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42
1
作者 许嘉巍 刘惠清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01-104,共4页
本文通过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评价因素分析,确定了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体系,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建立了人与自然相协调的长春市建设用地评价系统。
关键词 建设用地 适宜性 评价体系 城市建设 长春市
下载PDF
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景观变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许嘉巍 姜锡东 胡尊英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16-120,共5页
探究景观变化的机理,可为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及调整人类活动的强度和方式提供立论依据.通过对1995年和2000年两期Landsat 7 ETM+影像的对比,结合研究区及其附近的水文、气象台站监测资料以及研究区统计年鉴的资料,以GIS为基本的技术平台,... 探究景观变化的机理,可为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及调整人类活动的强度和方式提供立论依据.通过对1995年和2000年两期Landsat 7 ETM+影像的对比,结合研究区及其附近的水文、气象台站监测资料以及研究区统计年鉴的资料,以GIS为基本的技术平台,分析了研究区的两个时段的景观状态,得出景观变化在研究区内的区域差异.同时,分析了自然地理结构、自然地理过程、人类活动及气候等在研究区内的区域差异.在遥感影像变化和变化因子典型相关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景观变化的内因为景观结构与自然地理过程,人类活动只是景观变化的诱发因子,它通过干扰自然地理过程来诱发景观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结构 人类活动 景观变化
下载PDF
论自然地理过程 被引量:9
3
作者 许嘉巍 刘惠清 《地理教学》 2004年第2期1-3,共3页
自然地理特征既包括组成地球表层的五个圈层的各自特征,如岩性、地貌形态、水文、土壤类型、生物群落、气候要素等特征,也包括地球表层整体的结构、功能等综合性特征。自然地理特征产生与消亡的变化称作自然地理过程。长期以来,自然... 自然地理特征既包括组成地球表层的五个圈层的各自特征,如岩性、地貌形态、水文、土壤类型、生物群落、气候要素等特征,也包括地球表层整体的结构、功能等综合性特征。自然地理特征产生与消亡的变化称作自然地理过程。长期以来,自然地理学教学与研究的侧重点集中于自然地理特征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地理 特征 过程 圈层
下载PDF
浅析国有外贸企业的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2
4
作者 许嘉巍 王云风 《北方经贸》 1996年第1期42-43,共2页
与我国外贸进出口额大幅度上涨形成了鲜明对比,九十年代以来,国有外贸企业在经营与管理上出现了一系列难题,一部分企业陷入困境。 一、外贸企业的困境 1.外贸企业的效率下降,对国家优惠政策依赖性增强。在近期国家无优惠政策出台的条件... 与我国外贸进出口额大幅度上涨形成了鲜明对比,九十年代以来,国有外贸企业在经营与管理上出现了一系列难题,一部分企业陷入困境。 一、外贸企业的困境 1.外贸企业的效率下降,对国家优惠政策依赖性增强。在近期国家无优惠政策出台的条件下,许多企业出现亏损,据估算,亏损面在40%左右。 2.资源凝固,资金严重短缺。国有外贸企业因受行政管理的限制,其经济资源(资本和人力等)缺乏流动。另一方面,外贸企业专业化分工越来越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外贸企业 企业股 股份制改革 国有股 利弊分析 经营与管理 行政管理 国家所有 产权 企业所有制
下载PDF
对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基本认识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嘉巍 《地理教学》 2004年第6期3-5,共3页
按照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的规定,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高中地理课程必修模块“地理1”中的重要内容。这一部分学习内容,是形成学生地理环境差异性观点的主要载体。但在以往的地理教科书和中学地理教师知识结构里,对... 按照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内容标准”的规定,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是高中地理课程必修模块“地理1”中的重要内容。这一部分学习内容,是形成学生地理环境差异性观点的主要载体。但在以往的地理教科书和中学地理教师知识结构里,对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多有不尽科学甚至错误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地理教育 课程标准 自然地理环境 差异性
下载PDF
黑土地保护任重道远
6
作者 许嘉巍 王丽娜 宋雪 《新长征》 2011年第12期24-25,共2页
