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吡虫啉在杨树中持留量的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许志春 田海燕 +2 位作者 陈学英 闫世才 郝俊宝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2-65,共4页
该文以二氯甲烷为提取剂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了吡虫啉 (imidacloprid)在杨树 (北京杨 )中的持留量 .结果表明 ,采用打孔注药法在树干基部注入吡虫啉 (商品名 :康福多 ) ,药剂在树体内可持留 40d以上 ,其中叶片中的药剂含量最高 ... 该文以二氯甲烷为提取剂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了吡虫啉 (imidacloprid)在杨树 (北京杨 )中的持留量 .结果表明 ,采用打孔注药法在树干基部注入吡虫啉 (商品名 :康福多 ) ,药剂在树体内可持留 40d以上 ,其中叶片中的药剂含量最高 ,侧枝中的含量居中 ,树干中含量最低 .杨树主干韧皮部的持留量明显高于木质部的持留量 ,施药后 ,吡虫啉在树干木质部中的持留量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施药后 5d左右持留量最高 ,以后又逐渐下降 .树干基部的持留量为 0 2 8μg kg ,小于树干上部的持留量 0 64μg kg ;杨树主干韧皮部的持留量在施药后初期持留量呈上升趋势 ,10d左右达最大值 ,而后呈下降趋势 ,树干基部韧皮部的持留量为 3 3 9μg kg ,大于树干上部韧皮部的持留量2 11μg kg .杨树侧枝韧皮部的持留量为 3 0 9μg kg ,明显高于木质部的持留量 1 68μg kg ,施药 10d左右吡虫啉在侧枝韧皮部中的持留量最大 ,韧皮部的持留量随着侧枝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杨树侧枝韧皮部中的持留量在施药第 10d最大 .杨树下部 (4 0m以下 )叶片中吡虫啉的持留量先增加后降低 ,在施药后第 2 0d达到最大 ,而杨树上部 (4 0m以上 )叶片中的吡虫啉持留量则呈下降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持留量 高效液相色谱 杨树
下载PDF
油松对松毛虫危害的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许志春 李凯 +1 位作者 李镇宇 周青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1-65,共5页
采取人工模拟松毛虫取食的方法,摘去油松部分2,3年生针叶,发现油松失去部分针叶后光合强度有所提高,并对当年新叶生长量没有影响.这表明油松受害后,其光合产量的增加是通过提高光合强度实现的.通过对组建的失叶率与初级产量关... 采取人工模拟松毛虫取食的方法,摘去油松部分2,3年生针叶,发现油松失去部分针叶后光合强度有所提高,并对当年新叶生长量没有影响.这表明油松受害后,其光合产量的增加是通过提高光合强度实现的.通过对组建的失叶率与初级产量关系模型分析,求出了不同失叶水平下的补偿点和超补偿点.当失叶率为25%时,其初级产量不受当年新叶量多少的影响,始终高于对照组,其超补偿的表现相对稳定;当失叶率为50%时,其补偿量随当年新生叶量而变化,表现出超补偿、补偿、准补偿,使“油松允许失叶量在50%左右”有了一个可信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松毛虫 光合作用 产量 补偿作用
下载PDF
不同油松林对赤(油)松毛虫自然控制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许志春 李镇宇 +3 位作者 李友常 陈华盛 李凯 温秀军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5,共5页
对河北省抚宁县、滦平县油松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及油松、栎类混交林地越冬上树的赤(油)松毛虫种群数量变动进行监测,同时分析测定油松针叶量与松毛虫取食量之间的关系,以失叶25%为防治指标。结果表明,在河北省抚宁县赤松毛虫发... 对河北省抚宁县、滦平县油松天然次生林、人工林及油松、栎类混交林地越冬上树的赤(油)松毛虫种群数量变动进行监测,同时分析测定油松针叶量与松毛虫取食量之间的关系,以失叶25%为防治指标。结果表明,在河北省抚宁县赤松毛虫发生区,油松、栎类混交林地比油松纯林区防治指标高出1.9倍。在滦平县油松毛虫发生区,油松、蒙古栎、辽东栎混交林区比油松人工林地防治指标高出2.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毛虫 林分结构 自然控制 油松
下载PDF
涂干剂防治杨树天牛成虫试验 被引量:5
4
作者 许志春 田海燕 +2 位作者 陈学英 温俊宝 阎世才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7-20,共4页
