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进学生感悟的教学策略
1
作者 诸菁如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3年第4期23-26,共4页
许多数学知识的学习定位于感知、感受、感悟层面,而感悟往往是许多学生较难达到的目标。有些数学知识的教学,常常会出现有些学生“不教也会”、有些学生“教了还不会”的两极分化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感悟无力或者不到位时,... 许多数学知识的学习定位于感知、感受、感悟层面,而感悟往往是许多学生较难达到的目标。有些数学知识的教学,常常会出现有些学生“不教也会”、有些学生“教了还不会”的两极分化现象。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感悟无力或者不到位时,采用比较、作图、想象、提炼等教学策略,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悟 策略 比较 作图 想象 提炼
下载PDF
“9加几”教学策略
2
作者 诸菁如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15年第12期18-18,共1页
在一年级上册"9加几"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口算方法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精致化,放缓算法抽象的过程,在寓理于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策略一:摆小棒知算理。操作前,教师引导:"用小棒代替苹果,算一算9+4等于多少?注... 在一年级上册"9加几"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口算方法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精致化,放缓算法抽象的过程,在寓理于算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思想方法。策略一:摆小棒知算理。操作前,教师引导:"用小棒代替苹果,算一算9+4等于多少?注意:你摆的小棒要让大家一眼看出结果。"操作后,请一个学生演示,同时,老师启发提问:"为什么要从4根里拿出1根来?"引导学生明白"凑十"的道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策略 数学思想方法 精致化 算理 归一 教理 有序排列 数字的 比加 提升能力
下载PDF
开放应在适当处
3
作者 诸菁如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0年第12期79-80,共2页
我认为本期“问题研讨”提供的《认识乘法》教学案例,教师在引入乘法的阶段进行开放性教学并不合适。原因有两点:一是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知道几个相同数的相加除了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并且列乘法... 我认为本期“问题研讨”提供的《认识乘法》教学案例,教师在引入乘法的阶段进行开放性教学并不合适。原因有两点:一是从教学目标来看,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知道几个相同数的相加除了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并且列乘法算式比较简便。因此,例题的分类没有开放的必要,可以直奔主题:请学生按照是不是相同的数相加来将算式分类,以免把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耗费在无关的枝节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性教学 《认识乘法》 课堂教学时间 教学目标 乘法算式 教学案例 问题研讨 分类
下载PDF
“淡化教育的功利性”——你能做到吗?
4
作者 诸菁如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09年第7期89-90,共2页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想应该不会还有教师抱着纯粹的“应试教育”的观点进行教学吧?《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想应该不会还有教师抱着纯粹的“应试教育”的观点进行教学吧?《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并把这一条放在首要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功利性 淡化 “应试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 数学课程标准 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学习
下载PDF
动态想象与几何直观
5
作者 诸菁如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5年第4期52-54,共3页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图形所展开的想象。动态想象是指在头脑中展现事情发展变化的情况或是事物活动中的状态、状况,是一种有意想象。在数学教学中,要运用动态想象,由被动感知到主动再现,由复杂立... 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图形所展开的想象。动态想象是指在头脑中展现事情发展变化的情况或是事物活动中的状态、状况,是一种有意想象。在数学教学中,要运用动态想象,由被动感知到主动再现,由复杂立体到简单立体,由随意操作到想象指引,让学生从形状、特征、变换等多种角度来感知抽象的数学对象,发展几何直观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直观 动态想象 培养策略
下载PDF
例谈一年级学生深度思维的培养 被引量:5
6
作者 诸菁如 《小学数学教育》 2019年第12期22-24,共3页
思维深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思维品质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更多地会关注学生的思维速度,却没有足够的耐心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事实上,大多数课堂习惯于追求快节奏、大容量,频繁的问答、众多的习... 思维深度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思维品质的提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更多地会关注学生的思维速度,却没有足够的耐心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事实上,大多数课堂习惯于追求快节奏、大容量,频繁的问答、众多的习题,往往会造成深度思维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思维 苏教版 退位减法