黑土以其肥沃著称于世,是大自然给予人类得天独厚的宝藏。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国的密西西比河沿岸、乌克兰平原和我国东北平原有这种资源。我省境内覆盖着大面积的黑土地,黑土地成了我省重要的粮食产区,也是生态环境的重要支撑。
关键词 土地保护 东北平原 密西西比河 黑土地 粮食产区 生态环境 大自然 乌克兰
下载PDF
吉林省沙地资源管理的基础分析
7
作者 许嘉巍 王云凤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1993年第1期40-43,共4页
吉林省中西部沙地东起126°E,西至122°E,北缘为46°20′N,南界达43°20′N。按自然区划,隶属科尔沁沙地和松嫩沙地。由于整个沙地在空间上连成一体,加之资源管理中行政作用的重要性,因此,将吉林省中西部沙地作为整体... 吉林省中西部沙地东起126°E,西至122°E,北缘为46°20′N,南界达43°20′N。按自然区划,隶属科尔沁沙地和松嫩沙地。由于整个沙地在空间上连成一体,加之资源管理中行政作用的重要性,因此,将吉林省中西部沙地作为整体统一研究势在必行。 近年来,自然资源管理日益为人们所重视。在西欧、中欧及北美,从生态学中派生出的以自然资源(特指生态系统为子系统的资源,以下同)调查与管理为重点的景观生态学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值得我们借鉴。这里试图应用其最新成就,对吉林中西部沙地(简称吉林沙地)的资源管理的基础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 资源 管理 吉林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人为火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24
8
作者 张正祥 张洪岩 +2 位作者 李冬雪 许嘉巍 周道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023-2031,共9页
人为草原火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相关关系研究对于草原火发生、草原火管理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Ripley's K函数对呼伦贝尔草原1976—1996年间发生的人为草原火进行了空间统计分析,确定人为草原火空间分布在年内主要... 人为草原火及其影响因素的空间分布格局与相关关系研究对于草原火发生、草原火管理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应用Ripley's K函数对呼伦贝尔草原1976—1996年间发生的人为草原火进行了空间统计分析,确定人为草原火空间分布在年内主要发生月份和年际间均呈聚集分布;应用Kernel密度函数对人为草原火及其影响因素居民点、道路和农田的空间分布密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呼伦贝尔草原人为火分布广泛,热点区域主体在123.05—124.82°E、48.25—50.21°N之间;居民点、农田空间分布密度的热点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道路的分布密度较农田和居民点分布更加均匀。人为草原火空间分布密度与居民点、道路和农田的空间分布密度呈显著性正相关,其Pearson相关系数依次为0.448、0.236、0.602(P<0.001),火源因素(居民点、道路、农田)的空间分布格局是呼伦贝尔草原人为火空间分布格局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伦贝尔草原 人为草原火 空间格局 空间分布密度
下载PDF
长白山西坡小叶章侵入苔原带过程及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宗盛伟 许嘉巍 +10 位作者 吴正方 乔琳琳 王丹丹 孟祥君 杜海波 王雷 王丹 王鹏 敖小龙 夏毓璘 吴福梅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6837-6846,共10页
长白山西坡岳桦林带的草本植物(以小叶章为代表)侵入了苔原带,形成了独特的植物入侵现象。在光谱及影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GPS(Global Positional System)定位技术,并依据小叶章与牛皮杜鹃的光谱差异及其反演的NDVI(Normalized Differenc... 长白山西坡岳桦林带的草本植物(以小叶章为代表)侵入了苔原带,形成了独特的植物入侵现象。在光谱及影像分析的基础上,结合GPS(Global Positional System)定位技术,并依据小叶章与牛皮杜鹃的光谱差异及其反演的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植被指数,揭示小叶章侵入苔原带的过程;通过对不同侵入时间、强度的斑块进行群落调查及土壤测试,探究小叶章侵入苔原带的生态后果。结果显示小叶章侵入苔原带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由低海拔向高海拔推进,进入21世纪后逐渐形成了稳定的以小叶章为优势物种的植物群落结构。目前,低海拔处的小叶章斑块经过多年扩张已连接成片,而高海拔处的斑块正处于扩张的初期阶段。从生物多样性变化可以看出,小叶章侵入苔原带导致植物群落多样性升高和物种数量的增加,苔原带原有的灌木数量明显减少,草本植物逐渐增多。植被的改变影响了土壤的理化性质,C/N比下降,土壤腐殖质含量和全氮含量下降,但速效氮和土壤持水能力上升,土壤养分的高效利用又进一步推动了小叶章的侵入。小叶章侵入苔原带已经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叶章 植物入侵 高山苔原带 长白山
下载PDF
