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8份大刍草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分析
1
作者 谌宇娟 龚缘雪 +2 位作者 谭炎广 徐倩 胡龙兴 《作物研究》 2024年第2期142-148,共7页
大刍草(Zea mays subsp.parviglumis)是禾本科玉蜀黍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良和再生性强等特性。为了解大刍草种质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以28份来源于墨西哥的大刍草种质资源为材料,于2022年6月在湖南省浏阳市沿溪镇湖... 大刍草(Zea mays subsp.parviglumis)是禾本科玉蜀黍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良和再生性强等特性。为了解大刍草种质资源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以28份来源于墨西哥的大刍草种质资源为材料,于2022年6月在湖南省浏阳市沿溪镇湖南农业大学科研基地开展大田试验,对不同材料的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8份大刍草种质存在丰富的性状变异,聚类分析将参试材料划分为3个类群,其中A组的茎粗和千粒质量较高,B组的叶长、叶宽、株高、穗长和穗位高较高,C组的分蘖数较多,可用于进一步筛选优良的个体。主成分分析显示,主成分1与株高、茎粗、穗位高和叶长有关,且株高对其贡献率最大;而穗位高对主成分2的贡献率最大。相关分析表明,株高与茎粗、叶长、叶宽、分蘖、穗位高和千粒质量相关性较强,且各数量性状间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综合分析,高秆、多分蘖、粗秆的亲本材料可用于选育高产优质的饲用大刍草和青贮玉米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刍草 种质资源 表型多样性 农艺性状
下载PDF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数字经济研究演进、框架与前沿中外比较 被引量:24
2
作者 董晓松 夏寿飞 +1 位作者 谌宇娟 田西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8-127,共20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经济研究蓬勃兴起,但针对数字经济研究本身的贯穿性、框架性、比较性文献相对稀缺。本研究通过刻画和比较数字经济的中外研究进展,把握其内涵外延和基本理论,预测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以推进数字经济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经济研究蓬勃兴起,但针对数字经济研究本身的贯穿性、框架性、比较性文献相对稀缺。本研究通过刻画和比较数字经济的中外研究进展,把握其内涵外延和基本理论,预测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以推进数字经济学科的发展。本研究筛选出WOS数据库和CNKI数据库中1463篇从1992—2018年的相关文献,借助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软件,进行关键词共享、高频词时区划分、热点词聚类和突现词辨析等计量分析和比较,分析中外数字经济研究的演进路径、理论框架和前沿动向。研究发现:首先,中外数字经济研究在时间上并不同步,国外在20世纪90年代开创性提出数字经济概念,随后由酝酿期进入金融危机后的震荡期,再到目前的爆发期,而国内数字经济研究在孕育期广泛学习,随后经历萌芽期、断层期,近期进入高速崛起期;其次,中外研究均体现了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数字市场、数字组织和数字治理为基本支撑、以数字路径为宏观手段的数字经济基础理论框架;最后,数字技术迭代创新、数字消费智能实现、数字产业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外部治理、数字路径选择机理等问题是共同关注的前沿动向,数字影子经济、数字经济空间增长及均衡发展、数字技术创新与扩散、智能经济等将成为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可视化 科学知识图谱 比较分析 CITESPAC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