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巷道防冲吸能钢管混凝土拱架支护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许海亮 高晗钧 +2 位作者 宋义敏 安栋 郑鑫雷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62,共10页
针对目前巷道支护中钢管混凝土拱架缺乏可缩让压性能的问题,从吸能让位角度设计了一种防冲吸能钢管混凝土拱架结构。通过Abaqus建立新型钢管混凝土拱架与围岩组合模型,在静载与动载两种荷载状态下,对比分析新型拱架对巷道的支护效果与... 针对目前巷道支护中钢管混凝土拱架缺乏可缩让压性能的问题,从吸能让位角度设计了一种防冲吸能钢管混凝土拱架结构。通过Abaqus建立新型钢管混凝土拱架与围岩组合模型,在静载与动载两种荷载状态下,对比分析新型拱架对巷道的支护效果与抗冲击能力。结论如下:①根据合理的让位阻力特性设计吸能构件壁厚与尺寸,在拱架上部连接处和底弧段中部设置吸能构件,可避免弯曲过大发生失稳。套管形状依据U型钢拱架卡揽结构设置为折纹型,与拱架摩擦实现缩动让压;②在竖向与侧向冲击下,优化后拱架支护巷道各点位移量呈减少趋势,降低了拱架顶弧段下沉与底弧段上拱,支护效果更强;③静载作用下,优化后拱架与吸能构件接触后,拱架各点处塑性应变不再增加,吸能构件代替拱架发生形变。在受到动载后,吸能构件能快速响应,同时拱架两帮拐角发生弯曲变形,其余部分仍未发生明显变形。吸能构件压溃后,拱架整体塑性应变开始增加,最终优化后拱架各点等效塑性应变竖向与侧向冲击下分别降低了10%~50%和13%~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吸能构件 防冲设计 巷道支护 冲击地压
下载PDF
颗粒填充钢管支护构件防冲减震性能研究
2
作者 许海亮 高晗钧 +2 位作者 安栋 宋义敏 郑鑫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21,共8页
为解决钢管混凝土内部混凝土收缩产生裂缝导致支护效果减弱问题,基于光滑粒子流(SPH)方法研究砂石颗粒充填钢管防冲减震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砂石钢管和钢管混凝土受到轴向冲击与循环荷载作用模型,通过吸能指标与阻尼比进行对比,最... 为解决钢管混凝土内部混凝土收缩产生裂缝导致支护效果减弱问题,基于光滑粒子流(SPH)方法研究砂石颗粒充填钢管防冲减震性能,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砂石钢管和钢管混凝土受到轴向冲击与循环荷载作用模型,通过吸能指标与阻尼比进行对比,最终充填至巷道拱形支架中分析二者支护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顶板轴向冲击时砂石钢管顶板能量衰减更多,且内部塑性耗散能密度更大,产生裂缝的概率更低。砂石钢管内部颗粒黏聚效果良好更早进入回升段,恒载段更加稳定,吸能效率更优;循环荷载作用时砂石钢管内部颗粒具有较好黏聚力与摩擦耗能作用,滞回曲线宽度增幅较小,砂石颗粒钢管阻尼比大于钢管混凝土,耗能效果较好;在巷道支护中,砂石充填拱架支护巷道位移量与拱架等效塑性应变值基本小于钢管混凝土拱架,其中两帮底部受弯较严重位置巷道位移量与拱架等效塑性应变大于钢管混凝土。研究结果为钢管支护构件在巷道支护的运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管混凝土 砂石钢管 吸能防冲 减震耗能 巷道支护
下载PDF
预折纹吸能构件恒阻性能优化研究
3
作者 许海亮 杜羽 +2 位作者 宋义敏 高晗钧 谭安福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33,共8页
目的防冲吸能构件作为冲击地压发生时保护液压缸正常工作的核心构件,其支护效果是评判吸能防冲液压支架优劣的重要标准。方法基于应用广泛的方形预折纹吸能构件,采用鱼群优化算法,运用数值仿真和数据处理软件协同分析方法,建立吸能构件... 目的防冲吸能构件作为冲击地压发生时保护液压缸正常工作的核心构件,其支护效果是评判吸能防冲液压支架优劣的重要标准。方法基于应用广泛的方形预折纹吸能构件,采用鱼群优化算法,运用数值仿真和数据处理软件协同分析方法,建立吸能构件的优化流程,得到吸能构件的加肋区,并与原构件对比,证明方案可行性。结果结果表明:(1)方形预折纹吸能构件由完全相同的8个梯形与8个三角形组成,以中轴线对称排列组成。通过分析构件形变情况,可知其形变较大区域集中在三角形区域上部与梯形区域底部,且有沿两腰预折纹向顶部延伸趋势,梯形侧壁中部出现塑性变形带;(2)通过对方形预折纹吸能构件进行局部加厚,承载力-位移曲线在弹性段形变结束后的衰减程度明显降低;(3)与原构件相比,优化后构件压溃峰值荷载增加,且各项支护性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提升,吸能构件的优化效果良好。结论本文中的新型加肋优化方法具有可靠性与可行性,对预防冲击地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能构件 等效塑性应变 数值模拟 支护性能 鱼群优化算法
