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镜下自体-同种异体混编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许沛荣 陈伟南 +4 位作者 金根洋 高建明 何俊山 王亚东 宗序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37-39,43,共4页
目的评估自体-同种异体混编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80例,术前、术后行Lachman试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分级(IKDC)、Lysholm评分及KT-1000测试,进行主客观... 目的评估自体-同种异体混编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于本院就诊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80例,术前、术后行Lachman试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分级(IKDC)、Lysholm评分及KT-1000测试,进行主客观评分,评估重建疗效。结果重建术后顺利完成康复训练并获得3年随访的病例共80例,重建前后的Lachman试验、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及KT-1000测试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同种异体混编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同种异体肌腱 自体肌腱
下载PDF
关节镜下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的微创治疗 被引量:10
2
作者 华国军 刘云鹏 +1 位作者 许沛荣 骆宇春 《中国骨伤》 CAS 2011年第9期723-725,共3页
目的:分析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特点,介绍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12例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Meyers-McKeever骨折分型:Ⅰ型1例,Ⅱ型4例,Ⅲ型7例。新鲜骨折10例,陈旧骨折2例;男10例,... 目的:分析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的特点,介绍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治疗的方法。方法:对2004年1月至2008年12月12例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Meyers-McKeever骨折分型:Ⅰ型1例,Ⅱ型4例,Ⅲ型7例。新鲜骨折10例,陈旧骨折2例;男10例,女2例;年龄8~13岁,平均10岁。所有病例进行了关节镜探查、复位,克氏针固定。随访时间10~36个月,了解骨折愈合、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稳定性等情况。合并半月板损伤1例,滑车区软骨损伤1例,半月板嵌入骨块下5例。结果:骨折愈合时间平均5周,无畸形愈合、骨不连,无髁间窝撞击表现。术后3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92.7±2.5)分,术后6个月平均(96.4±1.7)分,所有患膝恢复健侧活动度。结论:儿童胫骨髁间棘骨折以Ⅱ、Ⅲ型多见,软骨及半月板等关节內合并伤少见。关节镜辅助下交叉克氏针固定法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符合儿童骨生长快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胫骨骨折 关节镜手术操作 外科手术 微创性
下载PDF
258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骆宇春 刘云鹏 +4 位作者 张焱 许斌 许沛荣 李坤 樊荣 《东南国防医药》 2010年第6期493-496,共4页
目的通过对10年258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对258例266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单侧膝关节置换250例,双侧膝关节同期置换8例16膝;行髌骨置换16例16膝。原... 目的通过对10年258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近、中期临床疗效。方法 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对258例266膝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单侧膝关节置换250例,双侧膝关节同期置换8例16膝;行髌骨置换16例16膝。原发疾病包括骨性关节炎(23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5例),创伤性关节炎(9例)。关节畸形包括膝内外翻畸形、屈曲挛缩畸形。216例(224膝)成功随访,随访时间4月~10年。手术前、后采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结果随访患者术后在疼痛、膝关节功能方面都有明显改善,尤其在疼痛缓解方面效果显著。膝关节活动度平均屈曲110°,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4.38分,增加到术后的平均91.43分,优良率达95.6%。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近、中期疗效佳,术后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提高;掌握正确的手术适应证、完善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有效的康复措施是获得良好疗效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骨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康复训练
下载PDF
隐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亚东 李新 +5 位作者 陈伟南 许沛荣 金根洋 何俊山 宗序华 高建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9期158-159,共2页
小腿下端和足踝部外伤后常伴有骨和肌腱外露并易感染,而且此部位软组织修复仍是临床难点之一[1-2]。Cavadas[3]首先报道将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运用于临床,其具有不损伤主干血管、无需吻合血管、解剖简单、隐神经位置恒... 小腿下端和足踝部外伤后常伴有骨和肌腱外露并易感染,而且此部位软组织修复仍是临床难点之一[1-2]。Cavadas[3]首先报道将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运用于临床,其具有不损伤主干血管、无需吻合血管、解剖简单、隐神经位置恒定、胫后动脉穿支较恒定、成活率较高等优点,临床应用价值高。作者应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端、足踝部皮肤缺损32例,术后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神经 大隐静脉 外科皮瓣 修复
