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NLK上游启动子区的克隆与鉴定
1
作者 许淑娣 王涛 +5 位作者 李惟捷 牛梦婕 李瑛 白跳 贾林涛 李圣青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1-34,共4页
初步鉴定并分析NLK上游启动子,为研究其转录调控打下基础。对NLK基因翻译起始位点上游约1 958 bp的序列分别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PCR技术扩增以上序列并测序。将PCR所得到的NLK上游片段进一步克隆到PGL-3basic载体中,构建荧光素酶报告... 初步鉴定并分析NLK上游启动子,为研究其转录调控打下基础。对NLK基因翻译起始位点上游约1 958 bp的序列分别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以PCR技术扩增以上序列并测序。将PCR所得到的NLK上游片段进一步克隆到PGL-3basic载体中,构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PGL-3basic-luc。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上述启动子的活性。成功构建了包含NLK基因上游启动子序列的荧光报告系统,经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明该重组质粒体具有转录活性。构建的NLK基因上游启动子报告基因载体为进一步研究NLK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白细胞素 荧光素酶报告系统 转录调控
下载PDF
血清CML、HB-EGF、DPP-4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和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分析
2
作者 杨小龙 赵伟 +2 位作者 金龙 马宏恩 许淑娣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3期2867-2872,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清Nε-羧甲基赖氨酸(CML)、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B-EGF)、二肽基肽酶-4(DPP-4)与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 目的 探讨血清Nε-羧甲基赖氨酸(CML)、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B-EGF)、二肽基肽酶-4(DPP-4)与冠心病(CHD)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接受PCI术治疗的CHD合并T2DM患者350例为研究对象,术前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累及血管支数,将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198例)、双支病变组(134例)、多支病变组(18例)。检测血清CML、HB-EGF、DPP-4水平。PCI术后1年随访,根据是否发生ISR,将患者分为ISR组(65例)和非ISR组(285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D合并T2DM患者PCI术后ISR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对CHD合并T2DM患者PCI术后ISR的预测效能。结果 多支病变组血清CML、HB-EGF、DPP-4水平高于双支病变组、单支病变组(P<0.05),且双支病变组血清CML、HB-EGF、DPP-4水平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ISR组血清CML、HB-EGF、DPP-4水平高于非ISR组(P<0.05)。高SYNTAX评分、高CML、HB-EGF、DPP-4水平为CHD合并T2DM患者PCI术后IS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YNTAX评分、CML、HB-EGF、DPP-4水平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6、0.644、0.760、0.769、0.931。Bootstrap法(B=1 000)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显示,校准曲线与理想曲线基本重合,一致性指数为0.863,该模型预测能力较好。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的阈值概率范围为0.01~0.93,其净收益率>0,高于两条无效线。结论 血清CML、HB-EGF、DPP-4水平与CHD合并T2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PCI术后ISR有关,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对PCI术后ISR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冠状动脉病变 支架内再狭窄 Nε-羧甲基赖氨酸 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 二肽基肽酶-4
下载PDF
伴嗜酸性粒细胞增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肺功能及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16
3
作者 魏霞 李洁 +7 位作者 丁琦 许淑娣 米九运 任京婷 李瑞丽 姚静 金晨望 郭佑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6-361,共6页
目的分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300/μl和<300/μl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临床、炎症标记物、传统肺功能、脉冲振荡阻力测定(IOS)参数及容积CT参数特征,观察其特征差异。方法纳入357例AECOPD,其中EOS≥300/μl... 目的分析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300/μl和<300/μl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临床、炎症标记物、传统肺功能、脉冲振荡阻力测定(IOS)参数及容积CT参数特征,观察其特征差异。方法纳入357例AECOPD,其中EOS≥300/μl组(研究组)41例,EOS<300/μl组(对照组)316例,比较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医学研究委员会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定等临床指标、炎症指标以及传统肺功能、IOS指标、肺容积、肺气肿指数及肺气肿密度等影像学参数的差异。结果①研究组中性粒细胞比率低于对照组(64.70%vs 73.00%,P<0.001),纤维蛋白原(3.59 vs 3.97,P=0.031)及C反应蛋白减低(3.30 mg/L vs 8.63 mg/L,P=0.012),吸烟量亦相对较低(25包/年vs 40包/年,P=0.009);②研究组RV/TLC低于对照组(51.91%vs 57.44%,P=0.041),而R5(0.56 vs 0.49,P=0.036)和R5%pred(178.65%vs 155.70%,P=0.027)较高;③研究组全肺、右肺和左肺肺气肿平均密度和PD 15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提示肺实质破坏更严重。结论EOS≥300/μl的AECOPD患者气道阻力增加更明显,而肺气肿损害程度较EOS<300/μl者轻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嗜酸性细胞 呼吸生理现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陕西旬邑县农村高血压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白跳 胡小菁 +3 位作者 迟丽屹 耿洁 许淑娣 田红燕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5年第6期101-104,共4页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农村高血压病人群血压控制、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治疗方面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陕西省旬邑县5个乡镇的高血压病患者102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教育组(502例)和对照组(518例)。