原文传递
“数量关系”仅靠感悟行吗? 被引量:1
7
作者 诸菁如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09年第7期36-37,共2页
听到一年级的教室里传来学生齐读的声音:“要求总数用加法,已知总数用减法。”估计是教师在进行有关应用题(现在改称“解决实际问题”了)的教学。一句简单的话,高度地概括了2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类型。它对于帮助一年级的学生在... 听到一年级的教室里传来学生齐读的声音:“要求总数用加法,已知总数用减法。”估计是教师在进行有关应用题(现在改称“解决实际问题”了)的教学。一句简单的话,高度地概括了2种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类型。它对于帮助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应用题的起步阶段分析、解决问题肯定是会有帮助的。我可以从中感受到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所下的功夫。但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合理呢?它不由令我浮想联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关系 感悟 起步阶段 解题能力 一年级 应用题 学生 教师
原文传递
搭建思维阶梯 丰富抽象过程——“9加几”教学改进策略
8
作者 诸菁如 《小学数学教育》 2016年第Z4期133-134,共2页
日前听了一节一年级上册'9加几'的教材教法研究课,促使我对于其中的'凑十法'的教学过程展开了深刻的思考。以下是一位青年教师执教这节课的教学片断及笔者的一些教学思考。一、课堂回放1.引入。(1)算一算,填一填。师:... 日前听了一节一年级上册'9加几'的教材教法研究课,促使我对于其中的'凑十法'的教学过程展开了深刻的思考。以下是一位青年教师执教这节课的教学片断及笔者的一些教学思考。一、课堂回放1.引入。(1)算一算,填一填。师:小朋友们喜欢小猴吗?小猴带来了一些加法题,请看——出示下面的算式,让学生口答。10+3=10+5=10+()=17 10+()=19师:这些算式中都有哪个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思考 小猴 青年教师 进位加法 思维过程 请看 教法研究 算理 数学思考 数学思想方法
原文传递
创设思维时空 理解概念本质——“表内除法(一)”教学谈
9
作者 诸菁如 许科勤 《小学数学教育》 2021年第14期21-22,共2页
"表内除法(一)"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平均分的方法、除法的初步认识,以及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等。相对于加、减、乘这三种运算,除法的含义较为抽象。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不可能一蹴而就... "表内除法(一)"是苏教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教学平均分的方法、除法的初步认识,以及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等。相对于加、减、乘这三种运算,除法的含义较为抽象。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当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下面,我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创设思维时空,引导学生理解除法概念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诀求商 表内除法 概念本质 苏教版教材 创设思维 教学内容 教学实践 概念的本质
原文传递
殊途同归看“余数”——也谈小数除法中的余数
10
作者 诸菁如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5年第6期52-52,共1页
《中小学数学》已陆续刊登了7篇有关小数除法中的余数问题的文章,我每次看到这些文章都觉得言之有理,同时也感受到贵刊给广大的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平台。直到这次我也遇到了这一问题,这才明白为何这一问题值得那么多老师... 《中小学数学》已陆续刊登了7篇有关小数除法中的余数问题的文章,我每次看到这些文章都觉得言之有理,同时也感受到贵刊给广大的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平台。直到这次我也遇到了这一问题,这才明白为何这一问题值得那么多老师的关注。于是,我也想谈一谈小数除法中的余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数问题 小数除法 殊途同归 《中小学数学》 百家争鸣 数学教师 文章 有理
原文传递
游乐园的长与宽可以忽略不计吗?
11
作者 诸菁如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05年第6期53-53,共1页
苏教版数学第四册36页第9题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并附有绘制生动的情景图的题目,现摘录如下:
关键词 游乐园 忽略 实际问题 第四册 苏教版 题目 综合 数学
原文传递
“数学游戏”不好玩
12
作者 诸菁如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12年第9期54-55,共2页
最近,我听了一些数学课,频频听到课中提到了“游戏”一词,不由地有感而发:到底什么是游戏?什么又是数学游戏?现将几个片断摘录如下:
关键词 小学 数学教学 数学游戏 数学课
原文传递
含义必须如此明确吗?
13
作者 诸菁如 《中小学数学(小学版)》 2009年第5期46-47,共2页
读了孙美香的《含义明确些更好》(2008年第7—8期)一文后,我也有些感慨。确实很多时候,教师教学用书的意思不够明确,让老师揣摩不透。教学时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只能是由老师摸着石头过河——走一步算一步了。
关键词 数学教学 小学 教师 教学用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