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库里申科和他的大队长战友们——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战追踪之三
1
作者 谌达军 《武汉文史资料》 2024年第6期55-61,共7页
提及苏联空军志愿队,人们大多时候的第一反应就是“库里申科”。可是,我在寻访中发现,库里申科作为苏联空军志愿队的形象符号,由于历史的隐秘,对他援华抗战事迹的追怀,大多时候也只是一种情感性记忆,还原他全面而具体的史实颇为必要。
关键词 苏联空军志愿队 形象符号 库里申科 援华 抗战 情感性 寻访
下载PDF
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追踪
2
作者 谌达军 《武汉文史资料》 2024年第3期4-13,共10页
轮印:1954年,在苏联留学的朱育理(后任中国航空工业公司总经理)注意到班长的姓名——依娜·库里申科,与之谈起援华抗战的苏联英雄库里申科,不意开启了一段尘封历史。1937-1941年,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战,214位战士牺牲,依娜成为中... 轮印:1954年,在苏联留学的朱育理(后任中国航空工业公司总经理)注意到班长的姓名——依娜·库里申科,与之谈起援华抗战的苏联英雄库里申科,不意开启了一段尘封历史。1937-1941年,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战,214位战士牺牲,依娜成为中国找到的首位英烈亲属。1954年下半年,湖北省和武汉市动议在解放公园修建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墓和纪念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放公园 库里申科 纪念碑 湖北省 武汉市 航空工业公司
下载PDF
血洒长空,保卫大武汉——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战追踪之二
3
作者 谌达军 《武汉文史资料》 2024年第5期45-53,共9页
1938 年,15岁的武汉小伙张良皋背井离乡,和逃难的人群一起溯江去了重庆。60年后,已是著名建筑学家、红学家的张良皋,与当年老友相聚,为活动纪念册作序有感而发:一九三八年秋月,倭奴入寇神畿,浸成燎原之势。沪宁弃守于去冬,徐海突围于茲... 1938 年,15岁的武汉小伙张良皋背井离乡,和逃难的人群一起溯江去了重庆。60年后,已是著名建筑学家、红学家的张良皋,与当年老友相聚,为活动纪念册作序有感而发:一九三八年秋月,倭奴入寇神畿,浸成燎原之势。沪宁弃守于去冬,徐海突围于茲夏。虽决黄河百里,稍抑凶锋,枉沉铁锁千寻,难禁豕突。吴头楚尾,本非用武之乡,祖逖刘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学家 吴头楚尾 纪念册 红学家 有感而发
下载PDF
武汉首战,亮出“正义之剑”——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战追踪之一
4
作者 谌达军 《武汉文史资料》 2024年第4期34-42,共9页
以武汉为参照,苏联空军志愿队援华抗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38年1月至5月底,是武汉空战阶段;1938年6月至10月下旬武汉失守,是武汉会战阶段;1938年10月至1941年志愿队完全撤回苏联,是第三个阶段。
关键词 武汉会战 志愿队 抗战
下载PDF
县级电视台如何服务新农村建设 被引量:3
5
作者 谌达军 毛珊珊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信息服务平台 新农村建设 县级电视台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业信息化建设 “十一五”规划 十六届五中全会 建设工程
下载PDF
我国公共电视角色失调原因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谌达军 《当代传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4-86,共3页
当前,为中国电视体制改革而降生的中国公共电视,由于其复杂的身世,成为了国内实务界和学术理论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多个角度系统分析目前中国公共电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关键词 公共电视 公共领域 消费主义
下载PDF
新媒体时代长图的创新实践 被引量:7
7
作者 谌达军 肖田 王鹤 《网络传播》 2019年第9期94-96,共3页
长图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媒体传播种类。无论是静态的还是交互的,长图都需要在同类媒体传播竞争中打出差异化、形成风格化。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创新实践 媒体传播 传播竞争 风格化
下载PDF
县级电视台发展路径初探 被引量:4
8
作者 谌达军 《新闻前哨》 2006年第4期53-54,共2页
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减免农业税政策的实施,原来由地方财政供养的县级电视台,目前面临着患“贫血症”,甚至是“失血症”的危机。如何摆脱这个危机,以自己的特有功能和价值求得生存与发展,是摆在每个县级电视机构面前的紧... 随着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减免农业税政策的实施,原来由地方财政供养的县级电视台,目前面临着患“贫血症”,甚至是“失血症”的危机。如何摆脱这个危机,以自己的特有功能和价值求得生存与发展,是摆在每个县级电视机构面前的紧迫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电视台 发展路径 事业单位体制改革 农业税政策 生存与发展 财政供养 电视机构 危机 课题
下载PDF
抗战纪念报道在对俄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
9
作者 谌达军 刘芳玲 陈博雷 《新闻前哨》 2017年第7期79-82,共4页
中俄两国在民族感知层面有着巨大的相似之处,在抗战时期有着并肩作战的共同历史记忆,在和平时期有着共同纪念历史的一致举措和维护反法西斯成果的共同立场。由此抗战纪念主题报道在对俄文化传播中意义显著,本文试图在梳理这一选题下的... 中俄两国在民族感知层面有着巨大的相似之处,在抗战时期有着并肩作战的共同历史记忆,在和平时期有着共同纪念历史的一致举措和维护反法西斯成果的共同立场。由此抗战纪念主题报道在对俄文化传播中意义显著,本文试图在梳理这一选题下的传统媒体对俄文化传播实践基础上,廓清抗战纪念主题报道在对俄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价值,深刻总结其传播经验,增进中俄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 纪念 报道 文化传播 俄罗斯
下载PDF
新农村建设中的媒介拓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曹芬 谌达军 《新闻前哨》 2006年第7期16-17,共2页
