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强度电场对雀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许月英 征荣 +2 位作者 杨体强 杨安娜 丁永旺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4-297,共4页
用不同强度的电场处理雀麦种子5min,实验测定电场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的苗高和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kV/cm~5.5kV/cm场强范围,不同强度电场处理雀麦种子5min后,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0kV/cm和1.5kV/cm... 用不同强度的电场处理雀麦种子5min,实验测定电场对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的苗高和根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kV/cm~5.5kV/cm场强范围,不同强度电场处理雀麦种子5min后,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1.0kV/cm和1.5kV/cm电场处理条件对于促进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效果最明显,1.0kV/cm、1.5kV/cm、2.5kV/cm、3.5kV/cm和4.0kV/cm则只对幼苗生长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雀麦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下载PDF
不同饲养方式对淮南麻黄鸡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2
作者 许月英 钱坤 +6 位作者 苏世广 吴义景 熊国远 章薇 吴娟 张登慧 唐焰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9-52,共4页
为研究饲养方式对淮南麻黄鸡肉质性状的影响,对20只62周龄的淮南麻黄鸡母鸡(笼养和放养各10只)肉品质和胸肌蛋白质、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水分和16种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饲养方式对鸡肉pH、剪切力和腿肌肉色无显著影响(P&... 为研究饲养方式对淮南麻黄鸡肉质性状的影响,对20只62周龄的淮南麻黄鸡母鸡(笼养和放养各10只)肉品质和胸肌蛋白质、总脂肪酸、游离脂肪酸、水分和16种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饲养方式对鸡肉pH、剪切力和腿肌肉色无显著影响(P>0.05),对鸡肉系水力和胸肌肉色影响显著(P<0.05或P<0.01)。放养母鸡鸡肉蛋白质、脂肪酸、游离脂肪酸和精氨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笼养母鸡(P<0.05或P<0.01);水分、鲜味氨基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和天冬氨基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笼养母鸡(P<0.05或P<0.01);人体必需氨基酸赖氨酸显著高于笼养母鸡(P<0.05),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组氨酸极显著高于笼养母鸡(P<0.01)。表明放养母鸡鸡肉肉质好,含有较多鲜味氨基酸和人体必需氨基酸,是较好的人体营养补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方式 淮南麻黄鸡 肉品质 氨基酸
下载PDF
红茶末对淮南麻黄鸡生产及繁殖性能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许月英 詹凯 +5 位作者 张永德 赵瑞宏 李俊营 周坚 沈庆仁 唐焰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9-21,共3页
试验研究了红茶末对淮南麻黄鸡生产和繁殖性能的影响。将290日龄淮南麻黄鸡种鸡528只(母鸡480只,公鸡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0.5%、1.5%、2.5%红茶末4种种鸡日粮,试验持续50天。日粮中添加0.5%的红茶末... 试验研究了红茶末对淮南麻黄鸡生产和繁殖性能的影响。将290日龄淮南麻黄鸡种鸡528只(母鸡480只,公鸡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0(对照组)、0.5%、1.5%、2.5%红茶末4种种鸡日粮,试验持续50天。日粮中添加0.5%的红茶末,除平均蛋重低于对照组0.39g(P<0.01)外,淮南麻黄鸡的产蛋率、饲料利用率、健雏率和出雏公鸡率均有提高的趋势(P>0.05);种蛋受精率比对照组高6个百分点(P<0.05);种蛋合格率和雏鸡初生重分别比对照组高4.7和4.8个百分点(P<0.01)。高浓度红茶末(1.5%或2.5%)对淮南麻黄鸡产蛋及繁殖性能有负面影响。淮南麻黄鸡日粮添加适量红茶末可改善其生产和繁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末 淮南麻黄鸡 产蛋性能 繁殖性能
下载PDF
