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穗型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超高产生理特性 被引量:46
1
作者 许德海 王晓燕 +4 位作者 马荣荣 禹盛苗 朱练峰 欧阳由男 金千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796-4804,共9页
【目的】探明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的重穗、超高产与生理特性的关系。【方法】以重穗型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轻穗型常规晚粳稻秀水63和中穗型籼型杂交晚稻汕优63为试验材料,进行组合(品种)间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源、流、库"等生理... 【目的】探明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的重穗、超高产与生理特性的关系。【方法】以重穗型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轻穗型常规晚粳稻秀水63和中穗型籼型杂交晚稻汕优63为试验材料,进行组合(品种)间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源、流、库"等生理特性的对比考查与测定,研究和探讨甬优6号超高产的生理特性。【结果】重穗型籼粳杂交稻甬优6号突出的生理特性是:①"源足",表现为叶面积指数大、叶片功能期较长、叶绿素含量多、叶片光合速率高、比叶重和粒叶比较大;②"流畅",为齐穗期单株茎鞘物质向成熟期的穗部输出量大、输出率和转换率高;③"库大",为单位面积总颖花量和有效颖花量多、库容量大、穗重5g以上;④"根强",为次生根发达、根量大、根活力强、根冠比值高,为地上部生长健壮抗倒、活熟到老并实现超高产提供根本保障。【结论】从重穗型的甬优6号优良生理特性得到启示:为实现籼粳杂交稻的超高产目标,育种者在选择亲本,尤其是筛选F1代时,应着重鉴别亲本、新组合物质生产过程中"源、流、库"的协调性,以及根冠比值的适宜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粳杂交稻 重穗超高产 生理特性 甬优6号
下载PDF
早籼茎鞘和叶片糖氮含量与产量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许德海 宋祥甫 《中国水稻科学》 CAS 1986年第1期71-73,共3页
提高水稻的光能利用率,增加籽粒产量,必须从改善株形和生理状况两个方面着手。我国水稻常规育种工作,自五十年代开展矮化育种以来,主要是走选择理想株型,提高光效能,增加籽实产量的路。然而,应用营养生理指标,进行鉴定和选育并取得成效... 提高水稻的光能利用率,增加籽粒产量,必须从改善株形和生理状况两个方面着手。我国水稻常规育种工作,自五十年代开展矮化育种以来,主要是走选择理想株型,提高光效能,增加籽实产量的路。然而,应用营养生理指标,进行鉴定和选育并取得成效的报道较少。为了探索品种间一些营养指标与产量的相关性,我们于1981和1982年,选择了分别代表高秆低产和矮秆高产等不同类型的5个早籼稻品种,进行了籼稻在不同生育期内茎鞘和叶片糖氮含量与产量相关性的研究。现将其主要结果简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鞘 不同生育期 产量 功能叶片 氮含量 相关性
下载PDF
无公害高效益稻鸭共育新技术 被引量:34
3
作者 许德海 禹盛苗 《中国稻米》 2002年第3期36-38,共3页
关键词 稻鸭共育 稻田养鸭 有机稻作 麻鸭
下载PDF
稻鸭共育无公害高效益技术研究成果与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许德海 禹盛苗 +2 位作者 金千瑜 欧阳由男 朱练峰 《中国稻米》 2006年第3期37-39,共3页
研究表明,稻鸭共育技术发挥了鸭在稻间的除草治虫防病、中耕浊水通气、壅泥培土、促进水稻生育和增产、稻鸭产品无公害增效等“役禽”功能,符合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持续发展的生产目标,属于创新的稻田农作制度,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关键词 稻鸭共育 创新农作制度 研究 应用 “役禽”功能
下载PDF
水稻双优双抛产量15t/hm^2的品种搭配模式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许德海 禹盛苗 《中国稻米》 1998年第3期14-17,共4页
