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4
1
作者 郭尔安 刘藏 +5 位作者 胡飞 王建一 邵强 陈俊 肖恺 谌德雄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420-421,共2页
目的总结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经验。方法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室管膜瘤8例,随访观察术后神经功能状态。结果肿瘤全切除7例,近全切除1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好转6例,无变化1例,加重1例。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沿着正确的瘤髓界面... 目的总结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经验。方法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室管膜瘤8例,随访观察术后神经功能状态。结果肿瘤全切除7例,近全切除1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好转6例,无变化1例,加重1例。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沿着正确的瘤髓界面分离、切除肿瘤是全切髓内室管膜瘤的基本保证;采用椎板成形术可提高术后脊柱稳定性;肿瘤全切除或近全切除后均不放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管膜瘤 脊髓肿瘤 椎板成形术
下载PDF
替尼泊苷与尼莫司汀联合方案治疗肺癌脑转移瘤近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李刚 陈宝师 +13 位作者 杨成 徐建堃 陈正堂 李文良 许民辉 李安民 韩波 杨平 谌德雄 王志刚 代勤弼 顾建文 唐文渊 陈忠平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08年第2期127-131,共5页
背景与目的:脑转移瘤的原发肿瘤以肺癌最为常见,肺癌脑转移瘤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应用替尼泊苷(VM-26)和尼莫司汀(ACNU)联合方案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观察其对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不良反应。方法:2006年12月至2... 背景与目的:脑转移瘤的原发肿瘤以肺癌最为常见,肺癌脑转移瘤患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应用替尼泊苷(VM-26)和尼莫司汀(ACNU)联合方案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观察其对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其不良反应。方法:2006年12月至2008年5月,中国抗癌协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组织全国15家单位对经手术或病理活检确诊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应用VM-26与ACNU联合方案化疗,观察近期疗效。化疗方案为VM-26,每天80~100mg/m2,d1-3;6~8周重复一次;ACNU,2~3mg/kg,d1,6~8周重复一次。结果:278例患者资料完整、可行近期疗效评价,上述病例共行897周期化疗,平均3.2个周期。全组无完全缓解(completeresponse,CR)病例,77例(27.7%)部分缓解(partialresponse,PR),139例(50%)稳定(stabledisease,SD),62例(22.3%)进展(progressivedisease,PD)。客观有效率(CR+PR)为27.7%,疾病控制率(CR+PR+SD)为77.7%。化疗的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为骨髓抑制,III、IV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率分别为23.1%(207/897)、20.1%(180/897),III、IV级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分别为19.6%(176/897)、14.5%(130/897)。按既往是否接受化疗,患者可分为既往接受化疗组、未接受化疗组,前者较之后者,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Ⅳ度血小板减少症、Ⅲ及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症、Ⅲ度及Ⅳ度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率均明显升高(P均<0.05)。结论:VM-26与ACNU联合方案主要毒性为III、IV度骨髓抑制,在既往行化疗患者发生率较高,但可控制。该方案治疗肺癌脑转移瘤,客观有效率与其它常用方案相似、疾病控制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转移瘤 化疗 替尼泊甙 尼莫司汀
下载PDF
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疗效与手术入路选择 被引量:1
3
作者 谌德雄 胡飞 +5 位作者 宗绪毅 杨明琪 王建一 邵强 陈俊 肖恺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6年第1期35-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显微手术入路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51例垂体腺瘤患者,分冠切额下入路、翼点入路和单鼻孔经蝶窦入路3组,分析治疗效果和随访情况。结果:随访3~36个月,平均25个月。全切肿瘤并同时保护好垂体柄者46例,其余均行近全切...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显微手术入路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51例垂体腺瘤患者,分冠切额下入路、翼点入路和单鼻孔经蝶窦入路3组,分析治疗效果和随访情况。结果:随访3~36个月,平均25个月。全切肿瘤并同时保护好垂体柄者46例,其余均行近全切。总体全切率90.20%(46/51),额下入路组83.33%(10/12),翼点入路组83.33%(5/6),单鼻孔经蝶窦入路93.94%(31/33)。结论:单鼻孔经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全切率比其他两组要高,且损伤小,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显微手术 手术入路
下载PDF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联合综合康复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83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谌德雄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第3期278-279,共2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PNF)与综合康复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的疗效。方法: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患者83例分为2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PNF联合综合康复治疗;随访6-21个月,比较2...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PNF)与综合康复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的疗效。方法: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患者83例分为2组,对照组41例采用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42例采用PNF联合综合康复治疗;随访6-21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Frankel分级、感觉评分、运动评分及Barthel指数(BI)。结果:2组治疗前Frankel分级、感觉评分、运动评分及BI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组治疗后Frankel分级、感觉评分、运动评分及BI情况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PNF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并不全截瘫,疗效优于单纯综合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 综合康复治疗 胸腰段 脊髓损伤 不全截瘫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CT与椎管造影的术前诊断价值 被引量:2