巢湖鸭屠宰性能测定与性状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许月英 詹凯 +6 位作者 陶立 赵瑞宏 汤继顺 李庆岗 王德圣 曾兆苏 唐中节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32-135,共4页
作者旨在对初步进行本品种选育的巢湖鸭体组成性状进行测定分析,为进一步选育优质肉用巢湖鸭新品系奠定基础。选择60只(公母各30只)经本品种选育一代的10周龄的巢湖鸭,屠宰并测定胴体、半净膛、全净膛、胸肌、腿肌、皮脂、腹脂等性状指... 作者旨在对初步进行本品种选育的巢湖鸭体组成性状进行测定分析,为进一步选育优质肉用巢湖鸭新品系奠定基础。选择60只(公母各30只)经本品种选育一代的10周龄的巢湖鸭,屠宰并测定胴体、半净膛、全净膛、胸肌、腿肌、皮脂、腹脂等性状指标,对巢湖鸭公母鸭间的屠体性状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公母鸭屠宰率、全净膛率、腿肌率、皮脂率、胸肌剪切力、腿肌剪切力差异不显著(P>0.05);母鸭的半净膛率、胸肌率、瘦肉率显著高于公鸭(P<0.05);公鸭的骨肉比显著高于母鸭(P<0.05)。相关分析显示,各屠宰重量指标间有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屠宰率指标与体重相关不显著(P>0.05),半净膛率、腿肌重、胸肌率、心脏重与性别显著相关(P<0.05)。说明初步选育的巢湖鸭具有较好的屠宰性能和产肉性能,肉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鸭 屠宰性能 性状分析
下载PDF
不同饲养方式对皖西白鹅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许月英 姚凤英 +1 位作者 沈庆仁 苏世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5期991-991,1012,共2页
舍饲平养、笼养、放牧补饲配合饲料、传统饲养 4种方式饲养皖西白鹅 3 8只 ,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皖西白鹅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日增重笼养组比平养组提高 10 .6% ,比放牧补饲配合饲料组提高 11.8% ,比传统饲养组提高 5 0... 舍饲平养、笼养、放牧补饲配合饲料、传统饲养 4种方式饲养皖西白鹅 3 8只 ,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皖西白鹅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日增重笼养组比平养组提高 10 .6% ,比放牧补饲配合饲料组提高 11.8% ,比传统饲养组提高 5 0 .81%。传统饲养组日增重最低 ,平养、笼养、放牧补饲配合饲料组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地高于传统饲养方式组 (P <0 .0 1)。平养、笼养、放牧补饲配合饲料 3组屠宰性能及肉质品质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西白鹅 饲养方式 日增重 屠宰性能
下载PDF
饲养方式对淮南麻黄鸡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许月英 钱坤 +6 位作者 苏世广 吴义景 熊国远 章薇 吴娟 张登慧 唐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2期15741-15743,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淮南麻黄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只62周龄笼养和林地散放饲养淮南麻黄鸡母鸡(各10只)进行了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测定。[结果]饲养方式对淮南麻黄鸡老母鸡体重、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无显著影响;而... [目的]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淮南麻黄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只62周龄笼养和林地散放饲养淮南麻黄鸡母鸡(各10只)进行了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测定。[结果]饲养方式对淮南麻黄鸡老母鸡体重、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无显著影响;而对产肉性能、消化系统的发育和肉质影响显著,放养组母鸡胸肌率、腿肌率、翅膀率以及肝脏、腺胃、肌胃的相对重量均高于笼养母鸡,其中胸肌率和肌胃的相对重量达到极显著水平;肌肉的系水力和胸肌肉色L*、a*和b*值均显著高于笼养组。[结论]放养方式饲养淮南麻黄鸡,可促进消化器官发育,增加产肉率,提高鸡肉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麻黄鸡 饲养方式 屠宰性能 肉品质
下载PDF
红茶末对淮南麻黄鸡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许月英 詹凯 +6 位作者 张永德 赵瑞宏 李俊营 吴义景 周坚 沈庆仁 唐焰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18,22,共5页