双季优质水稻品种(组合)抛秧9种搭配模式试验结果,在配套栽培技术相同的情况下,早籼嘉早935分别搭配特早熟晚粳丙93-390、翻秋杂交稻K优402和早籼嘉早935(作晚稻)3种模式,产量超过15t/hm2,分别为16.08t/hm2、15.52t/hm2... 双季优质水稻品种(组合)抛秧9种搭配模式试验结果,在配套栽培技术相同的情况下,早籼嘉早935分别搭配特早熟晚粳丙93-390、翻秋杂交稻K优402和早籼嘉早935(作晚稻)3种模式,产量超过15t/hm2,分别为16.08t/hm2、15.52t/hm2和15.29t/hm2,比双季移栽对照(嘉育293搭配秀水11)显著增产或平产。另外,上述3种模式,每公顷可省工54个,节省秧田60%~70%,纯收入分别增加36.4%、18.5%和15.1%。实现了优质、省工、省力、高产、高效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品种 抛栽 水稻
下载PDF
协优46亩产超500公斤综合农艺数学模型及优化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许德海 禹盛苗 +1 位作者 宋祥甫 荣绛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15-20,共6页
本研究根据“最佳模拟配合法”原理,于1988年选择杂交晚稻协优46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几个关键性农艺因素,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进行多因素、多水平的试验研究,建立了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的综合农艺数学模型及其优化方案41... 本研究根据“最佳模拟配合法”原理,于1988年选择杂交晚稻协优46高产栽培技术体系中几个关键性农艺因素,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法,进行多因素、多水平的试验研究,建立了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的综合农艺数学模型及其优化方案415套。预期亩产533.47±21.51公斤的农艺优化措施方案为:秧田亩播种量7.6~8.2公斤;秧龄40.1~41.2天;亩栽2.6~2.8万丛;亩施氮素量16.8~17.9公斤;亩施K_2O量11.6~12.5公斤。此方案经本所1989、1990两年大田示范验证,比对照(经验方案)分别增产8.6%和13.0%,证明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优46 数学模型 优化方案 杂交水稻 晚稻
下载PDF
协优9516产量7.5t/hm^2的适宜秧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许德海 禹盛苗 +3 位作者 徐亦建 郑寨生 罗三镯 杨祥田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4-56,共3页
3个试点研究结果表明,协优9516是一个具有中上秧龄弹性的新组合。采用稀播一段育秧,30~40d秧龄,产量达7.5t/hm2以上。适宜的移栽叶龄为8.7~10.1,以保证本田营养生长阶段出生的叶龄有3.7~1.9张,实现270穗/m2,每穗实粒数110粒,千粒重2... 3个试点研究结果表明,协优9516是一个具有中上秧龄弹性的新组合。采用稀播一段育秧,30~40d秧龄,产量达7.5t/hm2以上。适宜的移栽叶龄为8.7~10.1,以保证本田营养生长阶段出生的叶龄有3.7~1.9张,实现270穗/m2,每穗实粒数110粒,千粒重28g,单穗重3g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优9516 秧龄 产量 杂交水稻
下载PDF
红壤旱地多元高产高效益复种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许德海 葛乐麟 +2 位作者 林贤青 禹盛苗 朱树清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326-329,共4页
在1992~1993年定位试验基础上,1994年选择了粮经饲菜肥多元结构和高产高效的3种复种模式,以粮粮型(小麦—甘薯)模式为对照,继续开展定位验证,结果粮经菜型(青菜—马铃薯—玉米/棉花)的模式3和粮饲型(小麦∥黑... 在1992~1993年定位试验基础上,1994年选择了粮经饲菜肥多元结构和高产高效的3种复种模式,以粮粮型(小麦—甘薯)模式为对照,继续开展定位验证,结果粮经菜型(青菜—马铃薯—玉米/棉花)的模式3和粮饲型(小麦∥黑麦草—玉米/甘薯)的模式1,年公顷产粮9.29吨和10.64吨,较对照分别增产1.4%和16.1%。模式3和模式1年公顷纯收益1.152万元和1.084万元,较对照增收36.3%和2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模式 多元结构 高产高效 红壤 旱地
下载PDF
水稻双优双抛公顷产量15吨的配套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许德海 禹盛苗 《中国稻米》 1999年第3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水稻 双优双抛 配套技术 产量
