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CO_2气驱开采复杂断块油藏“阁楼油” 被引量:14
1
作者 谈士海 周正平 +3 位作者 吴志良 钱卫明 刘伟 肖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9-131,共3页
复杂断块油藏进入高含水后期,位于构造高部位的“阁楼油”难以经济而有效地开发。苏北盆地拥有丰富的天然CO_2气源,采用槽船运输、井口增压和高压升温等技术,在溱潼凹陷储家楼油田开展CO_2气驱试验。通过数值模拟优选出CO_2气驱方案,并... 复杂断块油藏进入高含水后期,位于构造高部位的“阁楼油”难以经济而有效地开发。苏北盆地拥有丰富的天然CO_2气源,采用槽船运输、井口增压和高压升温等技术,在溱潼凹陷储家楼油田开展CO_2气驱试验。通过数值模拟优选出CO_2气驱方案,并于2000年10月开始矿场试验,已注入CO_2气132.06万m^3,占油藏孔隙体积的1.59%,已增产原油2545t,综合含水率降低6%,每立方米CO_2气换油0.001 927t,提高油藏呆收率1.07%,效果显著。试验取得了一批宝贵的资料,对CO_2气驱的开采过程及生产动态特点有了新的认识。试验结果表明,选择油藏低部位井注入CO_2气驱替水驱剩余油,能在油藏高部位形成新的油气富集带,机理清楚,工艺相对简单,见效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复杂断块油藏三次采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储家楼油田 CO2气驱 “阁楼油” 矿场试验 采收率 三次采油
下载PDF
黄桥气田CO_2腐蚀现状及完井选材评价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谈士海 周正平 +2 位作者 钟辉高 钱卫明 韩进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5-107,共3页
CO2腐蚀是石油天然气工业中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腐蚀类型,自1983年在江苏黄桥苏174井钻获高产CO2气流以后,随后完成了4口试采井,已探明黄桥CO2气田为国内最大的CO2气田。1985年投入开发以来,相继发生了气井套管断落、腐蚀穿孔、油管落井、... CO2腐蚀是石油天然气工业中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腐蚀类型,自1983年在江苏黄桥苏174井钻获高产CO2气流以后,随后完成了4口试采井,已探明黄桥CO2气田为国内最大的CO2气田。1985年投入开发以来,相继发生了气井套管断落、腐蚀穿孔、油管落井、采气树泄漏和地表泄漏等情况,正是由于腐蚀的影响,导致气田生产成本上升、生产时效降低,极大地影响了气田的开发效益。同时,CO2腐蚀严重威胁着黄桥CO2气田的安全生产,解决这类腐蚀问题已成当务之急。针对黄桥CO2气田腐蚀现状和特征,分析了腐蚀异常的原因,并选用4种管材开展CO2高温高压模拟试验,结果发现:现有的油套管材料P-110和N-80在高温、高压和CO2环境下对管壁产生严重腐蚀;9Cr管材耐CO2腐蚀性差,有轻微点蚀;13Cr管材基本不发生腐蚀,可以满足CO2气井正常生产的要求。这些研究成果对新钻井的井下选材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桥气田 二氧化碳腐蚀 现状 原因 完井 材料
下载PDF
非混相CO_2驱油在油田增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谈士海 张文正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1年第2期58-60,共3页
非混相 CO2 驱油技术是利用 CO2 溶入原油后使原油体积膨胀和粘度减低——降粘效应而达到驱油增产的目的。介绍了非混相 CO2 在油藏中增产的驱油机理 ,详细介绍了该技术在国内外油田的应用情况 。
关键词 油田 采油 提高采收率 混相驱 注二氧化碳 机理
下载PDF
低渗透砂岩油藏暂堵重复压裂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谈士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7-310,共4页