下载PDF
围压作用下新型支架抗冲击性能研究
4
作者 许海亮 高晗钧 +2 位作者 郭旭 宋义敏 安栋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1-28,共8页
目的 针对巷道传统门式支护结构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向吸能防冲支护结构。方法 通过建立与围岩协同作用下的数值分析模型,研究支护体系在面对静载、竖向冲击与横向冲击工况时的支护效果。结果 结果表明:(1)静载工况下,巷道左柱... 目的 针对巷道传统门式支护结构承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多向吸能防冲支护结构。方法 通过建立与围岩协同作用下的数值分析模型,研究支护体系在面对静载、竖向冲击与横向冲击工况时的支护效果。结果 结果表明:(1)静载工况下,巷道左柱与右柱的柱顶与柱底最易发生破坏;新型支架只发生较小的竖向位移,支护效果较好。(2)竖向和横向冲击作用下,巷道易发生破坏位置分别为巷道拐角处和巷道顶底中部;横向冲击时,巷道顶底中部有发生破坏趋势,后续需要对支架中柱进行加强。(3)新型支架在面对竖向冲击与横向冲击工况时其形变趋势基本相同,首先出现屈服位置为顶梁连接处与立柱结构连接处,后续可针对该位置进行强化。(4)相比传统门式支架,新型支架的柔性链与V形槽结构受到冲击时能够迅速响应,为支护结构提供较好的保护作用。结论 研究结果为门式支护结构在巷道支护中的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向吸能防冲支护结构 吸能构件 巷道支护 冲击地压
下载PDF
《智能测绘》课程中“微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敬宗 许海亮 +1 位作者 宋小软 宋志飞 《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2-46,共5页
“微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在《智能测绘》课程中开展“微思政”教育,包括四方面内容:“微思政”平台的应用和“微活动”的开展、“微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的“微融合”及考核中“微思政”的应用。实... “微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在《智能测绘》课程中开展“微思政”教育,包括四方面内容:“微思政”平台的应用和“微活动”的开展、“微思政”元素的深度挖掘、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的“微融合”及考核中“微思政”的应用。实践证明,“微思政”教育在工科专业课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育人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其它专业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测绘 微思政 课程思政
下载PDF
次氯酸钠氧化法处理含镍电镀废水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毋浪鹏 许海亮 +3 位作者 郑元武 钟晓丽 刘可 李梦洋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4-149,共6页
[目的]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被广泛应用于电镀、印染、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废水处理。[方法]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处理电镀废水,通过静态试验探究次氯酸钠的投加量、反应时间、初始pH等因素对电镀废水中总镍、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处理效果的... [目的]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被广泛应用于电镀、印染、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废水处理。