下载PDF
早稻旱育苗增产早熟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德海 禹盛苗 林贤青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3-35,46,共4页
试验结果表明,优质早籼和早粳采用旱育苗的处理平均亩产438.67kg,比半旱苗(对照)增产5.32%,差异极显著。其中早籼稻的增产幅度大于早粳稻;早播早栽的又大于迟播迟栽处理。可见,当地早播早栽的绿肥田或冬闲田早籼稻... 试验结果表明,优质早籼和早粳采用旱育苗的处理平均亩产438.67kg,比半旱苗(对照)增产5.32%,差异极显著。其中早籼稻的增产幅度大于早粳稻;早播早栽的又大于迟播迟栽处理。可见,当地早播早栽的绿肥田或冬闲田早籼稻,采取旱育苗方式有着显著的增产效应;改良育苗则以迟播迟栽的增产显著。早播早栽情况下,旱育苗比对照早熟2-3天,但比当地生产上迟播迟栽的对照(早籼和早粳)全生育期长9天和11天,早熟7天和5天。育苗增产早熟的主要原因是根系发达、苗矮壮、抗寒性强,插秧后返青快、分蘖早,成穗率高,有效穗数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旱育苗 产量 生育期
下载PDF
红壤稻田高产高效益复种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德海 葛乐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43-148,共6页
1992年,在浙江省兰溪市茶场的红壤稻田上,通过“粮经型”与“粮粮型”(CK)复种方式比较明确,六种“粮经型”复种方式的产值、纯收益均比CK高。其中小麦∥绿肥-甘蔗、马铃薯-稻-大豆和小麦∥绿肥-西瓜∥玉米-稻等三种... 1992年,在浙江省兰溪市茶场的红壤稻田上,通过“粮经型”与“粮粮型”(CK)复种方式比较明确,六种“粮经型”复种方式的产值、纯收益均比CK高。其中小麦∥绿肥-甘蔗、马铃薯-稻-大豆和小麦∥绿肥-西瓜∥玉米-稻等三种方式,分别每公顷产值29242.50元,23160.00元和20163.00元,比CK增157.4%,103.8%和77.5%;每公顷纯收益17671.5元,12148.5元和10948.5元,为CK的5.36倍、3.68倍和3.32倍,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准。CK虽然粮食产量高,但产值和效益低。可见,在国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新形势下,红壤稻田种植业要打破传统的“粮粮型”单一结构,发展粮、经、饲、肥和菜多元结构的复种方式,以便在优化种植结构的基础上,满足国家和社会需求,并使农户得到经济实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稻田 复种 高产 高效
下载PDF
水稻大粒品种高产生理特性及优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12
作者 许德海 禹盛苗 +2 位作者 朱旭东 孔繁林 严学强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96-303,共8页
通过对大粒品种辐8-1高产株型、生理特性及优化栽培技术的研究明确,它比广陆矮4号(简称广4)具有以下特点:苗期冠层1~3全展叶平均叶开角22.6度,大6度,叶姿较散;穗期秆粗、叶挺、穗齐,中部叶层(高度为31~60cm)的透光率为27.22%,大8.9个... 通过对大粒品种辐8-1高产株型、生理特性及优化栽培技术的研究明确,它比广陆矮4号(简称广4)具有以下特点:苗期冠层1~3全展叶平均叶开角22.6度,大6度,叶姿较散;穗期秆粗、叶挺、穗齐,中部叶层(高度为31~60cm)的透光率为27.22%,大8.9个百分点.保温育秧素质好,充实度5.1mg/cm,大4.1%;齐穗至成熟的 CGR 和 NAR 为24.34g/m^2·d 和6.83g/m^2·d,高11.5%和11.8%;籽粒容量29.14ml/千粒,大28.09%;茎、鞘物质输出率23.75%,高4.13个百分点;强弱势籽粒的异步灌浆特点明显;五元二次正交旋转设计法小区试验的产量结果,经微机模拟、选优,得出了661套(占总组成方案的21.2%)亩产500公斤以上的农艺优化措施方案,经1991年早季验证,亩产达527.1公斤,比对照增产9.52%,证明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高产 生理 栽培
下载PDF
水稻旱育苗稀植栽培技术介绍 被引量:1
13
作者 许德海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33-134,共2页