下载PDF
经伤椎固定治疗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新 肖俊 +4 位作者 许沛荣 朱锋 韩旭 刘锦 金根洋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8年第5期461-464,共4页
为了分析经伤椎固定治疗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将7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别给予跨伤椎固定术(n=35)与经伤椎内固定术(n=35)治疗。结果显示,与跨伤椎固定术比较,经伤椎内固定术的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即刻以及术后6、12个... 为了分析经伤椎固定治疗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近期疗效的影响,将7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分别给予跨伤椎固定术(n=35)与经伤椎内固定术(n=35)治疗。结果显示,与跨伤椎固定术比较,经伤椎内固定术的手术时间较长,术后即刻以及术后6、12个月伤椎椎体后凸Cobb角更小,椎体前缘高度更高,末次随访时局部疼痛分级更低。本研究说明,经伤椎固定虽然手术时间延长,但近期疗效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经伤椎固定 跨伤椎固定 近期疗效
下载PDF
两种不同C2椎弓根螺钉加“Ω”形横连治疗Ⅱ型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姚建 金根洋 +4 位作者 李新武 武鹏 阮汉江 肖俊 许沛荣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35-640,649,共7页
目的:探讨普通C2椎弓根螺钉和双螺纹中空万向螺钉(新型)加“Ω”形横连固定Ⅱ型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选择1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对其颈椎C0-3椎节进行CT扫描,获得CT图像原始数据.利用Mimics 10.01等软件建立正常颈椎C0-3椎... 目的:探讨普通C2椎弓根螺钉和双螺纹中空万向螺钉(新型)加“Ω”形横连固定Ⅱ型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方法:选择1名健康成年男性志愿者对其颈椎C0-3椎节进行CT扫描,获得CT图像原始数据.利用Mimics 10.01等软件建立正常颈椎C0-3椎节三维有限元模型(包含椎间盘、韧带等组织),并进行有效性验证.在已验证的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以下模型:Hangman骨折模型(Levine-EdwardsⅡ型);Hangman骨折+普通C2椎弓根螺钉+“Ω”横连模型;Hangman骨折+新型C2椎弓根螺钉+“Ω”横连模型;比较各模型在不同工况(屈伸、侧屈、旋转)下的三维活动范围(ROM)及置入螺钉所受应力情况,运用秩和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生理载荷下Hangman骨折模型在屈伸、侧屈、扭转方向上的ROM较正常颈椎模型明显增大,集中表现在C2-3椎节,各工况下分别增加3.89°、5.65°、2.10°;内固定模型不同椎节ROM较骨折模型显著减小,其中两内固定模型之间的ROM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况下,内固定模型中螺钉均在后伸时所受应力最大,分别为403.3MPa、370.4MPa,应力主要集中在螺钉通过骨折线的部分,而新型C2椎弓根螺钉在各工况下最大应力均小于普通C2椎弓根螺钉(P<0.05).结论:两种不同C2椎弓根螺钉(普通和新型)加“Ω”横连固定装置在最大限度保留颈椎生理性活动的同时,均能有效恢复Ⅱ型Hangman骨折颈椎稳定性;“Ω”横连下新型C2椎弓根螺钉较普通C2椎弓根螺钉具有更好的抗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NGMAN骨折 C2椎弓根螺钉 “Ω”形横连 三维有限元 生物力学
下载PDF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胸腰椎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7
7
作者 许沛荣 肖俊 +5 位作者 朱锋 韩旭 武鹏 李新武 姚建 金根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11期1166-1167,共2页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5-12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14例中青年胸腰椎骨折。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85.0±12.1)min,术中出血量(210....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2-01—2015-12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14例中青年胸腰椎骨折。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85.0±12.1)min,术中出血量(210.0±12.8)ml,术后引流量(54.0±12.5)ml。1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0(8~12)个月。术后1个月患者腰背部疼痛症状较术前明显改善,疼痛VAS评分(2.4±0.4)分。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内固定松动、断裂,拆除内固定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伤椎高度及后凸畸形矫正未丢失。末次随访时JOA评分为(25.3±2.1)分。结论 经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中青年胸腰椎骨折不需要对椎旁肌进行剥离,使椎旁软组织损伤减轻,使术中出血量减少,同时可保护脊柱结构及多裂肌的神经支配,减轻肌肉水肿,对改善患者预后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旁肌间隙入路 椎弓根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腕背入路顺行置钉治疗腕舟骨骨折 被引量:5
8
作者 华国军 刘晓晖 +1 位作者 许沛荣 骆宇春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年第11期1044-1045,共2页