5
作者 谌德雄 覃松 +4 位作者 胡炳银 王凯 刘骏 车彪 罗斌 《临床骨科杂志》 2003年第2期178-179,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椎管造影
下载PDF
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40例体会
6
作者 谌德雄 胡飞 +4 位作者 宗绪毅 王建一 邵强 陈俊 肖恺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4期232-233,共2页
目的介绍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操作技术及经验。方法40例病人均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40例垂体腺瘤中,镜下全切30例,次全切10例。术后随访3月 ̄2年3个月,恢复正常生活35例,轻残4例,重残1例。结论采用显微技术切除垂体腺瘤是目前... 目的介绍显微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操作技术及经验。方法40例病人均采用显微手术切除肿瘤。结果40例垂体腺瘤中,镜下全切30例,次全切10例。术后随访3月 ̄2年3个月,恢复正常生活35例,轻残4例,重残1例。结论采用显微技术切除垂体腺瘤是目前治疗垂体腺瘤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腺瘤 显微手术 疗效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谌德雄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17期80-81,共2页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例分为A组(温针灸)、B组(膀胱功能训练)、C组(温针灸+膀胱功能训练),统计3组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C组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平衡状态及总体疗...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病例分为A组(温针灸)、B组(膀胱功能训练)、C组(温针灸+膀胱功能训练),统计3组疗效。结果:治疗2个月后,C组膀胱残余尿量、膀胱平衡状态及总体疗效均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温针灸联用膀胱功能训练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可减少残余尿量,改善患者排尿障碍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温灸
下载PDF
自拟方结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塞急性期后的抑郁焦虑状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谌德雄 《世界复合医学》 2020年第3期58-60,共3页
目的分析中药自拟方结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塞急性期后的抑郁焦虑状态。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该院脑梗塞亚急性期及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自拟方结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n=30)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参照... 目的分析中药自拟方结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塞急性期后的抑郁焦虑状态。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该院脑梗塞亚急性期及恢复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中药自拟方结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组(n=30)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参照组(n=30)2组,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CT灌注脑血流量、HAMD评分、HAMA评分、CSS评分、MBI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CBV、CBF、TTP、MTT分别为(3.16±1.42)mL/100 g、(55.1±9.1)mL/(100 g·min)、(4.5±2.5)s、(3.6±1.1)s,参照组患者治疗后的CBV、CBF、TTP、MTT分别为(2.71±0.82)mL/100 g、(45.9±7.4)mL/(100 g·min)、(12.2±2.4)s、(4.2±1.0)s。2组患者治疗后的CT灌注脑血流量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CT灌注脑血流量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HAMA评分、CSS评分、MBI评分分别为(11.1±2.8)分、(10.8±1.2)分、(16.7±3.1)分、(54.7±6.3)分,参照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HAMA评分、CSS评分、MBI评分分别为(14.1±2.7)分、(14.4±2.3)分、(19.3±3.4)分、(41.7±6.3)分。2组患者治疗后的HAMD评分、HAMA评分、CS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MBI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的HAMD评分、HAMA评分、CSS评分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MBI评分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中药自拟方结合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急性期后患者能改善患者的脑血流量,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灌注脑血流量 中药自拟方 脑梗塞急性期后 抑郁焦虑状态
下载PDF
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胡飞 王建一 +5 位作者 邵强 陈俊 肖恺 谌德雄 郭尔安 刘藏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5年第5期385-386,共2页
