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知识分子和群众的辩证法透视葛兰西的实践哲学
1
作者 许兴帅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7-94,共8页
实践哲学是葛兰西的重要思想,是其反思意大利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结晶。在实践哲学中,葛兰西肯定了有机知识分子的作用和功能,并将知识分子和群众的辩证法视为缝合精英和大众在智识认识上的裂痕,从而构建统一的智识——道德集团,夺取文... 实践哲学是葛兰西的重要思想,是其反思意大利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结晶。在实践哲学中,葛兰西肯定了有机知识分子的作用和功能,并将知识分子和群众的辩证法视为缝合精英和大众在智识认识上的裂痕,从而构建统一的智识——道德集团,夺取文化领导权的方法和原则,并指明了政党在这一过程中的中介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葛兰西知识分子和群众的辩证法是理解他的实践哲学最终旨归的一条重要途径,这一理论也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全党、全社会范围内凝聚共识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兰西 知识分子 群众 辩证法 实践哲学
下载PDF
列宁人才思想初探——列宁人才思想产生背景分析
2
作者 许兴帅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3期67-69,共3页
列宁人才思想是一个十分丰富和庞大的思想宝库,在指导俄国人才工作的实践中培养了无数人才,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思想理论。本文将从列宁人才思想产生的背景入手,初步探索博大精深的列宁人才思想,进而为深入研究列宁人才思想打下坚实... 列宁人才思想是一个十分丰富和庞大的思想宝库,在指导俄国人才工作的实践中培养了无数人才,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的思想理论。本文将从列宁人才思想产生的背景入手,初步探索博大精深的列宁人才思想,进而为深入研究列宁人才思想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人才思想 产生背景
下载PDF
列宁人才思想理论渊源探析
3
作者 许兴帅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5-7,17,共4页
列宁人才思想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俄国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人才培养、选拔、使用等方面的科学理论。列宁人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宝库。从列宁人才思想的理论渊源入手,探析其诞... 列宁人才思想是列宁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俄国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人才培养、选拔、使用等方面的科学理论。列宁人才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宝库。从列宁人才思想的理论渊源入手,探析其诞生的思想来源,对于进一步把握马克思主义人才思想理论体系的一脉相承性和发展创新性具有深远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宁 人才思想 理论渊源
下载PDF
一种追求经济平等的理论尝试——对罗尔斯差别原则的解析与评判 被引量:2
4
作者 许兴帅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2期176-182,共7页
罗尔斯是平等的自由主义的代表,关于正义的两个原则是他正义理论的核心和精髓。两个正义原则都体现出明显的平等主义倾向,尤其是差别原则,力求在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小贫富差距,以促进社会经济平等。差别原则的提出在... 罗尔斯是平等的自由主义的代表,关于正义的两个原则是他正义理论的核心和精髓。两个正义原则都体现出明显的平等主义倾向,尤其是差别原则,力求在财富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小贫富差距,以促进社会经济平等。差别原则的提出在理论界产生了重大反响,褒贬不一。这就需要从其理论的建构、推导等方面全面深入地理解和剖析差别原则,科学、辨证地把握差别原则的“优缺点”,在坚持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基础上,吸收差别原则的合理成分,从而为更好地处理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收入分配和贫富差距问题,进而促进社会公正平等、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更加坚实的学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平等 罗尔斯 差别原则 正义
下载PDF
青年卢卡奇物化思想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被引量:4
5
作者 许兴帅 《理论与现代化》 2019年第3期74-81,共8页
在研读《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著作的基础上,青年卢卡奇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物化思想。基于对现代资本主义商品结构关系的剖析,卢卡奇猛烈地批判了商品拜物教,指出了商品拜物教下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但卢卡奇的... 在研读《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著作的基础上,青年卢卡奇发展了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提出了自己的物化思想。基于对现代资本主义商品结构关系的剖析,卢卡奇猛烈地批判了商品拜物教,指出了商品拜物教下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但卢卡奇的物化思想带有明显的黑格尔逻辑的烙印和韦伯合理化思想的痕迹,这使其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有着明显的不同,可以说是经典马克思异化思想的“异端”。尽管如此,在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上,卢卡奇与马克思殊途同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卢卡奇 物化 马克思 异化
下载PDF
马克思市民社会研究视阈转换和反思批判
6
作者 许兴帅 《理论与现代化》 2018年第4期61-66,共6页
马克思市民社会研究是建立在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反思批判基础上的。着眼于市民社会中的现实利益矛盾,马克思从政治哲学到政治经济学,再到社会历史观领域,层层深入地对市民社会理论展开反思批判,从而科学地把握到市民社会的本质,为克... 马克思市民社会研究是建立在对黑格尔市民社会理论反思批判基础上的。着眼于市民社会中的现实利益矛盾,马克思从政治哲学到政治经济学,再到社会历史观领域,层层深入地对市民社会理论展开反思批判,从而科学地把握到市民社会的本质,为克服市民社会矛盾,超越市民社会,实现人的解放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对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批判仍然有效,并且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市民社会 资本批判 人的解放
下载PDF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正义理论的双重维度
7
作者 许兴帅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19,共8页
马克思正义理论具有双重维度,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将正义理论的现实性和理想性双重维度有机统一了起来。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现实性维度在于,考察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指出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过渡性,批判市民社会奉行... 马克思正义理论具有双重维度,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将正义理论的现实性和理想性双重维度有机统一了起来。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现实性维度在于,考察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前提和基础,指出现存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过渡性,批判市民社会奉行的“所有权”原则和“应得”的分配原则,为建构真正的理想共同体奠定现实基础;马克思正义理论的理想性维度在于,通过批判旧市民社会发现新社会,揭示克服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历史必然趋势,把正义理解为一种批判和超越现实的理想性的原则。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是马克思哲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也是理解马克思正义理论现实性和理想性双重维度的根本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正义理论 理想性 现实性 历史唯物主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