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同—阳高中强震群前后的地震活动性 被引量:23
1
作者 许绍燮 王林英 刘玉芬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10,共10页
1989年10月18日22时57分开始,在华北大同一阳高地区发生一组中强震群。一个月内记到地震4286次,其中M_L≥1.0地震1372次,M≥5.5地震3次。据当地台网测定的震级为M5.7、6.1、5.6。震群序列总b值0.66,属一般震群。 前兆性地震活动图象有... 1989年10月18日22时57分开始,在华北大同一阳高地区发生一组中强震群。一个月内记到地震4286次,其中M_L≥1.0地震1372次,M≥5.5地震3次。据当地台网测定的震级为M5.7、6.1、5.6。震群序列总b值0.66,属一般震群。 前兆性地震活动图象有空区、条带、缺震、5°环等。综合这些信息,具有中期预测能力。 考虑到同年4月的巴塘M6.7地震与9月的小金M6.6地震,可以认为大同—阳高中强震群又一次显示了在我国华北—川滇存在着大尺度北东向构造活动。它们与环太平洋地震带具有平行性,与近一、二年环太平洋带地震活动非常活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群 地震 活动性 大同-阳高
下载PDF
17世纪初泉州-琼山大震组群发生的相关性与构造特征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绍燮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共5页
研究了17世纪初泉州 琼山大震组群,获得了对强震发生的相关性与地震构造特征的认识:大地震具有 发生成因上的相关性;我国东南滨海强震具有圆环状地震构造特征;圆环段与我国主体地区强震活动呈互补性;特 别是与我国东北地区地震常呈... 研究了17世纪初泉州 琼山大震组群,获得了对强震发生的相关性与地震构造特征的认识:大地震具有 发生成因上的相关性;我国东南滨海强震具有圆环状地震构造特征;圆环段与我国主体地区强震活动呈互补性;特 别是与我国东北地区地震常呈现出交替活动的负相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震 构造特征 地震构造 大地震 强震活动 圆环 成因 群发 生成
下载PDF
地震活动性图象的地震构造认识 被引量:5
3
作者 许绍燮 刘玉芬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9,共9页
地震活动性图象反映了地震的群体特征。本文阐明了中国大陆,特别是中国东部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图象具有空间分布的网格块体性;一定地区间地震发生的相关性;一定的地震活动图象在空间上常可有所平移再现等特征。这些图象的尺度均可达到成... 地震活动性图象反映了地震的群体特征。本文阐明了中国大陆,特别是中国东部地区的地震活动性图象具有空间分布的网格块体性;一定地区间地震发生的相关性;一定的地震活动图象在空间上常可有所平移再现等特征。这些图象的尺度均可达到成百上千公里。据此认为地震的动力也应有与此相当的大尺度。中国大陆地震基本集中在一个厚度仅为15 km的地层——发震能干层,与活动性图象的尺度相比,具有悬殊的宽厚比。因之认为地震构造应属一种薄壳结构。观测到的地震活动性图象与薄壳结构的失稳屈曲图形有同质同象的相似性。据此估算其量值与观测到的图象尺度颇为吻合。结论认为:地震活动性图象似受控于结构的失稳屈曲;地震构造可视为主要由发震能干层所构成的一种薄壳结构(薄皮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图象 地震构造
下载PDF
大尺度地层内的分层运动 被引量:25
4
作者 许绍燮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第6期14-22,共9页
报告了观察到大尺度地层内分层运动的新发现,以及大尺度层块活动的直接证据——大尺度地层垂向同步运动,其层块的尺度可大到数千公里洲际尺度。分析了我国超长周期(360~3000S)地震监测台站记录中的层块活动局域性高强颤振事件。发... 报告了观察到大尺度地层内分层运动的新发现,以及大尺度层块活动的直接证据——大尺度地层垂向同步运动,其层块的尺度可大到数千公里洲际尺度。分析了我国超长周期(360~3000S)地震监测台站记录中的层块活动局域性高强颤振事件。发现格尔木台(2001年11月份)记录到的高强颤振事件与发生在其附近(2001.11-14)昆仑山口西M8.1大震有一定关系。这些信息对于探索地震预测,以及认识大地构造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地层内的分层运动 高强颤振事件 地震预测
下载PDF
