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佐辛超前镇痛在颅颌面大面积撕脱伤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1
作者 诸震波 朱捷 +1 位作者 徐毅 丁宁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568-1571,共4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在颅颌面大面积撕脱伤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108例颅颌面大面积撕脱伤且行一期缝合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54例。A组术前给予1%的利... 目的:探讨地佐辛超前镇痛在颅颌面大面积撕脱伤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8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108例颅颌面大面积撕脱伤且行一期缝合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54例。A组术前给予1%的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B组在A组干预基础上,在术前30min肌注10mg地佐辛。比较两组手术开始后10min、术后6h及术后12h的疼痛感、恐惧感及舒适度;观察患者术后3d麻醉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与B组术后6h及术后12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恐惧视觉模拟评分(FAVS)均明显高于手术开始后10min(P<0.05),A组与B组术后12h的VAS及FAV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后6h(P<0.05),B组手术开始后10min、术后6h及术后12h的VAS及FAV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A组与B组术后6h及术后12h的舒适状况量表中,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及环境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开始后10min(P<0.05),A组与B组术后12h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及环境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后6h(P<0.05),B组手术开始后10min、术后6h及术后12h的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及环境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对麻醉满意度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对麻醉总满意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对颅颌面大面积撕脱伤且行一期缝合术患者给予地佐辛超前镇痛,镇痛效果明显,并可显著减轻患者恐惧感,提高舒适度及对麻醉满意度,且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超前镇痛 颅颌面大面积撕脱伤 一期缝合术 疼痛
下载PDF
羟乙基淀粉溶液在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诸震波 丁宁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79-81,88,共4页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溶液在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烧伤休克期需液体复苏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1例。研究组给予羟乙基淀粉溶液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浆进行治疗,比较2组24h内血容量相关指标、烧伤后第24、48小时... 目的探讨羟乙基淀粉溶液在烧伤休克期液体复苏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烧伤休克期需液体复苏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1例。研究组给予羟乙基淀粉溶液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血浆进行治疗,比较2组24h内血容量相关指标、烧伤后第24、48小时胶体输入量及进出量比及烧伤后第1、3、14天血液及凝血功能各指标,并观察肝、肾功能异常及变态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在烧伤后24h内的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和尿量及烧伤后第24、48小时胶体输入量和进出量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烧伤后第1、3天,研究组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2组第14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肝功能指标变化大体一致,肾功能无异常变化;研究组未见变态反应发生,对照组有3例出现荨麻疹。结论羟乙基淀粉溶液在早期可以替代天然胶体而有效地应用于对烧伤患者的液体复苏治疗中,但若能在应用羟乙基淀粉溶液24h后适当补充少量天然胶体,可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乙基淀粉溶液 烧伤休克期 液体复苏 疗效
下载PDF
消化道类癌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诸震波 李非 《临床外科杂志》 2011年第3期210-212,共3页
消化道类癌在临床上是一类少见的恶性肿瘤,可以分泌多种活性物质,与消化道常见的腺癌有明显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其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化疗不敏感,但预后相对较好。现就近年来该病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 类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胃类癌10例报道
4
作者 诸震波 李非 方育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3-174,共2页
胃类癌是临床少见的一种胃恶性肿瘤,约占全部胃恶性肿瘤的1.0%-1.5%[1]。因早期多无典型的临床表现而容易误诊,有些患者可表现为胃溃疡的症状。作者回顾性分析宣武医院7年间收治的10例胃类癌,现总结如下。
关键词 胃肿瘤/诊断 胃肿瘤/治疗 类癌瘤/诊断 类癌瘤/治疗
下载PDF
Ki-67、VEGF在胃肠道类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5
作者 诸震波 李非 +1 位作者 崔叶青 汤国才 《临床外科杂志》 2011年第10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类癌中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plus两步法,检测20例胃肠道类癌中Ki-67和VEG... 目的探讨胃肠道类癌中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plus两步法,检测20例胃肠道类癌中Ki-67和VEGF的表达,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Ki-67在胃肠道类癌中的阳性表达约为45%,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VEGF的阳性表达约为85%;Ki-67和VEGF的共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胃肠道类癌中存在着Ki-67、VEGF的高表达,Ki-67的阳性表达为胃肠道类癌的的临床病理评估提供参考,而Ki-67和VEGF的阳性共表达参考意义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类癌 细胞增殖核抗原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免疫组化
下载PDF
副节瘤1例
6
作者 诸震波 周跃宁 郭强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76-377,共2页
关键词 副节瘤 肾上腺 诊断
下载PDF
胃肠道类癌24例诊治分析
7
作者 诸震波 李非 方育 《临床外科杂志》 2010年第12期820-821,共2页