水稻旱育苗指在接近旱地状态土壤环境中培育而成的秧苗。首先在形态上具有旱地作物根系的特征,即根系发达、分支根和根毛多,苗矮壮,组织致密,单位面积细胞数多,手触有弹性感,并有分蘖或潜蘖;第二在生理上具有植株含N、糖量较高,碳氮比... 水稻旱育苗指在接近旱地状态土壤环境中培育而成的秧苗。首先在形态上具有旱地作物根系的特征,即根系发达、分支根和根毛多,苗矮壮,组织致密,单位面积细胞数多,手触有弹性感,并有分蘖或潜蘖;第二在生理上具有植株含N、糖量较高,碳氮比值较高,地上部单株干物重和苗的充实度高等特性,第三在生态上表现长势旺,抗逆力强,耐旱、耐寒和耐盐(碱)性较强,移栽后发根和返青快、分蘖早而多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育苗 旱育 稀植 栽培
下载PDF
早籼中83-49高产株型及生理特性的研究
14
作者 许德海 禹盛苗 +2 位作者 赵美玲 吴梦岚 李西民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1年第2期95-101,共7页
通过株型和生理特性研究,中83-49与广陆矮4号(简称广4)相比的特点是:苗期冠层叶开角大7~13.2°,株型较松散;穗期秆粗、叶挺、穗齐,中下叶层(高度为0~60cm)平均透光率17.3%,大5.14%.苗期耐寒、素质好,充实度6.91mg/cm,重0.61mg/cm... 通过株型和生理特性研究,中83-49与广陆矮4号(简称广4)相比的特点是:苗期冠层叶开角大7~13.2°,株型较松散;穗期秆粗、叶挺、穗齐,中下叶层(高度为0~60cm)平均透光率17.3%,大5.14%.苗期耐寒、素质好,充实度6.91mg/cm,重0.61mg/cm;齐穗至成熟期 CGR,RGR 和 NAR,分别为24.49g/M^2·d,0.03g/g·d 和6.66g/M^2·d,高12.2%,6.9%和9.0%;籽粒容量25.88ml/千粒,大13.8%;叶、茎、鞘物质输出率21.54%,高3.07%;强弱势籽粒异步灌浆特点明显;讨论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灿 株型 生理特性 品种 灿稻
下载PDF
杂交早稻高产株型、生理特性及优化栽培技术的研究
15
作者 许德海 禹盛苗 宋祥甫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61-68,共8页
通过亩产500kg的株型、生理特性和优化栽培技术研究表明,以威优35、威优1126和威优48-2等组合为代表的早杂,与常规早籼广陆矮4号(简称广4)有如下明显差异,即苗期冠层第1-3全展叶平均叶开角23.9度,大7.3度,叶姿较散;穗期秆粗、叶挺、穗齐... 通过亩产500kg的株型、生理特性和优化栽培技术研究表明,以威优35、威优1126和威优48-2等组合为代表的早杂,与常规早籼广陆矮4号(简称广4)有如下明显差异,即苗期冠层第1-3全展叶平均叶开角23.9度,大7.3度,叶姿较散;穗期秆粗、叶挺、穗齐,中下部叶层(高度0-60cm)的平均透光率为16.83%,大4.67个百分点。苗期耐寒、素质好,平均充实度4.78mg/cm,重25.79%;齐穗至成熟期的CGR、RGR和NAR,分别平均为26.92g/m^2·d,0.030g/g·d和6.73 g/m^2·d,高23.4%、3.4%和10.1%;平均千粒容量为25.95ml,大14.1%;叶、茎、鞘物质平均输出率为28.2%,高9.7个百分点;强弱势籽粒异步灌浆特点明显;五元二次正交旋转设计小区试验的产量,经微机在3125套总方案中模拟、选优,得出亩产超过500kg的有876套,其综合农艺优化方案,经1988~1991年大田示范验证,比对照增产4.5~15.9%,证明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高产 株型 栽培 生理 早稻
下载PDF
红壤稻田多元高产高效益复种模式的研究
16
作者 许德海 葛乐麟 +2 位作者 林贤青 禹盛苗 朱树清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37-144,共8页
在1992~1993两年定位试验基础上,1994年选择粮经、粮饲和粮菜肥等3种多元复种模式继续开展定位验证,结果探明了粮经型的模式1(青菜─马铃薯─早稻─晚稻)、粮饲型的模式2(绿肥─玉米─晚稻)每公顷产粮17.10... 在1992~1993两年定位试验基础上,1994年选择粮经、粮饲和粮菜肥等3种多元复种模式继续开展定位验证,结果探明了粮经型的模式1(青菜─马铃薯─早稻─晚稻)、粮饲型的模式2(绿肥─玉米─晚稻)每公顷产粮17.10t和15.61t,分别比粮粮型的CK_1(小麦─早稻─晚稻)每公顷增产39.3%和27.3%,比粮肥型的CK_2(绿肥─早稻─晚稻)每公顷增产45.9%和33.3%;纯收益分别3.41万元和1.27万元,比CK_1增收6.28倍和1.7倍,比CK2增收3.94倍和0.84倍等。模式3(小麦/绿肥─冬瓜/辣椒─稻)每公顷产量8.88t,虽然粮食比CK_1,CK_2减产27.7%和24.2%,但纯收益为参试模式的首位,每公顷达5.50万元,比CK_1、CK_2分别增收10.74倍和6.98倍。同时,由于新复种模式实行水旱轮作以及高投入高产出的耕作栽培措施,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明显改善。上述稳粮、扩饲、增收和培土的新复种模式,是针对当地气候特点,通过优势作物多元间套复种,提高了光温水资源的利用率和土地产出率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种模式 多元结构 红壤 稻田
