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院精神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陈英颖 王美娟 +2 位作者 孙赓冰 林雪菜 许德河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3年第1期40-44,共5页
目的:探讨我院精神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使用精神药物并发生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病历,提取相关信息并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 目的:探讨我院精神药物致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治疗使用精神药物并发生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病历,提取相关信息并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另以1∶1随机匹配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药物性肝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分析的153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80.4%的患者为肝细胞损伤型,69.3%的患者为轻度肝损伤,3.3%的患者为重度肝损伤;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可疑药物主要涉及抗精神病药物(50.8%)、镇静催眠药物(20.3%)和抗抑郁药物(11.8%),其中镇静催眠药多为联用药物。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脂异常(OR=5.448,95%CI:2.976~9.974)、初次用药(OR=5.217,95%CI:2.770~9.828)和联合用药(OR=2.063,95%CI:1.129~3.771)可使药物性肝损伤发生的风险增加(P<0.05)。结论:我院精神科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伤多为轻度,大多预后良好,但仍需警惕其向重度肝损害发展。临床应避免多重联合用药,重点关注初次使用精神药物并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血脂异常的患者,注意合理用药并密切监测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精神药物 临床特点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康复训练结合药物治疗儿童脑瘫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
作者 许德河 赵群峰 +1 位作者 张喜红 陈倩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6期683-686,共4页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辅助治疗儿童脑瘫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6例双下肢痉挛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Vojta训练治疗;实验组43例,采用Vojta训练与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痉挛状况、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辅助治疗儿童脑瘫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6例双下肢痉挛脑瘫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Vojta训练治疗;实验组43例,采用Vojta训练与肌肉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痉挛状况、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综合痉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粗大运动功能D区、E区分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能有效缓解脑瘫患儿的肢体肌肉痉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肌肉痉挛 A型肉毒毒素
下载PDF
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陈兴阳 许德河 +1 位作者 贾方增 罗利飞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33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以阿立哌唑片治疗,先予5 mg/次,1...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和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以阿立哌唑片治疗,先予5 mg/次,1次/d,2周内逐渐增加剂量至维持量15 mg/d;对照组予以奥氮平片治疗,先予5 mg/次,1次/d,2周内逐渐增加剂量至维持量(10~20)mg/d。两组均连用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与治疗12周后血清MBP、S100B蛋白和NSE指标变化情况,并比较其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清NSE、S100B蛋白和MBP水平较前均有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E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3.12±0.54)分vs.(4.34±0.81)分,P<0.05]。结论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明显优于奥氮平,能明显改善其阳性和阴性症状,且不良作用更少,安全性更高,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降低血清MBP、S100B蛋白和NSE指标及减轻中枢神经系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阿立哌唑 央氮平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S100B蛋白 髓鞘碱性蛋白(MBP)
下载PDF
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疼痛症状抑郁障碍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许德河 汤义平 +1 位作者 陈英颖 林雪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7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疼痛症状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伴有疼痛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与帕罗西汀组,每组各58例,度洛西汀组给予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口服治疗,初始剂量:30~60 mg/d,可追加至... 目的探讨度洛西汀与帕罗西汀治疗伴有疼痛症状抑郁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116例伴有疼痛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与帕罗西汀组,每组各58例,度洛西汀组给予度洛西汀肠溶胶囊口服治疗,初始剂量:30~60 mg/d,可追加至90 mg/d。帕罗西汀组给予帕罗西汀片口服治疗,初始剂量:20 mg/d,可追加至50 mg/d。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抑郁症状、疼痛症状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8周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度洛西汀组痊愈率为62.07%,明显高于帕罗西汀组的37.93%(P〈0.05);度洛西汀组治疗后各疼痛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低于帕罗西汀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度洛西汀在治疗伴有疼痛症状的抑郁障碍方面具有起效快、疼痛改善明显、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作为目前治疗伴有疼痛症状的抑郁障碍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疼痛 度洛西汀 帕罗西汀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氯氮平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血药浓度/剂量比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英颖 孙赓冰 +2 位作者 许德河 王美娟 林雪菜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1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口服氯氮平后血药浓度/剂量比(C/D)的影响因素,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220份,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N-去甲氯氮平/氯氮平浓度比、联合用药对...