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斜拉桥结构体系比选与优化设计
1
作者 许夏荧 陈杰 唐川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4年第6期67-70,共4页
为了研究斜拉桥结构体系差异对斜拉桥整体的结构受力特性影响规律,以六安市齐望路大跨度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分别建立塔梁固结斜拉桥体系、塔墩梁固结斜拉桥体系和半漂浮斜拉桥体系,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斜拉桥结构体系模型,分别针对静... 为了研究斜拉桥结构体系差异对斜拉桥整体的结构受力特性影响规律,以六安市齐望路大跨度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分别建立塔梁固结斜拉桥体系、塔墩梁固结斜拉桥体系和半漂浮斜拉桥体系,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不同斜拉桥结构体系模型,分别针对静力荷载作用和地震荷载作用下主梁、主塔和桥墩的内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静力工况下当斜拉桥采用塔梁固结体系时,其主梁和主塔弯矩值均小于其他两种结构体系,在标准组合作用下结构主梁最大弯矩值最大减小了39.50%,主塔最大弯矩减小了65.08%;但采用塔梁固结体系斜拉桥主梁刚度反而有所下降,其中在汽车荷载作用下中跨跨中最大下挠达到了88.4 mm;在地震工况下塔梁固结体系主梁和桥塔受力更加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结构体系比选 塔梁固结 塔墩梁固结 半漂浮
下载PDF
路面施工过程平整度智能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分析
2
作者 许夏荧 覃金寿 +1 位作者 刘宇 姚新宇 《西部交通科技》 2024年第8期175-178,共4页
为了提升沥青路面施工过程平整度,文章设计了一种部署于终压双钢轮压路机的平整度智能监测系统,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实时检测路面纵断面相对高程位移变化,利用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消除压路机振动对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影响,建立了智能采集纵断... 为了提升沥青路面施工过程平整度,文章设计了一种部署于终压双钢轮压路机的平整度智能监测系统,采用激光位移传感器实时检测路面纵断面相对高程位移变化,利用振动加速度传感器消除压路机振动对激光位移传感器的影响,建立了智能采集纵断面相对高程位移标准差与连续式八轮仪采集的平整度线性回归关系。结果表明:智能监测系统采集的平整度与连续式八轮仪测试的平整度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可通过智能监测系统对施工路面进行平整度监测,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普及价值,有助于提升路面施工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整度 监测系统 激光位移传感器 加速度传感器
下载PDF
模数式桥梁伸缩缝更换安装工艺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夏荧 张奕宁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年第21期61-61,共1页
做为连接梁与路(梁)的构件,伸缩缝又是桥梁结构中最容易损坏的构件。本文结合高速公路更换模数式桥梁伸缩缝工程实践,对高速公路上对损坏的模数式伸缩缝施工方案选择、施工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措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高速公路 模数式桥梁伸缩缝 施工方案选择 更换工艺流程
下载PDF
RCA对基质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
4
作者 许夏荧 农彬艺 +1 位作者 易强 贺芳伟 《西部交通科技》 2023年第8期21-23,63,共4页
为探明公路工程中不同掺量复配岩沥青改性剂(RCA)对基质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文章在试验室采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制备了不同RCA掺量的RCA改性沥青,对RCA改性沥青进行了针入度、软化点及延度等试验,分析并评价了不同RCA掺量下RCA改性... 为探明公路工程中不同掺量复配岩沥青改性剂(RCA)对基质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规律,文章在试验室采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制备了不同RCA掺量的RCA改性沥青,对RCA改性沥青进行了针入度、软化点及延度等试验,分析并评价了不同RCA掺量下RCA改性沥青各项物理性能的改性效果。结果表明:随着RCA掺量的增加,基质沥青的高温性能和感温性均有所改善,低温性能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配岩沥青改性剂 掺量 物理性能 改性效果
下载PDF
热拌环氧基改性沥青的最佳制备工艺
5
作者 许夏荧 范沈诚 +1 位作者 李晶 张丰雷 《公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6-92,共7页
采用正交试验对热拌环氧基改性沥青的最佳制备工艺进行确定,使用4因素3水平的试验方法,通过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断裂应力和断裂应变两个指标进行结果分析。进一步讨论每种分析方法下对应各个因素的贡献水平,结合两种结果在实际应... 采用正交试验对热拌环氧基改性沥青的最佳制备工艺进行确定,使用4因素3水平的试验方法,通过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对断裂应力和断裂应变两个指标进行结果分析。进一步讨论每种分析方法下对应各个因素的贡献水平,结合两种结果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形式,最终确定了最佳制备工艺为高温固化温度150℃、高温固化时间1.5 h、低温固化温度60℃、低温固化时间4 d。采用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对环氧沥青的不同制备阶段进行荧光显微观察,了解不同固化阶段环氧沥青的微观形貌。固化反应最终使得环氧沥青形成以基质沥青为分散相、环氧树脂为连续相的稳定结构,并保持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拌环氧沥青 正交试验 宏观拉伸 微观荧光显微
原文传递
再生混凝土路面强度及耐磨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许夏荧 索伦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14年第5期112-114,共3页
对不同再生粗集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进行了7天、28天抗压强度和28天抗折强度试验以及28天磨耗性试验,通过掺加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对再生混凝土耐磨性进行强化。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强度随着再生粗集料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磨耗... 对不同再生粗集料取代率的再生混凝土进行了7天、28天抗压强度和28天抗折强度试验以及28天磨耗性试验,通过掺加聚丙烯纤维和钢纤维,对再生混凝土耐磨性进行强化。试验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的强度随着再生粗集料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磨耗值随着取代率的增加而增加,且当取代率低于30%时,满足相关规范对路面抗弯拉强度的要求。聚丙烯纤维钢纤维均对再生混凝土耐磨性有增强和改善作用,且聚丙烯纤维掺量为0.8kg/m^3,钢纤维体积掺量为1.5%时耐磨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混凝土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 强度 耐磨性能
原文传递
水泥混凝土路面预制拼装路面板底后处理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许夏荧 何璐 《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 CAS CSCD 2014年第4期113-115,共3页
文章根据预制拼装路面后板底空洞的现象,采取板底灌浆的方式进行处理,并从灌浆材料展开研究,得出了最佳灌浆材料的配比。
关键词 预制拼装 空洞 板底灌浆 配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