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细胞溶素HlyE变体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文哲 王忠星 +1 位作者 诸葛祥凯 戴建君 《畜牧与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6-92,共7页
为了探究细胞溶素HlyE突变体(HlyE-V)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致病力的影响,采用Red同源重组法构建了APEC菌株CBE59的HlyE-V基因缺失株CBE59ΔHlyE-V和回补株CBE59CΔHlyE-V,测定缺失株生长曲线、溶血活性、胞内存活曲线,并用细胞毒性... 为了探究细胞溶素HlyE突变体(HlyE-V)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致病力的影响,采用Red同源重组法构建了APEC菌株CBE59的HlyE-V基因缺失株CBE59ΔHlyE-V和回补株CBE59CΔHlyE-V,测定缺失株生长曲线、溶血活性、胞内存活曲线,并用细胞毒性试验和动物试验来评估HlyE-V对APEC致病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缺失HlyE-V基因对APEC的生长速率影响较小,野生株、缺失株和回补株均无溶血活性,证明HlyE-V不是孔道形成毒素,不能溶解哺乳动物的红细胞;HlyE-V缺失株致细胞毒性和对雏鸡的致病力显著降低,缺失株的半数致死量(LD50)值为4.9×10^(6)CFU/只,而野生株和回补株的LD50分别为8.2×10^(5)CFU/只、4.2×10^(5)CFU/只;在HD11巨噬细胞内的存活能力显著下降,在野生株CBE59感染的HD11中有一半的细胞中含有6~8个细菌,且有56.7%的细胞中观察到超过6个细菌;而在观察缺失株CBE59ΔHlyE-V时,菌量超过6个的仅为10.7%,相较野生株下降了46%。研究表明,HlyE-V对APEC的致病力起着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细胞溶素HlyE突变体 毒力 溶血素
下载PDF
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分析
2
作者 诸葛祥凯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3年第10期0119-0121,共3页
在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从而提升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中小学是国家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对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保证它的教... 在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有效的改革,从而提升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教育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中小学是国家教育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加强对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保证它的教学手段先进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目前在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进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中小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阻碍。因此,对当前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所面临的特殊问题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态度,并要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进而推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教育信息化 解决措施
下载PDF
auf基因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鸭源株的细胞黏附及动物致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颢锦 汤芳 +5 位作者 诸葛祥凯 胡林 陈玲 李亚芯 李德志 戴建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4-629,共6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uf基因的功能。[方法]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敲除auf基因,构建DE205BΔauf缺失菌株,并分析缺失菌株和野生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差异。[结果]生物学特性试验表明:与野生菌株相比,缺失菌株的生长特...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uf基因的功能。[方法]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敲除auf基因,构建DE205BΔauf缺失菌株,并分析缺失菌株和野生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力差异。[结果]生物学特性试验表明:与野生菌株相比,缺失菌株的生长特性未发生明显改变,但对酸性(乙酸,pH 4.0和5.0,20 min)、碱性(Tris-HCl,pH 10.0,30 min)和高渗环境(2.5 mol·L-1NaCl,1 h)的耐受能力极显著降低(P<0.001),其相对存活率分别降低86.7%、77.3%、59.0%和98.3%;抗血清杀菌能力也显著下降,在100%、50%及25%稀释度的血清中极显著降低(P<0.01);DE205BΔauf缺失菌株对DF-1细胞的相对黏附能力显著降低,下降了80.7%。动物试验表明:DE205BΔauf对小鼠及雏鸭的致病力及在其体内的定殖能力均降低。[结论]auf基因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感染及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菌毛 auf基因 黏附
下载PDF
副溶血弧菌Ⅲ型分泌系统1内杆状蛋白基因vscI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廉乐乐 薛娇 +5 位作者 李婉君 任建鸾 诸葛祥凯 汤芳 薛峰 戴建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06-513,共8页
