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I肺结节诊断系统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效能评估
1
作者 张蜜 谈炎欢 +3 位作者 鱼汀 杨青青 周羽 李俊晨 《交通医学》 2024年第2期165-167,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肺结节诊断系统对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的肺SPN患者119例,统计AI阅片、影像科年轻医师+AI阅片、影像... 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肺结节诊断系统对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良恶性的诊断效能。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确诊的肺SPN患者119例,统计AI阅片、影像科年轻医师+AI阅片、影像科专家阅片及多学科会诊4种阅片方式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率、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绘制不同阅片方式诊断肺结节良恶性的ROC曲线。结果:AI诊断恶性肺结节的准确率为84.03%,敏感度为90.00%,特异度为52.63%,阳性预测值为90.90%,阴性预测值为50.00%,约登指数为42.63%。影像科年轻医师+AI阅片诊断恶性肺结节的准确率为85.71%,敏感度为91.00%,特异度为57.89%,阳性预测值为91.90%,阴性预测值为55.00%,约登指数为48.89%。影像科专家阅片诊断恶性肺结节的准确率为90.75%,敏感度为98.00%,特异度为52.63%,阳性预测值为91.60%,阴性预测值为83.30%,约登指数为50.63%。多学科会诊诊断恶性肺结节的准确率为94.12%,敏感度为99.00%,特异度为68.42%,阳性预测值为94.30%,阴性预测值为92.90%,约登指数为67.42%。结论:人工智能肺结节诊断系统可提高年轻医师诊断肺结节的效能,在4种阅片方式中多学科会诊对肺结节良恶性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以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孤立性肺结节 肺癌 多学科会诊
下载PDF
基于高分辨率CT扫描的孤立性肺结节高危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蜜 谈炎欢 +5 位作者 钱芯 吴志超 耿悦 邵宇 俞阳 李俊晨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2期190-195,共6页
目的:筛选孤立性肺结节(SPN)高危病变的高分辨率CT危险特征因素,建立SPN高危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317例SPN患者的胸部影像学征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按约6:4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Lo... 目的:筛选孤立性肺结节(SPN)高危病变的高分辨率CT危险特征因素,建立SPN高危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317例SPN患者的胸部影像学征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按约6:4比例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Logistic逐步回归法筛选出与高危SPN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建立预测模型;通过验证集数据对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模型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像学征象位置、结节最大径、CT值、毛刺征、空泡征、分叶征与SPN是否高危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边界与SPN是否高危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位置、结节最大径、CT值、分叶征4个因素是SPN高危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通过训练集构建的预测模型为P=ex/(1+ex),其中e为自然对数,x=-7.767+(2.821×位置)+(0.391×结节最大径)-(0.003×CT值)+(3.576×分叶)。训练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32,95%CI为0.892~0.973,最佳截点值为T=0.208,敏感度为91.7%,特异性为85.6%。验证集AUC为0.911,95%CI为0.847~0.975,最佳截点值为T=0.268,敏感度为78.8%,特异性为93.1%。结论:位置、结节最大径、CT值、分叶征是判断SPN高危的独立影响因素,其建立的数学预测模型准确性较高,可在临床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孤立性肺结节 CT 列线图 ROC曲线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扫描对B3型纵隔胸腺瘤诊断及术后复查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何强 陆纪元 谈炎欢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0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B3型纵隔胸腺瘤诊断及术后复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42例B3型纵隔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和相关影像学资料,根据资料总结B3型纵... 目的旨在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对B3型纵隔胸腺瘤诊断及术后复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5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42例B3型纵隔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所有患者性别、年龄等临床和相关影像学资料,根据资料总结B3型纵隔胸腺瘤手术前后在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检查中的图像特征,且以手术过程病理活检结果为标准,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B3型纵隔胸腺瘤诊断的正确率及在术后复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42例B3型纵隔胸腺瘤患者共72个病灶,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其病灶检出率和平扫比较(97.22%vs94.44%)无差异(P>0.05),但增强诊断符合率均显著高于多层螺旋CT平扫检查(χ2=4.086,P=0.043);术前在多层螺旋CT平扫中,绝大部分显示在前纵隔处可见类圆形或类椭圆形高密度或混杂密度影的软组织块,且密度不均匀,病灶边缘与前部心包分界不清,局部心包显示增厚。可有局灶钙化,少数呈小的弧形钙化。而在增强扫描中,前纵隔所见病灶在动脉期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内见不明显强化坏死区,且病灶边缘与前部心包局部分界不清,而在静脉期病灶显示持续不均强化。而术后复查多层螺旋CT平扫示前纵隔肿块处较术前比较明显消散且存在少许絮状物,前部心包局部稍增厚。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检查对B3型纵隔胸腺瘤的检出及诊断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但其中增强扫描检查较平扫而言,其诊断符合率更高,可更为清晰的显示出病灶的内部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更有利于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B3型纵隔胸腺瘤 影像学特征 应用价值
