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式整脊治疗非周期性乳腺疼痛59例
1
作者 许群涛 张淑群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7年第19期95-95,167,共2页
目的:评价以美式整脊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法对乳腺疼痛的疗效。方法:将122例非周期性乳腺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为59人,实施美式整脊治疗加口服乳腺增生药物方案;对照组为63人,实施单纯口服治疗乳腺增生药物治疗。评... 目的:评价以美式整脊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法对乳腺疼痛的疗效。方法:将122例非周期性乳腺疼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为59人,实施美式整脊治疗加口服乳腺增生药物方案;对照组为63人,实施单纯口服治疗乳腺增生药物治疗。评价患者在入组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的VAS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疼痛评分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乳腺疼痛并非由单纯的乳腺增生引起,对合并有背部疼痛不适的非周期性乳腺疼痛的患者进行整脊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效果突出。在乳腺疼痛的治疗过程中,不能忽视小关节紊乱综合征,应做常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痛 胸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 美式整脊 VAS评分
下载PDF
高位结扎联合血管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马兵兵 夏晓娜 +3 位作者 许群涛 但昭强 党涛平 杨滏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年第7期14-16,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高位结扎联合血管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105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资料,分组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传统组)、高位结扎联合血管腔内激光治疗(激光组),其中传统组50例(78侧患肢)... 目的分析探讨高位结扎联合血管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收治的105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资料,分组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传统组)、高位结扎联合血管腔内激光治疗(激光组),其中传统组50例(78侧患肢);激光组55例(74侧患肢)。比较两组手术耗时、手术中出血量、患侧肢体切口数、术后对疼痛的评分、术后住院天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患肢切口数、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方面,激光组各指标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组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血管腔内激光手术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中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疗效好、安全性较高、患肢美观等优点,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 静脉腔内激光手术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
下载PDF
经尿道等离子双极电切术与TURP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比较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鸿燕 刘文彬 +1 位作者 蔡莘 许群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727-1727,共1页
关键词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下载PDF
CA-125、CYFRA21-1、NSE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及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邵杰 杨玉东 +6 位作者 樊建勇 焦婕英 刘娟 李新红 秦燕 许群涛 刘承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16期2547-2549,共3页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其联合检测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45例肺癌患者、8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三种标志物的水平... 目的:探讨糖类抗原-125(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其联合检测在肺癌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45例肺癌患者、8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三种标志物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NSE、CYFRA21-1、CA-125三项标志物水平均高于肺良性病组及对照组,CA-125+CYFRA21-1联合对腺癌的敏感性较高,NSE+CYFRA21-1或者NSE+CA-125+CYFRA21-1联合对鳞癌的敏感性高达80%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A-125、CYFRA21-1、NSE对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特别是联合应用意义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标志物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糖类抗原-125
下载PDF