目的介绍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室管膜瘤8例。随访术后神经功能状态,并对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显微手术的手术时机、手术技巧、脊柱稳定性及术后是否放疗等进行探讨。结果手术全切除7例,手术近全切... 目的介绍脊髓髓内室管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显微手术治疗脊髓髓内室管膜瘤8例。随访术后神经功能状态,并对脊髓髓内室管膜瘤显微手术的手术时机、手术技巧、脊柱稳定性及术后是否放疗等进行探讨。结果手术全切除7例,手术近全切除1例。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好转6例,无变化1例,加重1例。结论对脊髓髓内室管膜瘤应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治疗,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沿着正确的瘤-髓界面分离、切除肿瘤是其全切的基本保证,采用椎板成型术可提高术后脊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室管膜瘤 显微手术 脊髓 疗效
下载PDF
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4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骏 王凯 谌德雄 《颈腰痛杂志》 2003年第5期284-285,共2页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及效果。方法 对 1998年 1月 -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 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 ,评价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43例行保守治疗 ,6例手术治疗 ,Frankle分级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提高。结论... 目的 探讨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的治疗及效果。方法 对 1998年 1月 - 2 0 0 2年 12月收治的 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 ,评价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43例行保守治疗 ,6例手术治疗 ,Frankle分级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有明显提高。结论 无骨折和脱位型颈脊髓损伤大多数保守治疗有效 ,部分需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骨折脱位型 颈脊髓损伤 临床分析 神经功能 症状
下载PDF
运用数字化钛网修补额颞大面积颅骨缺损 被引量:15
11
作者 岑波 胡飞 +5 位作者 王建一 邵强 谌德雄 邱勇 陈俊 肖凯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3期168-169,共2页
目的探讨运用数字化钛网修补额颞大面积颅骨缺损的临床价值和手术技巧。方法因脑外伤后行额颞去大骨瓣减压患者15例,根据其颅骨缺损的具体形态,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像技术,制作个体化钛网修补材料,施行颅骨缺损修补。结果运用数字化钛网修... 目的探讨运用数字化钛网修补额颞大面积颅骨缺损的临床价值和手术技巧。方法因脑外伤后行额颞去大骨瓣减压患者15例,根据其颅骨缺损的具体形态,采用数字化三维成像技术,制作个体化钛网修补材料,施行颅骨缺损修补。结果运用数字化钛网修补额颞大面积颅骨缺损优于传统钛网的手工塑形人工颅骨修补,术后无感染,患者对塑形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运用数字化钛网修补额颞大面积颅骨缺损,塑形效果好,手术操作过程简洁,术后并发症少,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钛网 颅骨修补 颅骨缺损
下载PDF
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颅咽管瘤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飞 甲戈 +4 位作者 王建一 邵强 谌德雄 陈俊 肖恺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 2005年第4期339-340,共2页
目的:介绍并探讨一种切除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颅咽管瘤10例。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近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该入路是切除三脑室前部及三脑窒内颅咽管瘤的最佳入路,术野暴露清楚,直视下操... 目的:介绍并探讨一种切除颅咽管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经胼胝体-透明隔-穹窿间入路切除颅咽管瘤10例。结果:肿瘤全切除9例,近全切除1例,无手术死亡。结论:该入路是切除三脑室前部及三脑窒内颅咽管瘤的最佳入路,术野暴露清楚,直视下操作,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入路 透明隔-穹窿间入路 三脑室 颅咽管瘤
下载PDF
脊髓髓内病变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3
作者 胡飞 岑波 +5 位作者 王建一 邵强 谌德雄 陈俊 肖恺 邱勇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脊髓髓内占位性病变的手术特点,探讨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8年4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例脊髓髓内占位性病变,随访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状态。结果病变全切20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病... 目的分析脊髓髓内占位性病变的手术特点,探讨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8年4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25例脊髓髓内占位性病变,随访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状态。结果病变全切20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病理证实室管膜瘤15例,星形细胞瘤2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脂肪瘤2例,神经鞘瘤1例,血管畸形1例,结核瘤1例,炎性肉芽肿1例。术后神经功能好转20例,无变化3例,加重2例。结论对脊髓髓内病变应早期诊断,应在发生明显神经功能障碍之前实施手术。沿着确切的瘤-髓界面分离、切除病变,是肿瘤一级切除的基本保证,重建蛛网膜下腔能有效防止脊髓粘连;采用椎板成型解剖学复位技术可提高术后脊柱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内肿瘤 显微手术
下载PDF
外伤性脑梗死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强 胡飞 +5 位作者 王建一 肖恺 谌德雄 岑波 邱勇 陈俊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157-158,共2页