用 0.5 %BL-1和 0.2 5 %BL-4涂干剂处理柳树 ,施药 30d后使天牛成虫接触 5s ,2 4h死亡率分别是 80 %~ 93.2 %。施药后 33d内平均每株树杀死天牛分别是 30 3和 39 8头 ,而同期对照组仅为 0.6头。用 0.5 %BL 6和 0.2 5 %BL 8涂干剂处理... 用 0.5 %BL-1和 0.2 5 %BL-4涂干剂处理柳树 ,施药 30d后使天牛成虫接触 5s ,2 4h死亡率分别是 80 %~ 93.2 %。施药后 33d内平均每株树杀死天牛分别是 30 3和 39 8头 ,而同期对照组仅为 0.6头。用 0.5 %BL 6和 0.2 5 %BL 8涂干剂处理杨树 ,施药 5 2d后使天牛成虫在毒环上爬行一次 ,2 4h防治效果均达 10 0 % ,平均每株施药树杀死天牛成虫分别是 7.8和 7.4头 ,对照组为 0. 3头。用凡士林配制涂干剂 ,防治效果更佳 ,成本更低。用涂干剂防治杨树天牛施药方法简便 ,机动灵活 ,可以处理生长在各种环境的杨、柳、榆等树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干剂 树干涂环 光肩星天牛
下载PDF
康福多防治杨树天牛成虫试验初报 被引量:6
5
作者 许志春 陈学英 田海燕 《森林病虫通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1-12,10,共3页
20% 康福多浓可溶剂具有很强的内吸输导作用,采用树干打孔注药法防治杨树天牛成虫,具有高效、长效的特点。施药3个月后用鲜枝叶饲养天牛成虫,死亡率仍达70~80% 。康福多是注射药剂中持效期较长的品种。
关键词 康福多 树干打孔注药 光肩星天牛 杨树
下载PDF
沙棘木蠹蛾卵和幼虫空间分布的地统计学分析 被引量:36
6
作者 宗世祥 骆有庆 +2 位作者 许志春 温俊宝 贾峰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31-836,共6页
沙棘木蠹蛾(H olcocerushippophaecolus Hua,Chou ,Fang et Chen)是近几年在内蒙古、辽宁、山西、宁夏和陕西等地大面积爆发的一种钻蛀性害虫,其危害发生在幼虫期,主要危害沙棘(H ippophae rhamnoidea)的根干部。为了有效地控制其危害,... 沙棘木蠹蛾(H olcocerushippophaecolus Hua,Chou ,Fang et Chen)是近几年在内蒙古、辽宁、山西、宁夏和陕西等地大面积爆发的一种钻蛀性害虫,其危害发生在幼虫期,主要危害沙棘(H ippophae rhamnoidea)的根干部。为了有效地控制其危害,深入了解种群的空间结构,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两种受害程度不同的林分内沙棘木蠹蛾幼虫种群和重度受害林分内卵块的空间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两种受害程度不同的林分内,沙棘木蠹蛾的危害具有显著差异,轻度受害林分内无虫样本所占的比例较大,达70 % ,而重度受害林分内不到2 0 % ;虫口密度在轻度受害林分内超过6头/株的只有6 .9% ,而重度受害林分内高达31.9%。根据全方向的变异函数曲线图分析得知:重度受害林分和轻度受害林分内幼虫种群的空间依赖范围分别为7.3m和87.4 18m,而局部空间连续性强度分别为0 .914和0 .178。重度受害林分内幼虫表现较强的空间聚集性,而轻度受害林分则表现为随机分布。在重度受害林分中,单株沙棘树上沙棘木蠹蛾卵块数量最多的为11个,最少的为1个,有卵株率达72 %。分别采用四种不同的理论模型来拟合卵块的实际变异曲线图,得知其全方向的变异函数曲线为指数型,空间依赖范围大小为3.6 m,局部空间连续性强度为0 .87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木蠹蛾 幼虫 地统计学 空间分布
下载PDF
油松对赤松毛虫的诱导化学防御 被引量:69
7
作者 李镇宇 陈华盛 +2 位作者 袁小环 许志春 王燕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43-50,共8页
对受赤松毛虫为害与未受害油松的二年生针叶及用这两种油松的完整针叶饲养的赤松毛虫幼虫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测定分析,发现植株受害后针叶异亮氨酸酪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含量增加,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水溶性总糖... 对受赤松毛虫为害与未受害油松的二年生针叶及用这两种油松的完整针叶饲养的赤松毛虫幼虫生长发育情况进行了测定分析,发现植株受害后针叶异亮氨酸酪氨酸、蛋氨酸、赖氨酸、含量增加,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水溶性总糖、粗脂肪、单宁、生物碱含量及总糖/氨基酸比例上升;脂肪酸、酚类、萜烯、矿质元素均有较大幅度变化,用受害后油松针叶饲养的幼虫摄食量减少335%,死亡率升高10%,产卵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赤松毛虫 诱导化学防御
