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调神法干预阈下抑郁的循证疗效评价:一项多中心、前瞻性RCT研究
1
作者 熊俊 万赖思琪 +2 位作者 徐琰 胡丹 谢丁一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3期19-21,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调神法干预阈下抑郁(SD)的临床有效性和优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惠爱医院(广州市精神病医院)诊断为SD的120例患者进行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调神法干预阈下抑郁(SD)的临床有效性和优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广州惠爱医院(广州市精神病医院)诊断为SD的120例患者进行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空白组以及药物组,每组40例。针刺组采用针刺调神法治疗,选取百会、风府、太冲、神门、脾俞等穴位,1次/d,4周为1个疗程;空白组不采取任何治疗;药物组口服氯西汀,20 mg/次,1次/d。观察12周后,比较三组患者Sirodff编制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汉密尔顿17项抑郁量表(HAMD-17)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三组CES-D评分、HAMD-17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CES-D评分、HAMD-17评分均降低,针刺组CES-D评分、HAMD-17评分低于药物组、空白组,药物组低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和药物组临床疗效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刺组和药物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调神法干预SD在改善CES-D评分、HAMD-17评分方面均有优势,且临床疗效确切、与西药疗效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调神法 阈下抑郁 循证评价 多中心 前瞻性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基于混合方法医学生感恩意识研究思路探讨
2
作者 肖瑶 徐海燕 +5 位作者 熊俊 胡丹 谢洪武 黄仙保 夏雷翔 谢丁一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6期177-180,共4页
医学生感恩意识不仅是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还是临床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检索了解感恩意识兴起的历史背景,指出早期感恩意识的内涵。随后分析当前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在医学生感恩意识中的研究与运用,指出... 医学生感恩意识不仅是高校教育的培养目标,还是临床医务人员人文素养的有机组成部分。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检索了解感恩意识兴起的历史背景,指出早期感恩意识的内涵。随后分析当前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在医学生感恩意识中的研究与运用,指出其在研究中的运用价值与不足,如:研究范式较为单一、混合研究法研究不足等。最后建议优化研究框架和研究设计等,指出混合研究方法在医学生感恩意识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旨在为医学生感恩意识的研究方法进一步发展提供方法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恩意识 医学生 混合方法 定量研究 定性研究
下载PDF
热敏灸机器人雀啄灸神阙穴得气效应研究
3
作者 谢丁一 李巧林 +3 位作者 李海燕 黄仙保 王绥卓 陈日新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21-25,共5页
目的探讨热敏灸机器人雀啄灸得气效应的优势。方法选取28例符合阳虚体质诊断标准的受试者,每位受试者按照随机顺序分别接受热敏灸机器人操作的神阙穴雀啄灸与温和灸。以得气激发率、得气潜伏期、得气累积时间、得气总积分、得气类型频... 目的探讨热敏灸机器人雀啄灸得气效应的优势。方法选取28例符合阳虚体质诊断标准的受试者,每位受试者按照随机顺序分别接受热敏灸机器人操作的神阙穴雀啄灸与温和灸。以得气激发率、得气潜伏期、得气累积时间、得气总积分、得气类型频次以及肢端升温阳性率为评估指标,观察两种不同施灸手法的得气效应差异。结果与温和灸组比较,雀啄灸组得气激发率更高(P<0.05),得气更快(P<0.05),得气更强(P<0.05),得气累积时间更长(P<0.05),更易激发舒适情感体验与自主神经反应(P<0.05),更易激发肢端升温(P<0.05),且在灸30 min时表现更明显(P<0.05)。结论热敏灸机器人雀啄灸具有得气快、得气强、舒适情感体验与自主神经反应明显等独特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机器人 雀啄灸 长时程 得气效应
下载PDF