氮沉降对长白山苔原植被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靳英华 许嘉巍 +1 位作者 宗盛伟 王鹏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26-1532,共7页
为了探讨氮沉降增加对苔原植被的影响,特别是对草本植物侵入苔原的作用,在长白山高山苔原带进行了连续4 a的人工氮沉降模拟实验,测定3种设定的氮沉降水平下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chrysanthum)、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和小叶章... 为了探讨氮沉降增加对苔原植被的影响,特别是对草本植物侵入苔原的作用,在长白山高山苔原带进行了连续4 a的人工氮沉降模拟实验,测定3种设定的氮沉降水平下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chrysanthum)、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和小叶章(Deyeuxia angustifolia)的生长状况和群落结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与牛皮杜鹃、笃斯越橘等苔原本地种相比,氮沉降量增加更有利于侵入的小叶章生长;牛皮杜鹃生长对氮沉降量变化响应微弱,氮沉降量增加能明显抑制笃斯越橘的生长。2无小叶章侵入的牛皮杜鹃和笃斯越橘斑块在不同氮沉降量条件下,群落结构变化不明显,氮沉降增加不是小叶章侵入苔原带的直接原因。3在小叶章侵入牛皮杜鹃和笃斯越橘斑块后,氮沉降量增加强化了小叶章的竞争能力,逐渐取代牛皮杜鹃或笃斯越橘,成为优势种,推动高山苔原向高山草甸转化。因此,随着氮沉降量的不断增加,长白山苔原带将面临退化与草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沉降 苔原植被 群落变化 草本植物侵入 长白山
下载PDF
长白山苔原带优势植物种的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靳英华 许嘉巍 +6 位作者 刘丽娜 贺红士 陶岩 宗盛伟 杜海波 王雷 朱瑞帅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12-1218,共7页
通过开展植被样方调查,确定苔原带的主要优势种,分析优势种的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从地理角度分析长白山苔原带植被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长白山苔原带8个优势种中,草本植物已占6个。灌木中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chrysanthum)依然为最主... 通过开展植被样方调查,确定苔原带的主要优势种,分析优势种的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从地理角度分析长白山苔原带植被变化特征。研究表明:1长白山苔原带8个优势种中,草本植物已占6个。灌木中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chrysanthum)依然为最主要的优势种,但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的优势地位已被草本的小白花地榆(Sanguisorba parviflora)取代。草本植物聚集程度强,苔原植被存在草甸化趋势。2除牛皮杜鹃与大白花地榆(Sanguisorba stipulata)之间存在较显著的负联结,排它现象明显外,多种优势种之间存在正联结,有弱的伴生现象,牛皮杜鹃和小白花地榆为强正联结,伴生现象更明显,草本植物与灌木伴生将长期存在。3各草本植物入侵、定植、扩展机制多样。小白花地榆分布广,聚集程度较弱,以种子繁殖为主,扩展速度较快;大白花地榆、小叶章(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等聚集程度较强,以无性繁殖为主,扩展速度较慢,但竞争能力强,在适宜生境中,能驱除其它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苔原带 优势种 分布格局 关联性
下载PDF
火山干扰下的长白山植被分布规律 被引量:24
12
作者 靳英华 许嘉巍 +1 位作者 梁宇 宗盛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3-208,共6页
距今约800 a前,长白山天池火山发生大规模普林尼式喷发,喷出的巨量火山浮石及火山灰毁灭性地破坏了长白山植被。由于受喷发倾角和强劲高空西北风影响,使各坡向火山灰和浮石的沉积厚度不同,东坡最厚,南坡和西坡次之,北坡最少。火山灰与... 距今约800 a前,长白山天池火山发生大规模普林尼式喷发,喷出的巨量火山浮石及火山灰毁灭性地破坏了长白山植被。由于受喷发倾角和强劲高空西北风影响,使各坡向火山灰和浮石的沉积厚度不同,东坡最厚,南坡和西坡次之,北坡最少。火山灰与浮石形成疏松的成土母质,在流水持续侵蚀下,对破坏后的植被演替产生了长期影响。利用野外调查和现有资料,论证了长白山植被分布独特性规律是长白山火山喷发及喷发物水蚀过程对生态系统作用的结果,确认火山喷发虽历经800多a,目前各坡向植被仍然处在演替的不同进程之中,呈现差异性分布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植被分布 火山干扰
下载PDF
景观生态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被引量:29
13
作者 刘惠清 许嘉巍 刘凤梅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6-162,共7页
