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青稞产业现状分析与提升策略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许如根 唐亚伟 +2 位作者 严谈松 扎西罗布 朱娟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4期40-43,共4页
随着藏族同胞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青稞正从区域性口粮作物向世界健康食源作物转变,如何壮大发展西藏青稞产业,对西藏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西藏地区青稞生产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青稞产业发展中的耕地... 随着藏族同胞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青稞正从区域性口粮作物向世界健康食源作物转变,如何壮大发展西藏青稞产业,对西藏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西藏地区青稞生产和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青稞产业发展中的耕地质量、品种选育、良种繁育、青稞生产、农机普及及青稞加工销售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西藏青稞产业发展的建议与策略,以实现西藏青稞产业链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产业 策略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小麦粒重和粒型的影响
2
作者 陈松 朱娟 +4 位作者 王怡 吕超 郭宝健 王菲菲 许如根 《耕作与栽培》 2024年第4期7-12,共6页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小麦粒重和粒型的影响,本研究以8个扬麦系列和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及2个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分析参试小麦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试点及不同栽培模式的粒重和粒型的稳定性及差异性。结果表明,小麦粒...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小麦粒重和粒型的影响,本研究以8个扬麦系列和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及2个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分析参试小麦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试点及不同栽培模式的粒重和粒型的稳定性及差异性。结果表明,小麦粒重和粒型既受品种的遗传特性控制,也受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的影响。千粒重在栽培模式间的差异不显著,参试品种粒型性状在不同试点、年份及栽培模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弱筋小麦品种扬麦15和扬麦24及中筋品种扬麦28不同试点、年份及栽培模式的千粒重均较高、粒型比较理想。综上,要获得理想的小麦粒重和粒型,除选用粒型大的品种外,还应选择适宜小麦生长的生态地区,配以合适的栽培模式,保证小麦灌浆期水肥充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粒型 粒重 栽培模式 生态条件
下载PDF
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群体茎蘖动态和穗数的影响
3
作者 陈松 朱娟 +3 位作者 吕超 王菲菲 郭宝健 许如根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3期8-13,共6页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群体动态和穗数的影响,以8个扬麦系列和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及2个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分析参试小麦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试点及不同栽培模式的茎蘖动态和穗数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小麦品种... 为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对弱筋小麦群体动态和穗数的影响,以8个扬麦系列和宁麦系列弱筋小麦品种及2个中筋小麦品种为材料。测定分析参试小麦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试点及不同栽培模式的茎蘖动态和穗数的差异性。结果表明,小麦品种的茎蘖动态变化既受品种的遗传特性控制,也受栽培模式及生态条件的影响;A1栽培模式下,弱筋小麦品种“扬麦22”和“扬麦24”不同试点、年份及栽培模式均易获得较大群体,弱筋小麦“扬麦22”“扬麦24”和“宁麦13”均易获得较高穗数,是较好的弱筋小麦品种;A2栽培模式下,中筋小麦品种“扬麦25”不同试点、年份及栽培模式均易获得较大群体和较理想的穗数,是较好的中筋小麦品种。在选择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应保证种子质量,抓好整地质量和播种质量,确保苗齐、苗全、苗壮、苗均,以建立合理的茎蘖动态群体,争取理想的穗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筋小麦 栽培模式 群体动态 生态条件