下载PDF
持续亩产超吨粮稻田农艺参数及配套技术的研究
17
作者 许德海 林贤青 +4 位作者 费槐林 禹盛苗 李马裕 陈宏伟 涂以芳 《耕作与栽培》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8-11,共4页
1991年,浙江龙游县58.2亩定位畈,平均亩产1113.1kg,比前三年增产9.7%,实现了持续亩产超吨粮;N、P2O5养分产投比为0.54和0.62,表明转化率较低,而K2O产投比为1.05,转化率较高,出现亏缺... 1991年,浙江龙游县58.2亩定位畈,平均亩产1113.1kg,比前三年增产9.7%,实现了持续亩产超吨粮;N、P2O5养分产投比为0.54和0.62,表明转化率较低,而K2O产投比为1.05,转化率较高,出现亏缺;单位产出的人工投能量,以作物划分,是油料作物>粮食作物,以复种方式间划分,油菜-稻-稻>麦-稻-稻;光能利用率,季之间以早稻>晚稻>大麦>油菜>小麦,而复种方式间,以大麦-稻-稻>油菜-稻-稻>小麦-稻-稻,年合计为1.27%,作物间经济效益:冬作以油菜的净收益最高,大麦次之,小麦最低,水稻以晚稻高于早稻;复种方式间产量,以油菜-稻-稻为最高,大麦-稻-稻为次之,小麦-稻-稻为最低,年合计平均每亩净收入为386.23元,收入成本比为2.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农艺参数 配套技术 高产
下载PDF
双季杂交稻亩产吨粮配套技术及其机理的研究
18
作者 许德海 禹盛苗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2期104-111,共8页
通过1987~1990四年的协作研究,取得以下成果:532.46亩双杂攻关田,经验收平均亩产达1055.9 kg;蹲点办方的3 403.7亩双杂,平均亩产950.7 kg,比对照增产为17.4%,直接经济效益20.13万元;关键技术是选用强优势、中偏迟熟、吨粮产的组合;中-... 通过1987~1990四年的协作研究,取得以下成果:532.46亩双杂攻关田,经验收平均亩产达1055.9 kg;蹲点办方的3 403.7亩双杂,平均亩产950.7 kg,比对照增产为17.4%,直接经济效益20.13万元;关键技术是选用强优势、中偏迟熟、吨粮产的组合;中-迟为主导的搭配方式,因茬早播、稀播(或两段)加化调,育成适龄带蘖壮秧,增丛(亩2.3万丛),"基蘖"施肥法,尤其是应用电算优选的多因素优化栽培方案,发挥了综合高产效应,使早杂增产4.5%~15.9%,晚杂增产5.6%~10.3%;亩产吨粮的生物学机理:早杂苗期较耐寒,比广陆矮4号(简称广4)成秧率高5.9个百分点,秧苗单株充实度4.78 mg/cm,重25.8%;叶片质量好,齐穗至成熟期的 CGR 和 NAR 分别平均为26.92 g/m^2·d 和6.73 g/m^2·d,高23.4%和10.3%;平均千粒容量为25.95 ml,大14.1%;叶、茎、鞘平均干物质输出率为28.2%,高9.7个百分点,穗上下部籽粒异步灌浆显著。晚杂新组合比汕优6号叶片功能期长2.8%~9.5%;叶绿素含量高7.4%,耐低温而结实率高9.9%~1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双季稻 产量 栽培
下载PDF
水稻一季亩产超500kg综合优化栽培方案的研究
19
作者 许德海 禹盛苗 荣绛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4期301-308,共8页
1987~1990年,10个早晚稻组合(品种),按五元二次正交旋转设计进行了试验和模拟分析,得出了综合优化方案。其中亩产超500kg的优化方案:早稻平均占总组成方案(3125套)的26.3%;晚稻平均占15.5%。由于方案发挥了综合效应,在近3年验证中表... 1987~1990年,10个早晚稻组合(品种),按五元二次正交旋转设计进行了试验和模拟分析,得出了综合优化方案。其中亩产超500kg的优化方案:早稻平均占总组成方案(3125套)的26.3%;晚稻平均占15.5%。由于方案发挥了综合效应,在近3年验证中表现出:“灾年少减产,常年能增产,丰年达高产”的良好效果。在亩产超500kg的基础上,早稻比对照增产8.3%~11.8%;晚稻增产6.7%~18.6%。因而,成为浙西南双季杂交稻亩产超吨粮的核心配套技术。设计条件下,早稻以亩栽丛数和本田N素施用量与产量关系最密切,晚稻以本田N素施用量与产量高低关系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栽培
下载PDF
山区稻田“一优两高”新途径──香菇-单季稻万元千斤粮关键技术介绍
20
作者 许德海 《中国稻米》 1994年第1期22-23,共2页
关键词 单季稻 稻田 香菇 山区 田块 绿肥作物 冬闲田 常年产量 西南部 贫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