下载PDF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与PET-CT及颅脑MRI在肺癌分期诊断中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谈炎欢 李俊晨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12期83-86,共4页
目的确定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Whole Body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WB-DWI)肺癌分期的诊断性能是否优于PET-CT联合颅脑MRI。方法用于肺癌分期与术前PET-CT联合颅脑MRI和WB-DWI检查的肺癌患者30例。其中鳞癌22例,腺癌6例,小细胞癌... 目的确定全身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Whole Body 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WB-DWI)肺癌分期的诊断性能是否优于PET-CT联合颅脑MRI。方法用于肺癌分期与术前PET-CT联合颅脑MRI和WB-DWI检查的肺癌患者30例。其中鳞癌22例,腺癌6例,小细胞癌2例。对肺癌分期的准确性采用Mc Nemar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ET-CT正确识别病理N分期23例(76.67%),2例被高估(6.67%)和5例被低估(16.67%),分期准确性为0.767。WB-DWI正确识别病理N分期26例(86.67%),1例被高估(3.33%)和3例被低估(10%),分期准确性为0.867,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ETCT联合颅脑MRI正确分期20例(66.67%),3例被高估(10%)和7例被低估(23.33%),分期准确性为0.667。WB-DWI正确分期21例(70%),2例被高估(6.67%)和7例被低估(23.33%),分期准确性为0.7,准确性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结论WB-DWI对肺癌的分期诊断性能优于PET-CT联合颅脑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 肺癌 分期
下载PDF
SWI在继发性癫痫病因诊断中的价值(附10例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俊晨 谈炎欢 +1 位作者 李国华 鱼汀 《罕少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继发性癫痫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10例临床检查包括CT阴性但脑电图异常的癫痫患者行常规MRI扫描及SWI检查。结果 10例癫痫患者中4例常规MRI及SWI检查为阴性,6例SWI检查均为阳性,其中4... 目的探讨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继发性癫痫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本院10例临床检查包括CT阴性但脑电图异常的癫痫患者行常规MRI扫描及SWI检查。结果 10例癫痫患者中4例常规MRI及SWI检查为阴性,6例SWI检查均为阳性,其中4例为脑静脉性血管畸形,清晰地显示了粗大的引流静脉及扩张的髓静脉,呈明显低信号,表现典型"海蛇头"样特征;2例为海绵状血管瘤,病灶中心为等、低、高混杂信号,周围呈典型"铁环"征。结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于无因可循的继发性癫痫诊断具有明显优势,比普通MRI序列更敏感地显示脑静脉性血管畸形及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疾病 癫痫 磁共振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下载PDF
硬化性肠系膜炎的CT影像学特征与伴发病变的相关性
6
作者 李俊晨 谈炎欢 +1 位作者 李国华 胡春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1期1972-1975,共4页
目的探讨硬化性肠系膜炎的CT影像学特征与伴发性疾病尤其是腹部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例硬化性肠系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结果 20例患者中有恶性肿瘤病史8例,诊断出硬化性肠系膜炎之后再... 目的探讨硬化性肠系膜炎的CT影像学特征与伴发性疾病尤其是腹部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例硬化性肠系膜炎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回顾性分析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结果 20例患者中有恶性肿瘤病史8例,诊断出硬化性肠系膜炎之后再发现恶性肿瘤的患者有3例,研究分析显示肠系膜脂膜炎与肿块内结节灶大小>10.5mm,"脂环征"及伴发恶性肿瘤具有明显相关性。本研究存在样本数量较少的局限性。结论硬化性肠系膜炎通常伴发潜在恶性肿瘤,若同时出现硬化性肠系膜炎,其腹部恶性肿瘤发生率会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性肠系膜炎 腹部恶性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与脑内海绵状血管畸形疾病严重程度相关分析
7
作者 谈炎欢 李俊晨 《交通医学》 2016年第4期382-384,共3页