初次水力压裂后产生的支撑裂缝周围会形成诱导应力场,进而改变原始地应力场,从而导致重复压裂时启裂改向,其延伸方向依然取决于地应力状态。通过改变围压条件进行的水力压裂模拟实验,证实了重复压裂造新缝的可能性。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 初次水力压裂后产生的支撑裂缝周围会形成诱导应力场,进而改变原始地应力场,从而导致重复压裂时启裂改向,其延伸方向依然取决于地应力状态。通过改变围压条件进行的水力压裂模拟实验,证实了重复压裂造新缝的可能性。鄂尔多斯盆地安塞油田采用了暂堵重复压裂工艺技术:在老裂缝重张过程中加入暂堵剂进行封堵形成高压环境,产生新裂缝并沟通部分天然微裂缝,随后加入支撑剂构建新的高导流裂缝体系,使泄油面积大大增加。现场试验的裂缝监测和效果分析资料证实产生了新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压裂 诱导应力 造缝机理 模拟实验 安塞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苏北盆地T油田碳酸盐岩储层压力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谈士海 韦建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4,共4页
对苏北盆地T油田深层石炭系低渗碳酸盐岩24个水平和垂直岩样进行了储层压力敏感性实验研究,分析了有效压力与孔隙度和渗透率关系,结果表明:1)石炭系储层孔隙压失量与孔隙度之间有比较好的相关性,总体上为:孔隙度高,压失量低;孔隙度低,... 对苏北盆地T油田深层石炭系低渗碳酸盐岩24个水平和垂直岩样进行了储层压力敏感性实验研究,分析了有效压力与孔隙度和渗透率关系,结果表明:1)石炭系储层孔隙压失量与孔隙度之间有比较好的相关性,总体上为:孔隙度高,压失量低;孔隙度低,压失量高。2)渗透率的压失程度与岩样孔渗条件有密切的关系,孔渗性能好,伤害系数小;孔渗透性能差,伤害系数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压力 孔隙度 渗透率 碳酸盐岩 石炭系 苏北盆地
下载PDF
黄桥气田CO_2腐蚀及选材评价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谈士海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6期83-85,共3页
CO2腐蚀长期困绕黄桥CO2气田的开发。文章根据黄桥CO2气田腐蚀现状和特征,分析其腐蚀异常的原因,并选用4种管材开展含水CO2的高温高压模拟试验。结果发现,现有的油套管材料P-110和N-80在高温高压CO2条件下对管壁产生严重腐蚀;9Cr管材耐... CO2腐蚀长期困绕黄桥CO2气田的开发。文章根据黄桥CO2气田腐蚀现状和特征,分析其腐蚀异常的原因,并选用4种管材开展含水CO2的高温高压模拟试验。结果发现,现有的油套管材料P-110和N-80在高温高压CO2条件下对管壁产生严重腐蚀;9Cr管材耐CO2腐蚀性差,有轻微的点蚀;13Cr管材基本不发生腐蚀,可以满足CO2气井正常生产的要求。上述研究成果对正在开采的气井和新钻井的井下选材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桥气田 CO2腐蚀 测试 选材 试验
下载PDF
苏北盆地台兴油田注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和对策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斌 杨琦 谈士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6期568-572,共5页
根据台兴油田的储层和流体特征,分析了注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因素和机理。水敏伤害和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产生沉淀和结垢是吸水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及时、定时、定量投加经济高效的防膨剂和防垢剂是提高水质的关键。
关键词 苏北盆地 台兴油田 注水水质 储层 伤害 对策
下载PDF
边水与底水突破时间的近似计算及比较 被引量:5
8
作者 谈士海 唐人选 《海洋石油》 CAS 2004年第2期46-49,共4页
文章基于直线供给边缘附近一口生产井以恒定产量生产 ,径向流动 ,地层在水平方向均质同性 ,推导出边水在不同时刻的界面移动方程及其边水突破时间 ,并通过实例将其突破时间与底水的突破时间进行了分析比较。这对于一口生产井的产水分析... 文章基于直线供给边缘附近一口生产井以恒定产量生产 ,径向流动 ,地层在水平方向均质同性 ,推导出边水在不同时刻的界面移动方程及其边水突破时间 ,并通过实例将其突破时间与底水的突破时间进行了分析比较。这对于一口生产井的产水分析和布井开采剩余油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水 底水 突破时间 生产井 开采剩余油