目的探讨胃肠道类癌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宣武医院自2003年2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24例胃肠道类癌资料。肿瘤位于直肠11例,胃10例,阑尾3例。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排便习惯改变。肿瘤直径≤1am10例(41.7%),直径〉1... 目的探讨胃肠道类癌诊断和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宣武医院自2003年2月至2009年11月收治的24例胃肠道类癌资料。肿瘤位于直肠11例,胃10例,阑尾3例。主要表现为上腹不适,排便习惯改变。肿瘤直径≤1am10例(41.7%),直径〉1cm12例(50%),2例不详。淋巴结转移6例(25%)。胃癌根治术3例,胃空肠吻合术1例,胃局部切除3例;直肠癌Dixon术式2例,Mason术式2例,Hartmann术式1例,直肠局部切除4例。阑尾切除术3例。结果随访21例,随访时间4~63个月,3例死亡,余单纯手术治疗的均存活良好。结论胃肠道类癌肿瘤大小,有无转移,是判断胃肠道类癌良恶性、决定手术方式和预后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癌 诊断 手术 预后
下载PDF
急诊外科清创黏合术处理头面部创口的临床疗效和愈合满意度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朱捷 诸震波 +2 位作者 徐毅 刘在尧 丁宁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3期84-86,共3页
目的评估患者对清创黏合术处理头面部开放性创口的临床疗效和愈合满意度。方法选择头面部皮肤裂伤患者117例,均为开放性单纯皮肤裂伤,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9例清创后以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胶粘合创口;对照组58例清创后采... 目的评估患者对清创黏合术处理头面部开放性创口的临床疗效和愈合满意度。方法选择头面部皮肤裂伤患者117例,均为开放性单纯皮肤裂伤,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59例清创后以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胶粘合创口;对照组58例清创后采用4-0涤纶缝合针线缝合创口;比较两组创口愈合情况和愈合外观满意度。结果两组所有病例创口均有效愈合,创口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均于术后3个月观察或电话随访了解患者满意度。试验组创口愈合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试验组手术用时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χ~2=4.752,P=0.029)。结论急诊外科应用医用胶行黏合术处理头面部开放性创口,能够显著提高患者对创口愈合外观的满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胶 头面部 开放性创口 黏合术 清创
下载PDF
赖氨匹林联合低剂量地佐辛治疗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朱捷 徐毅 +2 位作者 诸震波 刘在尧 丁宁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5期56-58,共3页
目的评估赖氨匹林联合低剂量地佐辛对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在应用山莨菪碱注射液解痉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注射用赖氨匹林0.9g静注(A组39例),地佐辛注射液10mg肌注(B组39例)以及赖氨匹林... 目的评估赖氨匹林联合低剂量地佐辛对急性肾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肾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在应用山莨菪碱注射液解痉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注射用赖氨匹林0.9g静注(A组39例),地佐辛注射液10mg肌注(B组39例)以及赖氨匹林0.9g静注联合地佐辛注射液5mg肌注(C组40例)治疗。记录治疗前、治疗60分钟,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三组治疗60分钟后,综合疗效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与B组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Z=-7.382,P=0.000),B组与C组差异无显著性(Z=-1.368,P=0.171),C组与A组差异有显著性(Z=-7.439,P=0.000)。治疗60分钟后,三组VAS评分均低于给药前(P<0.01),三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和C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C组评分虽低于B组,但组间差异无显著性(F=2.588,P>0.05)。A组出现不良反应6例(15.4%),B组15例(38.46%),C组7例(17.07%)。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57,P<0.05),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4.59,P<0.05),C组与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06,P>0.05)。结论赖氨匹林联合低剂量地佐辛可安全、有效的治疗肾绞痛,减少高剂量地佐辛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匹林 地佐辛 肾绞痛
下载PDF
大肠癌性肠梗阻39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崔国平 诸震波 周跃宁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30-331,334,共3页
[目的]总结大肠癌所致肠梗阻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8年经手术治疗的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右半结肠癌梗阻均行Ⅰ期切除吻合术,死亡1例。23例左半结肠癌梗阻中16例行Ⅰ期切除吻合术,... [目的]总结大肠癌所致肠梗阻的诊断、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8年经手术治疗的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的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右半结肠癌梗阻均行Ⅰ期切除吻合术,死亡1例。23例左半结肠癌梗阻中16例行Ⅰ期切除吻合术,吻合口瘘2例;7例行Hartmann手术,死亡1例。1例直肠癌行乙状结肠双袢造瘘术。[结论]大肠癌所至肠梗阻为肿瘤晚期表现,术前明确诊断、术中合理选择手术方案、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肠梗阻 手术
下载PDF
腹壁造瘘口旁疝15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2
11
作者 范岭 崔国平 +2 位作者 杨峰 周跃宁 诸震波 《航空航天医药》 2010年第5期670-670,共1页
目的:探讨腹壁造瘘口旁疝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腹壁造瘘口旁疝的临床特点及修补方法。结果:本组15例,随访14例,1例复发,复发率为7.14%,失访1例。结论:造瘘口旁疝的发生与多重因素有关,应当改善围手术期患者营养状况,治疗伴... 目的:探讨腹壁造瘘口旁疝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腹壁造瘘口旁疝的临床特点及修补方法。结果:本组15例,随访14例,1例复发,复发率为7.14%,失访1例。结论:造瘘口旁疝的发生与多重因素有关,应当改善围手术期患者营养状况,治疗伴发疾病,改进操作技术以预防发生造瘘口旁疝;手术治疗惟一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瘘口旁疝 手术后并发症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十二指肠旁疝9例诊治报告
12
