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斑马鱼模型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谈文盼 卢欢倩 +2 位作者 王晓桐 赵文昌 宋丽军 《医学综述》 2020年第9期1673-1678,共6页
斑马鱼是现代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病理学和免疫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由于其个体小、早期胚胎透明、与人类基因高度相似以及高度保守的疾病信号转导通路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病原免疫学研究。目前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病原体(如细菌感... 斑马鱼是现代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病理学和免疫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由于其个体小、早期胚胎透明、与人类基因高度相似以及高度保守的疾病信号转导通路等特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病原免疫学研究。目前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病原体(如细菌感染斑马鱼)的系列研究,近年也相继报道了病毒感染斑马鱼的研究。作为病毒研究模型,斑马鱼能够从个体方面揭示病毒和宿主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与其他动物模型相比,斑马鱼的价格更加经济。随着对斑马鱼认识的不断加深以及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斑马鱼模型在病毒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病毒感染 模式生物
下载PDF
黄芪-葛根药对抗轮状病毒感染性乳鼠腹泻模型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卢欢倩 谈文盼 +2 位作者 王晓桐 赵文昌 宋丽军 《中南药学》 CAS 2020年第4期549-553,共5页
目的研究黄芪-葛根药对抗轮状病毒(RV)感染性乳鼠腹泻的作用,为深入开发抗RV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日龄乳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利巴韦林组、黄芪-葛根药对组(1∶0,2∶1,1∶1,1∶2,0∶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SA-11株RV液... 目的研究黄芪-葛根药对抗轮状病毒(RV)感染性乳鼠腹泻的作用,为深入开发抗RV药物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日龄乳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利巴韦林组、黄芪-葛根药对组(1∶0,2∶1,1∶1,1∶2,0∶1),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SA-11株RV液建立乳鼠腹泻模型,24 h后给药,连续给药5 d。观察RV感染乳鼠的体征、体重增长情况和腹泻分数等指标;用A群轮状病毒检测试剂盒检测RV抗原,计算RV抗原转阴率;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IFN-α/β水平变化。结果黄芪-葛根药对组能改善感染乳鼠体征,促进体重增长,降低乳鼠的粪便指数,减轻腹泻程度,提高RV抗原转阴率,提高乳鼠血清IFN-α/β水平,其中黄芪-葛根(2∶1)组改善最显著(P<0.01)。结论黄芪-葛根药对具有一定的抗SA-11株RV腹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葛根药对 轮状病毒 腹泻 乳鼠 IFN-α/β
下载PDF
HPLC-MS检识苦豆子总碱双层包衣微丸入血成分 被引量:2
3
作者 施晓莹 谈文盼 +3 位作者 宋丽军 周若夏 王晓桐 赵文昌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65-69,共5页
目的:应用HPLC-MS对苦豆子总碱双层包衣微丸比格犬给药后的入血成分进行定性研究。方法: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检测(MRM)模式进行检测。结果:HPL... 目的:应用HPLC-MS对苦豆子总碱双层包衣微丸比格犬给药后的入血成分进行定性研究。方法:以0.1%甲酸水溶液-甲醇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5 mL·min-1,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检测(MRM)模式进行检测。结果:HPLC-MS可同时检测出苦豆子总碱中7种生物碱,从苦豆子总碱双层包衣微丸的比格犬血浆中鉴定出苦豆碱、金雀花碱、槐定碱、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结论:建立了一种快速、高效的HPLC-MS方法同时分离苦豆子总碱中的生物碱,可为苦豆子总碱双层包衣微丸的药代动力学以及入血成分的药效学等方面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总碱 双层包衣微丸 HPLC-MS
下载PDF
白术内酯Ⅰ、Ⅱ、Ⅲ体内外抗轮状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周若夏 宋丽军 +4 位作者 施晓莹 王晓桐 谈文盼 卢欢倩 赵文昌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4-110,共7页
目的研究白术的主要活性成分白术内酯Ⅰ、Ⅱ、Ⅲ体内外抗轮状病毒(RV)的作用。方法以Caco-2细胞建立体外研究模型,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法并结合MTT染色法,测定白术内酯Ⅰ、Ⅱ、Ⅲ对细胞的毒性以及对RV生物合成、吸附的抑制作用,对RV... 目的研究白术的主要活性成分白术内酯Ⅰ、Ⅱ、Ⅲ体内外抗轮状病毒(RV)的作用。方法以Caco-2细胞建立体外研究模型,采用细胞病变效应(CPE)法并结合MTT染色法,测定白术内酯Ⅰ、Ⅱ、Ⅲ对细胞的毒性以及对RV生物合成、吸附的抑制作用,对RV的直接灭活作用,以利巴韦林为阳性对照药。结合半数有效浓度(EC50)和半数细胞毒性浓度(TC50)得出治疗指数(TI)值,并且以其作为评价指标。制备RV感染的乳鼠腹泻模型进行体内研究,观察乳鼠体征表现,根据腹泻分数以及体质量增长情况初步判断白术内酯Ⅲ的体内抗RV作用。结果在体外研究中发现白术内酯Ⅲ具有直接灭活RV的作用,TI值为8;体内研究中白术内酯Ⅲ中剂量组抗RV效果最佳。结论白术的主要活性成分白术内酯Ⅲ在体内外均具有一定的抗RV作用;白术内酯Ⅲ主要通过体外直接灭活RV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术内酯Ⅰ 白术内酯Ⅱ 白术内酯Ⅲ 轮状病毒 腹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