21世纪的景观生态学应该成为对环境建设有设计能力的学科。遵循适应自然、互利共生、调整结构改善功能与局部控制协调整体等景观生态建设的原理进行景观生态建设是积极的对生物多样性予以保护。
关键词 适应自然 景观生态建设 生物多样性 环境保护
下载PDF
西藏自治区乃东县生态系统的健康性评价 被引量:18
14
作者 刘惠清 许嘉巍 吴秀芹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66-371,共6页
以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和卫片影像解译为资料 ,在对乃东县生态系统特征进行定性与定量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选取侵蚀强度、功能缺损程度、生产力水平三项指标对乃东县 99种生态类型进行健康性评价。以此为乃东县生态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 以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和卫片影像解译为资料 ,在对乃东县生态系统特征进行定性与定量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选取侵蚀强度、功能缺损程度、生产力水平三项指标对乃东县 99种生态类型进行健康性评价。以此为乃东县生态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立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健康 生物气候 地貌类型 植被类型
下载PDF
吉林省西部土地沙化动态变化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惠清 许嘉巍 吕新苗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9-256,共8页
吉林省西部沙地位于中国温带半湿润与半干旱的过渡地带 ,是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地区。采用多时相、多波段TM影像 ,结合实地考察 ,建立沙区生态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选取植被退化状态、风蚀强度和土层厚度为沙化程度评价的综合指标 ,在GIS... 吉林省西部沙地位于中国温带半湿润与半干旱的过渡地带 ,是生态环境变化的敏感地区。采用多时相、多波段TM影像 ,结合实地考察 ,建立沙区生态环境地理信息系统 ;选取植被退化状态、风蚀强度和土层厚度为沙化程度评价的综合指标 ,在GIS平台支持下对沙区土地沙漠化进行动态评价。结果表明 ,近 2 0年来土地沙漠化基本得到控制 ,局部有所发展。沙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干燥的气候条件和地表丰富的沙源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速了沙漠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西部 土地沙化 沙化程度评价 动态变化 成因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下载PDF
长白山西坡小叶章侵入苔原带调查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20
16
作者 宗盛伟 许嘉巍 吴正方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48-455,共8页
受火山活动干扰,长白山各坡向植被演替进程表现出较大差异,东坡植被演替处于早期阶段;而北坡出现岳桦(Betula ermanii Charm.)上侵现象;南坡植被演替处于二者之间。经过多年野外调查对比分析,首次提出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出现小叶章(Deyeux... 受火山活动干扰,长白山各坡向植被演替进程表现出较大差异,东坡植被演替处于早期阶段;而北坡出现岳桦(Betula ermanii Charm.)上侵现象;南坡植被演替处于二者之间。经过多年野外调查对比分析,首次提出长白山西坡苔原带出现小叶章(Deyeuxia.angustifolia(Kom.)Y.L.Chang)侵入苔原的现象。调查显示小叶章呈现从低海拔处向高海拔逐渐侵入的趋势,威胁牛皮杜鹃(Rhododendron chrysanthum Pall.)及笃斯越橘(Vaccinium uliginosum Linn.)等苔原带植物的生存,并导致苔原带景观变化。在调查长白山西坡小叶章侵入苔原带的基础上,根据苔原带的环境变化设计了小叶章移栽与增温实验、小叶章种子着床实验。实证了小叶章上侵是火山喷发后植被演替的一个特殊阶段,并提出长白山苔原带西坡小叶章上侵代表了岳桦林带上移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苔原带 小叶章 火山干扰 植物演替
下载PDF
退化中的长白山西坡灌木苔原优势种分布差异 被引量:6
17
作者 靳英华 许嘉巍 +7 位作者 王绍先 王嫒林 张英洁 金慧 赵莹 刘丽杰 尹航 贺红士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716-3723,共8页