下载PDF
密度和肥料运筹对青稞秸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严谈松 扎西罗布 +5 位作者 唐亚伟 吕超 郭宝健 朱娟 王菲菲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33-939,共7页
为探究二棱青稞在藏区的应用潜力及关键栽培技术,以二棱型青稞品系14-3492为材料,以六棱品种藏青3000为对照,设置不同种植密度、肥料运筹处理,研究了种植密度和肥料运筹对青稞秸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在不... 为探究二棱青稞在藏区的应用潜力及关键栽培技术,以二棱型青稞品系14-3492为材料,以六棱品种藏青3000为对照,设置不同种植密度、肥料运筹处理,研究了种植密度和肥料运筹对青稞秸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在不同材料间差异显著;六棱品种藏青3000秸秆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受密度影响较大,二棱品系14-3492的秸秆产量和蛋白质含量受肥料运筹影响较大。施用拔节肥青稞秸秆蛋白质含量最高,穗肥次之;相同施肥量,施用拔节肥+穗肥处理的秸秆产量显著高于单次施肥处理。从协同秸秆产量与蛋白质含量角度,低密度时,基肥+拔节肥的施肥模式可以同时提高分蘖成穗数及穗粒数;高密度时,基肥+拔节肥+穗肥的施肥模式可以保证青稞的稳健生长;二棱青稞品系14-3492的秸秆产量和品质总体优于六棱品种藏青3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密度 肥料运筹模式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啤酒大麦的籽粒外观品质与麦芽品质指标的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菲菲 谷洋洋 +7 位作者 于国琦 程婧晔 潘惠 王顺猛 朱娟 吕超 郭宝健 许如根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4-1140,共7页
【目的】筛选适合江苏种植的优质啤酒大麦品种。【方法】以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培育出的8份优异啤酒大麦品种为材料,测定其粒长、粒宽及千粒重等籽粒外观品质性状以及浸出物、α-氨基氮、糖化力、可溶性氮、蛋白质含量、库尔巴哈值等麦... 【目的】筛选适合江苏种植的优质啤酒大麦品种。【方法】以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培育出的8份优异啤酒大麦品种为材料,测定其粒长、粒宽及千粒重等籽粒外观品质性状以及浸出物、α-氨基氮、糖化力、可溶性氮、蛋白质含量、库尔巴哈值等麦芽品质性状。【结果】参试品种籽粒品质均达国家优级标准;参试品种的浸出物含量以及库尔巴哈值均较低,麦芽蛋白质含量、α-氨基氮、糖化力含量均较高。【结论】扬农啤9号的综合啤麦品质最好,可作为江苏优质啤酒大麦原料生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啤酒大麦 籽粒品质 麦芽品质
下载PDF
一个大麦黄化突变体的突变机理及其遗传机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白道宽 郭宝健 +5 位作者 洪益 张萌娜 朱娟 吕超 王菲菲 许如根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4-45,共12页
为探究温度对大麦黄化突变体表型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二棱啤用大麦品种‘扬农啤5号’及其经甲磺酸乙酯(ethylmethanesulfonate,EMS)诱变筛选到的黄化突变体G039为材料,测定分析田间自然条件和室内不同温度条件下突变体和野生型的叶色、... 为探究温度对大麦黄化突变体表型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以二棱啤用大麦品种‘扬农啤5号’及其经甲磺酸乙酯(ethylmethanesulfonate,EMS)诱变筛选到的黄化突变体G039为材料,测定分析田间自然条件和室内不同温度条件下突变体和野生型的叶色、植株主要性状、光合特性、组织结构及光合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利用突变体与野生型及‘扬农啤7号’的杂种F1和F2群体,对突变基因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自然低温条件下,G039苗期叶色呈现黄色,叶绿素a与叶绿素b含量较‘扬农啤5号’极显著降低;随着气温回升,叶色逐渐转绿,G039灌浆期叶绿素a与‘扬农啤5号’无差异,叶绿素b存在显著差异。G039的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分蘖数与每穗粒数极显著低于‘扬农啤5号’,粒长、粒宽与千粒重极显著高于‘扬农啤5号’。不同温度处理下,突变体G039叶色受生长温度影响显著,低温造成G039叶绿体数目减少,基粒片层疏松;在10~20℃之间,温度越低,黄化越严重,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越低,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及水分利用率与‘扬农啤5号’的差异越大,大麦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20℃左右。G039表型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qRT-PCR结果显示,在不同温度下叶绿素合成、叶绿体发育及光系统建成等相关基因的表达在野生型与突变体G039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以上结果为解析G039叶色突变机理和分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突变体 温度 光合特性