下载PDF
沙棘木蠹蛾的幼虫空间分布与抽样技术 被引量:23
8
作者 宗世祥 贾峰勇 +3 位作者 许志春 骆有庆 张连生 梁树军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52-555,共4页
利用常用的聚集度指标 ,对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hippophaecolusHua ,Chou ,FangetChen幼虫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该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分布。通过Iwao的m - x回归检验方程 ,确定了其最适抽样数和最佳样方大小。采用对角... 利用常用的聚集度指标 ,对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hippophaecolusHua ,Chou ,FangetChen幼虫的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 ,该幼虫的空间分布格局为聚集型分布。通过Iwao的m - x回归检验方程 ,确定了其最适抽样数和最佳样方大小。采用对角线、之字型、五点式、棋盘式和平行线等 5种抽样方法对沙棘木蠹蛾幼虫的抽样技术分别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最佳的抽样方法为棋盘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虫 沙棘木蠹蛾 抽样技术 聚集度指标 空间分布格局 利用 抽样方法 棋盘 平行线 方程
下载PDF
油松对赤松毛虫的诱导化学防御及滞后诱导抗性 被引量:33
9
作者 李镇宇 王燕 +2 位作者 陈华盛 许志春 路永波 《林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6-70,共5页
对当年受赤松毛虫危害和未受危害的油松新长出的一年生针叶化学成份以及用其饲养的赤松毛虫的发育情况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发现受害油松新长出的一年生针叶化学成份仍有较大幅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 对当年受赤松毛虫危害和未受危害的油松新长出的一年生针叶化学成份以及用其饲养的赤松毛虫的发育情况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发现受害油松新长出的一年生针叶化学成份仍有较大幅度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氨基酸总量及多数游离氨基酸含量下降;水溶性总糖、粗脂肪、生物碱含量及总糖/ 氨基酸比例上升;脂肪酸、单宁、酚类化合物均有较大幅度的减少;用其饲养的赤松毛虫幼虫体重减轻、死亡率比对照高19-2 % 。油松对赤松毛虫的滞后诱导抗性至少在半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 赤松毛虫 诱导化学防御 滞后诱导抗性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对马尾松松针萜烯类挥发物及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6
10
作者 王立春 任琴 +2 位作者 许志春 李海林 李镇宇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9-84,共6页
用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喷洒马尾松,对其针叶挥发物进行测定,并记录用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喷过的松针饲喂马尾松毛虫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针叶挥发物以萜烯为主,其中烯、柠檬烯、β-水芹烯、石竹烯、p-薄荷-1,4(8)-二烯的相对含量在... 用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喷洒马尾松,对其针叶挥发物进行测定,并记录用不同浓度茉莉酸甲酯喷过的松针饲喂马尾松毛虫的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针叶挥发物以萜烯为主,其中烯、柠檬烯、β-水芹烯、石竹烯、p-薄荷-1,4(8)-二烯的相对含量在48h达到最高,β-蒎烯的相对含量除72h外均高于对照;马尾松毛虫幼虫的取食量、排粪量、对食物的消耗和利用指数均有所不同,且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而死亡率则表现出与上述指标相反的规律。这说明外源茉莉酸甲酯能够诱导植物的抗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马尾松毛虫 茉莉酸甲酯 挥发性物质 生理指标