下载PDF
四步法高压增注新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德武 刘文臣 +2 位作者 谈士海 周正平 孙秀武 《石油钻探技术》 CAS 2004年第6期50-52,共3页
针对苏北台兴油田注水压力高、地层吸水能力低的问题,结合台兴油田注水开发特征,提出了"高压增注压力稍高于储层破裂压力但不压破盖层"的方法.研究出"四步法"高压增注的工艺程序,即"吸水量预测、井底流压计算... 针对苏北台兴油田注水压力高、地层吸水能力低的问题,结合台兴油田注水开发特征,提出了"高压增注压力稍高于储层破裂压力但不压破盖层"的方法.研究出"四步法"高压增注的工艺程序,即"吸水量预测、井底流压计算、破裂压力研究、增注压力界限确定"。在掌握了注水压力、井底压力与注水量的关系以及储层破裂压力后,进行现场高压试注试验,以确定具体的注水压力和注水量。该技术在台兴油田的现场应用后取得了较好效果,采油速度达到2.2%,有效扼制了产量快速下降趋势,实现了油田稳产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注水 注入压力 吸水指数 注水量 井底压力 增注 台兴油田
下载PDF
溱潼凹陷疏松砂岩稠油油藏水平井开采配套技术
10
作者 张宏录 谈士海 +2 位作者 张庆华 张龙胜 李艺玲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2012年第2期35-40,共6页
针对苏北溱潼凹陷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具有埋深浅、岩性松、油层薄、夹层多、易出砂、油质稠的特点,开展了溱潼凹陷疏松砂岩稠油油藏水平井开采工艺技术研究。介绍了溱潼凹陷疏松砂岩稠油油藏水平井防砂完井工艺技术、泡沫酸化解堵工艺技... 针对苏北溱潼凹陷疏松砂岩稠油油藏具有埋深浅、岩性松、油层薄、夹层多、易出砂、油质稠的特点,开展了溱潼凹陷疏松砂岩稠油油藏水平井开采工艺技术研究。介绍了溱潼凹陷疏松砂岩稠油油藏水平井防砂完井工艺技术、泡沫酸化解堵工艺技术、螺杆泵举升工艺技术和乳化降黏工艺技术。自2009年以来,共开展稠油水平井开采工艺技术现场试验12井次,工艺成功率100%,有效率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松砂岩 稠油油藏 水平井 完井工艺 泡沫酸化解堵 工艺成功率
下载PDF
台兴油田注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和对策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斌 杨琦 谈士海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7-90,共4页
根据台兴油田的储层和流体特征 ,分析了注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因素和机理。水敏伤害和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产生沉淀和结垢是吸水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根据试验 ,防膨剂TDC -15 ,A -2 5 ,防垢剂TH -8185效果良好。及时、定时、定量投加... 根据台兴油田的储层和流体特征 ,分析了注水水质对储层的伤害因素和机理。水敏伤害和注入水与地层水不配伍产生沉淀和结垢是吸水能力下降的主要因素。根据试验 ,防膨剂TDC -15 ,A -2 5 ,防垢剂TH -8185效果良好。及时、定时、定量投加防膨剂和防垢剂是防止注水水质对储层伤害的重要措施。对水处理工艺进行改造 ,增设脱氧、膜过滤系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兴油田 注水水质 对策 储层伤害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CO_2吞吐试验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谈士海 周正平 +1 位作者 刘伟 钱卫明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6-59,共4页