下载PDF
大麦表皮蜡质组分及晶体结构的差异性分析
7
作者 康朝麒 朱娟 +5 位作者 洪益 张宇航 吕超 郭宝健 王菲菲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12-720,共9页
为了解不同大麦品种(系)表皮蜡质组分及结构的差异,以7个大麦品种(系)开花期的倒二叶、穗下节及穗为材料,利用GC-MS和S-4800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不同器官表皮蜡质组分,观察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大麦不同器官表皮蜡质均是由烷烃、... 为了解不同大麦品种(系)表皮蜡质组分及结构的差异,以7个大麦品种(系)开花期的倒二叶、穗下节及穗为材料,利用GC-MS和S-4800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不同器官表皮蜡质组分,观察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大麦不同器官表皮蜡质均是由烷烃、初级醇、醛、脂肪酸、二酮等20种物质组成,不同品种及不同器官表皮蜡质组分种类无明显差异,但组分含量差异显著;同一品种(系),表面有白霜覆盖器官蜡质总量明显高于无白霜覆盖器官。穗下节表皮蜡质及穗部白霜型品种(系)表皮蜡质的二酮含量最高,穗部无白霜品种(系)(QS、FR、SYR01)表皮蜡质以烷烃和初级醇为主,二酮含量显著低于白霜型品种;叶片表皮蜡质则以初级醇为主,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组分,且品种(系)间差异显著。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倒二叶近轴面和远轴面表皮蜡质晶体均呈片状结构;穗下节表皮蜡质晶体结构均呈棒状,SYR01穗下节蜡质晶体附着密度远小于其余6个穗下节有白霜覆盖品种(系)。白霜型大麦品种(系)穗部表皮蜡质完全为棒状,非白霜型品种(系)穗部表面仅有少量片状蜡质晶体或无蜡质晶体附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表皮蜡质 蜡质组分 晶体结构
下载PDF
水稻致死突变体基因克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8
作者 夏小东 张晓波 +1 位作者 施勇烽 许如根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23-1234,共12页
水稻致死突变体主要有叶片白化致死突变体和叶片早衰致死突变体2大类,这2类突变体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对于解析水稻白化致死和早衰致死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涉及光合色素的合成与降解、叶绿体发育与调控、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激素合... 水稻致死突变体主要有叶片白化致死突变体和叶片早衰致死突变体2大类,这2类突变体相关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对于解析水稻白化致死和早衰致死具有重要意义,主要涉及光合色素的合成与降解、叶绿体发育与调控、蛋白质的合成与降解、激素合成与调控途径、细胞程序性死亡与转录因子调控等相关基因。本文综述了水稻致死突变基因的克隆与分子机制,并分析了它们的育种价值;并提出在阐明水稻衰老调控机制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和栽培技术上设计调控水稻衰老的策略,发掘其育种和生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致死突变体 白化叶 早衰 基因 叶绿体 蛋白质
下载PDF
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Ⅰ.F_1杂种的离中亲优势和超优亲优势 被引量:20
9
作者 许如根 吕超 +2 位作者 祝丽 周美学 莫惠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68-674,共7页
以 7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相应保持系和 4个恢复系 ,按NCⅡ交配设计配成 7× 4 =2 8个F1杂种 ,研究了 12个数量性状 ,即株高 (PH)、穗长 (SL)、穗下节间长 (IL)、每株穗数 (SP)、主穗粒数 (KMS)、每株粒数 (KP)、每株粒重 (KWP)、... 以 7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相应保持系和 4个恢复系 ,按NCⅡ交配设计配成 7× 4 =2 8个F1杂种 ,研究了 12个数量性状 ,即株高 (PH)、穗长 (SL)、穗下节间长 (IL)、每株穗数 (SP)、主穗粒数 (KMS)、每株粒数 (KP)、每株粒重 (KWP)、每株干重 (DWP)、千粒重 (KW)、籽粒产量 (KY)、籽粒蛋白质含量 (PC)和赖氨酸含量 (LP)的杂种优势表现。以杂种离中亲优势值Hm 和超优亲优势值Hb 作为杂种优势大小的指标 ,以显著的Hm 和Hb 的出现率作为一个性状杂种优势潜力的指标。结果表明 :Hm 较为普遍 ,正、负向显著的Hm 出现率分别为 4 6 %和 12 %。然而 ,显著的Hb 出现率平均仅为 2 8% ;其变化范围是 0~ 79% ,随性状而异。本研究中可推荐的强优势组合是 3× 10和 6× 8,它们分别属于六棱×六棱和二棱×二棱的杂交类型。在这两种杂交类型中 ,似乎要比在六棱×二棱和二棱×六棱的杂交类型中更容易选得强优势杂种。文中对杂种优势和遗传效应的关系也作了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杂种优势 离中亲优势 超优亲优势
下载PDF
二棱啤酒大麦籽粒大小的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许如根 吕超 +1 位作者 郭三红 黄祖六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1-734,共4页