290日龄淮南麻黄鸡种鸡528只(母鸡480只,公鸡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0.0%(对照组)、0.5%、1.5%、2.5%红茶末4种种鸡日粮,试验持续50d。结果显示:红茶末有提高母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P<0.05或P<0.01)... 290日龄淮南麻黄鸡种鸡528只(母鸡480只,公鸡48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0.0%(对照组)、0.5%、1.5%、2.5%红茶末4种种鸡日粮,试验持续50d。结果显示:红茶末有提高母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P<0.05或P<0.01)的作用,适量的红茶末可以改善种鸡产蛋后期生产繁殖性能,提高蛋黄色泽和卵磷脂含量;添加量过大,对蛋壳质量有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茶末 淮南麻黄鸡 生产性能 生化指标
下载PDF
电场处理无芒雀麦种子对其幼苗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许月英 征荣 +1 位作者 杨体强 王郑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8-311,共4页
用不同强度电场处理无芒雀麦种子5min,在正常水分和室温(20~24℃)条件下培养,取幼苗测定其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经不同电场处理后的无芒雀麦种子其幼苗中的MDA含量、SOD和POD的... 用不同强度电场处理无芒雀麦种子5min,在正常水分和室温(20~24℃)条件下培养,取幼苗测定其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经不同电场处理后的无芒雀麦种子其幼苗中的MDA含量、SOD和POD的活性发生不同变化,变化幅度分别为-15.4%~36.3%、12.7%~-25.1%和72.5%~-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无芒雀麦 酶活性
下载PDF
文昌鸡的提纯选育及选择作用下基因组DNA的RAPD比较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许月英 耿照玉 陈兴勇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07-109,共3页
对海南文昌鸡的提纯选育效果分别从外貌、体重、体型及基因组结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与基础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选育第三世代公母鸡青喙青胫率分别为0和0.09%,下降了7.4%和4.57%;杂羽率分别为18.22%和8.67%,下降了53.75%和26... 对海南文昌鸡的提纯选育效果分别从外貌、体重、体型及基因组结构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与基础群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选育第三世代公母鸡青喙青胫率分别为0和0.09%,下降了7.4%和4.57%;杂羽率分别为18.22%和8.67%,下降了53.75%和26.52%;各体尺指数及体重均与文昌鸡的地方品种标准相接近。运用RAPD技术分析其遗传多样性,第三世代群体平均相似系数为0.8103,较0世代的鸡群(0.7743)有所提高。运用RAPD分析可基本反映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鸡 选育 RAPD 遗传相似系数
下载PDF
电场处理冰草种子对幼苗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月英 征荣 +1 位作者 杨体强 李晶艳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21-23,共3页
用不同电场强度处理雀麦种子5min,在室温条件下,培养9d后,测定其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在正常的水份和室温条件下,不同场强处理后的冰草种子,幼苗中的MDA含量、SOD和POD的活性发... 用不同电场强度处理雀麦种子5min,在室温条件下,培养9d后,测定其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在正常的水份和室温条件下,不同场强处理后的冰草种子,幼苗中的MDA含量、SOD和POD的活性发生不同变化,变化幅度分别为-5.8%~38.9%,-43.4%~92.6%和-23.2%~8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草种子 幼苗 酶活性 电场强度 雀麦种子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寄生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da Ma)种子活力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许月英 李天然 +1 位作者 戈建新 崔红梅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3年第1期95-103,共9页
