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R在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型心肌病心肌中的表达 被引量:7
1
作者 许弘飞 陈建雷 +4 位作者 达徐平 吴克荣 刘国庆 赵子琴 韩新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和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发病机制及相互关系,从而提高心源性猝死法医学鉴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对VMC组22例、DCM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的心肌组织中柯萨奇-腺病毒受...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和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的发病机制及相互关系,从而提高心源性猝死法医学鉴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对VMC组22例、DCM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的心肌组织中柯萨奇-腺病毒受体(coxsackie-adenovirus receptor,CAR)的表达进行改良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 VMC组和DCM组心肌组织细胞膜呈现深棕黄色阳性颗粒,有较高水平的CAR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染色阴性。结论 VMC和DCM组心肌中CAR的高表达,提示VMC和DCM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病毒感染并破坏心肌细胞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心功能受损,使VMC进展为D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猝死 心脏 心肌病 扩张型 病毒性心肌炎 柯萨奇-腺病毒受体
下载PDF
Spry1和MAPK蛋白在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3
2
作者 许弘飞 孟林 +4 位作者 姚健 谷振勇 刘国庆 沈忆文 赵子琴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通过探讨Spry1和MAPK蛋白在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揭示其发病及猝死机制,并为法医学心源性猝死的鉴定提供指导。方法 3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VMC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和Eagel’... 目的通过探讨Spry1和MAPK蛋白在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揭示其发病及猝死机制,并为法医学心源性猝死的鉴定提供指导。方法 30只Balb/c雄性小鼠随机分为VMC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柯萨奇B3病毒和Eagel’s培养液,处死小鼠取心脏,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印迹法及real-time PCR方法检测心肌组织中Spry1蛋白及mRNA、MAPK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VMC组在光镜下可见心肌间质水肿,广泛炎症细胞浸润,心肌细胞坏死,心肌纤维形成多处灶性、大片状坏死,心肌组织中Spry1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Spry1 mRNA水平略降低(P>0.05);而MAPK蛋白表达水平在VMC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pry1参与的MAPK/ERK通路在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过程中起着促进胶原表达的作用,从而导致心律失常、心功能减退甚至心源性猝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猝死 心脏 病毒性心肌炎 Spry蛋白 MAPK蛋白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性心肌病心肌中β-sarcoglycan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许弘飞 丁瑜洁 +3 位作者 李永宏 陈阳 程利宝 达徐平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328-330,I0010,共4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CM)和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的发病机制及相互关系,从而提高心性猝死法医学鉴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对17例对照组(包括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正常心脏等),25例VCM和28...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CM)和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的发病机制及相互关系,从而提高心性猝死法医学鉴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对17例对照组(包括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和正常心脏等),25例VCM和28例DCM的心肌组织进行改良的β-sarcoglycan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并对其阳性反应率进行χ2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β-SG蛋白在对照组,VCM组和DCM组中阳性反应率分别为100%,80%,46.4%。经χ2检验,3组阳性反应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用χ2分割法分析,VCM和DCM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且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呈显著负相关(rs=-0.6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性心肌病病变与β-SG的被破坏有关;随着VCM病变程度的加重,其可能发展为D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β—SG蛋白 病毒性心肌炎 扩张型心肌病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性心肌病中Dystrophin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许弘飞 李永宏 +1 位作者 陈阳 程利宝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2-14,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相互关系,从而提高心性猝死法医学鉴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对17例对照(包括正常心脏、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25例病毒性心肌炎和28例扩张性心肌病的心肌组织进行改良的病理学dys...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相互关系,从而提高心性猝死法医学鉴定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对17例对照(包括正常心脏、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25例病毒性心肌炎和28例扩张性心肌病的心肌组织进行改良的病理学dystrophin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dystrophin蛋白在对照组,病毒性心肌炎组和扩张性心肌病组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88%,57%,三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在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性心肌病组间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呈显著负相关(r=-0.526)。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性心肌病心肌中细胞骨架蛋白均有破坏,且随着由病毒性心肌炎进展为扩张性心肌病,dystrophin蛋白表达逐渐降低,说明在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性心肌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与dystrophin的被破坏有关,病毒感染并破坏心肌细胞骨架蛋白并最终导致心肌细胞坏死,心功能受损,从而使病毒性心肌炎进展为扩张性心肌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猝死 DYSTROPHIN蛋白 病毒性心肌炎 扩张性心肌病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双黄连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死亡1例 被引量:1