为给二棱啤酒大麦品种籽粒性状的改良和优质啤酒大麦原料适宜生产区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10个二棱大麦品种(系)粒长、粒宽、粒厚及千粒重4个籽粒性状在品种(系)及试点间的差异和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大麦粒长、粒厚及千... 为给二棱啤酒大麦品种籽粒性状的改良和优质啤酒大麦原料适宜生产区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了10个二棱大麦品种(系)粒长、粒宽、粒厚及千粒重4个籽粒性状在品种(系)及试点间的差异和各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1)大麦粒长、粒厚及千粒重在品种(系)及地点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粒宽在品种(系)及地点间的差异均不显著;粒厚在地点间的差异(F=25.02**)显著大于品种(系)间的差异(F=3.69**),千粒重在地点间的差异(F=340.74**)亦显著大于品种(系)间的差异(F=26.30**);品种(系)与地点互作对大麦千粒重的影响极显著;千粒重在品种(系)间的显著差异大于其余3个性状。(2)扬州和南通的粒长显著大于连云港点;连云港和南通的粒厚显著大于扬州点;千粒重在3试点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以南通最高,连云港次之,扬州最低。(3)除籽粒厚度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r=0.8011**)外,其余各籽粒大小性状间均呈不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棱啤酒大麦 籽粒大小 差异性 相关性
下载PDF
啤用大麦新品种扬农啤13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11
作者 李秀丽 吕超 +3 位作者 许如根 朱娟 郭宝健 王菲菲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3年第5期66-68,共3页
扬农啤13(原苏B1306)是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江苏大中农场集团有限公司以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自育品系(扬农啤2号/甘木二条)为母本、苏引麦2号/浙95-28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育成的啤酒大麦新品种。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 扬农啤13(原苏B1306)是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江苏大中农场集团有限公司以扬州大学大麦研究所自育品系(扬农啤2号/甘木二条)为母本、苏引麦2号/浙95-28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育成的啤酒大麦新品种。2022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GPD大麦(青稞)(2022)320018。扬农啤13于2014—2016年连续2年度参加江苏省大麦多点试验,2年度平均产量为456.44 kg/667 m^(2),比对照扬农啤5号增产4.76%。该品种株高85 cm左右,千粒质量40 g左右,实粒数25粒/穗左右,全生育期190 d左右。主要麦芽指标达到国标优级麦芽标准(QB/T 1686—2008《啤酒麦芽》)。为充分发挥该品种在江苏啤酒大麦生产中的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扬农啤13的选育过程、中间试验产量表现、品种特征特性及麦芽品质,同时,根据栽培试验结果提出扬农啤13相应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扬农啤13 特征特性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大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Ⅲ.大麦异棱型和同棱型F_1杂种的杂种优势特征 被引量:14
12
作者 许如根 吕超 +1 位作者 缪丽霞 莫惠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537-1543,共7页
研究了大麦4种杂交类型(二棱×二棱、二棱×六棱、六棱×二棱和六棱×六棱)的F1杂种的性状表现和优势特征,比较了同棱型相配组(二棱×二棱和六棱×六棱)和异棱型相配组(二棱×六棱和六棱×二棱)的超高... 研究了大麦4种杂交类型(二棱×二棱、二棱×六棱、六棱×二棱和六棱×六棱)的F1杂种的性状表现和优势特征,比较了同棱型相配组(二棱×二棱和六棱×六棱)和异棱型相配组(二棱×六棱和六棱×二棱)的超高亲优势(Hh)组合数及其出现率。研究性状包括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穗数、粒数、粒重、籽粒产量、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等13个。结果表明,(1)二棱×二棱杂种的穗长较长、每株穗数较多、千粒重较高;六棱×六棱杂种的每穗粒数、每株粒数较多、籽粒产量较高;而异棱型相配组杂种则比同棱型相配组有较高的株高、穗下节间长和千粒重。(2)4种杂交类型杂种的类型内杂种间变异,在大多数性状上均为同质,仅有株高、穗长和主穗粒数在六棱×六棱杂种中变异增大,有较大的选择潜力。(3)在13个数量性状中,有9个性状的Hh优势出现率与杂交类型显著关联;株高、穗下节间长和千粒重的Hh优势出现率在二棱×六棱和/或六棱×二棱杂种中最高,而主穗粒数、每穗粒数、每株粒数、每株粒重和每株干重的Hh优势出现率则在六棱×六棱和/或六棱×二棱杂种中最高。(4)异棱型相配组杂种的株高、穗下节间长和千粒重的Hh优势率显著高于同棱型相配组杂种,依次为20/30对8/33、30/30对18/33和22/30对5/33;但同棱型相配组杂种籽粒产量的Hh优势率显著高于异棱型相配组杂种,为10/33对2/30。说明异棱型杂种易产生生物量和千粒重优势,而同棱型杂种易产生籽粒产量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杂种优势 棱型 同棱型或异棱型交配 杂种