本文应用显微组织化学鉴定的方法,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法,对寄生植物肉苁蓉种子的活力进行测定并对TTC法的测定方法和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同时在大田进行了肉苁蓉种子播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寄生植物肉苁蓉种子的活力可采用组织化学... 本文应用显微组织化学鉴定的方法,氯化三苯四氮唑(TTC)法,对寄生植物肉苁蓉种子的活力进行测定并对TTC法的测定方法和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同时在大田进行了肉苁蓉种子播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寄生植物肉苁蓉种子的活力可采用组织化学的方法进行测定,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物酶、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随种子年代的加长呈明显下降趋势,与TTC法测定结果一致。用TTC法测定寄生植物肉苁蓉种子活力的适宜测定条件是:用pH7.0磷酸缓冲液37℃、浸泡种子8h.然后在0.5%TTC溶液中、23℃、自然光照下染色16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活力 肉苁蓉 寄生植物
下载PDF
不同饲料营养添加剂对种鹅繁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月英 夏伦志 +4 位作者 吴东 胡晓苗 张新 任娅 樊银珍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5年第3期22-24,共3页
采用700只种鹅随机分成A(自配添加剂组)、B(加中草药组)、C(购预混料组)、D(加活性肽组)、E(稻谷加米糠-传统饲养组)5组,每组分成4个重复,每个重复35只。进行了不同饲料及添加剂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质量影响种鹅繁殖性能,饲喂配... 采用700只种鹅随机分成A(自配添加剂组)、B(加中草药组)、C(购预混料组)、D(加活性肽组)、E(稻谷加米糠-传统饲养组)5组,每组分成4个重复,每个重复35只。进行了不同饲料及添加剂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质量影响种鹅繁殖性能,饲喂配合饲料组产蛋率、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孵化率、健雏率均高于传统的稻谷加米糠组。繁殖性能综合评定(总健雏率)分别提高59.40%、38.10%、45.32%、33.67%;不同的饲料添加剂对鹅孵化健雏率有极显著差异(P<0.01)。加入饲料添加剂的A、B、C、D组健雏率极显著地高于E组(P<0.01),A、C、D组显著高于B组健雏率(P<0.05)。经济效益A、B、C、D组比E组分别多盈利1780.92元、1004.21元、954.90元、896.78元,平均每只母鹅多盈利15.90元、8.97元、8.53元、8.01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鹅 添加剂 繁殖性能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不同添加剂对淮南麻黄鸡抗冷应激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月英 李俊营 +4 位作者 张永德 苏世广 任毅 吴义景 詹凯 《家畜生态学报》 2010年第5期61-66,共6页
研究不同添加剂对淮南麻黄鸡冷应激处理时血液中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和冷应激处理后淮南麻黄鸡生长发育的影响。将480只40日龄的淮南麻黄鸡随机分为6组,第1~4组为冷应激试验组,分别在日粮和饮水中加入中草药、复合添加剂、营养成分和生... 研究不同添加剂对淮南麻黄鸡冷应激处理时血液中激素水平的动态变化和冷应激处理后淮南麻黄鸡生长发育的影响。将480只40日龄的淮南麻黄鸡随机分为6组,第1~4组为冷应激试验组,分别在日粮和饮水中加入中草药、复合添加剂、营养成分和生理调节剂,第5组为冷应激对照组,第6组为非冷应激对照组。结果表明,第1组采食量显著高于第3、4、5和6组(P<0.01),第3组饮水量显著高于第4、5和6组(P<0.05)。淮南麻黄鸡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的含量与冷应激时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冷应激处理后,不同处理组间淮南麻黄鸡血液中T3、T4、FT3和FT4的含量发生了变化,不同处理组的FT4、T4、T3和FT3分别于第1、2、4 d和4 d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冷应激处理后淮南麻黄鸡的生长发育以第1组最佳,第2组较差。当鸡处于冷应激状态时,在日粮中加入中草药,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抗应激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剂 冷应激 淮南麻黄鸡 生长发育
下载PDF