两组患者均定期测量血压并根据血压情...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农村高血压病人群血压控制、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及治疗方面的积极作用。方法选择陕西省旬邑县5个乡镇的高血压病患者102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健康教育组(502例)和对照组(518例)。两组患者均定期测量血压并根据血压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在此基础上,健康教育组由经过培训的医师和医学专业研究生组成的健康教育小组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高血压健康知识教育,时间2年。观察2年后两组收缩压变化及《高血压知识调查表》得分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收缩压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高血压知识问卷调查得分显著提高,且健康教育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知识问卷调查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健康知识教育对农村高血压病人群血压控制效果明显,值得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健康教育 农村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抑郁患者的脑皮质边缘环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龙龙 许淑娣 +4 位作者 马洪鸽 马静文 王警建 杨淑涵 张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38-41,共4页
目的应用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BM)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患者的皮质边缘环路脑灰质体积改变。方法前瞻性选取22例COPD合并抑郁患者为COPD合并抑郁组,另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实施T2-FLAIR、高分... 目的应用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VBM)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抑郁患者的皮质边缘环路脑灰质体积改变。方法前瞻性选取22例COPD合并抑郁患者为COPD合并抑郁组,另选取性别、年龄相匹配的20例健康受试者为对照组。实施T2-FLAIR、高分辨3D-T1WI检查,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CAT)及SPM12软件分析2组脑灰质体积变化。结果VBM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OPD合并抑郁患者左侧额叶、双侧中央旁小叶、双侧前扣带回、左中部扣带回、左后扣带回、左背侧丘脑、下丘脑、双侧杏仁体、双侧小脑灰质体积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抑郁患者存在皮质边缘环路的多个脑区灰质体积减少情况,可为临床预防、治疗及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体素形态学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抑郁 皮质边缘环路 脑灰质 下丘脑 杏仁体
下载PDF
COPD患者脑微出血发病率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龙龙 张明 +5 位作者 许淑娣 马洪鸽 曹亚娟 成莎 李娜 王警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74-1077,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发病率。方法前瞻性选择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肺功能及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COPD组、单纯高血压组与正常组(无COPD和高血压),行头颅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发病率。方法前瞻性选择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肺功能及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COPD组、单纯高血压组与正常组(无COPD和高血压),行头颅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检查并记录CMBs的数量与分布特点,调查各组CMBs发病率,采用组间比较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各组CMBs发病率与相关性,对临床医师、扫描技师及图像分析医师采用盲法。结果COPD组CMBs发病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COPD患者容易合并高血压(45.0%),高血压患者收缩压与CMBs数量及分级存在统计学相关性(r=0.531、0.514,P=0.003,0.004)。结论COPD患者容易合并高血压,并发CM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微出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磁敏感加权成像
下载PDF
合并2型糖尿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特征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魏霞 米九运 +5 位作者 于楠 任京婷 丁琦 李洁 许淑娣 郭佑民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28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肺功能和影像学特征。方法纳入202例COPD患者,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55例(仅合并糖尿病患者19例,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36例),无任何合并症147例。分析合并2型糖...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肺功能和影像学特征。方法纳入202例COPD患者,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55例(仅合并糖尿病患者19例,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36例),无任何合并症147例。分析合并2型糖尿病的COPD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合并2型糖尿病组的吸烟量、上1年急性加重住院次数、体质指数、mMRC指数评分、中性粒细胞比率、脑钠肽前体、DLCO/VA及肺平均密度均显著高于无合并症组(P<0.05)。亚组分析发现,仅合并2型糖尿病的COPD患者在过去1年急性加重住院次数、mMRC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无合并症组和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组(P<0.05);同时合并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组的脑钠肽前体显著高于仅合并2型糖尿病组和无合并症组(P<0.05)。结论合并2型糖尿病的COPD患者具有更明显的气短症状和更高的住院风险,但目前反映COPD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检查对此类人群病情评估价值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肺功能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黄芪多糖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减轻脂多糖诱导的大鼠肺损伤 被引量:10
8