[方法]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处理电镀废水,通过静态试验探究次氯酸钠的投加量、反应时间、初始pH等因素对电镀废水中总镍、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处理效果的影响。对比了在较优条件下分别采用机械搅拌和曝气搅拌时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较佳的工艺条件为:10%(质量分数)次氯酸钠溶液投加量100 mL/L,初始pH为6.0,反应时间90 min。在该条件下,废水中总镍、总磷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9.97%、99.94%和99.41%,其出水浓度均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3”的要求。电镀废水处理过程采用机械搅拌和曝气搅拌均可,但采用机械搅拌的处理效果更佳。[结论]采用次氯酸钠氧化法可有效去除含镍电镀废水中镍、磷和氨氮,使废水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镍电镀废水 次氯酸钠 氧化 总镍 氨氮 总磷
下载PDF
某电镀园区络合态锌镍废水处理工艺改造
7
作者 毋浪鹏 郑元武 +3 位作者 许海亮 钟晓丽 陈伟龙 刘可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0,共6页
[目的]电镀废水中的锌离子和镍离子一般以稳定的络合态形式存在,处理难度大。某电镀园区络合态废水的原处理工艺为一级氧化破络沉淀+二级螯合沉淀,处理后出水的镍、锌不能稳定达标。[方法]将该园区的废水处理工艺改为一级脱氮破络沉淀+... [目的]电镀废水中的锌离子和镍离子一般以稳定的络合态形式存在,处理难度大。某电镀园区络合态废水的原处理工艺为一级氧化破络沉淀+二级螯合沉淀,处理后出水的镍、锌不能稳定达标。[方法]将该园区的废水处理工艺改为一级脱氮破络沉淀+二级螯合沉淀。[结果]改造后,出水的总镍和总锌均能稳定满足GB 21900-2008标准中“表3”的要求,同时吨水运行成本相比于改造前降低了约30元,一年可为园区节约72万元,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结论]改造工艺运行稳定,处理效果佳,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破络 螯合沉淀 降本增效
下载PDF
碱性络合态锌镍废水的水质分析
8
作者 毋浪鹏 李梦洋 +3 位作者 郑元武 许海亮 钟晓丽 施湖雷 《电镀与涂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152,共7页
[目的]研究碱性络合态锌镍废水的水质特征。[方法]以国内不同地区电镀园区的碱性络合态锌镍废水为对象,分析了它们的污染物指标特征及不同指标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所研究的废水水样的pH均大于11.0,镍、锌离子浓度差异较大,镍离子主... [目的]研究碱性络合态锌镍废水的水质特征。[方法]以国内不同地区电镀园区的碱性络合态锌镍废水为对象,分析了它们的污染物指标特征及不同指标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所研究的废水水样的pH均大于11.0,镍、锌离子浓度差异较大,镍离子主要以络合态形式存在,锌离子部分以络合态形式存在,氮主要以有机氮形式存在。碱性络合态锌镍废水的总镍与COD(化学需氧量)、总氮、有机氮及电导率之间无明显的线性关系。[结论]碱性络合态锌镍废水具有高pH和高电导率的特征,宜采用电化学氧化破络法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水质分析 污染物检测
下载PDF
反硝化颗粒污泥处理电镀废水中硝态氮的中试研究
9
作者 王佩超 秦远乐 +3 位作者 余华东 刘俊涛 麻峰崚 许海亮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4年第4期25-30,共6页
采用絮状污泥培育的反硝化颗粒污泥处理实际电镀废水中的硝态氮,通过逐步提升反硝化负荷,培养反硝化颗粒污泥,以评估该污泥的脱氮效果及其性状变化,进而探索其在电镀废水脱氮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潜力。试验结果显示,在进水COD的质量浓度为4... 采用絮状污泥培育的反硝化颗粒污泥处理实际电镀废水中的硝态氮,通过逐步提升反硝化负荷,培养反硝化颗粒污泥,以评估该污泥的脱氮效果及其性状变化,进而探索其在电镀废水脱氮处理中的实际应用潜力。试验结果显示,在进水COD的质量浓度为400~520 mg/L,NO_(3)^(-)-N的质量浓度为50~100 mg/L,NO2--N的质量浓度为0.2~2.3 mg/L,pH值为6.5~7.2,反应器溶解氧的质量浓度小于0.2 mg/L,上升流速为2~6 m/h的条件下,当脱氮负荷提升至3.4 kg[NO_(3)^(-)-N]/(m^(3)·d)时,硝态氮的去除率高达95%以上,且Δρ(COD)/Δρ(NO_(3)^(-)-N)平均值仅为3.85∶1。