作者 崔国平 诸震波 +1 位作者 索文军 许进伟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692-694,共3页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旁疝(PDH)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1986年~2008年经外科手术治疗的9例PD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治经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左侧PDH(Landzert隐窝)7例,右侧PDH(Waldeyer隐窝)2例。2例平素无任何临床症状;5例患者... [目的]总结十二指肠旁疝(PDH)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1986年~2008年经外科手术治疗的9例PDH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治经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左侧PDH(Landzert隐窝)7例,右侧PDH(Waldeyer隐窝)2例。2例平素无任何临床症状;5例患者在饱食后、4例患者在剧烈运动或突然改变体位后出现上腹剧烈疼痛。腹部X线检查提示9例为完全或不完全性肠梗阻。2例行增强CT显示,左上腹胰腺和胃之间有扩张的囊性空肠袢。9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7~13 d痊愈。[结论]PDH术前诊断困难,积极手术探查是正确诊断和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旁疝 诊断 手术
下载PDF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中用和不用糖皮质激素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3
作者 诸震波 丁宁 朱捷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7年第5期325-328,共4页
目的比较糖皮质激素与非糖皮质激素对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的外伤性视神经病变316例(316只眼),按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临床试验组(A组,187例)和对照组(B组,129例),分别给予甲... 目的比较糖皮质激素与非糖皮质激素对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ON)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5月至2016年8月的外伤性视神经病变316例(316只眼),按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分为临床试验组(A组,187例)和对照组(B组,129例),分别给予甲泼尼龙治疗(A组)和非糖皮质激素治疗(B组),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A组总体治疗有效率34.8%,B组总体治疗有效率33.3%,两组间治疗总体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69,P=0.793)。针对不同病情分别进行两组有效率对比:伴视神经管骨折者(X^2=0.077,P=0.782),无光感者(X^2=0.073,P=0.787),伴视神经管骨折合并无光感者(X^2=0.030,P=0.863),两组组间的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组内不同病情者之间有效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甲泼尼龙治疗与非糖皮质激素治疗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不同病情下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病变 外伤性 甲泼尼龙 无光感 视神经管骨折
原文传递
激素联合脑苷肌肽及脱水药物治疗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诸震波 朱捷 +2 位作者 凌霁阳 傅健 丁宁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48-1453,共6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g,TON患者应用激素联合脑苷肌肽及脱水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到2021年9月期间285例TON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常规组,分别为143例、142例。对比... 目的回顾性分析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g,TON患者应用激素联合脑苷肌肽及脱水药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2月到2021年9月期间285例TON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常规组,分别为143例、142例。对比各组患者基线资料、治疗前后的视力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单因素分析两组预后良好以及视力改善的指标差异。结果联合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的眼压以及视野平均缺损度均明显低于常规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0岁、伤后残留光感、就诊时间≤24 h以及VEP未熄灭的TON患者联合应用激素与脑苷肌肽以及脱水药物治疗的视力改善效果与常规组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有视神经管骨折、不伴有视神经肿胀迂曲的TON患者应用联合激素、脑苷肌肽以及脱水治疗的预后结局良好,与常规组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苷肌肽与脱水治疗基础上联合激素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可以改善TON患者视力,减轻视神经损伤,并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需重点关注年龄超过40岁、就诊时间超过24 h以及VEP熄灭、视神经肿胀等预后不良以及疗效差的高危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苷肌肽 脱水治疗 激素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原文传递
中等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早期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捷 诸震波 +2 位作者 徐毅 刘在尧 张蕴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04-408,共5页
目的评价中等剂量激素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急诊外科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13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 目的评价中等剂量激素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TON)的早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急诊外科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138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试验组给予中等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500 mg/d,治疗3 d后减量至40 mg/d,治疗4 d,并辅以神经营养等药物治疗,对照组除激素其余与对照组相同方法治疗,疗程均为7 d。所有患者行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对可能影响视力改善的因素的不同水平进行亚组分析,筛选出使用激素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早期疗效的优势人群。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44.28%(31/70),对照组有效率为26.47%(18/68),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471,P<0.05);亚组分析中发现,以年龄、伤后有无光感和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检查结果作为分层因素时,两组治疗后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50岁(OR=2.649)、伤后残留光感(OR=3.590)和VEP未熄灭患者(OR=3.700),应用激素治疗可能获得较好的早期疗效,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3.89%(10/70)和11.27%(8/6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3,P>0.05)。结论中等剂量激素治疗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能够获得较好的早期疗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糖皮质激素 视觉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