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细胞外间隙的测量方法及其生理与病理生理意义 被引量:8
1
作者 许方婧伟 和清源 韩鸿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4-237,共4页
The extracellular space(ECS) of brain is defined as an irregular channel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interstitial tissue outside the plasma membranes of neurons,and occupied by interstititial fluid(ISF).Diffusion in ECS i... The extracellular space(ECS) of brain is defined as an irregular channel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interstitial tissue outside the plasma membranes of neurons,and occupied by interstititial fluid(ISF).Diffusion in ECS is described by a modified diffusion equation from which several parameters can be calculated,such as the diffusion coefficient(D),the tortuosity(λ),the volume fraction(α) and the clearance of molecules.Radiolabeled tracers were used for early diffusion measurements.Presently,the real-time iontophoresis(RTI) method is employed for small ions,whereas the integrative optical imaging(IOI) and the magnetic resonance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 are developed for macromolecules tracers.Extensive experimental studies with such methods show that in normal brain tissue,the volume fraction of ECS typically is about 20% and the tortuosity is 1.6,although there are regional variations.These parameters change with the brain development and in various pathophysiological states.Knowledge of ECS diffusion properties help us to understand extrasynaptic volume transmiss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paradigms for drug delivery in bra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隙 磁共振成像 生理学
下载PDF
明胶降解物对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许方婧伟 李潮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8期815-817,共3页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心瓣膜常用人工基质材料--明胶发生降解后的产物对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 方法 利用酶组合技术制备明胶降解物(gelatin hydrolysate, GH),采用超滤的方法分离出低分子量明胶降解物组分(g... 目的 探讨组织工程心瓣膜常用人工基质材料--明胶发生降解后的产物对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及Ⅰ型胶原蛋白分泌的影响. 方法 利用酶组合技术制备明胶降解物(gelatin hydrolysate, GH),采用超滤的方法分离出低分子量明胶降解物组分(gelatin hydrolysate fraction, GHF),用于5只SD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采用CCK-8活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I型胶原蛋白的分泌情况. 结果 ①GHF对细胞增殖作用的浓度效应:在0.125~1.0 mg/ml浓度范围内,GHF对细胞的促增殖作用呈现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在0.25 mg/ml时,细胞增殖率最大,达到(47.54±16.35)%;②GH与GHF对细胞增殖影响比较:GH与GHF均具有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在浓度为0.25 mg/ml时,促细胞增殖作用无显著差异[(27.04±15.21)% vs (39.22±15.55)%, P=0.177];③GH与GHF对细胞分泌Ⅰ型胶原蛋白影响比较:GHF组第3天时Ⅰ型胶原分泌量为(28.06±5.60)pg/105,与空白对照的(18.24±4.52)pg/105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6),而GH组直至第6天时Ⅰ型胶原蛋白分泌量,与空白对照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103). 结论 分子量大小不同的明胶降解物GH与GHF均具有促进大鼠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分子量较小的GHF还具有促进细胞I型胶原分泌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胶降解物 真皮成纤维细胞 细胞增殖 胶原分泌
下载PDF
Gd-DTPA磁共振成像示踪法对脑细胞外间隙成像与定量分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和清源 韩鸿宾 +8 位作者 许方婧伟 闫军浩 曾津津 李小刚 傅瑜 彭芸 陈翯 侯超 徐晓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观察钆喷酸葡胺(Gd-DTPA)在脑细胞外间隙(brain extracellular space,ECS)中扩散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与规律,探讨应用MRI示踪法对ECS进行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将8只雄性SD大鼠(280 g~320 g)麻醉... 目的:观察钆喷酸葡胺(Gd-DTPA)在脑细胞外间隙(brain extracellular space,ECS)中扩散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与规律,探讨应用MRI示踪法对ECS进行定量分析的可行性。方法:将8只雄性SD大鼠(280 g~320 g)麻醉后,参考脑立体定位图谱,选取冠状位苍白球为中心层面,以尾状核为靶点进行穿刺定位,导入Gd-DTPA2μL。于导入后1、3、6、9、12 h分别进行MRI扫描,观察MRI表现,测量示踪剂导入侧所在脑区与对侧相应脑区MR信号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于12 h MRI扫描结束后,对大鼠进行行为学评分。结果:MRI图像证实6只大鼠Gd-DTPA导入点位于尾状核区,2只位于外囊区。Gd-DTPA在尾状核区导入后呈均匀扩散,3 h扩散到达同侧大脑皮层,扩散后主要分布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脑组织。随着扩散范围的增大,尾状核区的MRI信号强度逐渐下降,3 h后各个时间点相对MRI信号强度ΔS与1 h时ΔS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95.63,P<0.01),3 h后的各组ΔS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ΔS的衰减规律呈指数形式[y=1.7886x-0.1776(R2=0.94)]。导入外囊区的Gd-DTPA在1 h的MRI上呈弧形沿白质纤维扩散,表现为各向异性。在3 h后呈扇形向相邻脑区扩散,6 h时扩散到达同侧皮层区。结论:应用MRI示踪法可动态观察Gd-DTPA在细胞外间隙的扩散与清除衰减规律,是在活体对ECS解剖与生理学参数进行定量研究的可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细胞外隙 钆喷酸葡胺
