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和CIMMYT材料的矮秆基因型及其对株高和胚芽鞘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冯洁 许小宛 +4 位作者 李小东 张传量 崔紫霞 冯毅 孙道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68-673,共6页
为促进矮秆基因在小麦品种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以131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和31份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小麦材料为研究对象,用分子标记检测Rht-B1a、Rht-B1b、Rht-D1a、Rht-D1b和Rht8等小麦矮秆基因,并结合赤霉素处理,分析了供试材... 为促进矮秆基因在小麦品种遗传改良中的应用,以131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和31份CIMMYT(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小麦材料为研究对象,用分子标记检测Rht-B1a、Rht-B1b、Rht-D1a、Rht-D1b和Rht8等小麦矮秆基因,并结合赤霉素处理,分析了供试材料所含矮秆基因类型及其对株高和胚芽鞘长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63份含有矮秆基因Rht-B1b,66份含有矮秆基因Rht-D1b,105份含有矮秆基因Rht8,分别占供试材料的38.88%、40.74%和64.81%。黄淮麦区小麦品种大多数含有矮秆基因Rht-D1b,CIMMYT小麦中大多数含有矮秆基因Rht-B1b。赤霉素处理结果显示,供试小麦材料中,有52份对赤霉素敏感,占被检测材料的32.09%。该批材料中,矮秆基因Rht-D1b和Rht8的降秆效应最大,Rht-B1b和Rht-D1b的降秆效应分别是14.69%和17.74%,各基因组合的降秆效应表现为Rht-D1b+Rht8>Rht-D1b>Rht-B1b+Rht8>Rht-B1b>Rht8。同时含有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的材料缩短胚芽鞘长度的效应最强,缩短效应为26.20%,缩短胚芽鞘长度的效应表现为Rht-B1b+Rht-D1b>Rht-B1b+Rht-D1b+Rht8>Rht-D1b>Rht-D1b+Rht8>Rht-B1b>Rht-B1b+Rht8>Rht8。基于以上结果,矮秆基因Rht8能够在降低小麦材料株高的同时不影响胚芽鞘长度,因此应重视其在矮化育种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矮秆基因 降秆效应 胚芽鞘长度
下载PDF
一批新育成小麦品种(系)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及其分子标记鉴定 被引量:8
2
作者 许小宛 姚俭昕 +3 位作者 高雅洁 冯毅 张玲丽 孙道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20-531,共12页
为深入了解和利用黄淮麦区新育成小麦品种(系),本研究以黄淮南片2016-2017年度参加国家区试的81份普通小麦品种(系)及本课题组育成的10份普通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二维排序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对供试材料的12个主... 为深入了解和利用黄淮麦区新育成小麦品种(系),本研究以黄淮南片2016-2017年度参加国家区试的81份普通小麦品种(系)及本课题组育成的10份普通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二维排序分析法及聚类分析法对供试材料的12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并选用10个分子标记分别鉴定小麦赤霉病抗性基因(Fhb1)、矮杆基因(Rht1、Rht2、Rht8)、多酚氧化酶基因(PPO-A1)、光周期基因(PpD-A1、PpD-D1)和穗发芽抗性基因或QTL位点(Vp1B3、Qphs.ccsu-3A.1)。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6个特征根大于1的主成分,代表了79.128%的原始数据信息;以参试材料的主成分得分绘制二维排序图,筛选出26个矮杆、穗大粒多、旗叶面积适中、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品种;以主成分分析的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分析,在欧氏距离1.0处将参试材料聚为5类,综合农艺性状较好的材料主要聚在第Ⅴ类。分子标记鉴定结果显示,共有7(7.69%)个材料在所测位点上具有较好的基因型。结合农艺性状分析及分子标记鉴定结果,综合农艺性状较好且具有较强的穗发芽抗性和较低的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品种为郑麦151和西农585,可在今后的小麦生产及育种上优先考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分子标记
下载PDF
雷贝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胶体铋剂四联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3
作者 许小宛 陈敏 +1 位作者 张健 徐田田 《系统医学》 2018年第17期75-77,共3页