系统稳定运行时间长达30 d,处理后出水中NO_(3)^(-)-N的质量浓度低于5 mg/L。此外,处理电镀废水后,反硝化颗粒污泥中的钙、铜、镍、铁含量均有显著上升。同时,成熟的颗粒污泥的VSS/SS值明显降低,颗粒污泥的粒径主要集中在1.0~2.8 mm范围内。反硝化颗粒污泥在处理电镀废水时展现出脱氮负荷高、出水NO_(3)^(-)-N浓度低、Δρ(COD)/Δρ(NO_(3)^(-)-N)低以及脱氮效果稳定等特点,可显著提高处理电镀废水NO_(3)^(-)-N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硝化 颗粒污泥 电镀废水 NO_(3)^(-)-N 上升流速 脱氮负荷
下载PDF
钻孔爆破振动速度计算公式及其简化的探讨 被引量:37
10
作者 许海亮 张继春 +1 位作者 杨红 甄新武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99-903,914,共6页
针对萨道夫斯基公式不能反映钻孔爆破自由面尺寸影响的不足,提出了可体现自由面面积对爆破震动强度产生较大影响这一特点的钻孔爆破振动速度计算公式.通过人和场隧道掘进爆破的实测数据检验,钻孔爆破振速公式的准确率比萨道夫斯基公式高... 针对萨道夫斯基公式不能反映钻孔爆破自由面尺寸影响的不足,提出了可体现自由面面积对爆破震动强度产生较大影响这一特点的钻孔爆破振动速度计算公式.通过人和场隧道掘进爆破的实测数据检验,钻孔爆破振速公式的准确率比萨道夫斯基公式高80%,且对于质点振动速度大于0.5 cm.s-1的测点,其相对误差不超过5%的测点数达90%以上.实测数据检验表明,提出的钻孔爆破振速简化计算公式,明显优于萨道夫斯基公式,且计算简便,更适合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爆破 振动计算公式 简化公式
下载PDF
钻孔爆破中质点振动速度的预测公式探讨 被引量:24
11
作者 许海亮 张继春 郭建群 《爆破》 CSCD 2003年第3期75-78,共4页
 以人和场浅埋隧道掘进爆破的地震波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隧道边墙和地表振动速度在不同爆破条件下的变化特征发现,同一测点的振动速度除了与药量、爆源距有关外,还与钻孔爆破的自由面条件有关。针对萨道夫斯基公式不能反映钻孔爆...  以人和场浅埋隧道掘进爆破的地震波实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分析隧道边墙和地表振动速度在不同爆破条件下的变化特征发现,同一测点的振动速度除了与药量、爆源距有关外,还与钻孔爆破的自由面条件有关。针对萨道夫斯基公式不能反映钻孔爆破的自由面尺寸的不足,提出了可体现自由面面积对爆破震动强度产生较大影响这一特点的修正公式。对实测振动速度的预测计算表明,该修正公式的准确率比萨道夫斯基公式高80%,且对于质点振动速度大于0.5cm/s的测点,其相对误差不超过5%的测点数达90%以上,而萨道夫斯基公式的相应值则小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爆破 质点振动速度 预测 隧道 地震波 自由面 误差
下载PDF
考虑路面不平整度因素的车路耦合振动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6
12
作者 许海亮 袁勇 +1 位作者 屈铁军 唐浚然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152-156,共5页
目前在道路结构相关计算分析中车辆荷载多以静力荷载为主,均未考虑在路面不平整度激励下车路耦合效应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已有车辆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道路结构振动的影响建立了车路耦合模型。经现场实测数据的验证,该模型能够... 目前在道路结构相关计算分析中车辆荷载多以静力荷载为主,均未考虑在路面不平整度激励下车路耦合效应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在已有车辆模型的基础上,考虑了道路结构振动的影响建立了车路耦合模型。经现场实测数据的验证,该模型能够较好的反映车路作为一个大系统的振动情况,是一个形式简单,计算方便,应用价值较高的模型。利用耦合模型和传统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车路耦合效应对车辆悬挂系统的振动影响较小;但对车辆非悬挂系统的振动和车路间作用力(中心化)的影响较大。实际算例显示较传统模型,耦合模型下车路间作用力最大幅值增大七倍,因此对于车路共同作用系统下的道路结构振动研究车辆耦合效应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 道路 耦合系统 路面不平整度 线性模型