下载PDF
不同冬割方式对大麦主要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许如根 郭三红 +1 位作者 吕超 王小丽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7-160,共4页
为了解冬割对不同春化特性大麦品种主要性状的影响,以春性大麦品种(六恢)和半冬性品种(扬饲麦1号)为试验材料,在越冬始期,以留茬2 cm、5 cm、留茬2 cm+施肥、留茬5 cm+施肥4种不同方式进行冬割处理,以不割为对照,研究不同冬割方式对大... 为了解冬割对不同春化特性大麦品种主要性状的影响,以春性大麦品种(六恢)和半冬性品种(扬饲麦1号)为试验材料,在越冬始期,以留茬2 cm、5 cm、留茬2 cm+施肥、留茬5 cm+施肥4种不同方式进行冬割处理,以不割为对照,研究不同冬割方式对大麦鲜草重及成熟株高、穗下节间长、穗长、主穗粒数、单株穗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干重、千粒重、穗数、产量等12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鲜草重因品种及留茬高度不同而异。(2)冬割降低了大麦株高,增加了单株穗数、单株干重、单株粒重及单株粒数。相同留茬高度,施肥能提高麦茬再生能力。(3)割后大麦的抗寒性降低,部分植株被冻死,单位面积的植株减少,单株穗数的增加不足以补充基本植株的减少,单位面积的穗数变少。春性品种尤为明显。在保证一定留茬高度并及时追肥的条件下,半冬性品种比较适宜冬割,并可获得较高籽粒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冬割 再生能力 施肥 春化特性
下载PDF
大麦籽粒大小的差异性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许如根 吕超 +1 位作者 黄志仁 李恒贵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1-32,共2页
本文对1994~1997四个年份收获的18个大麦品种的72个样品的种子粒形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麦种子粒形既受遗传因素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大麦籽粒选种,应选择籽粒宽度较大而长宽比较小的品系,这样既可改变种子的粒型又可以提... 本文对1994~1997四个年份收获的18个大麦品种的72个样品的种子粒形的研究,结果表明:大麦种子粒形既受遗传因素的控制,又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对大麦籽粒选种,应选择籽粒宽度较大而长宽比较小的品系,这样既可改变种子的粒型又可以提高种子的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籽粒大小 千粒重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大麦开颖性状的遗传分析 Ⅰ.大麦开颖性状的遗传效应和遗传模型 被引量:6
15
作者 许如根 祝丽 +2 位作者 黄祖六 吕超 王万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2-36,共5页
为了研究大麦开颖性状的遗传规律,以5个开颖品种(系)(黄长芒大麦、沪1154、1430R、99-7122、扬0187)和1个闭颖品种(91单2)为亲本,采用62完全双列设计,配制杂种F1,开花期利用图象处理软件A dobephotoshop测量亲本及杂种F1的开颖角度,并... 为了研究大麦开颖性状的遗传规律,以5个开颖品种(系)(黄长芒大麦、沪1154、1430R、99-7122、扬0187)和1个闭颖品种(91单2)为亲本,采用62完全双列设计,配制杂种F1,开花期利用图象处理软件A dobephotoshop测量亲本及杂种F1的开颖角度,并对所测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同时计算公共亲本的系列方差V r和系列协方差W r,以测验开颖性状的遗传模型,推断其显(隐)性基因频率分布特点。结果表明:(1)亲本间和杂种间的F值分别为237.71**和162.48**,表明开颖角度在亲本间和杂种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W r依V r的回归方程为W r=4.5128+0.8968V r,r=0.9339**,回归系数与0的差异(t=5.23**,df=4)达到极显著水平,与1的差异(t=-0.60,df=4)不显著,即开颖性状的遗传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回归截距与0的差异(t=0.86,df=4)也不显著,即开颖性状的遗传属完全显性类型;加性、显性和环境方差的估计数依次为45.922、20.321和1.210,说明加性遗传方差比非加性遗传方差更重要;开颖显性方向和程度随亲本和组合而有所不同,平均而言,开颖性状是减效基因表现为显性,即闭颖对开颖表现为显性;(3)15对正反交杂种F1中有3对的开颖角度存在正反交差异,表明大麦开颖性状有时还受到细胞质基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开颖 遗传模型
下载PDF
大麦种子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及其安全贮藏年限 被引量:4
16
作者 许如根 吕超 +3 位作者 杨荣伟 高峰 陈培红 何琳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1-64,共4页