198 9- 2 0 0 1年间 ,中石化新星公司华东石油局在苏北溱潼凹陷复杂断块油藏开展了 9井次CO2 吞吐试验。介绍了高渗高含水、低渗透低产和稠油等 3类油藏CO2 吞吐的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高渗高含水油藏CO2吞吐后 ,能够降低含水率 ,增... 198 9- 2 0 0 1年间 ,中石化新星公司华东石油局在苏北溱潼凹陷复杂断块油藏开展了 9井次CO2 吞吐试验。介绍了高渗高含水、低渗透低产和稠油等 3类油藏CO2 吞吐的效果及其主要影响因素。高渗高含水油藏CO2吞吐后 ,能够降低含水率 ,增油控水效果显著 ,但需解决好腐蚀问题 ;低渗透低产油藏CO2 吞吐后 ,可以提高油井产量 ,但需解决好二次污染问题 ;稠油油藏CO2 吞吐后 ,可以提高原油产量 ,但需解决井筒原油脱气 ,防止井筒堵塞。试验结果表明 ,该项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投资少、规模小和见效快等特点。在CO2 资源充足的地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采油 二氧化碳吞吐 苏北潼凹陷 试验 效果分析
下载PDF
CO_2生产井的腐蚀机理及预防 被引量:10
13
作者 谈士海 张文正 施杰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2-74,共3页
在CO2气井生产中的CO2气体,溶解于水形成碳酸后引起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使气井生产的中心管和套管严重锈蚀,如不及时采取检修更换管串等措施,将导致气井停产甚至报废。探讨了CO2对井下管串的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主要预... 在CO2气井生产中的CO2气体,溶解于水形成碳酸后引起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使气井生产的中心管和套管严重锈蚀,如不及时采取检修更换管串等措施,将导致气井停产甚至报废。探讨了CO2对井下管串的腐蚀机理及影响因素,提出主要预防措施为:定期检查井内管串、优化气井的井身结构、优选抗腐蚀的油管和套管、加注缓蚀剂、采用表面涂层保护等工艺。苏北CO2生产井采取相关的预防措施后效果显著,气井正常采气周期长达 10年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井 腐蚀理论 预防措施 气井 电化学腐蚀
下载PDF
微生物采油增产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谈士海 《油气井测试》 2003年第1期46-48,共3页
将微生物注入油藏 ,滞流在油藏岩石孔隙中的微生物发生生化反应 ,可产生表面活性剂、溶剂、醇类、可溶气、酸和聚合物等。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通过降低原油表面张力和粘度 ,可提高岩石孔隙介质中原油的流速 ,增强洗油和驱油效果 ,提高... 将微生物注入油藏 ,滞流在油藏岩石孔隙中的微生物发生生化反应 ,可产生表面活性剂、溶剂、醇类、可溶气、酸和聚合物等。这些微生物的代谢产物通过降低原油表面张力和粘度 ,可提高岩石孔隙介质中原油的流速 ,增强洗油和驱油效果 ,提高原油采收率。该技术在国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采油 增产机理 应用 三次采油 采收率
下载PDF
稠油井强化热采工艺的现场实践 被引量:2
15
作者 谈士海 张文正 谢先平 《钻采工艺》 CAS 2002年第5期54-58,共5页
高粘稠油井的强化热采工艺采用电热杆与反馈式抽稠泵采油管柱结构 ,电加热油管内原油 ,降低了油管内原油的粘度 ,改善了井眼举升条件 ;先期对油层实施CO2 吞吐 ,降低储层原油的粘度 ,增加近井地带的原油驱动能量 ,改善渗流条件 ;研究稠... 高粘稠油井的强化热采工艺采用电热杆与反馈式抽稠泵采油管柱结构 ,电加热油管内原油 ,降低了油管内原油的粘度 ,改善了井眼举升条件 ;先期对油层实施CO2 吞吐 ,降低储层原油的粘度 ,增加近井地带的原油驱动能量 ,改善渗流条件 ;研究稠油的水敏、温敏特性 ,优选了降粘剂 ,确定在环空中滴加柴油降粘措施 ,改善了泵的工作状况 ,有助于提高原油产量。该项综合性技术已成功投入苏北洲城油田稠油井开采试验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井 强化热采 工艺 电热杆 反馈式抽稠泵 CO2吞吐 降粘 试验
下载PDF
苏北张家垛区块特殊软泥岩钻井液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谈士海 陈亮 王华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3-45,98,共3页