经尿道电汽化术治疗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24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刘鸿燕 蔡莘 +1 位作者 刘文彬 许群涛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451-452,共2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及前列腺电汽化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4例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采用汽化电切镜或等离子体双极内镜切割系统,切除膀胱癌瘤体及蒂部,直至膀胱肌纤维,对肿瘤基底周围1.0~2.0cm... 目的探讨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及前列腺电汽化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24例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采用汽化电切镜或等离子体双极内镜切割系统,切除膀胱癌瘤体及蒂部,直至膀胱肌纤维,对肿瘤基底周围1.0~2.0cm的膀胱黏膜电灼。自膀胱口至精阜切除前列腺包膜内增生腺体。术后常规丝裂霉素或卡介苗+白介素-2膀胱内灌注。结果手术时间40~130min,平均65min。无膀胱穿孔和电切综合征发生。24例随访3~40个月,平均10个月,2例膀胱癌复发,均为异位复发,再次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汽化术,各随访6个月无复发。无前列腺窝种植转移。结论对膀胱癌合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及前列腺电汽化术可行,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前列腺增生症 经尿道电汽化术
下载PDF
误诊为隐源性机化性肺炎1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樊建勇 秦燕 +5 位作者 殷振杰 王祥 唐青 邵杰 岳秀 许群涛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9期1724-1725,共2页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8岁.因“咳嗽、咳血10余天”入院。10余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血,24小时总量约20m L,起始为鲜红色血痰,无发热、畏寒、寒战,无乏力、盗汗、午后潮热,无胸闷、气促。在当地医院就诊,胸部正位片示:右下肺炎。给予“...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8岁.因“咳嗽、咳血10余天”入院。10余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咳血,24小时总量约20m L,起始为鲜红色血痰,无发热、畏寒、寒战,无乏力、盗汗、午后潮热,无胸闷、气促。在当地医院就诊,胸部正位片示:右下肺炎。给予“头孢唑啉联合阿奇霉素”治疗10天,仍有咯血,颜色转为暗红色。今日来我院门诊,以“右下肺炎”收住我科。既往曾患“高血压病”10余年,最高血压230/120mm Hg,近期服用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尚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下肺炎 头孢唑啉 午后潮热 胸部正位片 间质性肺炎 血痰 机化性肺炎 右肺下叶 肺栓塞 湿性啰音
下载PDF
双肺多发囊样变1例
7
作者 樊建勇 秦燕 +3 位作者 邵杰 岳秀 许群涛 唐青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7期1342-1344,共3页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反复刺激性干咳1月"入院。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无痰,以夜间明显,咳嗽剧烈时伴气促,无发热、畏寒、寒战,无乏力、盗汗、午后潮热。在西安市某医院就诊,胸部CT平扫示:双肺囊泡样病灶并周围高密度...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40岁。主诉"反复刺激性干咳1月"入院。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无痰,以夜间明显,咳嗽剧烈时伴气促,无发热、畏寒、寒战,无乏力、盗汗、午后潮热。在西安市某医院就诊,胸部CT平扫示:双肺囊泡样病灶并周围高密度影(双肺中上叶内中带为著),左肺上叶软组织影并小空洞形成,纵隔淋巴结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肺 纵隔淋巴结肿大 囊样 多发 胸部CT平扫 左肺上叶 刺激性干咳 病例资料
下载PDF
小口径引流导管行肋间插管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樊建勇 秦燕 +5 位作者 杨玉东 王祥 邵杰 岳秀 许群涛 唐青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8年第3期71-72,共2页
目的比较胸腔穿刺抽气与小口径引流导管行肋间插管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的效果,以探索临床治疗PSP更为可靠的方法。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PSP患者98例,分为试验组(n=51,小口径引流导管行肋间插管术)和对照组(n=47,胸腔穿刺抽气)。... 目的比较胸腔穿刺抽气与小口径引流导管行肋间插管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PSP)的效果,以探索临床治疗PSP更为可靠的方法。方法回顾我院收治的PSP患者98例,分为试验组(n=51,小口径引流导管行肋间插管术)和对照组(n=47,胸腔穿刺抽气)。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3 d成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1周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口径引流导管行肋间插管术治疗PSP效果与胸腔穿刺抽气法效果相当,但前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1周复发率少,可作为临床中治疗PSP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自发性气胸 小口径引流导管行肋间插管术 穿刺抽气
下载PDF
亚甲蓝局部注射配合炉甘石外用治疗肛周湿疹102例 被引量:4
9
作者 许群涛 惠宏权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5期460-460,462,共2页
目的探讨亚甲蓝局部注射配合炉甘石外用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至2010年对肛周湿疹患者采用亚甲蓝单纯局部注射的97例为对照组,2011年至2012年采用亚甲蓝局部注射配合炉甘石外用治疗的102例为治疗组,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治... 目的探讨亚甲蓝局部注射配合炉甘石外用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至2010年对肛周湿疹患者采用亚甲蓝单纯局部注射的97例为对照组,2011年至2012年采用亚甲蓝局部注射配合炉甘石外用治疗的102例为治疗组,对比2组的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复查,治疗组痊愈80例(78.4%),显效14例(13.7%),有效6例(5.9%),无效2例(2.0%)。对照组痊愈30例(30.9%),显效49例(50.5%),有效12例(12.4%),无效6例(6.2%)。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亚甲蓝、肾上腺素、利多卡因等联合注射配合炉甘石外用治疗肛周湿疹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湿疹 亚甲蓝 肾上腺素 注射 炉甘石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