为了探明常温条件下贮藏的大麦种子劣变生理表现及不同用途大麦安全贮藏期限,以1997~2000年收获、贮藏的8个大麦品种32份种子为材料,对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种子生活力、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大麦种... 为了探明常温条件下贮藏的大麦种子劣变生理表现及不同用途大麦安全贮藏期限,以1997~2000年收获、贮藏的8个大麦品种32份种子为材料,对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种子生活力、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大麦种子贮藏年限的延长,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与种子生活力均呈下降趋势,种子浸出液电导率呈上升趋势。种子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与种子浸出液电导率上升均是导致种子生活力下降的原因。在长江流域常温条件下,大麦种质可以安全贮藏两年半;生产用种的安全贮藏期不到一年半,但品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啤麦原料均可安全贮藏到当年11月份。欲延长大麦种质、生产用种及啤麦原料的安全贮藏期,须改善贮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贮藏期间 生理变化 安全贮藏年限 种子生活力 种子活力 过氧化物酶活性 种子浸出液电导率
下载PDF
大麦品种扬农啤4号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许如根 李忠芹 +2 位作者 吕超 黄英 黄友圣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0-23,共4页
通过密度、播期、肥料用量及肥料运筹方式对啤用大麦新品种扬农啤4号主要性状影响程度的分析结果表明:扬农啤4号的适宜播期在10月底,适宜基本苗为15万/667m2左右,纯氮用量为12 kg/667m2,氮肥运筹方式以基肥∶拔节孕穗肥=8∶2较为合理,... 通过密度、播期、肥料用量及肥料运筹方式对啤用大麦新品种扬农啤4号主要性状影响程度的分析结果表明:扬农啤4号的适宜播期在10月底,适宜基本苗为15万/667m2左右,纯氮用量为12 kg/667m2,氮肥运筹方式以基肥∶拔节孕穗肥=8∶2较为合理,既有利于获得高产,又能确保扬农啤4号的优良啤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栽培技术 蛋白质
下载PDF
大麦黄花叶病对不同抗性品种部分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如根 刘荣宝 +3 位作者 黄友圣 周美学 吕超 黄志仁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6-37,共2页
以参加省区试的7个大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黄花叶病对大麦部分性状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大麦黄花叶病对株高、每穗饱粒数、千粒重的影响在不同品种间有极显著差异。
关键词 大麦 黄花叶病 抗性 品种 产量性状
下载PDF
大麦杂种F_1的表现及其与亲本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如根 吕超 +1 位作者 祝丽 莫惠栋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2-46,共5页
2001年以大麦的7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4个恢复系及其28个杂种F1为材料,2002年以5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5个恢复系及其25个杂种F1为材料,研究杂种F1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每株穗数、每穗粒数、每株粒数、千粒重、每株... 2001年以大麦的7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4个恢复系及其28个杂种F1为材料,2002年以5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保持系、5个恢复系及其25个杂种F1为材料,研究杂种F1株高、穗长、穗下节间长、每株穗数、每穗粒数、每株粒数、千粒重、每株粒重、每株干重、籽粒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11个数量性状的表现及其与亲本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所用亲本在多数性状上都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除营养品质性状外,杂种F1主要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普遍存在超高亲优势;多数性状的F1平均值与雌、雄亲本平均值的复相关程度小于疏远程度,表明难以从雌、雄亲本的表现准确预测F1的表现。对相关和疏远的遗传学意义以及改进从亲本预测杂种精度的方法作了简要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杂种优势 相关 疏远 预测
下载PDF
优质高产饲用大麦扬饲麦1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如根 黄志仁 吕超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25-25,共1页
关键词 饲用大麦 扬饲麦1号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