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口服氯氮平后血药浓度/剂量比(C/D)的影响因素,为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我院2019年氯氮平血药浓度监测结果220份,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N-去甲氯氮平/氯氮平浓度比、联合用药对氯氮平C/D值的影响。结果:氯氮平血药浓度均值为(331.58±196.93)ng·mL^(-1),氯氮平C/D均值为(1.69±0.99)ng·mL^(-1)·mg^(-1)·d^(-1);女性组氯氮平C/D值高于男性组(P<0.05);60岁及以上患者氯氮平C/D值高于40~59岁患者(P<0.05),40~59岁患者氯氮平C/D值高于20~39岁患者(P<0.05);联用利培酮、帕利哌酮、奥氮平、阿立哌唑、奋乃静、丙戊酸、氯硝西泮与未联用上述药物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氯氮平血药浓度个体间差异大,影响因素复杂,年龄、性别及联合用药均可能造成其血药浓度波动,临床应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氮平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剂量比
下载PDF
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6
作者 颜慧 齐钢桥 +1 位作者 闫耀宇 许德河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36期106-108,113,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本研究观察组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A、B、C三组,每组各20例;另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 目的 探讨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本研究观察组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观察组A、B、C三组,每组各20例;另选取同时期来我院体检的正常健康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组A组采用利培酮治疗,B组采用氯氮平治疗,C组采用阿立哌唑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并记录观察组各组患者血清内促卵泡刺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催乳素(prolactin,PRL)、睾酮(testosterone,T)及雌二醇(estradiol,E2)含量,并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入院前FSH、LH、PRL、T及E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F=7.87,P=0.0001;F=15.34,P=0.0000;F=22.80,P=0.0000;F=6.84,P=0.0003;F=3.25,P=0.0272)。治疗后,观察组各组患者FSH、LH、T以及E2水平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F=0.11,P=0.8945;F=0.15,P=0.8608;F=0.10,P=0.9014;F=0.05,P=0.9548);观察组A组患者PRL水平显著高于同时期观察组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236,P=0.0000;t=7.4619,P=0.0000)。结论 不同抗精神疾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性激素水平影响并非完全相同,利培酮能显著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催乳素水平,因此,临床用药治疗时要加强对患者性激素水平检测,尽量避免高催乳素血症,提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性激素 影响
下载PDF
二甲双胍防治奥氮平所致糖代谢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许德河 陈英颖 +1 位作者 赵群峰 陈倩倩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14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后体重指数(BMI)和血糖变化,以及二甲双胍防治奥氮平所致糖代谢异常的作用。方法选择83例初次确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奥氮平单独治疗组(对照组42例)和二甲双胍联合奥氮平治疗组(联合治疗组41例),观察...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奥氮平后体重指数(BMI)和血糖变化,以及二甲双胍防治奥氮平所致糖代谢异常的作用。方法选择83例初次确诊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奥氮平单独治疗组(对照组42例)和二甲双胍联合奥氮平治疗组(联合治疗组41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BMI、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BMI、餐后2 h血糖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0.50、4.95,P均<0.05);空腹血糖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4,P>0.05)。对照组BMI、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59.85、10.23、10.13,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BM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P>0.05),平均空腹血糖和平均餐后2 h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4.51、8.77,P均<0.05)。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的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P<0.05)。结论奥氮平可以增加精神分裂症患者BMI、空腹和餐后血糖,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合并使用二甲双胍可以降低奥氮平导致的空腹以及餐后血糖升高和罹患糖尿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奥氮平 二甲双胍 糖尿病
下载PDF
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许德河 孙颖 《中国药业》 CAS 2006年第17期53-54,共2页
目的评价3种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经济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分别口服氟西汀(20mg/d)、帕罗西汀(20mg/d)、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黛力新,2片/d)治疗抑郁症,疗程均为8周,采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氟西汀、帕罗西汀... 目的评价3种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的经济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分别口服氟西汀(20mg/d)、帕罗西汀(20mg/d)、氟哌噻吨和美利曲辛(黛力新,2片/d)治疗抑郁症,疗程均为8周,采用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氟西汀、帕罗西汀、黛力新3种方案的总成本依次为1197.48,1249.67,994.06元;总有效率分别为70.00%,66.67%,70.00%。结论黛力新组治疗抑郁症的成本-效果比最低,为最佳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氟西汀 帕罗西汀 黛力新 成本-效果分析 药物经济学
下载PDF
125例癫痫患者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许德河 陈英颖 孙颖 《中国乡村医药》 2014年第5期46-47,共2页
