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CA分析食用酒精微量成分对醋酸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奕晗 龙春花 +1 位作者 于峰 廖红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3-128,共6页
醋酸发酵中,原料食用酒精的选择会影响发酵速率的快慢和发酵结果的成败。因此,为醋酸发酵建立一套醋酸发酵类食用酒精检测标准迫在眉睫。该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主成分法测定、分析来源不同的食用酒精的微量成分的差异。结果表... 醋酸发酵中,原料食用酒精的选择会影响发酵速率的快慢和发酵结果的成败。因此,为醋酸发酵建立一套醋酸发酵类食用酒精检测标准迫在眉睫。该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主成分法测定、分析来源不同的食用酒精的微量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8种不同来源的食用酒精对醋酸的生产存在明显差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在这8种食用酒精中共检测出24种微量成分。PCA和聚类分析显示食用酒精中的微量成分的差异影响醋酸发酵的速率。甲酸、甲酸乙酯、戊酸-1,2-烯丙基酯、亚硫酸己基辛酯、草酸、丁基-6-乙基-3-酯、乙酸、甘油等微量成分可能影响醋酸发酵。发酵实验证实含量为100μg/mL的甲酸和含量为500μg/mL甲酸乙酯能显著降低醋酸发酵的速率。该研究表明食用酒精的微量成分影响醋酸发酵,并为建立一套以部分微量成分为参考值的醋酸发酵类食用酒精检测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发酵 主成分分析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微量成分
下载PDF
保守治疗克罗恩病合并急性肠梗阻疗效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许奕晗 郭振 +3 位作者 曹磊 李毅 段明 朱维铭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9-423,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克罗恩病(CD)合并急性肠梗阻病人保守治疗效果的临床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01至2021-12-31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因急性肠梗阻入院的86例CD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治过程中是否... 目的分析影响克罗恩病(CD)合并急性肠梗阻病人保守治疗效果的临床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01至2021-12-31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因急性肠梗阻入院的86例CD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诊治过程中是否进行手术干预,分为手术组(35例)与保守治疗组(51例)。比较两组病人临床指标及疗效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独立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结果CD合并急性肠梗阻病人保守治疗有效率为59.3%(51/86)。手术组中病人的激素使用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22.9%(8/35)vs.7.8%(4/51),P=0.048],而治疗第3天时C-反应蛋白(CRP)下降程度[1.6(-2.0~16.8)mg/L vs.11.0(2.5~42.7)mg/L,P=0.009]、白蛋白上升程度[0.5(-3.0~3.9)g/L vs.2.5(0.1~4.6)g/L,P=0.041]及前白蛋白上升程度[18.0(-18.0~72.0)mg/L vs.46.0(12.5~89.0)mg/L,P=0.043]均低于保守治疗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18.5(OR=0.189,95%CI 0.052-0.831,P=0.027)、治疗第3天CRP水平下降(OR=0.964,95%CI 0.938-0.991,P=0.010)以及前白蛋白水平升高(OR=0.811,95%CI 0.667-0.932,P=0.036)是保守治疗有效的预测指标,而病程中出现发热(OR=8.333,95%CI 1.133-16.250,P=0.037)和入院后肠外营养连续使用时间>1周(OR=8.621,95%CI1.082-83.333,P=0.043)是保守治疗效果不佳的预测指标。结论BMI>18.5、保守治疗第3天CRP水平下降和前白蛋白水平升高是CD合并急性肠梗阻病人接受保守治疗有效的预测指标,但当病程中出现发热以及入院后肠外营养连续使用时间>1周等危险因素时应及时考虑手术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急性肠梗阻 保守治疗 胃肠减压 预测模型
原文传递
肠系膜脂肪在克罗恩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奕晗 朱维铭 +1 位作者 李毅 郭振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17年第3期186-188,共3页
1932年Crohn等[1]首次报道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时就发现病变肠段存在一种肥厚的肠系膜脂肪组织(mesenteric adipose tissue,MAT),这种脂肪组织包裹炎症肠管周长的一半以上,故亦称为“匍行脂肪”(creeping fat).20世纪90年... 1932年Crohn等[1]首次报道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时就发现病变肠段存在一种肥厚的肠系膜脂肪组织(mesenteric adipose tissue,MAT),这种脂肪组织包裹炎症肠管周长的一半以上,故亦称为“匍行脂肪”(creeping fat).20世纪90年代,研究者们发现了肠系膜脂肪组织拥有免疫和内分泌功能,如今,肠系膜作为一个独立的器官,其功能及在疾病中的作用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2].有研究显示MAT形态和功能的异常与克罗恩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3].因此,本文就克罗恩病中MAT的形态学特点、形成机制及其临床意义等进行详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功能 脂肪组织 肠段 脂肪 特点 肠系膜
原文传递
围手术期处理进展——ERAS、围手术期外科之家与围手术期医学 被引量:40
4
作者 朱维铭 许奕晗 黎介寿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8-121,共4页
手术在外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由此推动了以手术为核心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兴起与发展。但是随着理念的更新与技术的进步,临床医生逐渐认识到疾病治疗的重点不仅在于手术本身,术前、术后的处理也同样重要,以病人为主... 手术在外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由此推动了以手术为核心的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兴起与发展。但是随着理念的更新与技术的进步,临床医生逐渐认识到疾病治疗的重点不仅在于手术本身,术前、术后的处理也同样重要,以病人为主体的围手术期处理与疾病的预后息息相关。因此,"围手术期医学"、"围手术期外科之家"等强调术前、术中、术后3个阶段整体治疗,涵盖整个疾病治疗过程的新兴治疗理念受到越来越多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医学 加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外科之家 预康复
原文传递
儿童/青少年克罗恩病治疗:肠内营养还是生物制剂?
5
作者 许奕晗 李毅 王新颖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18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IBD尤其是CD患者发病年龄小,青少年是高发人群.文献报道儿童CD的发病率为2...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IBD尤其是CD患者发病年龄小,青少年是高发人群.文献报道儿童CD的发病率为2.5/10万~11.4/10万,患病率约为58/10万[1].儿童/青少年IBD还存在特殊性,与成人相比,其病变范围更为广泛,病情更严重,更需用免疫抑制剂治疗,而且,由于其处于生长发育期,疾病或用药可能导致生长发育迟缓[2].因此,缓解儿童/青少年的肠道炎症反应只是疾病治疗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要帮助这个特殊的IBD群体提高生活质量,保持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以及达到追赶性生长,使其能顺利重返社会,重获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原文传递
黏附性侵袭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机制及其在克罗恩病中的作用
6
作者 许奕晗 郭振 朱维铭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0年第4期333-336,共4页
肠道微生物群失衡在克罗恩病(CD)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尚未发现CD的单一致病微生物,一种特异性定植于CD患者末端回肠黏膜并能侵入肠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的黏附性侵袭性大肠杆菌被认为与CD的发病密切相关。对黏附性侵袭性大肠杆菌特殊的... 肠道微生物群失衡在克罗恩病(CD)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尚未发现CD的单一致病微生物,一种特异性定植于CD患者末端回肠黏膜并能侵入肠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的黏附性侵袭性大肠杆菌被认为与CD的发病密切相关。对黏附性侵袭性大肠杆菌特殊的生物学特性的深入研究可能有助于进一步了解CD的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肠道微生态 黏附性侵袭性大肠杆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