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无意识因素——以大理白族农村地区自发性文艺团体为中心
1
作者 许沃伦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3-35,共3页
大理白族农村地区不断发展的自发性文艺团体,还未意识到自身的行为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但通过这些文艺团体,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文艺团体对本民族文化和相邻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文艺队的组织方式及发展模式也为我们展示了一条民族... 大理白族农村地区不断发展的自发性文艺团体,还未意识到自身的行为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但通过这些文艺团体,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文艺团体对本民族文化和相邻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同时文艺队的组织方式及发展模式也为我们展示了一条民族文化传承的新路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团体 无意识 认同 文化传承
下载PDF
仪式的双向度:村落日常生活与国家治理中的平衡——《直苴彝族倮倮颇祭“尼”仪式研究》述评
2
作者 许沃伦 《今日民族》 2016年第7期53-54,共2页
祭祀仪式是以信仰超自然力量存在为基础的一种文化展演,是内心信仰世界的外在表达,隐含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在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传统民族文化等因素导致原始宗教因素得以较多保留,祭祀行为较为常见.祭祀仪式是一种地域... 祭祀仪式是以信仰超自然力量存在为基础的一种文化展演,是内心信仰世界的外在表达,隐含着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在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传统民族文化等因素导致原始宗教因素得以较多保留,祭祀行为较为常见.祭祀仪式是一种地域性文化的“灵魂”,内涵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结晶.祭祀仪式的各种器物如同人们生活中的密码,是打开人与自然之间的暗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仪式 日常生活 国家治理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双向度 传统民族文化 述评 彝族
下载PDF
白族支系那马人族群认同情境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何明 许沃伦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3-77,共5页
民族内部不同支系对所属民族的认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白族支系那马人的语言、艺术形式等的调查来呈现那马人的族群认同。那马人并非不认同于白族这一民族身份,他们只是根据不同的场合情境... 民族内部不同支系对所属民族的认同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对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白族支系那马人的语言、艺术形式等的调查来呈现那马人的族群认同。那马人并非不认同于白族这一民族身份,他们只是根据不同的场合情境选择突出白族身份还是那马人身份。那马人不断强调与大理白族之间的差异是其摆脱和改变群体利益边缘化的一种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 那马人 大理 开益 族群认同
原文传递
“不招不嫁”:大理白族现代婚俗现象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许沃伦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60-165,共6页
以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的婚俗变迁为切入点,探讨在生计方式、婚姻家庭观念急剧变迁的现代化背景下"不招不嫁"婚俗如何应运而生。从婚礼仪式开始一直到婚后孩子的姓氏选择,"不招不嫁"婚俗都力图寻找传统与现代、男方与... 以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的婚俗变迁为切入点,探讨在生计方式、婚姻家庭观念急剧变迁的现代化背景下"不招不嫁"婚俗如何应运而生。从婚礼仪式开始一直到婚后孩子的姓氏选择,"不招不嫁"婚俗都力图寻找传统与现代、男方与女方之间的平衡。这一现代婚俗不仅以变通的形式解决了居住方式、家庭继嗣、父母养老等问题,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婚姻中女性完全从属于夫家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理白族 “不招不嫁” 婚俗变迁
原文传递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婚姻家庭研究综述
5
作者 许沃伦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 CSSCI 2015年第1期200-205,共6页
婚姻家庭一直以来在人类学、社会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婚姻家庭研究出现了新的取向,婚姻礼仪及聘礼背后的文化逻辑、姻亲关系、新型居住方式,家庭结构的变化及独生子女的婚姻家庭等问题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本... 婚姻家庭一直以来在人类学、社会学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婚姻家庭研究出现了新的取向,婚姻礼仪及聘礼背后的文化逻辑、姻亲关系、新型居住方式,家庭结构的变化及独生子女的婚姻家庭等问题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本文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对婚姻家庭在中国的研究现状做出总结归纳,中国的婚姻家庭研究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未来在研究内容和研究视角上还应进一步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礼仪 家庭结构 居住方式 姻亲关系 研究综述
原文传递
白族支系那马人研究述评
6
作者 许沃伦 《大理民族文化研究论丛》 2017年第1期568-573,共6页
那马人,在有些书中也写作'拉马人''拉玛人','那马''拉马''拉玛'都是纳西族对居住在澜沧江沿岸的白族称呼。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中自报登记的民族名称达400多种,仅云南省就有260多种。这... 那马人,在有些书中也写作'拉马人''拉玛人','那马''拉马''拉玛'都是纳西族对居住在澜沧江沿岸的白族称呼。1953年全国第一次人口普查中自报登记的民族名称达400多种,仅云南省就有260多种。这其中包括'那马'(拉玛)、'勒墨'这两种名称,后来经过专家学者的深入调查,于1956年将'那马'与'勒墨'认定为民家的支系。后来经过反复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支系 人口普查 拉马 全国 名称 那马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