目的评价经腕背人路AO空心钉(ASIF)顺行置钉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腕背人路A03.0mm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18例。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按改良Mayo法评分:优14例,良3例,可l例。结论腕背人... 目的评价经腕背人路AO空心钉(ASIF)顺行置钉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腕背人路A03.0mm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18例。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按改良Mayo法评分:优14例,良3例,可l例。结论腕背人路AO空心钉顺行置钉治疗腕舟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愈合高,是一种较好的治疗腕舟骨骨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背入路 骨折 腕舟骨 顺行置钉 内固定术
原文传递
锁骨肿瘤3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诗波 陈斌 +3 位作者 华国军 骆宇春 许斌 许沛荣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96-598,共3页
锁骨肿瘤虽然发生率非常低,但种类繁多,文献中虽然对锁骨肿瘤的报道并不少,但绝大多数为个案或小病例数报告。锁骨肿瘤不同的病变在放射学特征上可能类似,再加上多数医生对锁骨肿瘤的诊断经验不足,从而造成了锁骨肿瘤诊断上的困难。本... 锁骨肿瘤虽然发生率非常低,但种类繁多,文献中虽然对锁骨肿瘤的报道并不少,但绝大多数为个案或小病例数报告。锁骨肿瘤不同的病变在放射学特征上可能类似,再加上多数医生对锁骨肿瘤的诊断经验不足,从而造成了锁骨肿瘤诊断上的困难。本文报告本院收治的3例锁骨肿瘤的临床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肿瘤 外科手术 骨移植 锁骨切除术
原文传递
踝关节骨折中Logsplitter损伤的临床治疗与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沛荣 金根洋 +4 位作者 朱锋 刘锦 韩旭 李新武 肖俊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6期663-665,共3页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中Logsplitter损伤的临床疗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12—2016-12收治的Logsplitter损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数量共计66例,对本次研究对象的受伤原因以及受伤程度进行分析,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治... 目的分析踝关节骨折中Logsplitter损伤的临床疗法以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2-12—2016-12收治的Logsplitter损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数量共计66例,对本次研究对象的受伤原因以及受伤程度进行分析,综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经过治疗之后,切口愈合时间由长到短为:切口愈合时间由长到短分别为开放性损伤>联合切口>单切口>闭合性损伤;患者骨折骨性愈合时间(21.67±2.42)周。并发症发生率最高为关节疼痛伴间歇变窄。结论Logsplitter损伤类型较多,在治疗的过程,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以及切口位置,进而有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 Logsplitter 损伤 分析
原文传递
加自制横连的后路C_2椎弓根螺钉系统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新武 刘锦 +4 位作者 韩旭 朱锋 肖俊 许沛荣 金根洋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1-354,共4页
[目的]探讨加自制横连椎弓根螺钉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5年4月在解放军101医院接受加自制横连联合C_2椎弓根螺钉系统手术治疗且病历资料完整的13例不稳定Hangma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 [目的]探讨加自制横连椎弓根螺钉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5年4月在解放军101医院接受加自制横连联合C_2椎弓根螺钉系统手术治疗且病历资料完整的13例不稳定Hangman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随访X线片和或CT观察骨折复位及愈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66.52±14.14)min,术中出血量(77.31±14.73)ml,术中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术后无脑脊液漏、血肿形成及伤口感染等手术并发症。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2.32±8.51)个月,骨折部位于术后3个月复查时均正常骨性愈合,随访钉棒在位良好,无移位、滑脱现象。术前颈部疼痛VAS评分(6.84±1.23),末次随访时为(1.2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自制横连椎弓根螺钉治疗不稳定Hangman骨折,固定可靠,手术复位简单满意,并发症发生率低,临床疗效确切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横连 后路钉棒系统 HANGMAN骨折
原文传递
Hangman骨折新型内固定模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武鹏 李新武 +6 位作者 姚建 阮汉江 张鹏 李新 肖俊 许沛荣 金根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11期1150-1152,共3页
目的探讨C2椎弓根钉联合Ω形横连内固定治疗Levine-EdwardsⅡ型、ⅡA型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利用三维有限元建模软件及正常成人上颈椎CT薄层扫描数据建立C2椎弓根钉内固定Levine-EdwardsⅡ型Hangman骨折模型(传统内固定组)... 目的探讨C2椎弓根钉联合Ω形横连内固定治疗Levine-EdwardsⅡ型、ⅡA型Hangman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利用三维有限元建模软件及正常成人上颈椎CT薄层扫描数据建立C2椎弓根钉内固定Levine-EdwardsⅡ型Hangman骨折模型(传统内固定组)及C2椎弓根钉联合Ω形横连内固定Levine-EdwardsⅡ型Hangman骨折模型(新型内固定组),比较分析2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与正常上颈椎模型相比,传统内固定组与新型内固定组上颈椎活动度变化幅度一致。在侧屈、旋转、前屈和后伸方向上,新型内固定组椎弓根钉的最大应力较传统内固定组分别减小7.02%、6.09%、0.32%、0.40%。在前屈、后伸、侧屈方向上,新型内固定组椎弓根钉的轴向拔出力较传统内固定组分别减小27.2%、18.6%、1.1%。结论新型内固定组合对上颈椎活动度的影响同传统内固定相似,但能更有效维持理想骨折复位和骨折端的稳定,是一种治疗Levine-EdwardsⅡ型、ⅡA型Hangman骨折更为理想的内固定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vine-EdwardsⅡ型Hangman骨折 有限元模型 椎弓根钉 Ω形横连