目的观察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以及胶体铋剂四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采用雷贝拉唑... 目的观察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以及胶体铋剂四联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分为实验组(43例,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以及胶体铋剂四联疗法治疗)和对照组(43例,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HP根除率、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HP根除率88.4%显著高于对照组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99 3,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7%)显著高于对照组(74.4%),实验组出现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9.3%)显著低于对照组(2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03 2、5.985 0、P<0.05)。结论 HP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雷贝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以及胶体铋剂四联治疗的临床疗效理想,可有效提高HP根除率,且不良反应较低,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感染 消化性溃疡 雷贝拉唑 阿莫西林 克拉霉素 胶体铋剂 四联疗法
下载PDF
基于90K芯片标记的小麦芒长QTL定位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传量 简俊涛 +3 位作者 冯洁 崔紫霞 许小宛 孙道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5,共9页
【目的】麦芒对小麦的抗逆性以及穗部光合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旨在挖掘控制芒长的主效QTL及与其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分子标记,为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候选基因的筛选以及基因克隆提供依据。【方法】以... 【目的】麦芒对小麦的抗逆性以及穗部光合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研究旨在挖掘控制芒长的主效QTL及与其紧密连锁或共分离的分子标记,为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近等基因系的构建、候选基因的筛选以及基因克隆提供依据。【方法】以小偃81/周8425B、小偃81/西农1376这2个组合的F9代RIL群体(分别含有102个和120个家系)为作图群体,利用覆盖小麦21条染色体组的90K标记构建2个遗传连锁图谱,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将这2个F_9群体衍生的F_(9﹕10)群体分别种植在陕西杨凌、河南南阳和河南驻马店,小麦蜡熟期对芒长进行表型鉴定,用完备区间模型和多环境的联合分析对此性状进行QTL定位。【结果】构建了覆盖小麦21条染色体的2张遗传图谱,图谱长度分别为4 412.14和4 281.67 cM,平均遗传距离为分别为2.65和2.31 cM。2个连锁图谱的连锁标记数表明,90K标记在小麦基因组A、B和D间分布不均衡,但均表现为B基因组的标记数>A基因组的标记数>D基因组的标记数。对于2个连锁图谱的公共标记而言D基因组公共标记最少,从侧面反映出D基因组具有较高的保守性。2个RIL群体在陕西杨凌、河南南阳和河南驻马店3个环境下共检测到6个控制芒长的QTL。其中主效位点Qal5A-1在2个群体3种环境下都能被检测到,属于环境钝感QTL,表型变异贡献率变幅为46.01%—79.82%,对芒长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加性效应来自短芒亲本小偃81,该主效QTL位点被定位在5A染色体末端,与分子标记RAC875_c8121_1147紧密连锁。另外Qal6B-1、Qal1B-1、Qal3B-1、Qal2D-1和Qal2D-2这5个QTL,分别被定位在6B、1B、3B、和2D染色体上,其表型变异的贡献率分别为1.39%、3.66%、3.93%、5.53%和3.51%,为微效QTL。小偃81/周8425B组合的RIL群体共检测的2个QTL,其中1个主效位点Qal5A-1和1个微效QTL位点Qal6B-1,2个QTL表型变异的贡献率总和为79.91%。小偃81/西农1376组合的RIL群体检测出5个QTL,1个主效位点Qal5A-1和4个微效位点Qal1B-1、Qal3B-1、Qal2D-1和Qal2D-2,5个QTL表型变异的贡献率总和为63.96%。多环境的联合分析得到了6个QTL,其互作效应的表型变异贡献率都远低于加性效应的表型变异贡献率,说明QTL与环境间的互作不是影响芒长的主要因素;加性效应值在不同的环境下近似相等,进一步表明这6个QTL在3个环境间有着稳定的遗传效应。【结论】2个群体检测到1个主效位点Qal5A-1,此位点能够稳定表达且与分子标记RAC875_c8121_1147紧密连锁,表型变异贡献率46.01%—79.82%,对芒长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芒长 90K芯片 QTL 连锁图谱
下载PDF
六倍体小黑麦重要性状的改良潜力探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崔紫霞 张传量 +2 位作者 冯洁 许小宛 孙道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4-921,共8页
