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珍稀品种——绿天麻自交纯化栽培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许启新 余昌俊 +1 位作者 周富君 王绍柏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531-1533,共3页
目的:培育天麻的珍稀品种绿天麻。方法:结果:自交培育的绿天麻植株高1~1.5 m,花茎蓝绿或青绿色、黄绿色,花绿色或黄绿色,果卵圆形绿色。球茎圆锥形,呈略弯曲和直立2种形态,最大重量约800 g,折干率21.33%左右,天麻素含量高达0.71%。种... 目的:培育天麻的珍稀品种绿天麻。方法:结果:自交培育的绿天麻植株高1~1.5 m,花茎蓝绿或青绿色、黄绿色,花绿色或黄绿色,果卵圆形绿色。球茎圆锥形,呈略弯曲和直立2种形态,最大重量约800 g,折干率21.33%左右,天麻素含量高达0.71%。种子发芽率及繁殖率均高,干品天麻含有一种芳香型挥发油。结论:已将绿天麻经四代自交连续栽培纯化成农艺性状稳定的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天麻 自交 纯化 栽培
下载PDF
黄瓜苗期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其与抗枯萎病的关系 被引量:12
2
作者 许启新 余纪柱 +1 位作者 陆世钧 坂田好辉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58-62,共5页
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后,黄瓜抗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较小,感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较大。叶片一旦出现萎蔫病症,过氧化物酶活性急剧上升。未接种的黄瓜苗期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接种后苗期枯萎病抗性之间具高度相关性,与苗期枯萎... 试验结果表明,接种后,黄瓜抗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较小,感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较大。叶片一旦出现萎蔫病症,过氧化物酶活性急剧上升。未接种的黄瓜苗期过氧化物酶活性与接种后苗期枯萎病抗性之间具高度相关性,与苗期枯萎病病情指数间相关系数r=0.949,由于苗期过氧化物酶活性在一定时间内处于相对稳定,因此可用苗期过氧化物酶活性预测黄瓜品种抗枯萎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过氧化物酶 枯萎病
下载PDF
大棚黄瓜品种耐寒性评估和光合强度的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启新 余纪柱 陆世钧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80-83,共4页
春大棚黄瓜是黄瓜早熟丰产的重要栽培方式。本研究采用测定细胞膜伤害率的方法,估价黄瓜品种的耐寒性,并测定其光合强度以及产量,旨在为大棚黄瓜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以上测定方法是可行的,在上海春大棚主栽品种中以... 春大棚黄瓜是黄瓜早熟丰产的重要栽培方式。本研究采用测定细胞膜伤害率的方法,估价黄瓜品种的耐寒性,并测定其光合强度以及产量,旨在为大棚黄瓜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试验结果表明,以上测定方法是可行的,在上海春大棚主栽品种中以沪58号黄瓜耐寒性为强,株型稀疏,群体光照强度和表观光合量高,产量也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耐寒性 电导率 群体光照强度 表观光合量
下载PDF
黄瓜霜霉病苗期抗性与成株抗性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许启新 陆世钧 +2 位作者 余纪柱 森下昌三 坂田好辉 《上海农业科技》 1994年第1期25-25,共1页
本试验比较黄瓜品种苗期人工接种霜霉菌的病情指数与成株田间自然发病的病情指数间的相关性,以确立苗期人工接种霜霉菌进行品种抗性鉴定和筛选的可靠性。 材料与方法 试验品种共9个(表1),1992年测定品种苗期人工接种霜霉菌的病情指数。... 本试验比较黄瓜品种苗期人工接种霜霉菌的病情指数与成株田间自然发病的病情指数间的相关性,以确立苗期人工接种霜霉菌进行品种抗性鉴定和筛选的可靠性。 材料与方法 试验品种共9个(表1),1992年测定品种苗期人工接种霜霉菌的病情指数。试验采用离体叶点滴接种法。于5月27日温室育苗钵育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霜霉病 抗病性 苗期 成株期
下载PDF
黄瓜品种抗寒性的生理鉴定 被引量:2
5
作者 许启新 陆世钧 余纪柱 《上海蔬菜》 1991年第4期28-29,共2页
近年来,随着“菜篮子”工程的实施,黄瓜管棚、温室生产迅速发展,迫切需要抗寒品种,进行早熟栽培。选育抗寒品种依赖于对抗寒资源的鉴定、筛选和利用,许多科研单位都开展了农作物的抗寒性生理鉴定指标、方法的研究,认为测定电导值,TTC法... 近年来,随着“菜篮子”工程的实施,黄瓜管棚、温室生产迅速发展,迫切需要抗寒品种,进行早熟栽培。选育抗寒品种依赖于对抗寒资源的鉴定、筛选和利用,许多科研单位都开展了农作物的抗寒性生理鉴定指标、方法的研究,认为测定电导值,TTC法测定根系活力,测定叶绿素降低率,测定低温种子发芽能力均可作为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品种 抗寒性 生理 鉴定
下载PDF
早熟抗病丰产黄瓜新品种——沪育5号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启新 陈幼源 《上海蔬菜》 1989年第2期12-13,共2页
黄瓜是我国和上海的重要蔬菜。上海春黄瓜主栽品种是杨行黄瓜,具有单性结实性强、早熟等特点,但生长势弱,抗病性差,瓜色偏黄,结果率低,植株容易早衰,产量低。为此,我们进行了早熟、抗病、丰产春黄瓜一代杂种的选育,以适应生产的发展,满... 黄瓜是我国和上海的重要蔬菜。上海春黄瓜主栽品种是杨行黄瓜,具有单性结实性强、早熟等特点,但生长势弱,抗病性差,瓜色偏黄,结果率低,植株容易早衰,产量低。为此,我们进行了早熟、抗病、丰产春黄瓜一代杂种的选育,以适应生产的发展,满足市场需要。现已选育出“沪育5号”黄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品种 早熟 抗病性
下载PDF
早熟黄瓜新品种──沪58号
7