复合添加剂对乌骨鸡产蛋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许月英 李俊营 +3 位作者 曹明珠 詹凯 唐焰 赵瑞宏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5-18,共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4种复合添加剂对乌骨鸡产蛋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00日龄乌骨鸡180只,随机分成5组,在1~4组的基础日粮中分别加入0.5%、0.2%、0.2%和0.2%的4种复合添加剂,第5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为78 d。结果表明,添加复合... 本试验旨在研究4种复合添加剂对乌骨鸡产蛋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00日龄乌骨鸡180只,随机分成5组,在1~4组的基础日粮中分别加入0.5%、0.2%、0.2%和0.2%的4种复合添加剂,第5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为78 d。结果表明,添加复合添加剂可以提高乌骨鸡产蛋率,第1、2、4组产蛋率分别比对照组高6.09%、13.82%和6.57%(P<0.05);第2组的平均蛋重和料蛋比最低,分别比对照组低2.05%和12.5%(P<0.05)。第1组的总胆固醇含量和葡萄糖浓度分别比对照组低21.24%和8.93%(P<0.05),肌酸激酶浓度比对照组高32.73%(P<0.05);第2组的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之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第3组试验鸡的血清丙二醛和肌酸激酶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4组的葡萄糖浓度比对照组高13.97%(P<0.05),总胆固醇含量比对照组低13.72%(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骨鸡 生产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下载PDF
巢湖鸭体尺性状测定及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许月英 詹凯 +5 位作者 陶立 汤继顺 赵瑞宏 李庆岗 曾兆苏 唐中节 《中国畜禽种业》 2008年第20期50-52,共3页
本文通过对巢湖鸭的体尺体重的测定和分析,寻求巢湖鸭各体尺指标与体重的关系,为巢湖鸭选育奠定基础。选用60只(公、母各30只)百日龄巢湖鸭进行了体重与体尺测量,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百日龄的巢湖鸭公、母间体重及各体尺指标都... 本文通过对巢湖鸭的体尺体重的测定和分析,寻求巢湖鸭各体尺指标与体重的关系,为巢湖鸭选育奠定基础。选用60只(公、母各30只)百日龄巢湖鸭进行了体重与体尺测量,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百日龄的巢湖鸭公、母间体重及各体尺指标都有显著的差异(P<0.01);消除体重的影响,公、母间胸深、龙骨长、髋骨宽、半潜水长、嘴宽之间都仍有极显著差异(P<0.01),嘴长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性别对体尺指标有很大影响;体重与体尺各指标间都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利用体尺指标选择巢湖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鸭 体重 体尺 统计分析
下载PDF
鹅精液短期保存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许月英 张朝霞 苏世广 《安徽农学通报》 2004年第5期69-69,72,共2页
鹅的新鲜精液进行精子活力检测后,分别用0.9%NaCl和脱脂牛奶2倍量稀释,在2~5℃、15~25℃、38~39℃,48.5℃温度下保存。结果表明:保存温度在48.5℃的精液,0.5小时精子全部死亡;在38~39℃条件下,用0.9%NaCl稀释与牛奶稀释鹅精液,精子... 鹅的新鲜精液进行精子活力检测后,分别用0.9%NaCl和脱脂牛奶2倍量稀释,在2~5℃、15~25℃、38~39℃,48.5℃温度下保存。结果表明:保存温度在48.5℃的精液,0.5小时精子全部死亡;在38~39℃条件下,用0.9%NaCl稀释与牛奶稀释鹅精液,精子活力变化基本无差异(P>0.05);0.9%NaCl稀释的鹅精液,在2~5℃、15~25℃、38~39℃温度条件下,保存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牛奶稀释的鹅精液,低温保存效果较好,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精液 温度 精子活力 牛奶 稀释
下载PDF
雁鹅蛋孵化试验
17
作者 许月英 赵瑞莲 姚凤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1998年第3期284-285,共2页
雁鹅种蛋采用自然孵化,单机孵化,鸡鹅蛋同机孵化,与10d前鸡鹅蛋同机孵化10d后转入单机孵化4种方法。结果自然孵化效果最好,孵化率81.20%;10d前鸡鹅同机,10d后转入单机孵化孵化率次之,76.40%,二者差异... 雁鹅种蛋采用自然孵化,单机孵化,鸡鹅蛋同机孵化,与10d前鸡鹅蛋同机孵化10d后转入单机孵化4种方法。结果自然孵化效果最好,孵化率81.20%;10d前鸡鹅同机,10d后转入单机孵化孵化率次之,76.40%,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单机孵化孵化率71.78%,鸡鹅蛋同机孵化效果最差,孵化率只有43.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鹅 孵化方法 孵化率
下载PDF
符离集烧鸡加工过程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熊国远 刘源 +3 位作者 高韶婷 许月英 章薇 吴浩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3-110,共8页
