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eDNA监测测序数据分析注释中参考数据库选择、指标阈值选择、目标数据准备的影响——以长江中游鱼类为监测目标
1
作者
许兰馨
杨海乐
+1 位作者
刘志刚
杜浩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43-1852,共10页
在基于宏条形码(meta-barcoding)的eDNA监测技术中,eDNA测序数据的分析和注释是决定监测结果判断和评估精准与否的基础,而参考数据库选择、指标阈值选择、目标数据准备是eDNA测序数据分析和注释中最为关键的3个技术环节。为厘清上述3个...
在基于宏条形码(meta-barcoding)的eDNA监测技术中,eDNA测序数据的分析和注释是决定监测结果判断和评估精准与否的基础,而参考数据库选择、指标阈值选择、目标数据准备是eDNA测序数据分析和注释中最为关键的3个技术环节。为厘清上述3个技术环节处理方案的影响,本研究以长江中游2组eDNA监测COI基因测序数据为分析对象,针对鱼类的检出进行3组实验来分别检验:1)不同参考数据库及物种注释算法对注释结果的影响;2)不同OTU聚类序列相似度和物种注释分类置信度(序列一致性和序列覆盖度)对注释结果的影响;3)目标数据中各物种不同序列丰富度对注释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1)Blast算法下,3个版本nt库注释出的物种基本一致(72%~78%),2个本地序列参考库注释出的物种也基本一致(91%~96%),这5个序列参考库注释出的物种52%~68%一致;nt库RDP Classifier算法注释出的物种覆盖95%以上Blast算法注释出的物种,并比Blast算法注释出的物种多151%~443%,多出的物种大都是错误注释,本地参考数据库RDP Classifier算法注释出的物种覆盖66%~85%的Blast算法注释出的物种,并存在数条只注释到科属的结果。2)OTU聚类序列相似度阈值,取值0.999比取值0.99获得的OTU多154%~209%,注释到鱼类的OTU多240%~490%;注释分类置信度阈值(Blast算法,序列一致性和序列覆盖度)从0.8到0.99注释获得的物种组成(94%以上)基本一致,OTU组成(83%以上)也基本一致,注释分类置信度阈值取0.7时注释获得的物种组成、OTU组成与取0.8及以上时注释获得的有较大差异。3)在OTU聚类序列相似度阈值为0.999、注释分类置信度阈值为0.9时,多序列数据注释所得鱼类物种数、OTU数最多,物种注释正确率最高(达81.49%),分别比单序列数据的多7%、215%和高5%。在具体eDNA测序数据的分析和注释中,可通过建立完善本地参考数据库、优化OTU聚类序列相似度和物种注释分类置信度(序列一致性和序列覆盖度)取值、增加目标数据的丰富度来提高注释结果的准确性,但受制于物种注释算法的局限性,物种注释错误和注释遗漏的问题可能将长期存在,物种注释正确率通常低于85%(基于COI基因的eDNA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
鱼类
宏条形码
参考数据库
OTU聚类序列相似度
物种注释分类置信度
长江中游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搜索引擎用户检索行为调查
被引量:
5
2
作者
邓迎
彭爱东
+1 位作者
许兰馨
王博文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7年第11期187-190,共4页
搜索引擎为网络用户检索海量信息提供了便利,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用户检索行为,分别从用户的检索提问方式和对检索结果的处理方式两方面设计调查提问,对南京市6所高校学生发放问卷以了解用户检索...
搜索引擎为网络用户检索海量信息提供了便利,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用户检索行为,分别从用户的检索提问方式和对检索结果的处理方式两方面设计调查提问,对南京市6所高校学生发放问卷以了解用户检索行为的特点,并为搜索引擎服务改进提供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搜索引擎
用户检索行为
问卷调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长江鲟类资源现状及保护
被引量:
8
3
作者
许兰馨
周亮
危起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70,共11页
归纳了白鲟、长江鲟、中华鲟近40年自然资源量变化情况,统计了长江鲟和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数据,评估了增殖放流成效。因物种特性和分布的差异,放流无效的原因迥异。过度捕捞使人工放流长江鲟在放流后6个月之内难逃被“误捕”,而中华鲟...
归纳了白鲟、长江鲟、中华鲟近40年自然资源量变化情况,统计了长江鲟和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数据,评估了增殖放流成效。因物种特性和分布的差异,放流无效的原因迥异。过度捕捞使人工放流长江鲟在放流后6个月之内难逃被“误捕”,而中华鲟放流数量不足及长江和近海过度捕捞导致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的贡献甚微,其结果是长江鲟和中华鲟增殖放流均无法达到自然繁殖群体的补充水平。本文探究了近40年来白鲟、中华鲟和长江鲟在保护、管理和决策上存在的误区和不足,提出在生态大保护的背景下,(1)应编制和实施《长江鲟拯救行动计划》优先项目;(2)应以《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为指引,在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遗传多样性保护方面提出更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先计划;(3)应设立中华鲟和长江鲟物种拯救行动计划专项,对现有涉栖息地或保护区生态补偿项目进行优化整合。唯有以恢复长江鲟和中华鲟自然繁殖为核心,才有望延续和恢复其自然种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推动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
白鲟
长江鲟
中华鲟
增殖放流
濒危鱼类保护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量化方法研究——以长江中游干流平水期为案例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海乐
许兰馨
+2 位作者
周琼
刘志刚
吴金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5-869,共15页
eDNA监测技术有助于提高水生生物种类组成监测和种群健康监测的效率,而eDNA监测的空间分辨率未量化阻碍了常态化系统化eDNA监测的实施。为了量化eDNA监测的空间分辨率,探索建立了一个基于流域生物信息流分析框架和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概...
