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术治疗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的疗效分析——附22例报告 被引量:2
1
作者 许镇州 都凤军 +11 位作者 叶云林 徐雪莲 周芳坚 韩辉 刘卓炜 李永红 尧凯 董培 陈明坤 刘建业 邹宝嘉 秦自科 《新医学》 2013年第5期332-335,共4页
目的:总结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2例原发肿瘤完整切除后发现并手术切除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19例男性及3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中9例接受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余13例接受开放的肾上腺切除... 目的:总结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2例原发肿瘤完整切除后发现并手术切除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包括19例男性及3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中9例接受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余13例接受开放的肾上腺切除术。结果:被诊断为肾上腺同时转移的10例,异时转移的12例。平均的无疾病生存间期(DFI)为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3个月,22例患者的2年及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9%和18%,其中DFI等于或大于6个月的异时转移的患者其2年的总生存率(84%)高于DFI小于6个月的同时转移患者(50%)。对比腹腔镜手术及开放手术,腹腔镜肾上腺转移瘤切除并不会增加患者局部复发、切缘阳性的风险,对患者DFI及总生存率无影响。结论:治疗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尤其是对于DFI大于6个月的患者,手术切除后可以延长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手术方式上,腹腔镜下肾上腺转移切除时安全的、对患者有益的,可作为孤立性肾上腺转移瘤的首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转移瘤 手术治疗 预后 生存时间
下载PDF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18)F-FDG PET/CT诊断及评价
2
作者 刘建业 秦自科 +9 位作者 李永红 韩辉 刘卓炜 樊卫 吴沛宏 尧凯 张志凌 蒋丽娟 许镇州 周芳坚 《现代泌尿生殖肿瘤杂志》 2012年第5期269-272,共4页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2000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29例可疑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资料,29例患者在介入、手术及其他治疗前均行静脉尿路造影(IVU)、螺旋CT及18F-FDG PET/CT...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自2000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29例可疑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的资料,29例患者在介入、手术及其他治疗前均行静脉尿路造影(IVU)、螺旋CT及18F-FDG PET/CT检查。分析3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性。结果 29例中,18F-FDG PET/CT检查诊断上尿路尿路上皮癌26例(89.7%),26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对照手术病理结果,IVU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4.0%和75.0%;螺旋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0%和80.0%;而18F-FDGPET/CT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9%和100%。18F-FDG PET/CT的敏感性高于IVU和螺旋CT(P=0.041vsCT,P=0.036vs IVU),同时特异性也高于IVU和螺旋CT(P=0.041vs CT,P=0.036vs IVU)。结论 18F-FDG PET/CT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诊断中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于IVU和螺旋CT,为一种有用的临床诊断方法。上尿路尿路上皮癌的最后诊断需经手术病理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 CT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诊断
下载PDF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四联合控尿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卫平 彭娟 +2 位作者 何隽 林利 许镇州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0年第9期1-4,共4页
目的构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控尿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泌尿外科2018年1月—2019年4月120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常... 目的构建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控尿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并评价实施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泌尿外科2018年1月—2019年4月120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术前术后规律Kegel运动、术后排尿反射训练、膀胱功能训练、强化居家服务等四联合控尿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尿失禁的发生率、失禁程度、持续时间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生活质量差异。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尿失禁发生率(40.0%)明显低于对照组(65.0%),观察组尿失禁程度、平均尿失禁持续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实施四联合控尿干预模式能降低尿失禁发生率,减轻失禁程度,缩短失禁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尿失禁 控尿 综合模式
下载PDF
ADNP在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6
4
作者 朱帅 许镇州 +5 位作者 薛蕾 范刚 曹健 叶明佶 韩惟青 谢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14-1221,共8页
