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蛇附子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分离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4
1
作者 范世明 黄泽豪 +3 位作者 林婧 黄学诚 许幼发 许文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26-2230,共5页
目的:研究蛇附子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分离及其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质谱引导自动纯化系统分离蛇附子中4种黄酮类成分,应用NMR、HR-MS、UV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采用UHPLC-DAD法测定含量,Kinetex C18色谱柱(100 mm×4.6 mm,2.6μ... 目的:研究蛇附子中4种黄酮类成分的分离及其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质谱引导自动纯化系统分离蛇附子中4种黄酮类成分,应用NMR、HR-MS、UV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采用UHPLC-DAD法测定含量,Kinetex C18色谱柱(100 mm×4.6 mm,2.6μm),以乙腈(B)-0.1%甲酸(A)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4 m L/min,检测波长350 nm,柱温30℃。结果:从蛇附子中分离得到4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4个成分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283~11.32μg/m L(r1=0.9998)、0.311~12.44μg/m L(r2=0.9994)、0.277~11.08μg/m L(r3=0.9995)、0.103~2.06μg/m L(r4=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75%(RSD=2.15%)、98.73%(RSD=2.58%)、98.03%(RSD=2.23%)、97.62%(RSD=1.95%)。结论:4个黄酮类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建立的UHPLC-DAD定量分析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作为蛇附子的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附子 黄酮 分离 UHPLC 含量测定
下载PDF
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脂质体制备工艺的研究及初步稳定性考察
2
作者 蔡晓惠 刘梦梦 +2 位作者 陈行 许幼发 陈玉燕 《海峡药学》 2023年第8期4-10,共7页
目的 优化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及Box-Behnken设计-响应曲面法,考察磷脂种类选择、药物与磷脂比例(W/W)、磷脂与胆固醇比例(W/W)、DSPE-mPEG2000用量、无水乙醇用量(W/V)、水相pH等因素对注射用七... 目的 优化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脂质体的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及Box-Behnken设计-响应曲面法,考察磷脂种类选择、药物与磷脂比例(W/W)、磷脂与胆固醇比例(W/W)、DSPE-mPEG2000用量、无水乙醇用量(W/V)、水相pH等因素对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优化其制备工艺,并通过透射电镜、粒径分布以及电位对脂质体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药物在水合介质的质量浓度为2.5 mg·mL-1,磷脂选用EPCS,药物与磷脂比例为1∶20,磷脂与胆固醇比例为3∶1,DSPE-mPEG2000用量为0.1%、无水乙醇用量为15%(W/V),水相pH为3.5。制备得到的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脂质体具有高包封率(99.33%),粒径均一为(107.33±0.84) nm,多分散系数(PDI)为(0.130±0.017);Zeta电位为(-30.34±0.23) mv。结论 优化筛选的脂质体制备工艺简便、包封率高、稳定性好,适用于注射用七叶皂苷钠脂质体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皂苷钠 脂质体 Box-Behnken响应曲面法
下载PDF
雷公藤甲素-硬脂酸酯的合成及其制剂成药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傅志勤 许幼发 +3 位作者 陈炳辰 程丹 马娟娟 陈建明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141-145,共5页
目的合成一种雷公藤甲素脂溶性前药,以期提高其制剂的成药性。方法以4-二甲氨基吡啶(DMAP)催化的酸与醇的DCC缩合法,合成雷公藤甲素-硬脂酸酯(TP-SA),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进行结构确认;采用摇瓶法测定化合物油-水分配系数;将TP... 目的合成一种雷公藤甲素脂溶性前药,以期提高其制剂的成药性。方法以4-二甲氨基吡啶(DMAP)催化的酸与醇的DCC缩合法,合成雷公藤甲素-硬脂酸酯(TP-SA),通过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碳谱进行结构确认;采用摇瓶法测定化合物油-水分配系数;将TP及TP-SA制备成脂质体及脂肪乳,考察其初步稳定性。结果实验结果证明:成功合成TPSA。TP-SA的log P为2.33。相同处方条件下,TP难以制备成脂质体和乳剂;TP-SA制备成脂质体粒径约90nm,制备成脂肪乳粒径约110nm,包封率均大于95%;4℃及25℃条件下观察TP-SA脂质体和脂肪乳的放置稳定性,1周内粒径、包封率等制剂参数皆无明显变化。结论 TP-SA显著改善药物制剂成药性,本研究可为TP制剂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硬脂酸酯 前药 脂质体 脂肪乳 成药性
下载PDF