作者 方靖 杨雅婷 +2 位作者 刘景云 宋文红 许淑娣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20-1023,1029,共5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肺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模型组和APS治疗组。利用气管内注射LPS的方法制备大鼠肺损伤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肺损伤程度,ELISA检测大鼠支气管肺...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AP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肺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方法 36只SD成年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模型组和APS治疗组。利用气管内注射LPS的方法制备大鼠肺损伤模型,采用HE染色观察大鼠肺损伤程度,ELISA检测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水平,细胞计数法检测BALF中总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变化;利用相应试剂盒分别检测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变化和活性氧(ROS)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模型组大鼠肺组织损伤明显,主要表现为肺组织水肿、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模后48 h,LPS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白细胞显著增多,以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更为显著;BALF中TNF-α和IL-1β含量增加,LPS模型组肺组织中MPO活性增加、ROS水平显著升高。给予注射APS处理的大鼠,其肺损伤程度显著减轻,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渗出减少,BALF中TNF-α和IL-1β含量显著降低;肺组织中MPO活性和ROS水平均显著下降。结论 APS通过抑制中性粒细胞活化有效减轻LPS诱导的大鼠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损伤 黄芪多糖(APS) 脂多糖(LPS) 活性氧(ROS)
下载PDF
拉帕替尼治疗HER2阳性局部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张慧峰 李茉 +1 位作者 许淑娣 白跳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96-599,共4页
目的:探索新辅助化疗^(+)双靶(帕妥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联合拉帕替尼治疗HER2阳性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单病灶HER2阳性局部乳腺癌患者,根据是否联合拉帕替尼治疗,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联合组50例给予新辅助化... 目的:探索新辅助化疗^(+)双靶(帕妥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联合拉帕替尼治疗HER2阳性局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单病灶HER2阳性局部乳腺癌患者,根据是否联合拉帕替尼治疗,将其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联合组50例给予新辅助化疗^(+)双靶联合拉帕替尼的综合治疗,对照组46例给予新辅助化疗^(+)双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25(CA125)均较治疗前下降(均P<0.05),其中联合组各指标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gA、IgG、IgM、CD3^(+)、CD4^(+)、CD4^(+)/CD8^(+)、NK细胞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低于治疗前,其中联合组各指标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为69.56%,联合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联合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拉帕替尼辅助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单病灶 手术治疗 表柔比星 曲妥珠单抗 拉帕替尼
下载PDF
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半乳甘露聚糖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方靖 许淑娣 《临床肺科杂志》 2015年第7期1262-1265,共4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半乳甘露聚糖(GM)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连续性纳入50例怀疑IFD的恶性血液病患者,25例非IFD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GM水平,利用ROC曲线分析肺泡灌洗液GM实验对IF... 目的探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肺泡灌洗液中半乳甘露聚糖(GM)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连续性纳入50例怀疑IFD的恶性血液病患者,25例非IFD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和肺泡灌洗液GM水平,利用ROC曲线分析肺泡灌洗液GM实验对IFD患者的诊断价值。通过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OR值比较不同临床指标对于GM实验的影响。结果疑似组,拟诊组和确诊组患者肺泡灌洗液GM平均值均高于血清GM平均值(0.31±0.09 ng/ml,0.46±0.12 ng/ml,0.49±0.07 ng/ml vs.0.24±0.08 ng/ml,0.44±0.22 ng/ml,0.48±0.20 ng/ml)。阳性率方面,疑似组,拟诊组和确诊组患者肺泡灌洗液GM阳性率均高于血清GM阳性率(17.5%,33.3%,66.7%vs.3.2%,18.5%,33.3%)。ROC曲线分析示确诊组患者,确诊组+拟诊组患者以及所有患者AUC分别为0.76,0.69和0.60。抗真菌药物的使用与肺泡灌洗液GM实验阳性率密切相关(P<0.05)。结论在恶性血液病患者中,肺泡灌洗液GM实验有助于对IFD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肺泡灌洗液 半乳甘露聚糖
下载PDF
Mcl1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静 张玉海 +7 位作者 史皆然 任新玲 许淑娣 李惟捷 陈张琴 王哲 赵一岭 李圣青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12期2277-2282,共6页
