为9.77 mg/d L,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不同调控剂组合对体外培养液中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2)I组体外培养液中丙酸含量最高,为28.53%,显著高于A、B、D、E组(P≤0.05),乙酸/丙酸值最低,显著低于A、B、D组(P≤0.05);各组体外培养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乙酸和丁酸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不同调控剂组合体外培养液中优势菌群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ltes)。在门水平上,A和I组之间存在4个差异显著的菌群(P≤0.05);在属水平上,A和I组之间存在15个差异显著的菌群(P≤0.05)。综合分析可知,在肉牛玉米-豆粕-稻草型饲粮下的较优瘤胃调控剂组合为1.2%果寡糖+1 200 mg/kg烟酸+0.8%柠檬酸稀土和1.2%果寡糖+400 mg/kg烟酸+1.0%柠檬酸稀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果寡糖 烟酸 柠檬酸稀土 瘤胃 体外发酵 菌群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对生长期锦江黄牛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陈作栋 周珊 +4 位作者 赵向辉 杨食堂 瞿明仁 文露华 许兰娇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767-1773,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生长期锦江黄牛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性能的影响,为生长期肉牛培育及锦江黄牛饲粮配制提供依据。试验选择16头6月龄、体重140 kg左右的锦江黄牛公犊,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头。对照...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生长期锦江黄牛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及免疫性能的影响,为生长期肉牛培育及锦江黄牛饲粮配制提供依据。试验选择16头6月龄、体重140 kg左右的锦江黄牛公犊,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对照组饲粮基础上添加30 g/(d·头)酵母培养物,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饲粮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饲粮有机物、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相比于对照组则差异不显著(P>0.05);3)试验第30天和第60天,试验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也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4)试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在试验第30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在试验第30天和第60天相比对照组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在试验第30天和第60天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由上述结果可知,饲粮中添加30 g/(d·头)酵母培养物可促进饲粮中养分的消化,增加生长期锦江黄牛的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性能,进而改善其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锦江黄牛 酵母培养物 生产性能 抗氧化能力 免疫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