下载PDF
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课程思政新型体系构建
13
作者 宋义敏 安栋 +1 位作者 张军徽 许海亮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4年第11期78-81,共4页
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任务,既要让学生拥有深厚专业知识,还要让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有创新精神的社会栋梁。通过思政教育进课堂、进头脑、进行动、出能力、出创新、出情怀,构建培养高水平... 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任务,既要让学生拥有深厚专业知识,还要让学生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成为有担当、有责任、有创新精神的社会栋梁。通过思政教育进课堂、进头脑、进行动、出能力、出创新、出情怀,构建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的“三进三出”课程思政新型体系,提升课程思政水平。同时提出构建“三进三出”课程思政体系的主要措施、推进方式和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课程思政 思政教育 土木工程专业
下载PDF
隧道掘进爆破震动放大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14
作者 许海亮 张继春 任贺靖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609-612,616,共5页
通过渝怀铁路人和场浅埋隧道掘进爆破现场试验,进行隧道特殊位置处质点振动特征研究.以实测振速波形为基础,分析掌子面前后的地表振动速度和隧洞内变断面处的质点振动速度变化规律.对试验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成形隧道对岩体整体结构的... 通过渝怀铁路人和场浅埋隧道掘进爆破现场试验,进行隧道特殊位置处质点振动特征研究.以实测振速波形为基础,分析掌子面前后的地表振动速度和隧洞内变断面处的质点振动速度变化规律.对试验研究成果的分析发现,成形隧道对岩体整体结构的改变导致地表振速产生放大效应,使得成洞区地表的振动速度是未开挖区对称位置处的1.310~2.056倍,特别是掏槽爆破的振动放大效应更为明显;在隧道断面由小变大处,同样存在对爆破引起的质点振动速度的放大作用,其放大倍数达1.5~2.1以上.为此,应注意避免隧道掘进爆破的振动放大效应对施工产生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掘进爆破 地震效应 振速 放大效应
下载PDF
冲击地压预测的煤岩变形局部化方法 被引量:8
15
作者 潘一山 宋义敏 +2 位作者 朱晨利 任何 许海亮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5-198,共14页
冲击地压预测是冲击地压防治的前提和基础,是冲击地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目前冲击地压前兆和冲击地压孕育过程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不清问题,从煤岩变形破坏的固有特征及冲击地压的失稳问题本质出发,借鉴经典力学中的能量原理,提... 冲击地压预测是冲击地压防治的前提和基础,是冲击地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针对目前冲击地压前兆和冲击地压孕育过程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不清问题,从煤岩变形破坏的固有特征及冲击地压的失稳问题本质出发,借鉴经典力学中的能量原理,提出了以煤岩变形局部化为前兆的冲击地压预测方法。根据虚位移原理和稳定性理论,推导并得到了冲击地压发生临界条件和煤岩变形局部化发生条件,分析煤岩变形局部化与冲击地压内在联系。采用梯度塑性理论,通过引入内部长度参数,构建煤岩变形局部化模型,分析了变形局部化带宽带的影响因素。给出了测量内部长度参数的实验方法,对变形破坏向某一区域集中,且集中区具有一定尺度的现象进行理论解析。根据变形局部化的时空演化特点,引入描述变形局部化的空间聚集性、梯度显著性和曲率显著性指标,从“时间演化”属性和“结构演化”属性对变形局部化状态进行识别。对变形局部化预测方法进行初步的应用研究,分别采用实验的声发射数据和现场的微震数据,预测煤岩试件破坏区域和煤矿冲击地压危险区域。研究表明:煤岩变形局部化开始条件和冲击地压发生的临界条件相同,即冲击地压孕育演化过程和煤岩变形局部化的过程具有一致性;煤岩变形局部化带宽度与材料内部长度参数和煤岩冲击能指数有关,随着材料内部长度增大,变形局部化带宽度线性增大,随着煤岩冲击能指数增大,变形局部化带宽度非线性减小;根据实验和现场初步应用结果,表明空间聚集性、梯度显著性和曲率显著性指标能够描述和追踪变形局部化时空演化特征,变形局部化预测冲击地压危险区域方法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预测预报 变形局部化 空间聚集性 空间尺度显著性