作者 许启新 余纪柱 陆世钧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9-19,共1页
关键词 黄瓜 品种 沪58号 早熟
下载PDF
最新育成的蔬菜新品种——长征一号青菜、银宝160天花椰菜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启新 《上海蔬菜》 2004年第4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蔬菜 长征一号青菜 银宝160天花椰菜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下载PDF
黄瓜新品种沪——116号
9
作者 许启新 余纪柱 +2 位作者 陆世钧 殷顺英 坂田好辉 《上海蔬菜》 1995年第3期10-10,共1页
沪116号黄瓜一代杂种,是由上海市农科院与日本国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进行合作研究,选育而成的优良一代杂种,具有优质、抗病和丰产的特性,适于大棚早熟栽培,小拱棚栽培和露地栽培。可作为优质黄瓜上市供应,也可以鲜瓜出口或盐渍加工... 沪116号黄瓜一代杂种,是由上海市农科院与日本国国际农林水产业研究中心进行合作研究,选育而成的优良一代杂种,具有优质、抗病和丰产的特性,适于大棚早熟栽培,小拱棚栽培和露地栽培。可作为优质黄瓜上市供应,也可以鲜瓜出口或盐渍加工出口。目前已在上海市郊区、浙江江苏,和山东等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品种 沪-116号
下载PDF
“沪58号”黄瓜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
10
作者 许启新 余纪柱 陆世钧 《上海农业科技》 1994年第1期41-41,共1页
“沪58号”黄瓜是我所1992年育成的早熟、丰产、抗病的黄瓜新品种,适于春季大棚早熟栽培,已在生产上广泛应用。1993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沪58号”品种耐寒性极强,采用细胞膜伤害率的方法,进行抗寒性鉴定,其耐寒性比“长春密刺... “沪58号”黄瓜是我所1992年育成的早熟、丰产、抗病的黄瓜新品种,适于春季大棚早熟栽培,已在生产上广泛应用。1993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沪58号”品种耐寒性极强,采用细胞膜伤害率的方法,进行抗寒性鉴定,其耐寒性比“长春密刺”“杨行黄瓜”等品种均强,生产上表现极早熟。多年试验示范,其前期产量比对照增产3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沪58号 推广应用
下载PDF
茄门椒的变异及其类型研究初报
11
作者 许启新 陈幼源 《上海蔬菜》 1989年第3期20-21,共2页
茄门甜椒是上海地方品种,已有50余年的栽培历史。茄门椒果大、整齐,肉厚味甜,产量高且有“恋秋”特性,全国各地均有栽培。茄门椒也是目前国内生产上应用的一代杂种的主要亲本材料。但茄门椒在长期栽培过程中。
关键词 茄门椒 辣椒 品种 产量 抗病性
下载PDF
冬瓜嫁接新方法及其增产效果的研究
12
作者 许启新 陈幼源 《上海蔬菜》 1990年第3期22-23,共2页
冬瓜是我国夏淡季栽培的一种重要蔬菜。本市郊区栽培面积2万余亩,年产量3.5~4万吨左右,主要在8、9月份夏淡期间上市,占此时蔬菜上市量的20%左右。因此,搞好冬瓜生产对解决淡季供应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冬瓜嫁接栽培研究,以往报道很少。
关键词 冬瓜 嫁接 增产效果
下载PDF
栽培天麻种群的退化及防控对策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绍柏 余昌俊 许启新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90-1494,共5页
目的:本文提出栽培天麻种群退化的观点及防控退化的对策。方法:比较和论述自然天麻种群与栽培天麻种群在生物学特性、质量、产量等方面已表现的区别和差异。结果:栽培天麻种群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和有些重要的质量性状正在发生改变和退化... 目的:本文提出栽培天麻种群退化的观点及防控退化的对策。方法:比较和论述自然天麻种群与栽培天麻种群在生物学特性、质量、产量等方面已表现的区别和差异。结果:栽培天麻种群的某些生物学特性和有些重要的质量性状正在发生改变和退化。结论:森林生态的破坏与减少和自然天麻种群的减少是导致栽培天麻种群退化的直接原因;而人工进行天麻授粉,人为的改变天麻种群的自然生长环境是引起栽培天麻种群退化的间接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种群 退化 防控 对策
下载PDF
上海郊区冬瓜栽培良种
14
作者 许启新 《上海蔬菜》 1992年第3期18-18,共1页
一、上海大青冬瓜(又称上海青皮冬瓜)上海郊区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上海远郊地区栽培。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心脏形,绿色。主蔓第12—16节着生第1雌花,以后每隔4—8节着生1雌花。瓜呈扁椭圆型,纵径56—64厘米,横径28—3... 一、上海大青冬瓜(又称上海青皮冬瓜)上海郊区地方品种,栽培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上海远郊地区栽培。该品种植株生长势强,叶片心脏形,绿色。主蔓第12—16节着生第1雌花,以后每隔4—8节着生1雌花。瓜呈扁椭圆型,纵径56—64厘米,横径28—36厘米;肉厚8厘米;果皮深绿色,无白色蜡粉,单果重15—20公斤,品质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瓜 栽培 良种
下载PDF
上海郊区黄瓜栽培良种
15
作者 许启新 《上海蔬菜》 1990年第2期15-16,共2页
近几年来,本市各菜区在蔬菜优良品种的引种、新品种选育以及地方品种的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提高本市蔬菜科技和生产水平,促进蔬菜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运用已取得的成果,在科技兴农中充... 近几年来,本市各菜区在蔬菜优良品种的引种、新品种选育以及地方品种的利用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提高本市蔬菜科技和生产水平,促进蔬菜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运用已取得的成果,在科技兴农中充分发挥作用,本刊从这期开始,将陆续介绍适于本市栽培的各种主要蔬菜优良品种,供参考。期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使本市的蔬菜良种化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 良种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天麻箭麻形成新探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绍柏 余昌俊 +1 位作者 许启新 周富君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293-3294,共2页
