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杭州市一次持续性O_(3)污染过程成因分析
1
作者
张特
许汇锋
+3 位作者
陈玲红
金嘉佳
沈建东
叶旭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0-815,共6页
明确O_(3)污染成因才能采取有效的O_(3)管控措施。针对杭州市2022年9月4—13日发生的一次持续性O_(3)污染过程,研究了污染发生前、污染暴发期、污染持续期以及污染消除期等不同阶段的气象条件、区域背景O_(3)浓度及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
明确O_(3)污染成因才能采取有效的O_(3)管控措施。针对杭州市2022年9月4—13日发生的一次持续性O_(3)污染过程,研究了污染发生前、污染暴发期、污染持续期以及污染消除期等不同阶段的气象条件、区域背景O_(3)浓度及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基于正定矩阵因子模型并结合O_(3)生成潜势和后向轨迹模型,重点讨论了造成O_(3)污染的关键VOCs、VOCs排放源贡献及其主要来源。结果表明:高温(日最高温度>28.7℃)、低湿(日均湿度<70%)、静稳天气(风速<3 m/s)的气象条件是此次O_(3)污染的主要外因;乙烯、丙烯、1-丁烯、乙醛等为此次污染过程中生成O_(3)的关键VOCs组分,而关键VOCs载荷较高的排放源中,工艺过程源、机动车排放源和油气挥发源为O_(3)污染暴发的主要内因,石化排放源为O_(3)污染持续的主要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_(3)污染
成因分析
挥发性有机物
正定矩阵因子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杭州冬季易发污染时段PM_(2.5)组分特征及来源解析
2
作者
陈健松
张特
+2 位作者
许汇锋
应方
陈玲红
《上海环境科学》
2022年第5期213-219,共7页
基于2020年12月杭州某国控站点PM_(2.5)样品组分监测数据,结合该站点的气象参数和PM_(2.5)质量浓度数据,对单颗粒的成分以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PM_(2.5)主要成分为富钾K(30.3%),元素碳EC(30.1%),矿物质MD(10.5%),重金属HM(10.3%...
基于2020年12月杭州某国控站点PM_(2.5)样品组分监测数据,结合该站点的气象参数和PM_(2.5)质量浓度数据,对单颗粒的成分以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PM_(2.5)主要成分为富钾K(30.3%),元素碳EC(30.1%),矿物质MD(10.5%),重金属HM(10.3%)。(2)PM_(2.5)主要污染源为二次无机源(26.6%)、机动车尾气源(23.5%)、燃煤源(16.2%)、扬尘源(12.4%)以及工业工艺源(11.8%)。综合分析显示,监测时段污染过程主要可能是机动车尾气、燃煤源、工业工艺源等排放积累以及不利气象因素导致的颗粒物富集过多,建议污染天气时应优先考虑对这三种污染源进行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_(2.5)
单颗粒
化学成分
来源解析
杭州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杭州市一次持续性O_(3)污染过程成因分析
1
作者
张特
许汇锋
陈玲红
金嘉佳
沈建东
叶旭红
机构
浙江大学青山湖能源研究基地
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0-815,共6页
基金
杭州市科委资助项目(No.20201203B126)。
文摘
明确O_(3)污染成因才能采取有效的O_(3)管控措施。针对杭州市2022年9月4—13日发生的一次持续性O_(3)污染过程,研究了污染发生前、污染暴发期、污染持续期以及污染消除期等不同阶段的气象条件、区域背景O_(3)浓度及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基于正定矩阵因子模型并结合O_(3)生成潜势和后向轨迹模型,重点讨论了造成O_(3)污染的关键VOCs、VOCs排放源贡献及其主要来源。结果表明:高温(日最高温度>28.7℃)、低湿(日均湿度<70%)、静稳天气(风速<3 m/s)的气象条件是此次O_(3)污染的主要外因;乙烯、丙烯、1-丁烯、乙醛等为此次污染过程中生成O_(3)的关键VOCs组分,而关键VOCs载荷较高的排放源中,工艺过程源、机动车排放源和油气挥发源为O_(3)污染暴发的主要内因,石化排放源为O_(3)污染持续的主要内因。
关键词
O_(3)污染
成因分析
挥发性有机物
正定矩阵因子模型
Keywords
O_(3)pollution
cause analysi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posi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 model
分类号
X51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杭州冬季易发污染时段PM_(2.5)组分特征及来源解析
2
作者
陈健松
张特
许汇锋
应方
陈玲红
机构
浙江省杭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
出处
《上海环境科学》
2022年第5期213-219,共7页
文摘
基于2020年12月杭州某国控站点PM_(2.5)样品组分监测数据,结合该站点的气象参数和PM_(2.5)质量浓度数据,对单颗粒的成分以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PM_(2.5)主要成分为富钾K(30.3%),元素碳EC(30.1%),矿物质MD(10.5%),重金属HM(10.3%)。(2)PM_(2.5)主要污染源为二次无机源(26.6%)、机动车尾气源(23.5%)、燃煤源(16.2%)、扬尘源(12.4%)以及工业工艺源(11.8%)。综合分析显示,监测时段污染过程主要可能是机动车尾气、燃煤源、工业工艺源等排放积累以及不利气象因素导致的颗粒物富集过多,建议污染天气时应优先考虑对这三种污染源进行管控。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_(2.5)
单颗粒
化学成分
来源解析
杭州市
Keywords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PM_(2.5)
Single particle
Chemical composition
Source analysis Hangzhou City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杭州市一次持续性O_(3)污染过程成因分析
张特
许汇锋
陈玲红
金嘉佳
沈建东
叶旭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杭州冬季易发污染时段PM_(2.5)组分特征及来源解析
陈健松
张特
许汇锋
应方
陈玲红
《上海环境科学》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