地震活动性预报地震方法 被引量:10
5
作者 许绍燮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39-252,共14页
地震活动性预报地震方法是利用前期(包括大、中、小)地震的信息,以预报后期的大地震.本文报告了我国近年在这方面所用的多种方法中,经筛选认为是较好的一些方法,并将它们归纳为6类:(1)空间图象方法;(2)时间进程方法;(3)地震序列方法;(4... 地震活动性预报地震方法是利用前期(包括大、中、小)地震的信息,以预报后期的大地震.本文报告了我国近年在这方面所用的多种方法中,经筛选认为是较好的一些方法,并将它们归纳为6类:(1)空间图象方法;(2)时间进程方法;(3)地震序列方法;(4)地震相关方法;(5)震源及介质参数方法;(6)合成方法.各项方法预报地震的效能用统一的评分方法进行评价.各单项评分 R 值多在0.3—0.6间,但这是指内符情况.实际预报能力系属外推效能,一般均会低于上述内符合评分.但若以R=0.3估计未来实际预报中的能力,则地震活动性预报地震的能力可大体表述为:多数地震都要报出来,将需要有70%时间都处在预报期;报出半数地震,预报占用期为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地震预报 预报能力
下载PDF
从汶川地震震前现象认识其发震动力应具有的大尺度与深层次性 被引量:10
6
作者 许绍燮 《中国工程科学》 2009年第6期16-18,93-96,共7页
认为汶川地震发震动力具有大尺度与深层次性,并就汶川地震的震前地震活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大小环圆的交切,全球尺度条带的交会,深部地震活动的加强这几项地震活动性图像是汶川地震震前现象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图像在1976年的唐山地震... 认为汶川地震发震动力具有大尺度与深层次性,并就汶川地震的震前地震活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大小环圆的交切,全球尺度条带的交会,深部地震活动的加强这几项地震活动性图像是汶川地震震前现象的重要特征,这些特征图像在1976年的唐山地震前也有所显示;条带交会,环圆交会,带圆交会处质点运动各异,相互闭锁,质点运动不易解耦,形成应力集中,常常可成为强震发生的场所;深部闭锁活动的特色,在地表观测中易于失察,成为巨大地震更不易预察的一种原因。鉴于巨大地震灾害的严重性,今后在地震预测监测中应加强对大尺度与深层次信息的监测、收集与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发震动力的大尺度与深层次性 地震预测
下载PDF
以物理模型为基础的概率性地震预报方案 被引量:2
7
作者 许绍燮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5-36,共22页
本文是从探索大地震前出现的普适现象入手,初步归纳为四个方面的普适性:A缺震性,它反映了系统自组织所达到的规模,进一步发展所可能出现的水准。B填位性,从系统表现的特定图象,如空区、条带、等间距等可以推定未来大事件发生的部位。C... 本文是从探索大地震前出现的普适现象入手,初步归纳为四个方面的普适性:A缺震性,它反映了系统自组织所达到的规模,进一步发展所可能出现的水准。B填位性,从系统表现的特定图象,如空区、条带、等间距等可以推定未来大事件发生的部位。C有序性,它表现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差异性,时间进程中出现加速型。这是一种减熵降维增能过程。从而表明了有序性的增加。D突变性,临震时经常受到外界因素的触发,如日月固体潮、大气异常天气等,同时也时常与其它前兆量,如地形变、水位、重、磁、电等的突跳伴生,表明临震是一种非稳态的突变过程。缺震性表明本区已具备发生某震级地震的可能性;填位性回答可能的发震地域;有序性表示构造活动在增强,预报可进入中期阶段;突变性给出可能有利发震的时段。本文建议的预报方案如: A+B 长期预报危险性 A+B+c 中期预报重点监测区 A+B+c+D 短临预报概率性警报期。 本文归纳的普适性现象可以用“发震能干层”受力变形的物理模型给以解释。但因目前掌握的信息还只是来自构造活动的各种响应,缺乏直接来自未来震源的力学参数。故虽提出了物理模型的解释,但只能对地震预报作出概率性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概率性 地震 预报方案
下载PDF
地震与卫星(代前言) 被引量:1
8
作者 许绍燮 《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0期I0001-I0002,共2页