外伤性脑梗死(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TCI)是因损伤引起局部脑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损害及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理状态,是颅脑外伤的并发症之一,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关于TCI发病机理的论述很多,但众多因素... 外伤性脑梗死(traumatic cerebral infarction,TCI)是因损伤引起局部脑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损害及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理状态,是颅脑外伤的并发症之一,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关于TCI发病机理的论述很多,但众多因素中哪一个是主要病因尚无定论,其治疗也未发现确切疗效的药物。现就我院2002年7月~2007年7月收治的28例TCI进行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死 临床分析 CEREBRAL 血液供应障碍 神经功能障碍 脑组织缺血 病理状态 颅脑外伤
下载PDF
Ender钉在胫骨干骨折急诊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覃松 王建一 +2 位作者 王凯 车彪 谌德雄 《临床骨科杂志》 2003年第1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ENDER钉 胫骨骨折 骨折内固定术
下载PDF
“S”形切口治疗双侧臀肌挛缩症24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骏 王凯 谌德雄 《南通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10-310,312,共2页
关键词 臀肌挛缩症 S型切口 骨盆倾斜 双下肢不等长
下载PDF
腕部复合组织损伤的急诊显微外科修复
17
作者 覃松 王建一 +2 位作者 王凯 车彪 谌德雄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3年第3期149-150,共2页
目的观察腕部肌腱、神经及血管复合组织损伤的急诊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2001年对32例腕部复合组织损伤进行急诊显微外科手术修复,其中肌腱142条,周围神经29条,动脉血管24条,并回顾性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创... 目的观察腕部肌腱、神经及血管复合组织损伤的急诊显微外科修复的临床疗效。方法1997年~2001年对32例腕部复合组织损伤进行急诊显微外科手术修复,其中肌腱142条,周围神经29条,动脉血管24条,并回顾性分析手术疗效。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创面均一期愈合,28例获7~24月随访,肌腱功能恢复优良率达91.3%,神经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6.2%。结论对腕部的复合组织损伤急诊采用显微手术修复,有利于神经的再生,减少肌腱粘连,能最大限度地恢复伤手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部复合组织损伤 急诊 显微外科 修复
下载PDF
自拟逐瘀止痛方联合手法正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谌德雄 高杏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177-2179,共3页
目的探讨自拟逐瘀止痛方联合手法正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分别在牵引基础上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和中医综合疗法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 目的探讨自拟逐瘀止痛方联合手法正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共1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分别在牵引基础上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和中医综合疗法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MPQ-PRIT评分、ODI评分、ADL评分、腰椎活动度及血浆β-内啡肽水平等。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PQ-PRIT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前,组间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ODI评分和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前,组间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腰椎关节活动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浆β-内啡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自拟逐瘀止痛方联合手法正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缓解腰腿疼痛症状,提高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质量,并有助于上调血浆β-内啡肽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 西医 腰椎间盘突出症 Β-内啡肽
原文传递
自拟中药方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脑血流量及肢体运动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谌德雄 《慢性病学杂志》 2019年第11期1618-1621,共4页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脑血流量及肢体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治疗的脑梗死亚急性期及恢复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梗死后脑血流量及肢体运动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长江航运总医院武汉脑科医院治疗的脑梗死亚急性期及恢复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以针灸、偏瘫肢体综合训练(PT),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中药方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简化FuglMeyer量表、CT灌注脑部血流量。结果①治疗后,两组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rCBF、rCBV显著高于对照组,rMT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两组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两组Barthe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arthe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自拟中药方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显著改善脑梗死后患者脑血流量及肢体运动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拟中药方 重复经颅磁刺激 脑梗死 肢体运动障碍 脑血流量
原文传递
急诊显微外科修复腕部复合组织损伤32例
20
作者 覃松 王建一 +2 位作者 王凯 车彪 谌德雄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0-240,共1页
关键词 急诊 显微外科 腕部复合组织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