eDNA监测技术有助于提高水生生物种类组成监测和种群健康监测的效率,而eDNA监测的空间分辨率未量化阻碍了常态化系统化eDNA监测的实施。为了量化eDNA监测的空间分辨率,探索建立了一个基于流域生物信息流分析框架和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概率化表述的量化方法,并在长江中游开展了案例研究。2020年6月(平水期)在长江中游设置30个采样断面,断面间隔在30 km左右,开展eDNA采样,进行高通量测序(原核生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真核生物用线粒体COI基因扩增子测序),根据流域生物信息流分析框架计算eDNA所能监测到的生物信息输移的量化特征,确定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系列)值及其可信度、覆盖度。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平水期,eDNA监测原核生物达到90%以上覆盖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27 km(可信度为84.18%),监测真核生物达到90%以上覆盖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6 km(可信度为41.38%),达到80%以上覆盖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13 km(可信度为50.64%);监测原核生物达到90%以上可信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58 km(覆盖度为82.30%),监测真核生物达到90%以上可信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78 km(覆盖度为38.61%),达到80%以上可信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50 km(覆盖度为49.70%)。研究结果可为其它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估算工作提供方法借鉴,为长江中游eDNA监测断面设置提供量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监测
空间分辨率
可信度与覆盖度
流域生物信息流
流域生态学
原文传递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5
作者
许兰馨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2年第2期66-66,共1页
我相信人的直觉是准确的。我对新加坡的第一印象便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新加坡是一个国家,但从面积方面来说,它似乎更像是一座城市,“狮城”,不是吗?
关键词
城市
美好
生活
第一印象
新加坡
原文传递
题名
eDNA监测测序数据分析注释中参考数据库选择、指标阈值选择、目标数据准备的影响——以长江中游鱼类为监测目标
1
作者
许兰馨
杨海乐
刘志刚
杜浩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43-1852,共10页
基金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YFI202201)
农业财政专项“长江禁捕后常态化监测专项”(CJJC-2023-01)联合资助。
文摘
在基于宏条形码(meta-barcoding)的eDNA监测技术中,eDNA测序数据的分析和注释是决定监测结果判断和评估精准与否的基础,而参考数据库选择、指标阈值选择、目标数据准备是eDNA测序数据分析和注释中最为关键的3个技术环节。为厘清上述3个技术环节处理方案的影响,本研究以长江中游2组eDNA监测COI基因测序数据为分析对象,针对鱼类的检出进行3组实验来分别检验:1)不同参考数据库及物种注释算法对注释结果的影响;2)不同OTU聚类序列相似度和物种注释分类置信度(序列一致性和序列覆盖度)对注释结果的影响;3)目标数据中各物种不同序列丰富度对注释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1)Blast算法下,3个版本nt库注释出的物种基本一致(72%~78%),2个本地序列参考库注释出的物种也基本一致(91%~96%),这5个序列参考库注释出的物种52%~68%一致;nt库RDP Classifier算法注释出的物种覆盖95%以上Blast算法注释出的物种,并比Blast算法注释出的物种多151%~443%,多出的物种大都是错误注释,本地参考数据库RDP Classifier算法注释出的物种覆盖66%~85%的Blast算法注释出的物种,并存在数条只注释到科属的结果。2)OTU聚类序列相似度阈值,取值0.999比取值0.99获得的OTU多154%~209%,注释到鱼类的OTU多240%~490%;注释分类置信度阈值(Blast算法,序列一致性和序列覆盖度)从0.8到0.99注释获得的物种组成(94%以上)基本一致,OTU组成(83%以上)也基本一致,注释分类置信度阈值取0.7时注释获得的物种组成、OTU组成与取0.8及以上时注释获得的有较大差异。3)在OTU聚类序列相似度阈值为0.999、注释分类置信度阈值为0.9时,多序列数据注释所得鱼类物种数、OTU数最多,物种注释正确率最高(达81.49%),分别比单序列数据的多7%、215%和高5%。在具体eDNA测序数据的分析和注释中,可通过建立完善本地参考数据库、优化OTU聚类序列相似度和物种注释分类置信度(序列一致性和序列覆盖度)取值、增加目标数据的丰富度来提高注释结果的准确性,但受制于物种注释算法的局限性,物种注释错误和注释遗漏的问题可能将长期存在,物种注释正确率通常低于85%(基于COI基因的eDNA监测)。
关键词
环境DNA
鱼类
宏条形码
参考数据库
OTU聚类序列相似度
物种注释分类置信度
长江中游
Keywords
Environmental DNA
fish
meta-barcoding
reference database
OTU clustering sequence similarity
species annotation classification confidence
middle Yangtze River
分类号
S932.4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搜索引擎用户检索行为调查
被引量:
5
2
作者
邓迎
彭爱东
许兰馨
王博文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信息管理系
出处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7年第11期187-190,共4页
基金
南京农业大学SRT(学生科研训练)资助项目(0513B01)
文摘
搜索引擎为网络用户检索海量信息提供了便利,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用户检索行为,分别从用户的检索提问方式和对检索结果的处理方式两方面设计调查提问,对南京市6所高校学生发放问卷以了解用户检索行为的特点,并为搜索引擎服务改进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搜索引擎
用户检索行为
问卷调查
Keywords
searching engine
user retrieval behavior