5
作者 许弘飞 王东林 +4 位作者 达徐平 吴克荣 刘国庆 丁瑜洁 赵子琴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52-153,共2页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32岁,因感冒就诊,医生行头孢他啶皮试,无不良反应后,给予两组液体静滴:(1)5%GNS250 mL+头孢他啶3.0 g+利巴韦林0.1 g×8支+地塞米松5 mg;(2)5%GNS 250 mL+双黄连注射液20 mL×3支。静滴第一组液... 1案例1.1简要案情某女,32岁,因感冒就诊,医生行头孢他啶皮试,无不良反应后,给予两组液体静滴:(1)5%GNS250 mL+头孢他啶3.0 g+利巴韦林0.1 g×8支+地塞米松5 mg;(2)5%GNS 250 mL+双黄连注射液20 mL×3支。静滴第一组液体时,患者无不适症状,静滴第二组液体约10min时(大约静滴液体1/3),患者自诉全身难受,继而出现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过敏反应 双黄连注射剂
下载PDF
多媒体在法医病理学教学中的路径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弘飞 王东林 +1 位作者 韩新华 桑爱民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6期90-91,共2页
多媒体教学是将教学内容以文字、图形、影像、动画、声音及视频等信息整合在一定的交互式界面上来执行教学功能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分析讨论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法医病理学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途径。
关键词 多媒体教学 法医病理学 传统教学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性心肌病关系的研究
7
作者 许弘飞 李永宏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14-317,共4页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扩张性心肌病
下载PDF
猝死148例法医病理学检验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国庆 季斌 +4 位作者 韩新华 许弘飞 张明阳 王东林 刘夷嫦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第5期341-343,共3页
目的:分析猝死的死亡原因、年龄、性别和诱因等特点。方法:对南通大学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2000年1月-2009年10月间的148例猝死尸体解剖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猝死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高峰为30~59岁;(2)猝死的原因以心血管系统疾病... 目的:分析猝死的死亡原因、年龄、性别和诱因等特点。方法:对南通大学医学院法医学教研室2000年1月-2009年10月间的148例猝死尸体解剖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猝死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年龄高峰为30~59岁;(2)猝死的原因以心血管系统疾病占首位,以肺动脉栓塞多见,其次为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其它疾病(如过敏、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等);(3)引起医疗纠纷猝死的诱因主要有因轻微感冒、疼痛等症状入院治疗或各种手术治疗后。结论:在医疗过程中发生的猝死引起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医方未能对致死疾病作出准确的诊断或未及时察觉严重的并发症并延误了抢救时机。尸体解剖对于明确死亡原因及鉴定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猝死 法医病理学 死亡原因 诱因
下载PDF
医疗纠纷170例法医病理检验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刘国庆 谷振勇 +2 位作者 刘夷嫦 张明阳 许弘飞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阐明法医病理学尸检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作用及地位。方法:对南通大学医学院法医学系2000年1月-2011年5月间涉及死亡的170例医疗纠纷尸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死者男女之比为1.3∶1,年龄新生儿~94岁;(2)死亡原因以心血管... 目的:阐明法医病理学尸检在医疗纠纷处理中的作用及地位。方法:对南通大学医学院法医学系2000年1月-2011年5月间涉及死亡的170例医疗纠纷尸检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死者男女之比为1.3∶1,年龄新生儿~94岁;(2)死亡原因以心血管系统疾病占首位,其余依次为呼吸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其它疾病(如感染、过敏等);(3)地市级医院占15.3%,区县级医院占22.4%,而基层乡镇卫生院和个体诊所占62.3%;(4)涉及的科室以外科居多;(5)临床诊断与尸检诊断相符占47.6%,未明确诊断或误诊占52.4%。结论:法医尸检为正确处理医疗纠纷提供了科学依据,可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对防范医疗事故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纠纷 法医病理学 尸体检验
下载PDF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8
10
作者 李俊 庞洪波 +3 位作者 胡勇 徐文锐 季学磊 许弘飞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812-815,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分为依达拉奉组、丁苯肽组及两种药物联合组,3组患者在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与相应药物治疗;于治疗... 目的:探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分为依达拉奉组、丁苯肽组及两种药物联合组,3组患者在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与相应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2周时,分别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制定的卒中量表评分(NIH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3组患者治疗2周时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3组患者Barthel指数均显著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2周时的Barthel指数显著高于依达拉奉组及丁苯肽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依达拉奉组及丁苯肽组(P<0.05),依达拉奉组、丁苯肽组治疗2周时Barthel指数级及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时,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依达拉奉组和丁苯肽组(P<0.05),依达拉奉组与丁苯肽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优于单一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或依达拉奉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急性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依达拉奉 丁苯肽
下载PDF
疟疾致死法医学鉴定1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詹成 沈忆文 +5 位作者 赵赟 江洁清 徐红梅 赵子琴 许弘飞 吴克荣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20-420,422,F0003,共3页
1案例简介 1.1简要案情 某男,41岁。2010年2月4日自莫桑比克返乡探亲,2月16日夜因出现大汗畏寒症状就医;2月18日中午,体温40.6度;2月19日17时,出现抽搐、呕吐、昏迷,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疟疾感染 死后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