小黑麦是近代创建的禾本科新作物,具有生物量大、抗逆性好等特点,适宜农牧结合区种植。为明确小黑麦重要性状的改良潜力并为粮饲兼用型小黑麦杂交育种提供依据,以我国的冬性小黑麦兰小黑和CIMMYT的春性小黑麦CM-12、CM-13及其构建的三... 小黑麦是近代创建的禾本科新作物,具有生物量大、抗逆性好等特点,适宜农牧结合区种植。为明确小黑麦重要性状的改良潜力并为粮饲兼用型小黑麦杂交育种提供依据,以我国的冬性小黑麦兰小黑和CIMMYT的春性小黑麦CM-12、CM-13及其构建的三个杂交F1、F2群体为材料,对苗相、株高、单株穗数、穗长、小穗数、叶片特性、茎秆特性等重要农艺性状进行田间考察,分析各性状的配合力,并计算3个F2群体各个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遗传力等参数,以探索各重要性状的改良潜力。结果表明,冬性与春性小黑麦的杂交群体比春性与春性杂交群体具有较高的变异系数和遗传力;小黑麦的穗颈长、旗叶宽、旗叶长等性状遗传力较高,变异系数较大,利用分离群体对这些性状进行遗传选择的潜力较大,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黑麦 农艺性状 遗传分析 改良潜力
下载PDF
基于90K芯片的小麦穗长和旗叶长QTL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姚俭昕 张传量 +6 位作者 宋晓朋 许小宛 邢永锋 吕栋云 宋鹏博 杨孟于 孙道杰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283-1289,共7页
为进一步挖掘控制小麦穗长和旗叶长的QTL,以小偃81和西农1376构建的包含120个株系的F 9∶10 RIL群体为材料,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和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分别在陕西杨凌和河南南阳(用2017YL、2017NY、2018YL和2018NY表示)进行试验,... 为进一步挖掘控制小麦穗长和旗叶长的QTL,以小偃81和西农1376构建的包含120个株系的F 9∶10 RIL群体为材料,于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和2017年10月至2018年6月分别在陕西杨凌和河南南阳(用2017YL、2017NY、2018YL和2018NY表示)进行试验,对4个环境下的穗长和旗叶长进行表型鉴定,并利用90K芯片构建的高密度遗传连锁图谱进行QTL定位。结果表明,所构建的遗传图谱覆盖了小麦21条染色体,图谱全长3172.49 cM,平均图距0.57 cM。采用完备复合区间模型对4种环境下的表型值及BLUP育种值分别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3个控制穗长的QTL,分布在2B、2D和5D染色体上;检测到2个控制旗叶长的QTL,均分布在5A染色体上,其中控制穗长的Qsl.nwsuaf-2D、Qsl.nwsuaf-5D和控制旗叶长的Qfll.nwsuaf-5A.1能够在多环境下稳定表达,为主效QTL,表型变异解释率分别为18.34%~22.51%、9.57%~14.94%和9.48%~16.36%。该结果可为小麦MAS育种、NIL构建、候选区域筛选及图位克隆等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长 旗叶长 QTL
下载PDF
康复新液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和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敏 许小宛 +2 位作者 张健 高璐 陈楠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年第24期85-88,共4页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为后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将泗洪分金亭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氧化应激反应及预后的影响,为后续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将泗洪分金亭医院2019年7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美沙拉嗪口服治疗)与观察组(40例,采用美沙拉嗪与康复新液灌肠联合治疗),均治疗1个月,并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与治疗1个月后炎症因子与氧化应激指标水平,以及随访6个月后复发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升高,复发率降低,各项症状(腹泻、里急后重、呕吐、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1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3(IL-23)、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1β(IL-1β)、过氧化脂质(LPO)、一氧化氮(NO)水平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低;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均P<0.05)。结论 康复新液灌肠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有效缩短疾病疗程,促进病情缓解,减轻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疾病复发率,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康复新液 美沙拉嗪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