长白山苔原带植被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灌木苔原中灌木植物分布范围萎缩,重要值下降。通过样方调查数据,分析灌木苔原中优势种的变化,灌木分布格局和灌木群落结构特征沿海拔的差异,旨在揭示长白山灌木苔原退化的区域差异,为明确其退化机理... 长白山苔原带植被正在发生显著变化,灌木苔原中灌木植物分布范围萎缩,重要值下降。通过样方调查数据,分析灌木苔原中优势种的变化,灌木分布格局和灌木群落结构特征沿海拔的差异,旨在揭示长白山灌木苔原退化的区域差异,为明确其退化机理提供基础数据。研究表明:(1)长白山西坡灌木苔原退化严重,多种草本植物已经侵入,并成为优势种。目前7个优势种中灌木仅占2席,草本植物占据5席,与1979年的样方调查结果相比灌木优势种的数量和地位都明显下降。7个优势种均为聚集分布,各优势种分布呈现斑块化、分离化,统一的灌木苔原面临解体;大部分灌木苔原群落中,出现了草本层,苔原带下部灌木苔原中草本层高于灌木层,物种组成和群落形态接近草木苔原。(2)灌木在各海拔均仍有广泛分布,但其空间分布格局明显不同。在海拔2300m以下,灌木的分布产生较强的聚集现象,特别是在海拔2100m以下这种聚集分布现象更为突出;在海拔2300m以上灌木的聚集程度较弱。(3)长白山西坡灌木苔原退化的区域分异明显,在海拔2100m以下灌木苔原退化严重,成为草-灌苔原;在海拔2100—2300m之间,灌木苔原退化较严重,成为灌-草苔原;在海拔2300m以上,退化较轻,仍为灌木苔原。由此推断,长白山西坡灌木苔原的退化机理应包括两个方面:草本植物入侵,种间竞争导致灌木退化,以及环境变化导致灌木退化,二者皆可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白山 灌木苔原 优势种 退化 区域分异
下载PDF
城市典型下垫面空间构型对降水蓄渗率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郭雪莲 许嘉巍 吕宪国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62,66,共4页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定量研究了城市典型下垫面空间构型与降水蓄渗率的关系。在保证降雨量和降雨历时不变,改变不透水斑块的重要值、形状、均匀度和分离度,测定降水产流量,并计算降水蓄渗率。结果表明,降水蓄渗率随不透水斑块重要值...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装置,定量研究了城市典型下垫面空间构型与降水蓄渗率的关系。在保证降雨量和降雨历时不变,改变不透水斑块的重要值、形状、均匀度和分离度,测定降水产流量,并计算降水蓄渗率。结果表明,降水蓄渗率随不透水斑块重要值、形状、均匀度、分离度的改变而发生相应变化,不透水斑块的重要值对降水蓄渗率的影响最大,不透水斑块的形状、分离度和均匀度对降水蓄渗率的影响也很显著。研究证明,在城市景观中,不透水斑块重要值一定时,合理配置不透水斑块的形状、均匀度和分离度,可以有效调控城市降水蓄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典型下垫面 空间构型 降水蓄渗率
下载PDF
长春城市土地生态区的生态建设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惠清 许嘉巍 卜兆君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67-272,共6页
城市是以土地为基础, 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 根据物流、能流与信息流联系的强弱,把长春市划分为48 个土地生态元,以土地生态元组合的相似性为依据将其合并为8 个各具特色的土地生态区。根据各土地生态区存在的问题... 城市是以土地为基础, 以人为中心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 根据物流、能流与信息流联系的强弱,把长春市划分为48 个土地生态元,以土地生态元组合的相似性为依据将其合并为8 个各具特色的土地生态区。根据各土地生态区存在的问题, 在仿自然原型的基础上, 对其进行人与自然共同创造的设计, 将长春市建成既符合人类利益又不违背生物圈组织原则的理想城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谷林 河岸森林公园 土地生态区 生态建设
下载PDF
黑钙土区50年来气候生产潜力变化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靳英华 许嘉巍 +2 位作者 朱孟美 肖晗 姜锡东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1-127,共7页
选用东北黑钙土区的白城、乾安、前郭、通榆、长岭、富裕、齐齐哈尔、泰来8个气象台站的数据,分析了其50年来生长季平均气温、降水量和干燥度的变化趋势.采用Miami模型分别计算了由气温和降水决定的生产潜力;采用Thornthwaite Memorial... 选用东北黑钙土区的白城、乾安、前郭、通榆、长岭、富裕、齐齐哈尔、泰来8个气象台站的数据,分析了其50年来生长季平均气温、降水量和干燥度的变化趋势.采用Miami模型分别计算了由气温和降水决定的生产潜力;采用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由气温、降水、干燥度综合作用决定的生产潜力,分析了其变化趋势,并通过Mann-Kendall检验进行了突变分析.结果表明:(1)黑钙土区1961—2010年生长季增温明显,降水量略有下降,干燥度显著升高,区域气候已由半湿润转化为半干旱;50年中的后20年比前30年的气候倾向率大.(2)黑钙土区由平均气温决定的温度生产潜力增加趋势明显,由降水量决定的降水生产潜力减少趋势变化不明显,由气温、降水、干燥度共同影响的气候生产潜力呈现不显著的下降趋势.(3)气候生产潜力变化在区域内存在差异,处于较低纬度吉林西部的各站点变化速率显著大于处于较高纬度的黑龙江西部的各站点.(4)黑钙土区近50年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已发生变化,建议通过改变耕作方式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使我国黑钙土区的农业生产适应气候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钙土区 气候变化 气候生产潜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