原文传递
撑开复位后行伤椎置钉在胸腰椎爆裂骨折切开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
13
作者 许沛荣 项杨 +4 位作者 郭峰 韩旭 穆帅 彭超 金根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比较撑开复位后行伤椎置钉与先伤椎置钉再行撑开复位在切开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7—2019-02采用切开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8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40例在术中撑开复位后行伤椎置钉... 目的比较撑开复位后行伤椎置钉与先伤椎置钉再行撑开复位在切开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7—2019-02采用切开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8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40例在术中撑开复位后行伤椎置钉(观察组),42例在术中伤椎置钉后再行撑开复位(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椎管面积改善率、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楔变角、伤椎Cobb角以及术后12个月Frankel脊髓神经功能等级,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12个月的McGill评分、ODI指数。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个月椎管面积改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大于对照组,伤椎楔变角、伤椎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12个月观察组McGill评分、OD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脊髓神经功能等级为E级的占比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切开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时,在术中撑开复位后行伤椎置钉可获得较好的脊柱稳定性,该方法有利于伤椎高度、脊柱生理曲度、神经功能的恢复,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骨折 骨折复位 椎弓根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新 肖俊 +3 位作者 许沛荣 朱锋 韩旭 金根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年第6期607-609,共3页
目的探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5—2017-06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随访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结果62例术后获得随访6~16个月,手术时间30~80 min,术... 目的探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5—2017-06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62例,随访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结果62例术后获得随访6~16个月,手术时间30~80 min,术中出血量80~300 ml。术后髋关节正位、股骨颈轴位片显示骨折复位及固定满意,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采用Harris评分,优52例,良9例,差1例,优良率98.4%,1例患者骨质疏松,螺旋刀片置入偏后,后期出现螺旋刀片切出,术后1年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结论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理想方法,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愈合率高、稳定性好、患肢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复位 股骨粗隆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颈椎过伸性损伤伴多节段继发性椎管狭窄的MRI特点与颈后路手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旭 许沛荣 +1 位作者 朱锋 金根洋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0年第5期477-479,共3页
目的分析颈椎过伸性损伤伴多节段继发性椎管狭窄的MRI特点并探讨颈后路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8-12诊治的47例伴有多节段继发性椎管狭窄的无骨折脱位型颈椎过伸性损伤,其中颈椎间盘突出26例(颈椎间盘突出... 目的分析颈椎过伸性损伤伴多节段继发性椎管狭窄的MRI特点并探讨颈后路手术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6—2018-12诊治的47例伴有多节段继发性椎管狭窄的无骨折脱位型颈椎过伸性损伤,其中颈椎间盘突出26例(颈椎间盘突出组),后纵韧带骨化14例(后纵韧带骨化组),颈椎病7例(颈椎病组)。比较各组术前与末次随访时JOA评分、ASIA评分、Frankel等级。结果4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6~18)个月。颈椎间盘突出组、后纵韧带骨化组、颈椎病组术后JOA评分、ASIA评分、Frankel等级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伴有多节段继发性椎管狭窄的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术前根据患者的MRI特点,制定个性化颈后路治疗方案,可以获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过伸性损伤 椎管狭窄 MRI 颈后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