questionnaire survey
分类号
G250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长江鲟类资源现状及保护
被引量:
8
3
作者
许兰馨
周亮
危起伟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南京农业大学无锡渔业学院
四川宜宾珍稀水生动物研究所
武汉长江中华鲟保护中心
出处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70,共11页
基金
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长江渔业资源与环境调查(2017-2021)”。
文摘
归纳了白鲟、长江鲟、中华鲟近40年自然资源量变化情况,统计了长江鲟和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数据,评估了增殖放流成效。因物种特性和分布的差异,放流无效的原因迥异。过度捕捞使人工放流长江鲟在放流后6个月之内难逃被“误捕”,而中华鲟放流数量不足及长江和近海过度捕捞导致中华鲟人工增殖放流的贡献甚微,其结果是长江鲟和中华鲟增殖放流均无法达到自然繁殖群体的补充水平。本文探究了近40年来白鲟、中华鲟和长江鲟在保护、管理和决策上存在的误区和不足,提出在生态大保护的背景下,(1)应编制和实施《长江鲟拯救行动计划》优先项目;(2)应以《中华鲟拯救行动计划》为指引,在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遗传多样性保护方面提出更具有可操作性的优先计划;(3)应设立中华鲟和长江鲟物种拯救行动计划专项,对现有涉栖息地或保护区生态补偿项目进行优化整合。唯有以恢复长江鲟和中华鲟自然繁殖为核心,才有望延续和恢复其自然种群,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推动长江流域社会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长江
白鲟
长江鲟
中华鲟
增殖放流
濒危鱼类保护
Keywords
Yangtze River
Psephurus gladius
Acipenser dabryanus
Acipenser sinensis
stocking enhancement
conservation of endangered fish
分类号
S931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量化方法研究——以长江中游干流平水期为案例
被引量:
1
4
作者
杨海乐
许兰馨
周琼
刘志刚
吴金明
机构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出处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5-869,共15页
基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YFI202201)。
文摘
eDNA监测技术有助于提高水生生物种类组成监测和种群健康监测的效率,而eDNA监测的空间分辨率未量化阻碍了常态化系统化eDNA监测的实施。为了量化eDNA监测的空间分辨率,探索建立了一个基于流域生物信息流分析框架和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概率化表述的量化方法,并在长江中游开展了案例研究。2020年6月(平水期)在长江中游设置30个采样断面,断面间隔在30 km左右,开展eDNA采样,进行高通量测序(原核生物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真核生物用线粒体COI基因扩增子测序),根据流域生物信息流分析框架计算eDNA所能监测到的生物信息输移的量化特征,确定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系列)值及其可信度、覆盖度。结果显示长江中游平水期,eDNA监测原核生物达到90%以上覆盖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27 km(可信度为84.18%),监测真核生物达到90%以上覆盖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6 km(可信度为41.38%),达到80%以上覆盖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13 km(可信度为50.64%);监测原核生物达到90%以上可信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58 km(覆盖度为82.30%),监测真核生物达到90%以上可信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78 km(覆盖度为38.61%),达到80%以上可信度对应的空间分辨率为50 km(覆盖度为49.70%)。研究结果可为其它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估算工作提供方法借鉴,为长江中游eDNA监测断面设置提供量化参考。
关键词
环境DNA监测
空间分辨率
可信度与覆盖度
流域生物信息流
流域生态学
Keywords
environmental DNA monitoring
spatial resolution
reliability and coverage
watershed biological information flow
watershed ecology
分类号
S931 [农业科学—渔业资源]
原文传递
题名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5
作者
许兰馨
出处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2年第2期66-66,共1页
文摘
我相信人的直觉是准确的。我对新加坡的第一印象便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新加坡是一个国家,但从面积方面来说,它似乎更像是一座城市,“狮城”,不是吗?
关键词
城市
美好
生活
第一印象
新加坡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eDNA监测测序数据分析注释中参考数据库选择、指标阈值选择、目标数据准备的影响——以长江中游鱼类为监测目标
许兰馨
杨海乐
刘志刚
杜浩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搜索引擎用户检索行为调查
邓迎
彭爱东
许兰馨
王博文
《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07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长江鲟类资源现状及保护
许兰馨
周亮
危起伟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eDNA监测空间分辨率量化方法研究——以长江中游干流平水期为案例
杨海乐
许兰馨
周琼
刘志刚
吴金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原文传递
5
城市 让生活更美好
许兰馨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2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