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性电解水对副溶血性弧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杀菌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许愈 赵莉 +2 位作者 刘海泉 潘迎捷 赵勇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6期4223-4228,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酸性电解水对副溶血性弧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单增李斯特菌的杀菌作用,比较酸性电解水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杀菌效果。方法采用传统的平板计数法进行细菌计数,扫描电镜观察细菌细胞的形态变化,琼脂糖...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酸性电解水对副溶血性弧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单增李斯特菌的杀菌作用,比较酸性电解水对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的杀菌效果。方法采用传统的平板计数法进行细菌计数,扫描电镜观察细菌细胞的形态变化,琼脂糖胶电泳检测细菌DNA变化和BSA法进行细菌蛋白质泄露测定。结果酸性电解水对副溶血性弧菌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均具有很强的杀灭效果,其杀菌效果随着电解水浓度的增加而增强。较高浓度的电解水处理后,副溶血性弧菌几乎全部杀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菌落总数降低了1.45 log CFU/mL。扫描电镜实验表明,经酸性电解水处理的副溶血性弧菌坍塌明显,且随着酸性电解水浓度的升高,细胞形态崩解严重,细菌形状模糊。结论相较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电解水 副溶血性弧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杀菌效果
下载PDF
菊花叶总黄酮超声波提取工艺 被引量:2
2
作者 许愈 王丽丽 +1 位作者 唐明毅 殷嫦嫦 《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70-74,共5页
目的超声波法优化菊花叶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考察因素,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总黄酮吸光度,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运用... 目的超声波法优化菊花叶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为考察因素,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总黄酮吸光度,以总黄酮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优化提取工艺,运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富集菊花叶提取液中总黄酮。结果菊花叶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为:80%乙醇溶液为提取溶剂,采用料液比1:25g/m L,在250w超声功率下超声25min;且D101大孔吸附树脂能较好分离富集菊花叶黄酮类物质。结论提取工艺方法简单、合理、稳定且可行,该研究为菊花叶中有效成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黄酮 提取工艺 正交实验
下载PDF
应用酸性电解水联合超声波杀灭副溶血性弧菌 被引量:7
3
作者 许愈 张昭寰 +3 位作者 赵莉 刘海泉 潘迎捷 赵勇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8-584,共7页
将酸性电解水与超声波技术相结合,探究其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杀灭情况,并与其他杀菌措施进行对比。采用平板计数法进行菌落计数,扫描电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变化,蛋白质泄漏揭示细胞膜通透性差异,并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生物学特征的改变,分别比... 将酸性电解水与超声波技术相结合,探究其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杀灭情况,并与其他杀菌措施进行对比。采用平板计数法进行菌落计数,扫描电镜观察细菌的形态变化,蛋白质泄漏揭示细胞膜通透性差异,并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生物学特征的改变,分别比较了酸性电解水、超声波以及联合处理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杀菌效果。结果显示:酸性电解水联合超声波处理可使副溶血性弧菌的数量减少2.09 log CFU/mL,亚致死菌数量为1.80 log CFU/mL,而仅用超声波处理,细菌只减少了0.63 log CFU/mL,亚致死菌数量为0.05 log CFU/mL(P<0.05)。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电解水联合超声波处理对副溶血性弧菌的细胞结构有明显的破坏作用,结合二喹啉甲酸法(BCA)显示其细胞内蛋白质泄漏226.596μg/mL(P<0.05)。进一步的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经联合处理后细菌细胞明显缩小,颗粒度变化增大。综上所述,相较于酸性电解水或超声波单一处理,通过菌落计数,细菌的形态变化,蛋白质泄漏与细胞生物学特征的改变可知,酸性电解水联合超声波的处理方式具有更强的杀菌效果,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应用于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杀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酸性电解水 超声波 杀菌效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