通过对中国著名的传统肉制品符离集烧鸡5种不同加工阶段下的挥发性风味组分进行比较,以期找到符离集烧鸡中特有的存在显著差异的挥发性风味组分,为其加工工艺的改进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采用电子鼻(E-no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 通过对中国著名的传统肉制品符离集烧鸡5种不同加工阶段下的挥发性风味组分进行比较,以期找到符离集烧鸡中特有的存在显著差异的挥发性风味组分,为其加工工艺的改进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采用电子鼻(E-nose)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GC-MS)2种技术研究符离集烧鸡5个加工阶段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变化。电子鼻结果显示,不同加工阶段的样品气味差异明显,能被很好地区分,其鉴别指数DI值为79。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共鉴定得到12大类100种挥发性化合物,包括17种醇类、5种酚类、18种醛类、10种酮类、8种酸类、4种酯类、5种烷烃类、2种芳香烃类、17种烯烃类、8种含氧化合物、3种含氮化合物和3种含硫化合物;在5种不同加工阶段的样品(生鸡、油炸鸡、卤制鸡、真空包装鸡和成品符离集烧鸡)中分别鉴定出35、41、55、88和67种风味化合物。5种样品中,醛、酮、醇、烃类以及含氧化合物的含量均占总量的绝大部分,而酸、酯以及含氮和含硫化合物含量较低。油炸和卤制是符离集烧鸡气味形成最主要的加工阶段,硫化物和羰基化合物是主要的风味贡献物质。脂肪氧化降解、美拉德反应以及Strecker降解是符离集烧鸡风味形成的重要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离集烧鸡 挥发性化合物 电子鼻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
下载PDF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种鹅繁殖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东 夏伦志 +5 位作者 周明 汪丽 许月英 胡晓苗 张新 任娅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1-43,共3页
选择3年龄产蛋种鹅224只(四川白鹅),成年皖西白公鹅5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两组试验基础日粮相同,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3%的中草药添加剂,试验62d。试验结果表明:两组种鹅产蛋率、每枚蛋重、日采食量比对照组分别高8.5... 选择3年龄产蛋种鹅224只(四川白鹅),成年皖西白公鹅5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两组试验基础日粮相同,试验组在对照组日粮的基础上添加3%的中草药添加剂,试验62d。试验结果表明:两组种鹅产蛋率、每枚蛋重、日采食量比对照组分别高8.56%(P>0.05)、0.30%(P>0.05)、1.96%(P<0.05);试验组种鹅料蛋比、蛋破损率比对照组分别低6.31%(P<0.05)和16.01%(P>0.05);入孵种蛋受精率比对照组高6.59%(P<0.05),入孵蛋孵化率比对照组高6.65%(P<0.05),健雏率比对照组高2.09%(P>0.05);试验组种鹅血清中碱性磷酸酶、总蛋白质、总钙、磷、甘油三酯比对照组分别高3.63%、11.48%、8.07%、12.57%和43.83%,差异都不显著(P>0.05);而试验组种鹅血清中尿酸、葡萄糖比对照组分别低17.42%(P>0.05)和2.44%(P>0.05);试验组种鹅血清中三碘甲腺原氨酸、甲状腺素胰岛素、孕酮比对照组分别高5.78%(P>0.05)、15.63%(P>0.05)、6.95%(P>0.05)和15.50%(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繁殖性能 生化指标 激素水平 黄芪 益母草 当归
下载PDF
电场处理苜蓿种子对其幼苗期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征荣 许月英 +2 位作者 杨体强 吕剑刚 潘宇苗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9-362,共4页
用不同强度的电场处理苜蓿种子 ,实验测定电场对幼苗期根和地上部鲜重的增加以及束缚水含量 ,水势、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 0 .5 kv/cm~ 5 .5 kv/cm场强范围内 ,用不同电场强度处理苜蓿种子 5 min,对的幼苗生长及抗干旱性能... 用不同强度的电场处理苜蓿种子 ,实验测定电场对幼苗期根和地上部鲜重的增加以及束缚水含量 ,水势、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 0 .5 kv/cm~ 5 .5 kv/cm场强范围内 ,用不同电场强度处理苜蓿种子 5 min,对的幼苗生长及抗干旱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不同的生理指标有不同的最佳处理条件 ,其中 0 .5 kv/cm、2 .0 kv/cm、4 .0 kv/cm、5 .0 kv/cm和 5 .5 kv/cm处理条件对于促进幼苗根系生长有明显效果 ,2 .5 kv/cm、3.5 kv/cm和 5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处理 苜蓿 幼苗生长 抗旱性 种子处理 电场强度 电生物学效应 牧草种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