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大雁归来的日子
1
作者
诺尔乌萨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113,共3页
每年深秋,南方故乡悠远而碧蓝的天空里开始传来大雁孤独的鸣叫.紧接着,偶尔看见一两只白色的落雁在远处空阔的山地上觅食,人们便说,快要过年了.似乎过年不是取决于时令,取决于人们,而是取决于大雁的归期.
关键词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原文传递
神奇的南箐依漠河
2
作者
诺尔乌萨
《凉山文学》
2011年第2期7-9,共3页
把岳父送葬的那天早晨,天一直阴沉着脸,但依然没有下雨。坐在河边等候祭祀牛肉的人群中,有人抬起泪迹斑斑的脸面,望着天上的阴云说,从大前天,这个天一直欲下未下,仿佛是被什么人把它挡住似的,今天早晨,河里的水也突然没有了,真是神奇啊!
关键词
岳父
漠河
玉米地
寨子
父亲
记忆
爱人
河水
岳母
人群
原文传递
金沙江畔的神话
3
作者
诺尔乌萨
《凉山文学》
2010年第1期53-54,共2页
金沙江彝称"阿好史依",昨天清晨,我们前去拜谒金沙江畔的红色故地——皎平渡。一路上,我们一车同胞满怀好奇,紧跟着前面坐得满满当当的三辆大客车,向依木会理东南面四十七公里处的皎平渡进发。到了视野比较开阔的山头上。
关键词
金沙江
神话
毛泽东
中国革命史
中央工农红军
毛主席
山洞
会理
木船
江面
原文传递
我的跑马山寨
4
作者
诺尔乌萨
《凉山文学》
2009年第3期38-40,共3页
今年除夕的头一天,我与几个小姨妹的爱人们,驾乘一辆北京吉普,一直往南行。当人车在几分疲惫中,颠簸至凉山南部山区跑马山腰,来到距离亲戚寨不远的一段凹凸不平的山路时,冰凉的暮色从夕阳的背后,
关键词
金沙江
火塘
方言
乡愁
山路
吉普
香烟
距离
洋芋
阳光
原文传递
动真心 动真情 动真格——四川省凉山州教育扶贫纪实
5
作者
诺尔乌萨
《中国民族》
2004年第7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四川
凉山州
教育扶贫工作
教育资金
地方教育
原文传递
嫁往俄祖木地的大姑妈
6
作者
诺尔乌萨
《凉山文学》
2015年第4期39-41,共3页
天地不亲彩虹连了亲,两山不亲云雾连了亲,世人不亲姻缘连了亲。这么说,我的大姑妈巴呷像彩虹,像云雾。因为她把彝乡藏乡两个毫不相干、彼此隔着无数山川河流的山寨紧紧联系在一起,她让一些本来天各一方、素昧平生的人们从此变成了...
天地不亲彩虹连了亲,两山不亲云雾连了亲,世人不亲姻缘连了亲。这么说,我的大姑妈巴呷像彩虹,像云雾。因为她把彝乡藏乡两个毫不相干、彼此隔着无数山川河流的山寨紧紧联系在一起,她让一些本来天各一方、素昧平生的人们从此变成了相依为命的亲人。巴呷从凉山盐源彝乡依地尔强行嫁往俄祖木地(木里藏乡)的鸿索前,所有的亲人对那方弥漫酥油味,牦牛像黑云,男人配腰刀,就连路人也裸着一只臂膀的俄祖木地十分陌生,更不知在何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原文传递
驻村二题
7
作者
诺尔乌萨
《凉山文学》
2020年第4期20-23,共4页
老宅基长出了绿油油的洋芋对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展开为期10天的入户调研即将结束。夕阳靠近西山,我们三位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书木帕伍力来到今天的最后一站,也是这次调研的最后一站——黑惹木呷家。木呷家的...