目的: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是否影响CCM疾病的严重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脑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磁共振SWI成像资料。对脑出血史、病变数目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吸烟状态)及相关... 目的: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是否影响CCM疾病的严重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脑海绵状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磁共振SWI成像资料。对脑出血史、病变数目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年龄、性别、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吸烟状态)及相关的定量指标(体重指数、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血压、脂质水平、年吸烟量)进行逻辑回归分析。结果:年龄与病灶数呈正相关(P<0.001),男性与病灶数呈正相关(P=0.035)。肥胖(P=0.001)和更高的身体质量指数(P=0.002)与病灶数目呈负相关。收缩压与病灶数呈负相关(P=0.011)。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状况及相关的定量指标与病灶数均无明显的相关性。脑出血史与任何心血管危险因素均无相关性。结论:年龄、性别、肥胖、体重指数、收缩压等可能影响CCM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危险因素 海绵状血管畸形 疾病严重程度 磁敏感加权成像
下载PDF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海马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谈炎欢 李俊晨 胡春洪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技术,分析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两侧海马区物质代谢变化,及其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MoCA)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VCIND患者(VCIND组)和22名条件匹配的志愿者(NC组)行常规头颅MRI和~1... 目的应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技术,分析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两侧海马区物质代谢变化,及其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MoCA)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对22例VCIND患者(VCIND组)和22名条件匹配的志愿者(NC组)行常规头颅MRI和~1H-MRS检查,测量两侧海马体积,以两侧海马作为感兴趣区(ROI),检测其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复合物(Cho)、肌酸复合物(Cr)的相对浓度并进行分析。将VCIND组的NAA/Cr、Cho/Cr值与MoCA评分进行相关分析。所有受试者均为右利手。结果VCIND组和NC组两组组内和组间海马体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VCIND组两侧海马NAA/Cr值均较NC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两侧海马Cho/Cr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VCIND组左侧海马NAA/Cr值低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C组两侧海马NAA/Cr值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VCIND组和NC组组内两侧海马Cho/Cr值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VCIND组两侧海马NAA/Cr值均与MoCA评分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两侧海马Cho/Cr值与MoCA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海马~1H-MRS代谢物浓度的变化可在海马发生形态学改变之前,提示海马神经元损伤的存在;~1H-MRS NAA/Cr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VCIND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变,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海马 磁共振波谱
原文传递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海马表观扩散系数平均值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谈炎欢 李俊晨 +1 位作者 耿悦 李国华 《临床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64-2068,共5页
目的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两侧海马表观扩散系数平均值(ADC_(mean))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3例VCIND患者(VCIND组)和43名条件匹配的志愿者(NC组)行常规头颅MRI检查,测量两侧海马体积,以两侧海马作为感兴趣区(ROI),... 目的探讨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两侧海马表观扩散系数平均值(ADC_(mean))与认知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3例VCIND患者(VCIND组)和43名条件匹配的志愿者(NC组)行常规头颅MRI检查,测量两侧海马体积,以两侧海马作为感兴趣区(ROI),检测其ADC_(mean)值并进行分析,将VCIND组和NC组的ADC_(mean)值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进行相关分析。所有实验对象均为右利手。结果VCIND组和NC组组内和组间海马体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VCIND组两侧海马ADC_(mean)值均较NC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6,P<0.05;t=4.84,P<0.05)。VCIND组和NC组左侧海马ADC_(mean)值均高于对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6,P<0.05;t=5.29,P<0.05)。VCIND组两侧海马ADC_(mean)值均与MoCA评分具有明显相关性(rs=-0.84,P<0.05;rs=-0.74,P<0.05)。结论在海马发生形态学改变之前,ADC_(mean)值可以从分子影像学角度准确、快速地反映VCIND患者海马水分子的扩散能力,ADC_(mean)值的升高提示海马存在微观结构的损伤,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VCIND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变,可能是该病早期诊断的可靠的分子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痴呆型血管性认知障碍 海马 表观扩散系数平均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