下载PDF
提高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效果的措施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许海亮 《人力资源管理》 2015年第11期119-119,共1页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是教育部为适应新时期城市建设人才特殊需求而设置的新兴专业。针对该专业认识实习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提高认识实习教学效果的措施建议。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认识实习 措施
下载PDF
巷道多向吸能防冲支护结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许海亮 高晗钧 +2 位作者 郭旭 宋义敏 安栋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4-231,共8页
针对现有门式支架抗冲击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梁结构上加入“V”型槽,并在两侧加入柔性链支护结构,构建了一种多向吸能防冲支护结构;以总吸能量、塑性应变、竖向位移等参数作为分析指标,研究支架面对竖向冲击与横向冲击时的支护性能,得到... 针对现有门式支架抗冲击能力不足的问题,在梁结构上加入“V”型槽,并在两侧加入柔性链支护结构,构建了一种多向吸能防冲支护结构;以总吸能量、塑性应变、竖向位移等参数作为分析指标,研究支架面对竖向冲击与横向冲击时的支护性能,得到支架各结构的形变程度与整体最易破坏位置。新型支架在竖向冲击工况下,等效塑性应变位置出现在顶梁中部连接处,后续应对顶梁连接处进行加厚处理;在整个竖向冲击过程中3根液压柱竖向位移不平均,表明支架在面对集中冲击的支护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在竖向冲击工况下,“V”型槽在面对较大速度冲击时形变较小,面对较小速度冲击时发生较大形变,表明“V”型槽在面对冲击时存在一定的响应速度;在横向冲击工况下,冲击速度较低时支架等效塑性应变主要集中在柔性链与支架连接处,后续应在柔性链与支架连接处设置环形底座;柔性链支护结构在面对横向冲击时承载力与总吸能虽略弱于面对竖向冲击时支架的支护能力,但能够起到很好的水平支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式吸能防冲支架 吸能构件 冲击地压 巷道支护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老路改造工程中关键技术指标取值的探讨
18
作者 许海亮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年第5期41-42,49,共3页
老路改造工程往往受限于道路现状条件,设计指标不能完全满足相应的道路设计规范要求,若强而为之则大大增加了工程改造成本,因此老路改造中的一些设计指标宜依据老路运行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在满足需求且保证运行安全的基础上可适当调... 老路改造工程往往受限于道路现状条件,设计指标不能完全满足相应的道路设计规范要求,若强而为之则大大增加了工程改造成本,因此老路改造中的一些设计指标宜依据老路运行的实际需求,因地制宜,在满足需求且保证运行安全的基础上可适当调整某些设计指标的取值,达到改造工程的双赢。该文以成都市人民南路为列,依据道路的实际现状,对老路改造中的设计车速、车道宽度、通行净空等关键性指标的取值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路改造 技术指标 设计车速 车道宽度 通行净空 成都市
下载PDF
新型矿用组合折纹柱构件防冲吸能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许海亮 郭旭 +1 位作者 宋义敏 安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5-232,共8页