文章首次探讨播种的天麻种子经7个月生长发育形成箭麻的过程,并与17个月形成的有性箭麻和12个月形成的无性箭麻作比较,从而推论,天麻种子经7个月形成箭麻的现象,在揭示天麻的生长发育和系统发育史上有重要的育种和科研价值。
关键词 天麻 箭麻 形成
下载PDF
液体振荡培养繁殖草莓无毒苗 被引量:4
17
作者 童尧明 郑宏清 +2 位作者 叶正文 许启新 森下昌三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55-57,共3页
以初代培养萌发的草莓茎尖为材料,液体振荡培养繁殖草莓无毒苗。结果表明;茎尖极易形成丛芽。本试验所用最佳液体培养基是MS+BA2+IAA0.2。用该培养基增殖一代,15周内平均从每个茎尖获得6.33株有效苗。用该培养基... 以初代培养萌发的草莓茎尖为材料,液体振荡培养繁殖草莓无毒苗。结果表明;茎尖极易形成丛芽。本试验所用最佳液体培养基是MS+BA2+IAA0.2。用该培养基增殖一代,15周内平均从每个茎尖获得6.33株有效苗。用该培养基继代培养3个半月,23周内平均从每个茎尖获得96株有效苗。继代培养2个月后,因组织开始褐变,丛芽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0.2mm的茎尖脱毒率达100%。本试验所繁育的草莓无毒苗没出现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液体振荡培养 脱毒技术
下载PDF
职业院校德育课考核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9
18
作者 叶永鹏 许启新 《职业技术教育》 2008年第20期71-72,共2页
职业院校德育课考核存在目的功利化、内容理论化、方式简单化、主体单一化等问题,导致教学内容与方法缺乏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改革现行德育课考核,应突出德育课考核的导向、评价和激励的正向功能,注重德育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 职业院校德育课考核存在目的功利化、内容理论化、方式简单化、主体单一化等问题,导致教学内容与方法缺乏针对性、时代性和实效性。改革现行德育课考核,应突出德育课考核的导向、评价和激励的正向功能,注重德育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业养成的协调统一,强调以赛养德、以案评德和以行鉴德,并突出考核主体的多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德育课 考核
下载PDF
不同施肥水平对广两优96等杂交中稻经济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余运岚 许启新 +1 位作者 袁绪山 杜娟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690-2692,共3页
通过布置广两优96等杂交中稻的肥料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和施肥时间对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肥能使株高增高、最高苗和穗粒数增加,但对有效穗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作用不大。不同品种都有各自的不同施肥增产零界点,在生产栽培... 通过布置广两优96等杂交中稻的肥料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和施肥时间对其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肥能使株高增高、最高苗和穗粒数增加,但对有效穗的增加和产量的提高作用不大。不同品种都有各自的不同施肥增产零界点,在生产栽培中,必须根据各个品种不同的需肥要求,制定不同的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水平 杂交中稻 广两优96 经济性状
下载PDF
浅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内容及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被引量:4
20
作者 章洁 沈艳 +1 位作者 许启新 张榕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13期134-135,共2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自动化和测控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作为必修环节,对该专业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形成专业技能及在未来工作中培养工程设计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对该课程在教学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教学思路和教学...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是自动化和测控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作为必修环节,对该专业大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形成专业技能及在未来工作中培养工程设计能力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对该课程在教学和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对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结合实践环节,探索出适合该专业方向的授课方法,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检测技术 探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