老宅基长出了绿油油的洋芋对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展开为期10天的入户调研即将结束。夕阳靠近西山,我们三位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书木帕伍力来到今天的最后一站,也是这次调研的最后一站——黑惹木呷家。木呷家的房子是易地移民搬迁房,座落在海拔2800米向阳的山腰上,白墙红顶的新房,在热烈的夕阳里十分灿烂耀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呷
建档立卡贫困户
驻村工作队
原文传递
装缀人的土地
8
作者
诺尔乌萨
《凉山文学》
2018年第2期74-76,共3页
有句谚语说:人靠地装缀,地靠庄稼来装缀。这仿佛说的是我们这个家族和养育了我们的那片土地。历来追逐山水,热衷游牧与迁徙,信奉一处不宜居三年的先辈,在金沙江两岸,历经辗转,到了爷爷这代,来到西部凉山觉克瓦吾山下,意外停住了不知疲...
有句谚语说:人靠地装缀,地靠庄稼来装缀。这仿佛说的是我们这个家族和养育了我们的那片土地。历来追逐山水,热衷游牧与迁徙,信奉一处不宜居三年的先辈,在金沙江两岸,历经辗转,到了爷爷这代,来到西部凉山觉克瓦吾山下,意外停住了不知疲惫的脚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
金沙江
游牧
原文传递
亲人如光(外五篇)
9
作者
诺尔乌萨
《凉山文学》
2019年第3期59-71,共13页
彭古村的风刚到村部的那一刻起,阴冷的风,不停地吹刮裤脚、防寒服和人的脸庞,立马感到村部所在之地,那是一处不折不扣的风垭口。四周高山峻岭,那一片片相连的原始密林,很快让人想起古老、原始、偏远这样的词汇。这里到处显露出野性,倘...
彭古村的风刚到村部的那一刻起,阴冷的风,不停地吹刮裤脚、防寒服和人的脸庞,立马感到村部所在之地,那是一处不折不扣的风垭口。四周高山峻岭,那一片片相连的原始密林,很快让人想起古老、原始、偏远这样的词汇。这里到处显露出野性,倘若不是有人居住,不是有个村部建在这里,不是有一排红色琉璃瓦、白色墙体的平房,你是很难想象出这里会有人类的足迹。这里就是彭古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驻村工作队
村支书
原文传递
题名
大雁归来的日子
1
作者
诺尔乌萨
出处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113,共3页
文摘
每年深秋,南方故乡悠远而碧蓝的天空里开始传来大雁孤独的鸣叫.紧接着,偶尔看见一两只白色的落雁在远处空阔的山地上觅食,人们便说,快要过年了.似乎过年不是取决于时令,取决于人们,而是取决于大雁的归期.
关键词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神奇的南箐依漠河
2
作者
诺尔乌萨
出处
《凉山文学》
2011年第2期7-9,共3页
文摘
把岳父送葬的那天早晨,天一直阴沉着脸,但依然没有下雨。坐在河边等候祭祀牛肉的人群中,有人抬起泪迹斑斑的脸面,望着天上的阴云说,从大前天,这个天一直欲下未下,仿佛是被什么人把它挡住似的,今天早晨,河里的水也突然没有了,真是神奇啊!