巷道防冲吸能支护能有效防治冲击地压发生,减小突发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已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防冲吸能支护中最为关键部位是防冲吸能构件,为提高防冲吸能构件的性能,针对现有矿用防冲吸能构件中存在的不足,依据塑性变形区... 巷道防冲吸能支护能有效防治冲击地压发生,减小突发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已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防冲吸能支护中最为关键部位是防冲吸能构件,为提高防冲吸能构件的性能,针对现有矿用防冲吸能构件中存在的不足,依据塑性变形区域最大化原则,提出了一种新型矿用组合折纹柱构件。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新型矿用组合折纹柱构件与现有矿用方形预折纹构件进行对比分析,同时对新型矿用组合折纹柱构件在不同侧壁坡度、不同壁厚情况下吸能特性进行研究,使新型矿用组合折纹柱构件结构达到最优。结果表明:①在相同璧厚情况下,新型矿用组合折纹柱构件其峰值承载力、平均压溃承载力、总吸能、比吸能均有增长,其中平均压溃承载力提升34.2%、总吸能提升近33.6%,比吸能提高127.4%,新型矿用组合折纹柱构件防冲吸能性能优势明显;②随着侧壁坡度降低,压溃峰值承载力、承载力波动系数降低,平均压溃承载力增加,总吸能与比吸能轻微增加;③随着新型矿用组合折纹柱构件薄壁厚度增加,压溃峰值承载力、压溃平均承载力、总吸能与比吸能增加,承载力波动系数先减小后增加。通过对新型矿用组合折纹柱构件侧壁坡度与壁厚防冲吸能特性分析,当新型防冲吸能构件侧壁坡度为1.2、构件厚度为7 mm时,构件满足恒阻与大变形的要求;④可以通过平衡侧壁厚度和构件与刚性板接触摩擦因数来进一步降低承载力曲线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冲吸能构件 弧形薄壁构件 冲击地压 构件优化 折纹柱
下载PDF
层状复合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接触面力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许海亮 谭安福 +4 位作者 宋义敏 朱力 安栋 杜羽 高晗钧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83-1694,共12页
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利用CCD相机作为观测手段,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一种细砂岩组成的层状复合岩石试件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层状复合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接触面力学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荷载的施加,上下层试件表面的水平应变场呈现竖向... 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利用CCD相机作为观测手段,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一种细砂岩组成的层状复合岩石试件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层状复合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接触面力学特征。结果表明:(1)随着荷载的施加,上下层试件表面的水平应变场呈现竖向分布的拉压应变区交替出现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层间接触面附近尤为明显;(2)层间滑动位移整体呈波动状态分布,随着荷载的增加,层间滑动位移值逐步增大,最大滑移值为0.174mm;(3)接触面水平应力值受层间接触条件影响呈波动变化状态,层间竖向应力曲线呈V形分布;(4)加载过程中层间摩擦系数不断变化,在滑动初期阶段,摩擦系数从3.5降低至0.2,在稳定滑动阶段,摩擦系数则保持为0.15;(5)上下层面变形能密度曲线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在荷载峰值时刻,接触面变形能密度达到最大值4.2 J/m^(3)。上述研究成果可为远程岩层界面DIC监测和岩层滑动研究取值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复合岩石 三点弯曲试验 接触面 力学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