下载PDF
沙棘木蠹蛾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骆有庆 宗世祥 +3 位作者 许志春 张金桐 路常宽 张连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46-150,共5页
沙棘木蠹蛾是近几年在我国内蒙古、辽宁、山西、宁夏、陕西和甘肃等地大面积成灾的一种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沙棘的根部和干部。由于该虫以前从未大面积发生危害,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笔者从沙棘木蠹蛾的成灾原因、生物生态学特性... 沙棘木蠹蛾是近几年在我国内蒙古、辽宁、山西、宁夏、陕西和甘肃等地大面积成灾的一种钻蛀性害虫,主要以幼虫危害沙棘的根部和干部。由于该虫以前从未大面积发生危害,相关的研究报道较少。笔者从沙棘木蠹蛾的成灾原因、生物生态学特性、可供监测和防治的性引诱剂,以及天敌种类和自然控制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木蠹蛾 生物生态学 性引诱剂 综合控制
下载PDF
沙棘木蠹蛾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6
12
作者 宗世祥 骆有庆 +2 位作者 路常宽 许志春 张连生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9-84,共6页
对沙棘术囊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辽宁,该虫为4年1代,老熟幼虫5月上旬人土化蛹,成虫始见于5月末,终见于9月初,期间经历两次羽化高峰,分别为6月中旬和7月下旬。卵集中产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 对沙棘术囊形态特征及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在辽宁,该虫为4年1代,老熟幼虫5月上旬人土化蛹,成虫始见于5月末,终见于9月初,期间经历两次羽化高峰,分别为6月中旬和7月下旬。卵集中产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孵化率达90%以上,卵期16d。幼虫常常十几头至上百头聚集在一起且具有转移危害的习性。老熟幼虫在树基部周围的土壤中化蛹,化蛹深度在地下10cm左右,蛹期3ld。成虫羽化集中在16:00-19:00,交配高峰在21:30左右;雌雄性比在内蒙古和辽宁分别为l:0.85和0.912:1。雌虫产卵集中在交配后的第2天20:30-22:00之间;雄虫寿命2~8d,雌虫寿命3,8d。以幼虫在树干部和根部越冬,坡向不同、危害程度不同的沙棘林地并不影响其越冬虫态和越冬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木蠹蛾 形态特征 生物学 天敌 越冬
下载PDF
光肩星天牛成虫对原寄主枝条挥发物趋向的测定 被引量:29
13
作者 阎雄飞 李晓娟 +3 位作者 骆有庆 许志春 田桂芳 张铁林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0-84,共5页
光肩星天牛是一种食性很广的蛀干害虫。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从漳河柳、箭杆杨、合作杨和新疆杨4种不同抗性等级树种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这4种寄主树种和嗜好树种复叶槭枝条气味的嗅觉反应。在以空气为对照试验中,源自4种不同寄主... 光肩星天牛是一种食性很广的蛀干害虫。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了从漳河柳、箭杆杨、合作杨和新疆杨4种不同抗性等级树种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这4种寄主树种和嗜好树种复叶槭枝条气味的嗅觉反应。在以空气为对照试验中,源自4种不同寄主树种上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其原寄主树种枝条挥发性气味均有明显的正趋性反应(P<0.05)。但从合作杨、漳河柳和箭杆杨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成虫对新疆杨枝条挥发性气味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忌避作用;复叶槭枝条挥发性气味对源自4种寄主树上的光肩星天牛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引诱作用,并且对源自箭杆杨、合作杨和新疆杨上的雌性成虫的引诱作用达到了差异显著的程度(P<0.05)。在以复叶槭气味为对照试验中,4种不同寄主上羽化的光肩星天牛对原寄主气味和复叶槭气味的趋向差异不大。这表明在没有嗜好寄主气味的前提下光肩星天牛可以识别原来寄主气味,但是如果有嗜好树种气味存在,光肩星天牛就不趋向原来寄主树种的气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嗅觉反应 寄主识别 寄主树种 植物气味