关键词
岳父
漠河
玉米地
寨子
父亲
记忆
爱人
河水
岳母
人群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金沙江畔的神话
3
作者
诺尔乌萨
出处
《凉山文学》
2010年第1期53-54,共2页
文摘
金沙江彝称"阿好史依",昨天清晨,我们前去拜谒金沙江畔的红色故地——皎平渡。一路上,我们一车同胞满怀好奇,紧跟着前面坐得满满当当的三辆大客车,向依木会理东南面四十七公里处的皎平渡进发。到了视野比较开阔的山头上。
关键词
金沙江
神话
毛泽东
中国革命史
中央工农红军
毛主席
山洞
会理
木船
江面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我的跑马山寨
4
作者
诺尔乌萨
出处
《凉山文学》
2009年第3期38-40,共3页
文摘
今年除夕的头一天,我与几个小姨妹的爱人们,驾乘一辆北京吉普,一直往南行。当人车在几分疲惫中,颠簸至凉山南部山区跑马山腰,来到距离亲戚寨不远的一段凹凸不平的山路时,冰凉的暮色从夕阳的背后,
关键词
金沙江
火塘
方言
乡愁
山路
吉普
香烟
距离
洋芋
阳光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动真心 动真情 动真格——四川省凉山州教育扶贫纪实
5
作者
诺尔乌萨
出处
《中国民族》
2004年第7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四川
凉山州
教育扶贫工作
教育资金
地方教育
分类号
G527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嫁往俄祖木地的大姑妈
6
作者
诺尔乌萨
出处
《凉山文学》
2015年第4期39-41,共3页
文摘
天地不亲彩虹连了亲,两山不亲云雾连了亲,世人不亲姻缘连了亲。这么说,我的大姑妈巴呷像彩虹,像云雾。因为她把彝乡藏乡两个毫不相干、彼此隔着无数山川河流的山寨紧紧联系在一起,她让一些本来天各一方、素昧平生的人们从此变成了相依为命的亲人。巴呷从凉山盐源彝乡依地尔强行嫁往俄祖木地(木里藏乡)的鸿索前,所有的亲人对那方弥漫酥油味,牦牛像黑云,男人配腰刀,就连路人也裸着一只臂膀的俄祖木地十分陌生,更不知在何方。
关键词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分类号
I24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驻村二题
7
作者
诺尔乌萨
机构
不详
出处
《凉山文学》
2020年第4期20-23,共4页
文摘
老宅基长出了绿油油的洋芋对全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展开为期10天的入户调研即将结束。夕阳靠近西山,我们三位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书木帕伍力来到今天的最后一站,也是这次调研的最后一站——黑惹木呷家。木呷家的房子是易地移民搬迁房,座落在海拔2800米向阳的山腰上,白墙红顶的新房,在热烈的夕阳里十分灿烂耀眼。
关键词
木呷
建档立卡贫困户
驻村工作队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装缀人的土地
8
作者
诺尔乌萨
出处
《凉山文学》
2018年第2期74-76,共3页
文摘
有句谚语说:人靠地装缀,地靠庄稼来装缀。这仿佛说的是我们这个家族和养育了我们的那片土地。历来追逐山水,热衷游牧与迁徙,信奉一处不宜居三年的先辈,在金沙江两岸,历经辗转,到了爷爷这代,来到西部凉山觉克瓦吾山下,意外停住了不知疲惫的脚步。
关键词
土地
金沙江
游牧
分类号
F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亲人如光(外五篇)
9
作者
诺尔乌萨
机构
不详
出处
《凉山文学》
2019年第3期59-71,共13页
文摘
彭古村的风刚到村部的那一刻起,阴冷的风,不停地吹刮裤脚、防寒服和人的脸庞,立马感到村部所在之地,那是一处不折不扣的风垭口。四周高山峻岭,那一片片相连的原始密林,很快让人想起古老、原始、偏远这样的词汇。这里到处显露出野性,倘若不是有人居住,不是有个村部建在这里,不是有一排红色琉璃瓦、白色墙体的平房,你是很难想象出这里会有人类的足迹。这里就是彭古村。
关键词
驻村工作队
村支书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大雁归来的日子
诺尔乌萨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17
0
原文传递
2
神奇的南箐依漠河
诺尔乌萨
《凉山文学》
2011
0
原文传递
3
金沙江畔的神话
诺尔乌萨
《凉山文学》
2010
0
原文传递
4
我的跑马山寨
诺尔乌萨
《凉山文学》
2009
0
原文传递
5
动真心 动真情 动真格——四川省凉山州教育扶贫纪实
诺尔乌萨
《中国民族》
2004
0
原文传递
6
嫁往俄祖木地的大姑妈
诺尔乌萨
《凉山文学》
2015
0
原文传递
7
驻村二题
诺尔乌萨
《凉山文学》
2020
0
原文传递
8
装缀人的土地
诺尔乌萨
《凉山文学》
2018
0
原文传递
9
亲人如光(外五篇)
诺尔乌萨
《凉山文学》
2019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