中国地震学会空间对地观测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1月1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报告的学术论文,部分收录于本增刊。本文作为此增刊的代前言,希望能重点阐述当前的一个热门话题-为什么我国应计划发射地震电磁卫星。
关键词 中国地震学会 磁卫星 空间对地观测 学术研讨会 专业委员会 学术论文
下载PDF
探索地震预报 被引量:15
9
作者 许绍燮 《国际地震动态》 2003年第2期1-6,共6页
大地震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发生的 ,大地震不是任何时刻都可以发生的 ,据此可以引导我们去探索地震发生的规律。 2 0 0 1年 1 1月 1 4日新疆 青海交界MS8 1大震 。
关键词 地震预报 2001年 11月 地震活动性 新疆-青海交界地震 板内地震
下载PDF
地震预报发展战略在于创新 被引量:12
10
作者 许绍燮 《国际地震动态》 2005年第5期30-33,共4页
地震预报发展战略在于创新论述了关于对地震预报异议的评议;地震预报的发展战略在于创新;避免误区、盲区要成为地震界的公德;为地震预报探索者提供公益性的信息与工具平台;关于经验性地震预报。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地震预报发展战略 经验性地震预报
下载PDF
地层大尺度运动的一次记录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绍燮 王春珍 《国际地震动态》 2006年第8期1-5,共5页
在文章《大尺度地层内的分层运动》(中国工程科学2006年第8卷第6期pp.14-22)中,报告了大尺度地层内分层运动的证据。本文就其中检测到的[2001年11月6日1时52分(GMT)]一次大幅度单脉冲记录波形,提供进一步的大尺度地层运动的特征信息。
关键词 大尺度地层内的分层运动 地震预测
下载PDF
震兆平静的再认识——海城地震30周年有感于经验性地震预报的议论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绍燮 《国际地震动态》 2005年第12期14-18,共5页
从对海城地震时期所关注的平静震兆的再认识中,阐明了经验性地震预报在探索地震预报从无到有的历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 经验性地震预报 震兆 地震平静 海城地震
下载PDF
探索地震预报的一个途径:从普适性到模式
13
作者 许绍燮 《地震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70-71,共2页
地震前兆现象很复杂,几乎是一个地震一个模样,难以从中找出共同性的规律,针对这一现实,人们正在从不同方向进行探索。一个方向是提出更为复杂的震源模式,以便解释复杂的前兆现象。同时对震源做过细的研究,以深入了解其复杂的过程。又一... 地震前兆现象很复杂,几乎是一个地震一个模样,难以从中找出共同性的规律,针对这一现实,人们正在从不同方向进行探索。一个方向是提出更为复杂的震源模式,以便解释复杂的前兆现象。同时对震源做过细的研究,以深入了解其复杂的过程。又一个方向是在占有广泛震例资料的基础上,暂时排除细节,求同存异,只仅着眼于从最基本的层次上探索震前出现的普适现象,但从普适性中努力理解其物理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预报模型
下载PDF
检讨老观念 开拓新模式——地震预报战略研讨
14
作者 许绍燮 《地震学刊》 CSCD 1993年第1期34-36,共3页
鉴于观测事实表明相隔很远的地震间,以及与相隔很远的前兆,可以有较好的同步性,因此对传统的孕育模式需要重新审议。当前的预报能力评分约为R=0.2-0.3,表明当前的预报确有客观规律的依据;但服务于社会,这样的精度远不能满足要求。这是... 鉴于观测事实表明相隔很远的地震间,以及与相隔很远的前兆,可以有较好的同步性,因此对传统的孕育模式需要重新审议。当前的预报能力评分约为R=0.2-0.3,表明当前的预报确有客观规律的依据;但服务于社会,这样的精度远不能满足要求。这是地震预报工作面临的严峻问题。观测到大陆强震基本上都同时位在一些不同方向的屈曲变形带上,可以认为多种变形屈曲间的互锁是形成强震的必要条件,这为我们进一步建立新的大陆强震发生模式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孕震模式 地震 预报能力
下载PDF
分享创新经验发展中的小岛国减灾研讨会于2005年10月27—29日在非洲毛里求斯举行
15
作者 许绍燮 《国际地震动态》 2005年第11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毛里求斯 减灾 岛国 非洲 创新 第三世界 自然灾害 热带风暴 组合形式 火山喷发
下载PDF