下载PDF
沙棘木蠹蛾危害特性与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宗世祥 贾峰勇 +3 位作者 骆有庆 许志春 张连生 梁树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0-74,共5页
作者于 2 0 0 3年 5月至 1 1月对沙棘木蠹蛾卵和幼虫的危害特性和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沙棘木蠹蛾主要产卵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 ,卵孵化后 ,初孵幼虫首先取食树干的韧皮部 ,然后逐渐向下转移危害根部 .根部幼... 作者于 2 0 0 3年 5月至 1 1月对沙棘木蠹蛾卵和幼虫的危害特性和种群数量的时空动态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沙棘木蠹蛾主要产卵在干部树皮裂缝、伤口等处 ,卵孵化后 ,初孵幼虫首先取食树干的韧皮部 ,然后逐渐向下转移危害根部 .根部幼虫主要取食木质部 ,形成多条纵向的蛀道 ,通过蛀道在主根与侧根、侧根与侧根间进行转移危害 .树干上的卵和初孵幼虫多集中在 2m以下 ,而根部的幼虫主要聚集在距离地面 2 0cm以内的主根上 .从 5月至1 1月 ,非当年生幼虫基本呈现递减的变化趋势 ,6月和 1 0月减少的幅度较大 .当年生幼虫则从 7月逐渐增加至 9月达到最大 ,而后又急剧减少 .从 8月到 1 1月 ,幼虫的聚集位置和种群数量都呈现向树下部转移的趋势 ,1 0月初转移至根部的幼虫达 70 5 %,树干上分布的仅有 2 9 5 %,且大部分都集中在树干 1 2m以下的位置 .1 1月初 ,幼虫已基本转移至地下根部 ,此时树干上幼虫分布很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木蠹蛾 幼虫 危害特性 种群动态
下载PDF
沙棘木蠹蛾幼虫龄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9
15
作者 宗世祥 骆有庆 +1 位作者 许志春 王涛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6-631,共6页
通过测量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Hua,Chou,FangetChen幼虫的头壳宽、体长、体宽、上颚长和宽等指标,确定其幼虫共有16龄,不同龄幼虫的头壳宽值符合Dyar氏发现的幼虫头壳宽增长规律。同时,探讨了不同龄幼虫的臀足趾钩数、... 通过测量沙棘木蠹蛾Holcocerus hippophaecolusHua,Chou,FangetChen幼虫的头壳宽、体长、体宽、上颚长和宽等指标,确定其幼虫共有16龄,不同龄幼虫的头壳宽值符合Dyar氏发现的幼虫头壳宽增长规律。同时,探讨了不同龄幼虫的臀足趾钩数、前胸侧毛L1、L2和L3以及腹足大小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除臀足趾钩数在不同龄幼虫间的数量变化无明显规律,无法用于幼虫的龄期划分外,其它指标均呈现较明显的线性回归关系,初步判断,这些指标可以用于沙棘木蠹蛾不同龄期幼虫的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木蠹蛾 幼虫 龄期 头壳宽 体宽 体长 上颚 臀足趾钩 前胸侧毛 腹足
下载PDF
利用蒲螨和管氏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幼虫 被引量:15
16
作者 马立芹 朱银飞 +4 位作者 曹川健 温俊宝 许志春 熊德平 陶万强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13-317,共5页
Pyemotes sp.and Scleroderma guani were used to control the larvae of Semanotus bifasciatus.The results as follows:(1) the suitable control time of Pyemotes sp.was from early April to early May.The reason was that in t... Pyemotes sp.and Scleroderma guani were used to control the larvae of Semanotus bifasciatus.The results as follows:(1) the suitable control time of Pyemotes sp.was from early April to early May.The reason was that in this time,the larvae of S.bifasciatus were young and not bored into xylem that was so easy to be parasitized by Pyemotes sp.With the parasitic rate 80% in average.Indoor experiment showed that the Pyemotes sp.had the same tropism selection to every instar for the host,but the parasitic rate was higher in low instar than other instars.