[目的]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s,T3SS)在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试验旨在探讨T3SS1内杆状蛋白基因vscI的功能。[方法]以副溶血弧菌POR-1菌株为研究对象,构建vscI缺失株ΔvscI与回补... [目的]Ⅲ型分泌系统(TypeⅢsecretion systems,T3SS)在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试验旨在探讨T3SS1内杆状蛋白基因vscI的功能。[方法]以副溶血弧菌POR-1菌株为研究对象,构建vscI缺失株ΔvscI与回补株CΔvscI,检测野生株、缺失株与回补株的细胞毒性、细胞黏附等生物学特性,分析vscI缺失对副溶血弧菌感染细胞能力的影响;通过Western blot与ELISA检测HeLa细胞内效应蛋白的易位量。[结果]与POR-1菌株相比,缺失菌株ΔvscI在生长速度上并无显著差异,但对HeLa细胞的黏附能力下降85%。细胞毒性检测结果显示:与POR-1菌株相比,缺失株ΔvscI感染细胞组释放LDH量显著下降60%。同时与野生株POR-1感染HeLa细胞组相比,ΔvscI感染HeLa细胞组发生凋亡的细胞数量显著下降了85%。腺苷酸环化酶报告系统研究结果显示:与POR-1菌株感染组相比,ΔvscI菌株感染HeLa细胞内的cAMP含量显著下降,CyaA融合蛋白的易位量显著下降,而在回补株CΔvscI中上述生物性状均恢复。[结论]vscI提高了副溶血弧菌对细胞的黏附能力和毒力,促进细胞凋亡,同时对于T3SS1效应子的易位是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T3SS1 内杆状蛋白 vscI
下载PDF
伴侣蛋白Hfq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力的影响
5
作者 陈睿 王忠星 +2 位作者 姜敏 诸葛祥凯 戴建君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5-112,共8页
为了探究小RNA(sRNA)伴侣蛋白Hfq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感染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Red同源重组法构建了禽致病性大肠杆菌FY26的hfq缺失株FY26Δhfq,通过测定缺失株生长曲线、生物被膜形成、体内定殖、胞内存活等能力来判定sRN... 为了探究小RNA(sRNA)伴侣蛋白Hfq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感染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Red同源重组法构建了禽致病性大肠杆菌FY26的hfq缺失株FY26Δhfq,通过测定缺失株生长曲线、生物被膜形成、体内定殖、胞内存活等能力来判定sRNA伴侣蛋白Hfq对APEC致病力的影响。在体外,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直接决定着细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能力,而在细菌进入体内后,其生长速率、黏附、定殖、吞噬细胞内的存活等能力均会直接影响其致病力。在进行了缺失株FY26Δhfq与野生株FY26的生长曲线测定试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测定试验、感染雏鸡试验、雏鸡体内定殖与侵袭试验、DF-1细胞黏附及HD11吞噬细胞内存活试验后,结果表明:hfq缺失株相较野生株其生长速率下降,生物背膜形成能力降低了18.6%,感染雏鸡时毒力降低,感染7 d后存活率为80%,在雏鸡体内定殖侵袭减弱,体内竞争能力下降至33.2%,对DF-1细胞的黏附能力降低,HD11吞噬细胞内的存活能力下降,单个细胞内存活的细菌数大多少于6个。研究表明,sRNA伴侣蛋白Hfq对APEC的致病力起着关键的正向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RNA伴侣蛋白 SRNA HFQ APEC 毒力
下载PDF
华东部分地区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系统进化分群及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9
6
作者 胡林 刘晓燕 +2 位作者 王颢锦 诸葛祥凯 戴建君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13,共5页
采用PCR方法,对华东地区分离的66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进行系统进化分群和9个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APEC分离株在各系统进化群中均有一定比例的分布,其中A群为33.4%(22/66),B1群为31.8%(21/66),B2群为13.6%(9/66),D群为21.2%(14/66)... 采用PCR方法,对华东地区分离的66株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进行系统进化分群和9个毒力相关基因的检测。APEC分离株在各系统进化群中均有一定比例的分布,其中A群为33.4%(22/66),B1群为31.8%(21/66),B2群为13.6%(9/66),D群为21.2%(14/66)。毒力基因分布检测结果表明:编码自分泌黏附素的aatA和aatB、侵袭素ibeA、空泡形成毒素基因vat、温度敏感性血凝素tsh、摄铁系统的ybtX、耶尔森毒力岛内的ireA、VI型分泌系统的clpV1和vgrG等基因的分布率分别为59.1%、13.6%,7.58%、37.9%、36.4%、25.8%、6.06%、21.2%和42.4%,其中aatA、tsh、vat、ybtX、ireA、clpV1 6个基因在各进化群中分布较为广泛,而个别基因如ibeA仅在B2群中检出,在其他进化群没用检出。本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禽大肠杆菌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并为该病的防控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毒力相关基因 系统进化分群
原文传递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毒力基因F11分布的检测及其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孟庆美 王少辉 +3 位作者 任建鸾 诸葛祥凯 陆承平 戴建君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11-1015,共5页