目的了解癫痫患者卡马西平(C B Z)和丙戊酸钠(V P A)血药浓度,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C B Z和V P A浓度,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性组中,与单用C B Z的患者比,联用C B Z+V P A患者的C B Z血药浓度略高,... 目的了解癫痫患者卡马西平(C B Z)和丙戊酸钠(V P A)血药浓度,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C B Z和V P A浓度,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男性组中,与单用C B Z的患者比,联用C B Z+V P A患者的C B Z血药浓度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处于有效剂量范围内的患者构成比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中,两组患者C B Z血药浓度、有效浓度患者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联用C B Z和V P A、单用C B Z患者不同性别间血药浓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使用C B Z和V P A的癫痫患者进行定期血药浓度监测可为临床制定个体化用药提供依据,提高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卡马西平 丙戊酸钠 血药浓度监测
下载PDF
警惕中药的不良反应 被引量:7
10
作者 许德河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04年第1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中药 不良反应 炮制方法 原因 用药剂量 合理用药
下载PDF
我院103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许德河 林优美 《中国药业》 CAS 2009年第10期65-65,共1页
目的了解引起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药物及临床表现,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1月至12月期间收集的ADR报告,按药物类别及ADR的临床表现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ADR最多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ADR累及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 目的了解引起药品不良反应(ADR)的药物及临床表现,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07年1月至12月期间收集的ADR报告,按药物类别及ADR的临床表现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引起ADR最多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ADR累及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结论应强化ADR监测工作,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中药透皮促进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德河 王玮 《中国药业》 CAS 2005年第1期78-79,共2页
中药透皮吸收促进剂已成为药物制剂研究的中心内容之一,研究较多的有薄荷、冰片、川芎等多种中药提取物,应用时可以单独使用或合用。
关键词 中药 透皮吸收促进剂 合用
下载PDF
2000—2003年我院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13
作者 许德河 林雪菜 《中国药业》 CAS 2005年第9期72-73,共2页
目的:了解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采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分析方法。结果: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品种逐年增高。氟西汀和黛力新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DDDs及用药金额一直位列前5位,多塞平片因价廉,近4年DDDs一直位列前... 目的:了解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采用金额、用药频度(DDDs)分析方法。结果:抗抑郁药的用药金额、品种逐年增高。氟西汀和黛力新片疗效好,不良反应少,DDDs及用药金额一直位列前5位,多塞平片因价廉,近4年DDDs一直位列前6位。结论: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用最佳的抗抑郁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抑郁药 金额 DDDS 用药分析
下载PDF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单项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4
14
作者 金小苏 许学明 +1 位作者 许德河 陈英颖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12-814,共3页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单项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1例单项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7例和帕罗西汀组34例。艾司西酞普兰组口服10 mg·d-1艾司西酞普兰,最大剂量20mg·d-1,疗程为12周;帕罗西... 目的评价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单项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1例单项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37例和帕罗西汀组34例。艾司西酞普兰组口服10 mg·d-1艾司西酞普兰,最大剂量20mg·d-1,疗程为12周;帕罗西汀组口服20 mg·d-1帕罗西汀,最大剂量50mg·d-1,疗程为12周。2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4,8和12周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服药4周后,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及SD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服药2周后,帕罗西汀组HAMD及SDS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总有效率为72.97%,SDS评分总有效率为70.27%;帕罗西汀组HAMD评分总有效率为70.59%,SDS评分总有效率为67.65%,2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和帕罗西汀治疗单项抑郁症的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但帕罗西汀起效较艾司西酞普兰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西酞普兰 帕罗西汀 单项抑郁症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原文传递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小苏 英颖 许德河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15期2362-2364,共3页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口服治疗,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社会功能的改善效果,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观察组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培酮进行治疗。两组均在治疗前、治疗第6周和治疗第12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进行评估和对比,同时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第12周的 PANSS 评分和 SDS 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第12周的 PANSS 总分为(50.18±8.07)分,阳性症状评分为(12.13±3.07)分,阴性症状评分为(12.82±3.54)分,均显著低于治疗第6周(t =4.17、5.28、3.95,均 P <0.05);观察组治疗第12周的 PANSS 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t =5.25、4.75、4.99、3.87,均 P <0.05);观察组治疗第12周的 SDSS 量表总分为(6.01±2.74)分,婚姻得分为(0.47±0.37)分,社会退缩得分为(0.67±0.36)分,社会活动得分为(0.69±0.48)分,照顾自己得分为(0.64±0.59)分,均显著低于治疗第6周(t =4.54、5.21、4.18、4.25、3.93,均 P <0.05);观察组治疗第12周的 SDSS 量表总分、婚姻得分、社会退缩得分、社会活动得分、家庭生活得分、照顾自己得分以及兴趣关心得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同期(t =5.12、5.57、5.45、6.12、4.34、5.25、5.73、4.33、4.86,均 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44,P >0.05)。结论帕利哌酮缓释片能够有效减轻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帕利哌酮缓释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