目的:检测细胞凋亡通路蛋白Mcl1和Fbw7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在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确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且最初两个化疗周期采用"多西他赛+顺铂"方案的患者,通... 目的:检测细胞凋亡通路蛋白Mcl1和Fbw7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收集2008年3月至2011年6月在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确诊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且最初两个化疗周期采用"多西他赛+顺铂"方案的患者,通过电话和信件进行随访。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患者肿瘤蜡块组织中蛋白Mcl1和Fbw7表达,用H评分系统将蛋白表达分为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统计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并进行Log-Rank检验,通过比例风险模型(Cox模型)逐步后退法进行多因素分析,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结果:共收集病例144例,其中腺癌69例,鳞癌64例,其它11例。Ⅲ期患者45例(31.25%)Ⅳ期患者99例(68.75%).64例(44.44%)患者Mcl1高表达,80例(55.56%)患者Mcl1低表达。单因素结果提示TNM分期是提示预后的显著因素(P=0.033),Ⅲ期患者1年生存率为74.20%(中位生存时间为666天),Ⅳ期患者1年生存率为55.60%(中位生存时间为415天)。Mcl1的表达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相关联(P=0.042),其中Mcl1高表达组1年生存率为69.9%(中位生存时间为612天),Mcl1低表达组1年生存率为55.30%(中位生存时间为406天)。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cl1(OR=1.809,95%CI(1.123-2.912),P=0.015)和TNM分期(OR=0.573,95%CI(0.336-0.978),P=0.041)有独立的预后意义。结论:Mcl1蛋白表达和TNM分期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Mcl1高表达组较低表达组有更好的预后,Ⅲ期患者比Ⅳ期患者有更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l1 凋亡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生物标志物 总生存期
原文传递
血清IMA、Gal-3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合并HFpEF患者PCI术后心源性猝死的关系研究
12
作者 张赞伟 赵伟 +2 位作者 金龙 马宏恩 许淑娣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24年第23期4474-447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源性猝死的关系。方法:205例行PCI术的急性STEMI合并HFpEF患者术后随访1... 目的:探讨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半乳糖凝集素-3(Gal-3)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FpEF)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源性猝死的关系。方法:205例行PCI术的急性STEMI合并HFpEF患者术后随访1年,随访期内45例发生心源性猝死纳入研究组,160例未发生心源性猝死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前血清IMA、Gal-3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PCI术后心源性猝死的影响因素。结果:相比于对照组,研究组PCI术前血清IMA、Gal-3水平更高(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血清IMA水平升高、Gal-3水平升高、多支血管病变、心功能Killip分级为IV级是急性STEMI合并HFpEF患者PCI术后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IMA、Gal-3水平升高是急性STEMI合并HFpEF患者PCI术后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 缺血修饰白蛋白 半乳糖凝集素-3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源性猝死
原文传递
玻璃酸钠联合吲哚美辛巴布膏治疗老年KOA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慧峰 佘江 +3 位作者 许淑娣 白跳 李茉 李德成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1期1876-1880,共5页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吲哚美辛巴布膏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及其对关节液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KOA患者14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各47例,A组给予玻璃酸钠治疗,B组给予吲哚...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联合吲哚美辛巴布膏治疗老年膝骨性关节炎(KOA)的效果及其对关节液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KOA患者141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每组各47例,A组给予玻璃酸钠治疗,B组给予吲哚辛巴布膏治疗,C组给予玻璃酸钠联合吲哚美辛巴布膏治疗。记录3组患者膝关节疼痛缓解时间、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肿胀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对膝关节疼痛及功能进行评价;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患侧膝关节液中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关节活动度高于A、B组,肿胀程度低于A、B组,疼痛缓解时间短于A、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A、B组(93.62%vs.78.23%,P<0.05);治疗后及随访1个月,C组患者VAS及HSS得分均优于A、B组(P<0.05);C组患者患侧膝关节液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及磁共振成像(MRI)T2值均低于A、B组(P<0.05);A、B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酸钠联合吲哚美辛巴布膏能提高KOA患者的临床疗效,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及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酸钠 吲哚美辛巴布膏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慢阻肺合并抑郁症与其再次急性加重、住院情况的相关评价
14
作者 许淑娣 王晓叶 +2 位作者 王龙龙 方靖 白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7期24-26,共3页
分析罹患慢阻肺同时有抑郁症发生的患者和其再次急性加重,以及住院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罹患慢阻肺同时有抑郁症发生的患者共计68例开展本次实验,接收患者时间段介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进行抑郁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四组,统计... 分析罹患慢阻肺同时有抑郁症发生的患者和其再次急性加重,以及住院情况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罹患慢阻肺同时有抑郁症发生的患者共计68例开展本次实验,接收患者时间段介于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进行抑郁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四组,统计四组相关情况。结果 68例患者以抑郁程度为分组依据,共四组,甲组8例(11.76%),乙组23例(33.82%),丙组15例(22.06%),丁组22例(32.35);四组资料分析结果显示,在年龄大小、FEV1水平,以及急性加重和住院次数,同时出院后再次住院和出院后再次急性加重间隔时间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 针对慢阻肺合并抑郁症患者,抑郁评分与FEV1水平、出院后再次住院间隔时间、再次急性加重间隔时间呈负相关,与年龄、急性加重次数、住院次数呈正相关,抑郁程度越高、年龄越大、FEV1水平越低,其急性加重风险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抑郁症 再次急性加重 住院情况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