(2)Using Scleroderma guani to control S.bjfasciatus,the suitable time was from mid May to mid June,the optimal ratio of host and parasite was 1∶1.Indoor experiment showed that Scleroderma guani had strong tropism toward middle-aged and elder larvae,the parasite linger around them and choose suitable position on hosts where they could lay eggs successfully.This behavior showed that Scleroderma guani had strict selectivity for their hosts.In experiment,the authors found a phenomenon that in one trap wood,both the Pyemotes sp.and Scleroderma guani could be found at the same time,they themselves did not affect each other and otherwise they could increase the parasitic rate for host.So,the authors suggested that in practice to control pests especially for boring pests,the Scleroderma guani and Pyemotes sp could be used at the same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条杉天牛 蒲螨 管氏肿腿蜂 幼虫 龄期
下载PDF
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林间诱蛾活性试验 被引量:14
17
作者 宗世祥 骆有庆 +5 位作者 许志春 张金桐 成小芳 张连生 梁树军 姚国龙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9-112,共4页
为比较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不同配方的诱集效果,该文利用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组分顺-7-十四碳烯乙酸酯(Z7-14Ac)、反-3-十四碳烯乙酸酯(E3-14Ac)和反-7-十四碳烯乙酸酯(E7-14Ac)按照不同比例配置的4种配方进行了野外诱集试验.结果表明4组... 为比较沙棘木蠹蛾性信息素不同配方的诱集效果,该文利用人工合成的性信息素组分顺-7-十四碳烯乙酸酯(Z7-14Ac)、反-3-十四碳烯乙酸酯(E3-14Ac)和反-7-十四碳烯乙酸酯(E7-14Ac)按照不同比例配置的4种配方进行了野外诱集试验.结果表明4组不同配方的性信息素均具有较强的诱集效果,其中平均诱蛾量最高的达17头/诱捕器,日诱蛾量最高的为11头/d,持效期达26d,不同配方的有效诱捕距离分别达100和150m.通过比较两种不同诱捕器的野外诱集效果发现沙棘木蠹蛾实用新型诱捕器的诱蛾效果稍差于三角形诱捕器,但其具有使用方便、易于操作、可长时间使用等特点,诱捕器的最佳悬挂高度为1m.用性信息素诱杀害虫作为一种高效、无毒、无污染的新方法为沙棘木蠹蛾的综合防治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木蠹蛾 性信息素 林间诱蛾试验 诱捕器
下载PDF
寄生性天敌蒲螨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8
作者 马立芹 温俊宝 +1 位作者 许志春 骆有庆 《昆虫知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6-371,共6页