下载PDF
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科研管理体系创新 被引量:4
4
作者 许方婧伟 张云涛 《继续医学教育》 2020年第12期69-71,共3页
随着国内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和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国生物医药行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竞争。实施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路径。构建与完善企业科研管理体系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随着国内健康需求的不断提升和国内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国生物医药行业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与竞争。实施创新驱动,提升核心竞争力,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获得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路径。构建与完善企业科研管理体系是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前提。然而,目前国内企业科研管理工作仍然处于转型摸索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些外源和内生的共性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必须采用科学、高效的科研管理体系,立足自身研发基础和技术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加大科研投入,加快成果转化,逐步实现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医药 科研管理 体系 创新
下载PDF
猴痘治疗药物特考韦瑞研究进展
5
作者 张竞文 许方婧伟 张云涛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906-1910,共5页
猴痘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特考韦瑞(tecovirimat,TPOXX,ST-246)是全球目前唯一获批的猴痘口服治疗药物。特考韦瑞可作用于正痘病毒蛋白VP37,抑制猴痘病毒的成熟与释放。在临床试验、病例报道及回顾性研究中,特考韦瑞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均... 猴痘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特考韦瑞(tecovirimat,TPOXX,ST-246)是全球目前唯一获批的猴痘口服治疗药物。特考韦瑞可作用于正痘病毒蛋白VP37,抑制猴痘病毒的成熟与释放。在临床试验、病例报道及回顾性研究中,特考韦瑞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均良好。本综述将对特考韦瑞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各个研究阶段的临床数据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考韦瑞 猴痘 ST-246 正痘病毒
原文传递
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后纤维素窦道形成因素分析
6
作者 刘亚奇 贾伟 +5 位作者 蔡轩 郑志学 许方婧伟 吴全 高鹏骥 毕敬涛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08-510,共3页
目的分析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后纤维素窦道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4月至202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39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手术录像,通过观察腹腔内腹壁与肝/胆囊间隙的引流管周是否形... 目的分析胆囊穿刺置管引流术后纤维素窦道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年4月至202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39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手术录像,通过观察腹腔内腹壁与肝/胆囊间隙的引流管周是否形成纤维窦道,将患者分为形成窦道组(n=31)与未形成窦道组(n=8)。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穿刺距手术时间、穿刺部位(肝组织或胆囊底),以及急性炎症期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定量、D-二聚体水平等指标。结果39例急性期经皮经肝胆囊引流术患者均实施延迟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均恢复顺利,未出现中转开腹、胆漏等相关并发症。形成窦道组患者的急性炎症期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定量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形成窦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急性炎症期的白细胞计数、白蛋白、中性粒细胞百分比、D-二聚体水平,以及年龄、BMI、穿刺距手术时间、穿刺点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炎症期C反应蛋白水平、纤维蛋白原定量可能是影响胆囊穿刺置管引流后纤维素窦道形成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窦道形成 胆囊穿刺置管引流 急性胆囊炎 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下载PDF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的研究新进展
7
作者 邢思熙 许方婧伟 张云涛 《国际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18-324,共7页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是以病毒为载体递送目的抗原的一种疫苗。病毒载体技术路线早期多用于动物疫苗和难以用传统技术路线开发的病原体疫苗。我国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苗研发布局的5条技术路线中, 因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具备可同时产生较强... 重组病毒载体疫苗是以病毒为载体递送目的抗原的一种疫苗。病毒载体技术路线早期多用于动物疫苗和难以用传统技术路线开发的病原体疫苗。我国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苗研发布局的5条技术路线中, 因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具备可同时产生较强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可通过黏膜途径接种以及1剂完成免疫程序等优势而获批上市, 并在疫情防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重组病毒载体疫苗因预存免疫问题, 即存在可能降低疫苗保护效力、为增强免疫原性可能导致安全性风险提升等因素, 故上市的重组病毒载体疫苗产品较少。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 病毒载体种类日渐增多, 并在多种疫苗中得到应用。此文就重组病毒载体疫苗的研发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病毒载体 腺病毒载体 痘苗病毒载体 仙台病毒载体 麻疹病毒载体 水疱性口炎病毒载体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埃博拉疫苗 流感疫苗
原文传递