载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质粒聚阳离子纳米复合物的制备及体外抗肝癌活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幼发 程丹 +3 位作者 傅志勤 柳莹 武鑫 陈建明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采用新型聚阳离子载体压缩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质粒(plasmid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pTRAIL),解决基因药物难以入胞、容易降解的问题,并考察其体外抗肝癌活性。方法:用纳米粒度电... 目的:采用新型聚阳离子载体压缩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质粒(plasmid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pTRAIL),解决基因药物难以入胞、容易降解的问题,并考察其体外抗肝癌活性。方法:用纳米粒度电位测定仪测定纳米复合物的粒径及电位,琼脂糖凝胶电泳考察硬脂酰多肽(SHR)及硬脂酰多肽聚合物(SHRss)压缩pTRAIL的能力;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肝癌细胞对SHR/pTRAIL和SHRss/pTRAIL的摄取能力;用CCK-8法检测载体的细胞毒作用及纳米复合物抗肝癌细胞增殖活性。结果:SHR和SHRss具有生物相容性,可以压缩pTRAIL,形成稳定的纳米复合物SHR/pTRAIL和SHRss/pTRAIL。N/P=10时,两种纳米复合物的粒径最小,分别为(306.22±31.64)和(184.41±25.16)nm。交联后的SHRss能够显著增强SHR压缩pTRAIL的能力,增加肝癌细胞的摄取,提高pTRAIL的药效。SHR/pTRAIL和SHRss/pTRAIL分别与HepG2细胞共孵育24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2.58±9.46)%和(65.39±5.43)%。结论:低毒、高效的SHRss/pTRAIL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基因转运复合物用于治疗肝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质粒 聚阳离子 肝癌 载体
下载PDF
多西他赛纳米制剂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许幼发 程丹 +1 位作者 傅志勤 陈建明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8年第2期81-86,共6页
多西他赛是一种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对多种癌症有良好临床疗效,但其本身及上市制剂溶媒可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使临床应用受到影响。纳米制剂在缓释药物、延长药效、降低毒性、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成... 多西他赛是一种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对多种癌症有良好临床疗效,但其本身及上市制剂溶媒可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使临床应用受到影响。纳米制剂在缓释药物、延长药效、降低毒性、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多西他赛纳米制剂的研究,对其研发和应用前景进行展望,以期为多西他赛新型纳米制剂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抗肿瘤药物 纳米制剂 综述
下载PDF
靶向肿瘤微环境的紫杉醇前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程丹 许幼发 +1 位作者 傅志勤 陈建明 《药学实践杂志》 CAS 2018年第1期1-8,共8页
紫杉醇前药(paclitaxel prodrugs)的设计是一种提高药物制剂成药性、降低其毒副作用、增强抗肿瘤效果的有效手段。随着对前药研究的深入,利用肿瘤过表达的受体、酶、转运蛋白、谷胱甘肽及活性氧自由基以及肿瘤组织弱酸性及低氧环境等作... 紫杉醇前药(paclitaxel prodrugs)的设计是一种提高药物制剂成药性、降低其毒副作用、增强抗肿瘤效果的有效手段。随着对前药研究的深入,利用肿瘤过表达的受体、酶、转运蛋白、谷胱甘肽及活性氧自由基以及肿瘤组织弱酸性及低氧环境等作为靶标进行的紫杉醇靶向性前药的研究已取得极大进展。综述近年来以肿瘤微环境特殊的病理与生理特征为靶标的紫杉醇前药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前药 肿瘤微环境 靶向 抗肿瘤
下载PDF
多西他赛棕榈酸酯脂质体的制备及药效和安全性评价
7
作者 史亚敏 裴京霞 +3 位作者 许幼发 顾永卫 武鑫 陈建明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20年第4期273-277,共5页
目的:合成一种多西他赛棕榈酸酯(docetaxel palmitate,DTX-PA)前药,将其制备成多西他赛棕榈酸酯脂质体(docetaxel palmitate liposome,DTX-PA-L)纳米给药系统,并对其抑瘤效果和给药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在缚酸剂和脱水剂的作用下,... 目的:合成一种多西他赛棕榈酸酯(docetaxel palmitate,DTX-PA)前药,将其制备成多西他赛棕榈酸酯脂质体(docetaxel palmitate liposome,DTX-PA-L)纳米给药系统,并对其抑瘤效果和给药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方法:在缚酸剂和脱水剂的作用下,通过一步酯化法合成目标化合物DTX-PA,并采用ESI-MS、1H-NMR与13 C-NMR等技术进行结构鉴定。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DTX-PA-L,并对其粒径、电位、包封率等进行表征。构建ICR小鼠S 180腹水移植瘤模型,考察DTX-PA-L的抗肿瘤活性,并对给药小鼠进行血常规检测,考察该制剂的血液毒性。结果:本研究成功合成了DTX-PA前药,制备的DTX-PA-L为半透明液体,粒径为(110.66±0.75)nm,zeta电位为(-30.79±1.51)mV,包封率为(95.77±0.35)%。药效学和血常规实验结果表明,与阳性药多西他赛注射液(商品名Taxotere)相比,DTX-PA-L具有显著的增效减毒作用。结论:采用一步酯化法合成,并以薄膜分散法制备的DTX-PA-L纳米给药系统在降低毒性和提高抗肿瘤效果上具有独特的优势,为多西他赛制剂的研制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棕榈酸酯 脂质体 纳米给药系统 前药 药效学 安全性