大华北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活动“成片迁移”的成因探讨 被引量:11
16
作者 苏刚 许绍燮 +1 位作者 麻水歧 王莉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78-298,共21页
基于板块间的作用及有关物理参数,分别组构了大华北第Ⅲ(1484—1739年)、第Ⅳ(1815年至今)地震活动期的动力边界和厚度非均匀的“薄板”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并根据地壳屈曲的研究,作了屈曲变形计算.所得屈曲图象与大华北新生代隆起、凹... 基于板块间的作用及有关物理参数,分别组构了大华北第Ⅲ(1484—1739年)、第Ⅳ(1815年至今)地震活动期的动力边界和厚度非均匀的“薄板”模型,采用有限元法,并根据地壳屈曲的研究,作了屈曲变形计算.所得屈曲图象与大华北新生代隆起、凹陷分布的基本特征一致,也与近30年来大华北垂直形变速率的分布特怔吻合.不同期高变形梯度区不同,7级以上地震均分布在这种区内.由此得出了新构造运动和地震“成片迁移”的力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地震活动性 地震迁移
下载PDF
1996年震情屈曲图像预测分析
17
作者 许绍燮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996年第1期86-89,共4页
从地震活动性图像的屈曲成因观.分析了当前我国地震活动的势态.指出了在95°E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存着以10°±1°为内外半经的圆环形地震活动带.用1994—1995年的地震实况作了验证与解释。对1996... 从地震活动性图像的屈曲成因观.分析了当前我国地震活动的势态.指出了在95°E以东的我国东部地区存着以10°±1°为内外半经的圆环形地震活动带.用1994—1995年的地震实况作了验证与解释。对1996年起的1—3年的地震趋势作了预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屈曲 震情 地震活动图像
下载PDF
探讨老观念 开拓新模式——地震预报战略的研讨
18
作者 许绍燮 《国际地震动态》 1993年第1期6-8,共3页
鉴于观测事实表明相隔很远的地震间,以及与相隔很远的前兆,可以有较好的同步性,因此对传统的孕震模式需要重新审议。当前的预报能力评分约为R=0.2—0.3,表明当前的预报确有客观规律的依据;但服务于社会,这样的精度远不能满足要求,这是... 鉴于观测事实表明相隔很远的地震间,以及与相隔很远的前兆,可以有较好的同步性,因此对传统的孕震模式需要重新审议。当前的预报能力评分约为R=0.2—0.3,表明当前的预报确有客观规律的依据;但服务于社会,这样的精度远不能满足要求,这是地震预报工作面临的严峻问题。观測到大陆强震基本上都同时位在一些不同方向的屈曲变形带上,可以认为多种变形屈曲间的互锁是形成强震的必要条件,这为我们进一步建立新的大陆强震发生模式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孕震模式 地震 预报能力
下载PDF
关于地震学地震预报深入攻关研究可行性的研究
19
作者 许绍燮 《国际地震动态》 1991年第9期1-5,共5页
本文对地震学地震预报深入攻关研究进行了全面分析。从地震震源、地震构造、地震动力三方面研究了关键问题,可为攻关选择突破口和设置课题作参考。结合前两次清理攻关中总结的四大类震兆——A 缺震、B 填位、C 增能、D 触发,提出制作各... 本文对地震学地震预报深入攻关研究进行了全面分析。从地震震源、地震构造、地震动力三方面研究了关键问题,可为攻关选择突破口和设置课题作参考。结合前两次清理攻关中总结的四大类震兆——A 缺震、B 填位、C 增能、D 触发,提出制作各种时效的地震预报方案。文中重点分析了短临预报与震后趋势早期判定的研究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学 地震 预报
下载PDF
地震与太阳、月亮位置的关系(二)强震余震序列的某些时间特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高伟 刘蒲雄 +2 位作者 许绍燮 彭克银 吕晓健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333-339,共7页
研究了强震余震序列的地震发生时间的分布特征.中强余震的发震时刻的日月地方时角的分布表明,其发震时刻受到以日月位置的调制性影响,存在抑震时区.对比了前震序列和余震序列的抑震时区的差异,初步分析了可能的机制.
关键词 余震 地震序列 地震 太阳位置 月亮位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