急性期胆囊穿刺引流后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亚奇 许方婧伟 +6 位作者 王欣 吴全 蔡轩 郑志学 柏楠 赵景明 毕敬涛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30-433,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期经皮肝穿刺胆囊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后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困难程度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接受择期腹腔... 目的分析急性期经皮肝穿刺胆囊引流(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gallbladder drainage,PTGBD)后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困难程度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接受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且在急性发作期达到TG18指南GradeⅡ级(中度)标准的病例共64例。根据急性期时是否曾接受PTGBD治疗,将病例分为急性期PTGBD后择期LC手术组21例,急性期未行PTGBD治疗后择期LC手术者43例。对比分析PTGBD治疗后择期LC的手术难度及效果。结果两组在住院时长、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难度评分等指标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急性期曾行PTGBD的LC病例住院时间(中位数7 d)和手术时间长(中位时间97 min),术中出血量多(中位数50 ml),手术难度较高(中位数13分)。PTGBD组的中转开腹率(4.8%)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9.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研究未能显示PTGBD作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前治疗的手段,对患者围手术期恢复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穿刺术 胆囊穿刺引流
原文传递
骶尾部藏毛囊肿术后切口感染因素分析
9
作者 刘亚奇 许方婧伟 +7 位作者 王欣 胡琳 张军 崔爱民 李文东 柏楠 赵景明 毕敬涛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1288-1290,共3页
目的分析骶尾部藏毛囊肿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提高藏毛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5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0例骶尾部藏毛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Ⅰ期愈合患者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发病年龄、体... 目的分析骶尾部藏毛囊肿术后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提高藏毛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7年5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30例骶尾部藏毛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术后Ⅰ期愈合患者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发病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术前病程、住院时间、术前是否有脓肿形成、囊肿长度、切口长度、术中是否进行切口加压包扎及放置切口引流等指标。结果本研究30例患者中,Ⅰ期愈合23例,术后切口感染7例。Ⅰ期愈合患者术前病程明显长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术前形成脓肿的比例明显高于术后切口感染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发病年龄、BMI、住院时间、囊肿长度、切口长度、切口加压包扎比例及放置切口引流比例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病程、脓肿形成是影响骶尾部藏毛囊肿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切口加压包扎及放置切口引流并不能改善术后切口感染率,间断水平褥式外翻法缝合切口有望成为改善术后切口感染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尾部 藏毛囊肿 切口感染 加压包扎 水平褥式缝合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口服药物莫诺拉韦及其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竞文 许方婧伟 张云涛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144-2151,共8页
目的:综述莫诺拉韦药物作用机制、药动学、有效性、安全性、相互作用等,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trials.gov、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莫诺拉韦相关文献并综述相关信... 目的:综述莫诺拉韦药物作用机制、药动学、有效性、安全性、相互作用等,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clinicaltrials.gov、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莫诺拉韦相关文献并综述相关信息。结果与结论:莫诺拉韦是全球首个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小分子口服药物,目前已在40多个国家获批或获得紧急使用授权。莫诺拉韦是抗病毒核糖核苷类似物,可通过病毒RNA聚合酶导致RNA产物突变,中止病毒复制。临床数据显示莫诺拉韦可降低轻、中症COVID-19患者的住院率及病死率,并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突变株可能有效。该药物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为未来COVID-19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诺拉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RNA聚合酶 N4-羟基胞苷
原文传递
mRNA疫苗递送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邢思熙 许方婧伟 张云涛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109-2113,共5页
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 mRNA)疫苗具备亚单位疫苗和减毒活载体的特点,可以同时诱导体液及细胞免疫且易于规模化生产,因此在传染病领域和重大疾病治疗领域都极具应用前景。生物医药领域深耕mRNA疫苗技术已数十年,新... 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 ribonucleic acid, mRNA)疫苗具备亚单位疫苗和减毒活载体的特点,可以同时诱导体液及细胞免疫且易于规模化生产,因此在传染病领域和重大疾病治疗领域都极具应用前景。生物医药领域深耕mRNA疫苗技术已数十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暴发及大流行极大促进了mRNA疫苗的上市进程。运用脂质体纳米粒(lipid nanoparticle, LNP)技术将编码新型冠状病毒刺突蛋白抗原信息的mRNA递送至宿主细胞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mRNA疫苗成功上市,并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与此同时,mRNA疫苗的关键技术——递送系统的开发,也成为了目前国内外开发mRNA技术的“兵家必争之地”,国内外对于包括LNP在内的多种递送技术正在积极开发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安全有效的递送技术将是未来推进mRNA产品上市及获得效益的关键。本文就mRNA疫苗递送系统及研究情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使核糖核酸 疫苗 递送系统 脂质体纳米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