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利用表演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1
作者 许梦男 《小学阅读指南(导学版)》 2024年第10期53-55,共3页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容易分散,而利用表演教学形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文本中人物的情感等。同时,表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容易分散,而利用表演教学形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体会文本中人物的情感等。同时,表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理解能力。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之间产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多采用表演的形式,使学生愿意学语文,爱上语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语文 课堂注意力 表演教学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 课堂气氛 口语表达能力 语文教学中 学习的积极性
下载PDF
病毒诱导基因沉默对叶用莴苣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2
作者 许梦男 郝新迪 +1 位作者 陈丽 韩莹琰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35-38,共4页
【目的】探明叶用莴苣在受到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后,脱落酸、生长素、茉莉酸、赤霉素四种内源激素含量作何变化。LsZFP1在叶用莴苣中行使的功能。【方法】叶用莴苣‘PS-11’为材料,经病毒诱导LsZFP1基因沉默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叶用莴... 【目的】探明叶用莴苣在受到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后,脱落酸、生长素、茉莉酸、赤霉素四种内源激素含量作何变化。LsZFP1在叶用莴苣中行使的功能。【方法】叶用莴苣‘PS-11’为材料,经病毒诱导LsZFP1基因沉默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叶用莴苣内源激素的含量变化。【结果】携带LsZFP1基因的病毒载体(TRV-LsZFP1)处理的植株中脱落酸含量为406.58μg/L,空载(TRV)处理植株中脱落酸含量为329.47μg/L,空白对照含量为284.69μg/L,TRV-LsZFP1处理植株与空白对照植株相比脱落酸含量增加了42%。TRV-LsZFP1处理植株茉莉酸含量为1311.92μg/L,空白对照为946.72μg/L,显著增高了365.2μg/L,叶中生长素含量为93.04μg/L,略高于空白对照;TRV-LsZFP1处理植株中赤霉素含量为460.39μg/L,相比空白对照下降了39%左右。【结论】叶用莴苣经VIGS处理后,受侵染植株中脱落酸、茉莉酸、生长素三种激素较空白对照含量上升,赤霉素和空白对照相比含量下降,4种内源激素含量较空白对照均有变化,表明叶用莴苣受病毒侵染受伤后,通过调节内源激素含量来适应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莴苣 内源激素 VIGS
下载PDF
高温胁迫下叶用莴苣形态变化及茎尖显微结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倩 唐汉程 +4 位作者 郝新迪 许梦男 刘超杰 范双喜 韩莹琰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68-72,共5页
【目的】为探究叶用莴苣在高温胁迫下表观特征及茎尖生长点的变化情况,明确叶用莴苣抽薹时间及抽薹前后的形态变化。【方法】以叶用莴苣‘s39’为材料,采用直接观察法观察叶用莴苣在35℃高温胁迫下和25℃常温对照下生长状况差异,并测量... 【目的】为探究叶用莴苣在高温胁迫下表观特征及茎尖生长点的变化情况,明确叶用莴苣抽薹时间及抽薹前后的形态变化。【方法】以叶用莴苣‘s39’为材料,采用直接观察法观察叶用莴苣在35℃高温胁迫下和25℃常温对照下生长状况差异,并测量植株茎的长度变化;运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不同温度下叶用莴苣茎尖生长点变化情况。【结果】35℃高温处理7 d时叶用莴苣发生抽薹现象,茎显著伸长,植株长势变弱;25℃常温对照下植株无明显变化且长势良好。石蜡切片观察发现,叶用莴苣第5天时茎尖生长点略有凸起;第7天发生抽薹时茎尖生长点出现明显圆锥形凸起。【结论】叶用莴苣‘s39’在35℃高温胁迫下长势变弱,第7天发生提前抽薹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莴苣 35℃高温 抽薹 茎尖生长点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信息的叶用莴苣MADS-box转录因子家族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郝新迪 许梦男 +4 位作者 董波波 陈丽 刘超杰 范双喜 韩莹琰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14-19,共6页
【目的】基于转录组数据鉴定分析叶用莴苣MADS-box基因家族,筛选高温促进叶用莴苣抽薹过程中MADS-box家族特异性表达的基因,以期为叶用莴苣高温诱导抽薹的分子机制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叶用莴苣转录组数据中鉴定获得MADS-box家... 【目的】基于转录组数据鉴定分析叶用莴苣MADS-box基因家族,筛选高温促进叶用莴苣抽薹过程中MADS-box家族特异性表达的基因,以期为叶用莴苣高温诱导抽薹的分子机制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叶用莴苣转录组数据中鉴定获得MADS-box家族转录因子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qRT-PCR技术分析叶用莴苣易抽薹品种‘S39’在高温处理下MADS-box基因的表达模式。【结果】在叶用莴苣转录组中共鉴定到14个MADS-box转录因子,其编码的蛋白质含有212~253个氨基酸,蛋白质大小为24026.50~29380.16 Da,理论等电点范围为5.27~9.44,其中2个为稳定蛋白,12个属于不稳定蛋白,均为亲水性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结果显示所有蛋白质均定位于细胞核。qRT-PCR结果表明,在高温处理下,LsMADS 32表达量无显著规律;LsMADS16和LsMADS37表达总体呈下降趋势;LsMADS5,LsMADS14,LsMADS15,LsMADS29,LsMADS35,LsMADS39,LsMADS43,LsMADS45,LsMADS48,LsMADS54和LsMADS56表达趋势基本相同,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LsMADS15在高温处理7 d后达到峰值,其他基因在高温处理5 d后达到峰值,其中LsMADS 54在高温处理5 d后骤升1000倍,LsMADS 56在高温处理5 d后骤升70倍。【结论】MADS-box家族中的部分成员可能与高温诱导抽薹密切相关,LsMADS 54和LsMADS56是叶用莴苣响应高温诱导后抽薹开花调控网络中的潜在的重要转录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用莴苣 高温 胁迫 抽薹 MADS-BOX 生物信息学 分析
下载PDF
不同配比基质对盆栽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5
作者 李长青 许梦男 +1 位作者 王珊珊 王激清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第9期15-19,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基质对盆栽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盆栽油菜的最佳配比基质。方法菜园土、草炭土、菌渣3种基质按不同的体积配比形成4种栽培基质(菜园土:草炭土:菌渣=4:1:1;菜园土:草炭土:菌渣=3:1:1;菜园土:草炭土=5:1;... 目的研究不同配比基质对盆栽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盆栽油菜的最佳配比基质。方法菜园土、草炭土、菌渣3种基质按不同的体积配比形成4种栽培基质(菜园土:草炭土:菌渣=4:1:1;菜园土:草炭土:菌渣=3:1:1;菜园土:草炭土=5:1;菜园土:草炭土=4:1),菜园土为对照。以油菜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测定油菜的产量和农艺性状(株高、茎粗、最大叶面积、叶厚、叶片数和叶绿素含量)。结果不同配比基质栽培均较菜园土更有利于油菜的生长发育,能够有效地提高油菜的各项农艺性状指标。其中基质菜园土:草炭土:菌渣=4:1:1栽培的油菜在整个生育期内的农艺性状和产量更优于其他各处理及对照。结论基质菜园土:草炭土:菌渣=4:1:1是适合盆栽油菜的最佳配比基质,推荐在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栽油菜 产量 农艺性状 基质 配比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