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电阻抗技术的乳腺癌患者人体成分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张丽娟 诸晓璇 +4 位作者 张慧珍 钟巧玲 罗庆华 张惠婷 覃惠英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年第32期2527-2533,共7页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的人体成分及其随年龄变化的情况,比较不同诊断标准下乳腺癌患者的肥胖发生率,了解体质量指数(BMI)与各人体成分指标之间的关系,调查乳腺癌患者的肌肉减少症发生率及其与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女性乳腺癌患者1187例,...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的人体成分及其随年龄变化的情况,比较不同诊断标准下乳腺癌患者的肥胖发生率,了解体质量指数(BMI)与各人体成分指标之间的关系,调查乳腺癌患者的肌肉减少症发生率及其与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女性乳腺癌患者1187例,在术前利用生物电阻抗技术分析患者的人体成分。结果乳腺癌患者各人体成分指标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767~32.627,P<0.01),不同年龄组患者的肌肉减少症发生率不同(χ^2值为20.819,P<0.01);不同诊断方法的肥胖检出率不相同,应用体脂百分比(PBF)诊断的肥胖率最高,334例占28.14%的乳腺癌患者出现BMI正常或过低但PBF超标的"隐形肥胖";BMI与各人体成分指标均呈正相关(r值为0.137~0.954,P<0.01),与PBF和骨骼肌含量均呈中等程度相关(r值分别为0.761、0.534,P值均<0.01);肌肉减少症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发生率为98例占8.26%,BMI诊断正常仍有64例占8.78%的患者发生了肌肉减少症,PBF超标和内脏脂肪面积(VFA)超标的患者中分别有47例占6.70%和15例占5.98%出现了肌肉减少症。结论乳腺癌患者中PBF肥胖的发生比例较高,部分患者出现肌肉减少症,不利于预后,应当加强对其脂肪和肌肉含量的监测并及早干预;生物电阻抗技术能准确评估患者的人体成分,能发现传统的BMI无法诊断的"隐形肥胖"和肌肉减少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人体成分 生物电阻抗分析 肥胖 肌肉减少症
原文传递
自黏性软聚硅酮薄膜敷料用于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诸晓璇 郑美春 覃惠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年第31期3997-4002,共6页
目的 系统评价自黏性软聚硅酮薄膜敷料用于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自黏性软聚硅酮薄膜敷料用于防治放射性皮肤... 目的 系统评价自黏性软聚硅酮薄膜敷料用于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及万方数据库中关于自黏性软聚硅酮薄膜敷料用于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RCTs,样本量共1 231例.Meta分析显示,自黏性软聚硅酮薄膜敷料可以降低Ⅱ级以上放射性皮炎的发生率(OR=0.14,95%CI 0.08~0.25, P<0.01);缩短放射野内皮肤放射性皮炎的出现时间(OR=0.07,95%CI 0.02~0.32,P<0.01);降低放射性皮炎主、客观症状评分(放射性皮肤损伤评估量表评分)(MD=-3.33,95%CI -5.96^-0.70,P<0.05).结论 放疗期间采用自黏性软聚硅酮薄膜敷料贴敷于放疗照射野内的皮肤表面可以降低放射性皮炎严重程度,缩短放射野内皮肤放射性损伤的出现时间,有效改善患者放射野皮肤的各种不适感以及放射治疗引起的皮肤反应对日常活动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皮炎 自黏性软聚硅酮薄膜敷料 皮肤损伤 恶性肿瘤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