目的:探讨神经依赖性活性保护蛋白(ADNP)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6月1日至2019年7月15日手术切除的膀胱癌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标本各28例,采用qPCR检测20例膀胱癌组织... 目的:探讨神经依赖性活性保护蛋白(ADNP)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2019年6月1日至2019年7月15日手术切除的膀胱癌及其配对的癌旁组织标本各28例,采用qPCR检测20例膀胱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ADNP mRNA表达水平,WB检测其余8对标本的ADNP蛋白表达水平。同时,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收治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221例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相应患者手术切除的石蜡标本中ADNP的表达情况,并收集同期因其他膀胱疾病而手术患者的非肿瘤膀胱组织切片用作对照。卡方检验分析ADNP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ADNP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均高于非肿瘤组织(均P<0.05),且ADNP的表达量与膀胱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及患者存活状态有着相关性(P<0.05)。纳入的221例患者随访中失访32例,ADNP高表达较低表达的膀胱患者有着不良的预后(5年OS:49.5%vs 78.6%,P<0.01;5年PFS:40.0%vs 72.2%,P<0.01;10年OS:26.6%vs 58.6%,P<0.01;10年PFS:25.3%vs 47.9%,P<0.01)。Cox单因素回归模型显示,ADNP表达量与膀胱癌的预后密切相关(P<0.05);同时Cox多因素回归也表明ADNP表达量(95%CI:1.300~2.905,P=0.001)是影响膀胱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DNP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比非肿瘤的膀胱组织有显著的升高,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与ADNP的表达水平有相关性,ADNP低表达的膀胱癌患者预后相对较好,ADNP有望成为膀胱癌的特异性治疗候选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依赖性活性保护蛋白 膀胱尿路上皮癌 免疫组织化学 预后
下载PDF
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注射剂和顺铂注射剂治疗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裴夏明 刘侃 +5 位作者 许镇州 戴涛 黄亮 曹健 曾恭谦 叶明佶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33-1537,共5页
目的观察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用吉西他滨(1000 mg·m^(-2))联合顺铂(70 mg·m^(-2))+替雷利珠(200 mg... 目的观察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用吉西他滨(1000 mg·m^(-2))联合顺铂(70 mg·m^(-2))+替雷利珠(200 mg)的治疗方案;对照组用吉西他滨(1000 mg·m^(-2))联合顺铂(70 mg·m^(-2))的治疗方案,3周为1个疗程。于治疗2个疗程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水平,用计算机断层扫描术或磁共振成像扫描评价肿瘤体积的变化,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过程共脱落8例,最终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60例。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56.67%(34例/60例)和36.67%(22例/6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IFN-γ分别为(35.68±5.24)和(3.42±0.84)μg·L^(-1),IL-2分别为(180.55±20.31)和(12.26±2.18)ng·mL^(-1),VEGF分别为(9.35±1.45)和(18.32±1.89)μg·L^(-1),MMP-2分别为(38.39±4.31)和(56.35±6.48)μg·L^(-1),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0.20和5.25个月,总生存期分别为18.36和13.32个月。试验组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白细胞计数降低、免疫相关性皮疹、免疫相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对照组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白细胞计数降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Ⅰ~Ⅱ级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5.00%和5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吉西他滨和顺铂治疗晚期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可以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延长患者的中位PFS和OS,抑制肿瘤的生长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雷利珠单抗 吉西他滨 顺铂 膀胱尿路上皮癌 一线化疗
原文传递
输尿管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临床疗效分析(附14例报告)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建业 秦自科 +8 位作者 韩辉 刘卓炜 李永红 尧凯 董培 卢可士 许镇州 张志凌 周芳坚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750-751,756,共3页
目的:探讨保留肾脏的输尿管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2010年4月14例输尿管中下段癌患者行保留肾脏的输尿管部分切除术(治疗组)的临床资料。从术后膀胱癌发生率、疾病特异性生存率等方面... 目的:探讨保留肾脏的输尿管部分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4月~2010年4月14例输尿管中下段癌患者行保留肾脏的输尿管部分切除术(治疗组)的临床资料。从术后膀胱癌发生率、疾病特异性生存率等方面与同期29例行输尿管癌根治术(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12例获得随访,术后膀胱癌发生率为16.7%(2/12),疾病特异性生存率1年为91.7%(11/12),5年为75.0%。对照组24例获随访,术后膀胱癌发生率为12.5%(3/24),疾病特异性生存率1年为95.8%(23/24),5年为79.2%。两组术后膀胱癌发生率及1年、5年疾病特异性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输尿管癌双侧致病同步及异时性特点,在能严格随访的条件下,输尿管部分切除术+输尿管连续性的重建可以应用于适当选择的中下段输尿管癌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肿瘤 输尿管部分切除术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