为研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F11毒力基因的功能,根据禽致病性大肠杆菌IMT5155毒力基因F11的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检测了毒力基因F11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分布,并以IMT5155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F11基因片段,将其定向克隆到pE... 为研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F11毒力基因的功能,根据禽致病性大肠杆菌IMT5155毒力基因F11的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检测了毒力基因F11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分布,并以IMT5155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F11基因片段,将其定向克隆到pET-28a(+)载体中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F11,转化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IPTG诱导表达,纯化表达产物,制备免疫血清进行黏附抑制试验。结果显示,F11基因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中的分布率为22.2%(10/45),主要分布于大肠杆菌B2进化群中。利用F11免疫血清进行的Western-blot分析表明,F11可以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正常表达。黏附抑制试验显示,F11免疫血清可以抑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IMT5155对宿主细胞的黏附,表明F11可能在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毒力基因F11 黏附抑制试验
原文传递
饲料中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双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8
作者 陈玲 王少辉 +3 位作者 任建鸾 诸葛祥凯 汤芳 戴建君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3-76,共4页
根据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O157∶H7的O抗原编码基因rfb E和H抗原编码基因fli C分别设计引物,建立双重PCR方法。饲料样品人工污染EHEC O157∶H7后进行增菌培养,利用双重PCR进行检测EHEC O157∶H7。结果表明:... 根据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coli,EHEC)O157∶H7的O抗原编码基因rfb E和H抗原编码基因fli C分别设计引物,建立双重PCR方法。饲料样品人工污染EHEC O157∶H7后进行增菌培养,利用双重PCR进行检测EHEC O157∶H7。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方法能够特异性扩增出目的条带,敏感性可达到100 cfu细菌。双重PCR方法可以有效地检测出饲料中人工污染的EHEC O157∶H7,人工污染饲料样品经4 h预增菌处理后,该方法的检测下限为20 cfu细菌。本研究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可快速、特异地检测出饲料中污染的EHEC O157∶H7,可用于饲料中EHEC O157∶H7的检测及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O157∶H7 饲料 PCR
原文传递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ST95流行菌株耐药表型及耐药基因分析
9
作者 诸葛祥凯 姜敏 周洲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76-81,共6页
为探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ST95类群菌株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分布情况,对37株ST95 APEC菌株进行血清型、耐药性测定以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7株ST95 APEC的优势血清型为O2:K1和O1:K1,所有禽源ST95菌株均为多重耐药(MDR)特性,... 为探究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ST95类群菌株的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分布情况,对37株ST95 APEC菌株进行血清型、耐药性测定以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37株ST95 APEC的优势血清型为O2:K1和O1:K1,所有禽源ST95菌株均为多重耐药(MDR)特性,其至少对12种抗生素耐药,ST95菌株对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比率很高,对β-内酰胺酶抑制剂耐药率也达到35%,对非头孢类抗生素如环丙沙星、庆大霉素等同样具有广泛耐药性。PCR检测发现30株APEC菌株含有β-内酰胺酶基因,在这些ST95菌株中检测出多种质粒编码的抗性基因,如链霉素/壮观霉素抗性基因strA和strB等。研究表明ST95 APEC菌株呈现明显的广谱耐药特性,质粒携带的耐药基因广泛分布于ST95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ST95 耐药表型 耐药基因 耐药质粒
原文传递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唾液酸酶siaK1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昊 诸葛祥凯 戴建君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6-30,共5页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是危害养禽业发展的重要病原之一。本试验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APEC IMT5155唾液酸酶基因sia K1缺失株和互补株,系统比较其生物学特性的差异。生长曲线测定表明,缺失株比...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是危害养禽业发展的重要病原之一。本试验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APEC IMT5155唾液酸酶基因sia K1缺失株和互补株,系统比较其生物学特性的差异。生长曲线测定表明,缺失株比野生株和互补株生长速度加快,而野生株和互补株的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测定表明,sia K1缺失导致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减弱,而互补株可恢复至野生株水平,说明sia K1基因缺失可影响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长速度及生物被膜的形成。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sia K1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 siaK1基因 RED同源重组 生长 生物被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