一、国家应加强对农村大众媒介设施的投入 农村媒介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落后,所以在目前广大农民尚不富裕的背景下,政府应以国家财政投资加强媒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频道资源,让广大农民兄弟收听收看到与城镇居民同等质量的广... 一、国家应加强对农村大众媒介设施的投入 农村媒介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经济落后,所以在目前广大农民尚不富裕的背景下,政府应以国家财政投资加强媒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频道资源,让广大农民兄弟收听收看到与城镇居民同等质量的广播电视节目。农村居民已经在经济上落后了,不能让他们在精神文化上再贫困了。不然,“知识鸿沟”的存在会更进一步拉开他们与城市居民的多层面差距,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村村通”工程就是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媒介设施投人项目。1998年一2000年的三年间,各级政府共投资16.2亿元,在10万余个通电的行政村接通了广播电视,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的传播环境,使7000余万农村居民能听到广播看到电视。完全改变了过去那种“早闻鸡叫,晚闻狗咬,无事睡觉”的生活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大众媒介 广播电视节目 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财政投资 “村村通”工程 经济落后 农村居民 各级政府 发展滞后
下载PDF
我国自主开发大型核电站模拟机
11
作者 谌达军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CSCD 2008年第9期1366-1366,共1页
核电站运行之前,操纵员要在模拟环境中“试驾”。通过中核集团武汉核电运行技术公司的自主研发.我国已具备了为大型核电站自主开发这种模拟机的技术能力。
关键词 大型核电站 模拟机 开发 运行技术 模拟环境 技术能力 自主研发 中核集团
下载PDF
他们都还活在档案馆里发黄的信息卡上
12
作者 谌达军 《武汉文史资料》 2018年第2期38-44,共7页
从武汉到莫斯科跨国寻访的缘起 在俄罗斯有这样一句名言:只有战争中的最后一位烈士被找到,这场战争才算结束.这是对每一位战士、每一个生命的敬畏与尊重,也是对和平的企盼与向往.
关键词 信息卡 档案馆 莫斯科 俄罗斯 战争
下载PDF
跨国寻访也是一种民间外交——“武汉上空的鹰”系列报道的背后 被引量:1
13
作者 谌达军 刘芳玲 《新闻与写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3-75,共3页
长江日报《武汉上空的鹰——寻访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跨国寻访系列报道,历时3年,跨越70多年时间和64万公里空间,立体彰显了反对法西斯、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历史价值和国际政治意义。该系列报道获第24届中国新闻奖一... 长江日报《武汉上空的鹰——寻访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跨国寻访系列报道,历时3年,跨越70多年时间和64万公里空间,立体彰显了反对法西斯、捍卫二战胜利成果、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的历史价值和国际政治意义。该系列报道获第24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体现出该系列报道在新闻业务层面的影响力、传播力和新闻价值。鉴于该系列报道的贡献,2015年5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向长江日报编辑部签发了"1941-1945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列报道 民间外交 武汉 国际政治意义 苏联空军志愿队 中国新闻奖 俄罗斯总统 历史价值
原文传递
“好医网”融合项目:服务是最好的传播介质
14
作者 谌达军 刘芳玲 《中国记者》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75,共2页
"好医网"融合项目是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报媒与网媒长期互动、深度融合的创新成果,通过提供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重建与人民群众的有效联系,通过常态化的医卫服务平台建设传播主流价值观。
关键词 传统媒体 融合发展 好医网 服务 传播
原文传递
“武汉上空的鹰”用武汉故事讲出中国主张
15
作者 谌达军 刘芳玲 《武汉宣传》 2016年第4期52-53,共2页
长江日报《武汉上空的鹰——寻访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跨国寻访报道,跨越70多年时间和64万公里空间,凝结着中俄人民深厚友谊,立体彰显了中国的主张,展示了中国的情怀,全面讲述了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温度的中国故事,是实践“联接... 长江日报《武汉上空的鹰——寻访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跨国寻访报道,跨越70多年时间和64万公里空间,凝结着中俄人民深厚友谊,立体彰显了中国的主张,展示了中国的情怀,全面讲述了有血有肉、有灵魂、有温度的中国故事,是实践“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一个经典案例。系列报道在3月获得第十届“武汉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优秀创新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武汉市 主张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 苏联空军志愿队 经典案例 创新项目 系列报道
原文传递
推建城市文化讲好武汉故事——海外传播的“走出去”和“走进去”
16
作者 翟晓林 谌达军 《武汉宣传》 2014年第12期34-36,共3页
武汉自信在慢慢建立,我们城市的海外传播应率先进步,率先作为,废弃“与国际接轨”这类模糊不清的表述,更应该从时代的背景板中,索引武汉的历史文化,开掘武汉的当代故事。长江日报《武汉上空的鹰——寻访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系列... 武汉自信在慢慢建立,我们城市的海外传播应率先进步,率先作为,废弃“与国际接轨”这类模糊不清的表述,更应该从时代的背景板中,索引武汉的历史文化,开掘武汉的当代故事。长江日报《武汉上空的鹰——寻访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系列报道,应和了时代的脉动,重新挖掘历史,有灵魂、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让我们城市的海外传播“走出去”且“走进去”,不正是从我们心中生长出来的文化自信的实践表达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出去” 海外传播 城市文化 武汉 故事 苏联空军志愿队 历史文化 文化自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