下载PDF
紫杉醇棕榈酸酯脂质体的制备及初步药效学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程丹 余侬 +2 位作者 许幼发 傅志勤 陈建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614-619,共6页
目的合成一种紫杉醇棕榈酸酯并将其制备成脂质体,并对该前药脂质体在荷瘤小鼠上的抗肿瘤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以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缚酸剂、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为脱水剂,通过酯化法合成紫杉醇棕榈酸酯(PT... 目的合成一种紫杉醇棕榈酸酯并将其制备成脂质体,并对该前药脂质体在荷瘤小鼠上的抗肿瘤效果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以4-二甲氨基吡啶(DMAP)为缚酸剂、1-(3-二甲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EDC)为脱水剂,通过酯化法合成紫杉醇棕榈酸酯(PTX-PA),通过ESI-MS与~1H-NMR进行结构确认。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紫杉醇棕榈酸酯长循环脂质体(PTXPA-L)并对其外观进行表征;构建ICR小鼠S180腹水移植瘤模型,考察PTX-PA-L的抑瘤效果;对小鼠全血进行血常规检测,考察该制剂对小鼠的血液毒性以评价制剂的安全性。结果成功合成了PTX-PA,制备的PTX-PA-L外观澄清半透明,有淡蓝色乳光,平均粒径为(104.82±1.23)nm。药效实验结果表明,与阳性药紫杉醇注射液相比,PTX-PA-L能够显著抑制小鼠S180移植瘤的增长,对小鼠血液的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抑制作用降低,毒性减弱。结论前药紫杉醇棕榈酸酯制备成脂质体后,能够显著提高抗肿瘤效果,降低药物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棕榈酸酯 脂质体 药效学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白蛋白纳米粒制备工艺及表面修饰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陈行 许幼发 +1 位作者 武鑫 陈建明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477-1482,共6页
白蛋白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本身具有可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无毒性、无免疫原性等多种特点,且显示出独特的肿瘤靶向特性。抗肿瘤药物大多为非水溶性,制剂成药性差,且不良反应较大。为改变其理化性质、降低不良反应,现常将... 白蛋白纳米粒作为一种新型药物载体,本身具有可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无毒性、无免疫原性等多种特点,且显示出独特的肿瘤靶向特性。抗肿瘤药物大多为非水溶性,制剂成药性差,且不良反应较大。为改变其理化性质、降低不良反应,现常将白蛋白纳米粒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并对白蛋白纳米粒进行表面化学修饰以及质膜涂层包覆,增强药物靶向作用,提高药物的溶解性、降低药物毒性、延长体内循环时间,从而增强药物疗效。本文就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工艺以及表面修饰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白蛋白纳米制剂的相关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纳米粒 制备工艺 表面修饰 质膜涂覆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紫杉醇棕榈酸酯白蛋白纳米粒的制备及药效和骨髓抑制毒性评价
10
作者 陈新美 许幼发 +3 位作者 林志浙 顾永卫 武鑫 陈建明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49-553,共5页
目的制备紫杉醇棕榈酸酯白蛋白纳米粒(Nab-PTX-PA)冻干粉,对其抑瘤效果和骨髓抑制毒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纳米颗粒白蛋白结合技术(Nab^(TM)技术)制备Nab-PTX-PA冻干粉,对Nab-PTX-PA处方的形态、粒径和电位进行表征并比较Nab-PTX-PA冻干... 目的制备紫杉醇棕榈酸酯白蛋白纳米粒(Nab-PTX-PA)冻干粉,对其抑瘤效果和骨髓抑制毒性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纳米颗粒白蛋白结合技术(Nab^(TM)技术)制备Nab-PTX-PA冻干粉,对Nab-PTX-PA处方的形态、粒径和电位进行表征并比较Nab-PTX-PA冻干前和冻干复溶后粒径、电位的变化。通过构建4T1荷瘤小鼠模型,考察Nab-PTX-PA的抗肿瘤活性。荷瘤小鼠药效给药结束后取血进行血常规检测,考察该制剂的骨髓抑制毒性。结果本研究成功制备了外观平整饱满、生理盐水复溶后再分散性良好的Nab-PTX-PA冻干粉,且制备Nab-PTX-PA冻干粉粒径为(87.63±1.15)nm(n=3),Zeta电位为(-11.7±0.61)mV(n=3),冻干前和复溶后Nab-PTX-PA的粒径、电位均无明显变化。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Nab-PTX-PA(51.16 mg·kg^(-1))的抗肿瘤作用高于Abraxane^(■)(20 mg·kg^(-1)),且具有统计学意义。骨髓抑制毒性结果表明,Nab-PTX-PA(25.58 mg·kg^(-1))对小鼠的骨髓抑制毒性低于等剂量市售药物Abraxane^(■),Nab-PTX-PA(51.16 mg·kg^(-1))对小鼠的骨髓抑制毒性与市售药物Abraxane^(■)(20 mg·kg^(-1))相当。结论采用Nab^(TM)技术制备的Nab-PTX-PA冻干粉性质稳定,Nab-PTXPA(25.58 mg·kg^(-1))与等剂量的Abraxane^(■)(20 mg·kg^(-1))相比,降低了骨髓抑制毒性,Nab-PTX-PA(51.16 mg·kg^(-1))和Abraxane^(■)(20 mg·kg^(-1))毒性相同时,抗肿瘤效果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杉醇棕榈酸酯 前药 白蛋白 药效学 骨髓抑制毒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