蒲螨属Pyemotes具有特殊的生活史和形态特征,是多种害虫的体外寄生性天敌。蒲螨属的种按照形态等特点分为2个组,分别为小蠹蒲螨组(Pyemotes scolyti group)和球腹蒲螨组(Pyemotes ventricosus group)。国内外对蒲螨毒素的研究较多,已知... 蒲螨属Pyemotes具有特殊的生活史和形态特征,是多种害虫的体外寄生性天敌。蒲螨属的种按照形态等特点分为2个组,分别为小蠹蒲螨组(Pyemotes scolyti group)和球腹蒲螨组(Pyemotes ventricosus group)。国内外对蒲螨毒素的研究较多,已知其属于昆虫神经毒素,能使寄主昆虫永久性麻痹,有些种类还能引起人类和动物皮炎。对一些种类蒲螨的毒素组成成分、毒素基因重组技术等进行研究,对蒲螨毒素基因的优化和重组仍将是进一步研究的热点。作为一类很有潜能的害虫天敌资源,蒲螨应用方面的报道还较少,国外集中在麦蒲螨对仓储害虫和红火蚁的防治方面;我国有利用小蠹蒲螨防治小蠹虫的报道,近年来防治双条杉天牛取得成功,表明其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特别是蛀干害虫和地下害虫前景良好,因此,应对蒲螨蒲螨寄主谱、寄主选择机理、寄生机理等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性天敌 蒲螨 毒素 钻蛀性害虫
下载PDF
不同配置模式林分中光肩星天牛空间格局的地统计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涛 温俊宝 +2 位作者 骆有庆 许志春 Kari Helivaara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041-3048,共8页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光肩星天牛在新疆杨和复叶槭混交林(新复混交林)、合作杨纯林以及新疆杨与合作杨混交林(新合混交林)3种林分中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在新复混交林和合作杨纯林中呈现较明显的空间聚集... 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对光肩星天牛在新疆杨和复叶槭混交林(新复混交林)、合作杨纯林以及新疆杨与合作杨混交林(新合混交林)3种林分中的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在新复混交林和合作杨纯林中呈现较明显的空间聚集状态,而在新合混交林中则呈现完全的随机分布。新复混交林中,刻槽和排粪孔在林内的扩散趋势完全相反,即刻槽由林地周围向中心扩散,而排粪孔则由林地中心向四周扩散,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光肩星天牛喜好产卵于刻槽较少,危害较轻的树上,而羽化孔在新复混交林中的分布数量较少,仅有几处聚集分布,由这些零星分布的聚集斑块向周围扩散;合作杨纯林中,由于林缘通风透光,合作杨生长状况较好,受害严重,从而导致枯死,最终失去对光肩星天牛的诱集作用,光肩星天牛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由林地周围向中心扩散;而新合混交林中,刻槽、排粪孔和羽化孔在林内有多个聚集区域,并以此为中心向四周扩散,保持聚集和扩散平衡状态,从而表现为随机分布,这主要是由林内树种的配置情况所决定的。就不同配置树种的空间依赖性范围而言,刻槽和羽化孔在新复混交林内的空间依赖性范围要远远大于合作杨纯林,而排粪孔则远小于合作杨;就样方内的空间连续性强度而言,新复混交林中刻槽大于合作杨纯林,而排粪孔和羽化孔均小于合作杨纯林,这些均说明光肩星天牛危害在新复混交林内较集中,而在合作杨纯林内较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不同配置模式林分 空间格局 地统计学
下载PDF
新疆杨不同混交模式对天牛危害和林木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涛 温俊宝 +4 位作者 许志春 骆有庆 宗世祥 曹川健 宝山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4-508,共5页
为验证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杨树天牛灾害的效果,在宁夏新华桥种苗场的试验林内,选取受光肩星天牛危害的3种配置模式的林分为样地,通过对新疆杨标准木做树干解析。比较3种配置模式中新疆杨的单株总生长量,结果除胸径外,树高和材积的总生... 为验证多树种合理配置抗御杨树天牛灾害的效果,在宁夏新华桥种苗场的试验林内,选取受光肩星天牛危害的3种配置模式的林分为样地,通过对新疆杨标准木做树干解析。比较3种配置模式中新疆杨的单株总生长量,结果除胸径外,树高和材积的总生长量均存在显著差异;单株材积总生长量大小顺序为新疆杨和复叶槭混交林>新疆杨和合作杨混交林>新疆杨纯林,即混交林中天牛对新疆杨危害不同程度地小于新疆杨纯林。比较3种模式林分在单位面积上的总材积生长量,结果为新疆杨和复叶槭混交林>新疆杨纯林>新疆杨和合作杨的混交林。同时考虑目标树种的单株材积生长量和该配置模式单位面积上的总材积生长量,新疆杨和复叶槭混交林是3种模式中最理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 配置模式 新疆杨 生长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