苏北张家垛区块存在高压巨厚软泥岩地层,压力系数达到1.1~1.5,盐城组、三垛组和戴南组泥岩中黏土矿物总量在60%以上,钻井液的抑制性偏弱就会出现严重的堵井口、糊筛布现象,主力油层阜三段地层倾角为35°~70°,在油层... 苏北张家垛区块存在高压巨厚软泥岩地层,压力系数达到1.1~1.5,盐城组、三垛组和戴南组泥岩中黏土矿物总量在60%以上,钻井液的抑制性偏弱就会出现严重的堵井口、糊筛布现象,主力油层阜三段地层倾角为35°~70°,在油层平行钻进过程轨迹变化大,扭矩和提升阻力大。通过实验分析,将金属两性离子聚合物体系改为阳离子乳液聚合物体系,并提高钻井液密度到1.20~1.40g/cm3,控制钠膨润土加量为2%~3%,同时选用自行研制的新型极压减摩剂,其润滑系数降低率在90%以上,加量为1%~3%时即能满足大斜度多台阶等特殊工艺井的需要。该阳离子乳液聚合物钻井液具有合适的钻井液密度、强抑制性、低固相含量以及好的润滑性。张3-3HF井改用该钻井液后,没有出现任何复杂情况,且每米成本有所下降,表明该钻井液满足该地区的施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泥岩 阳离子乳液聚合物钻井液 抑制性 固相含量 润滑性 张家垛区块
下载PDF
苏北油田常温集输工艺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谈士海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2,共2页
针对老油区油田能耗高,管理费用高等问题,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进行集输回压分析研究,阐述了常温集输工艺技术应用的条件,介绍了华东分公司采油厂常温集输工艺技术在苏北油田矿场试验的效果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能耗 集输回压 常温集输工艺 矿场试验 试验效果
下载PDF
地层测试装置的改进与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谈士海 张文正 周绍根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60-63,共4页
针对江苏探区小油田开发的复杂特点,对地层测试工艺、TCP射孔工艺及装置等井下作业工艺技术进行改进,研制了电子压力计井下对接装置、减震压力计托筒、多用途旁通阀、新型液压引爆装置、双向液压延时引爆系统、开窗式防砂点火头、... 针对江苏探区小油田开发的复杂特点,对地层测试工艺、TCP射孔工艺及装置等井下作业工艺技术进行改进,研制了电子压力计井下对接装置、减震压力计托筒、多用途旁通阀、新型液压引爆装置、双向液压延时引爆系统、开窗式防砂点火头、特殊井下专用投棒等一批相关的井下工具,经现场试验收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测试 测试仪 射孔设备 钻井设备
下载PDF
空心抽油杆冲砂在处理砂埋事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谢先平 谈士海 张文正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4年第3期65-67,共3页
针对处理井下油管砂埋遇卡事故作业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在分析井下管柱结构及砂粒的水力计算的基础上 ,提出了空心抽油杆冲砂工艺处理措施。经现场施工试验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 油管砂埋 砂卡 空心抽油杆 管柱结构 水力计算 现场试验
下载PDF
定向斜井分层注水工艺的改进与应用
20
作者 谈士海 李兆明 《试采技术》 2001年第3期34-36,共3页
由于苏北TX油田注水井具有井深,大斜度定向等特点,因此普通的斜井空心配注工具在井下使用中出现诸多不便,通过对现行的定向井分注工具和分注管柱进行合理的改进,解决了封隔器漏失及坐封困难,配水器密封脱落,打捞器上提遇阻等技术... 由于苏北TX油田注水井具有井深,大斜度定向等特点,因此普通的斜井空心配注工具在井下使用中出现诸多不便,通过对现行的定向井分注工具和分注管柱进行合理的改进,解决了封隔器漏失及坐封困难,配水器密封脱落,打捞器上提遇阻等技术难题:定向井分层注水工艺及配套技术进一步得到完善,在大斜度定向井中投入使用成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注水工艺 定向井 管柱 封隔器 打捞 配水器 苏北TX油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