艾灸热敏态关元穴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脑功能连接网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谢丁一 周梅 +4 位作者 李巧林 陈日新 谢洪武 徐绍忠 黄仙保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1922-1928,1935,共8页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Rs-fMRI),观察原发性痛经患者经艾灸热敏态关元穴后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变化,为探索艾灸热敏化腧穴的中枢机制提供潜在的影像学证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痛... 目的: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技术(Rs-fMRI),观察原发性痛经患者经艾灸热敏态关元穴后脑功能连接网络的变化,为探索艾灸热敏化腧穴的中枢机制提供潜在的影像学证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2月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原发性痛经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热敏腧穴灸感法进行检测,根据施灸过程中关元穴是否发生热敏现象分为热敏态腧穴组(n=30)和非热敏态腧穴组(n=30)。2组患者分别在艾灸前及艾灸结束后进行Rs-fMRI数据采集。采用DPARSFA软件和以前额叶(PFC)为种子点的脑功能连接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后处理。结果:与艾灸前比较:热敏态腧穴组艾灸后与PFC脑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有右大脑、脑白质区、壳核、豆状核、顶叶、楔前叶。非热敏态腧穴组艾灸后与PFC脑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有右大脑、壳核、豆状核,与PFC脑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有额叶、中央前回、脑灰质区。与非热敏态腧穴组比较:艾灸前,热敏态腧穴组与PFC脑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有左大脑、额叶、额下回、顶叶、顶下小叶。艾灸后,热敏态腧穴组与PFC脑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有左侧脑干、左侧小脑,与PFC脑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有左大脑、脑白质区、岛叶、额叶。结论:艾灸热敏态关元穴能使原发性痛经患者脑功能连接网络发生变化,热敏灸感的出现可能与增强左侧脑干-左侧小脑的联系,同时抑制左大脑-脑白质区-岛叶-额叶的功能连接,间接影响其他边缘系统相关脑区的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热敏态 关元穴 静息态功能性磁共振 脑功能连接
下载PDF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热敏态腧穴温度觉特征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谢丁一 谢秀俊 +1 位作者 陈日新 迟振海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35-39,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热敏态腧穴温度觉阈值特征,为腧穴热敏的客观显示与临床温控激发优化参数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例,应用温度觉定量测定技术,分别测定患者大椎穴、肩井穴、肩髃穴的热觉阈、热痛... 目的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热敏态腧穴温度觉阈值特征,为腧穴热敏的客观显示与临床温控激发优化参数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纳入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例,应用温度觉定量测定技术,分别测定患者大椎穴、肩井穴、肩髃穴的热觉阈、热痛阈、热耐痛阈,根据每个腧穴是否出现热敏灸感分为热敏组和非热敏组,比较其温度觉阈值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热敏态肩井穴给予42℃热刺激进行温控激发,观察热敏灸感的差异。结果大椎穴、肩井穴、肩髃穴热敏组热觉阈值、热痛阈值和热耐痛阈值分别明显高于同一穴位非热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热敏态肩井穴激发温度为40℃时比较,42℃时灸感强度更强,潜伏期时间更短,效应期时间更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热敏态腧穴与非热敏态腧穴具有不同温度觉阈值特征,热敏态腧穴热觉阈、热痛阈、热耐痛阈值均高于非热敏态腧穴;不同的激发温度,热敏灸感出现的灸感强度、潜伏期、效应期时间不同,42℃为临床较佳激发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热敏腧穴 温度觉定量测定 温控激发
下载PDF
试论临床施灸建立温度控制标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被引量:4
6
作者 谢丁一 李巧林 +2 位作者 李海燕 王绥卓 陈日新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6期45-49,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施灸建立温度控制标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16例慢性腰背痛志愿者,分别保持42℃、41℃、40℃、39℃灸温照射督脉的大椎穴、至阳穴、命门穴,记录得气感应出现前期的时间、艾灸得气累积时间、艾灸得气积分。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临床施灸建立温度控制标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16例慢性腰背痛志愿者,分别保持42℃、41℃、40℃、39℃灸温照射督脉的大椎穴、至阳穴、命门穴,记录得气感应出现前期的时间、艾灸得气累积时间、艾灸得气积分。在此基础上,研制督脉温度控制施灸装置,并比较督脉温度控制施灸装置与传统隔姜督脉灸的得气效应。结果灸温为42℃时,艾灸得气的前期时间短,得气强,与其他灸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灸温42℃组与灸温41℃组得气累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灸温40℃、39℃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隔姜督脉灸组比较,督脉温度控制施灸装置组艾灸得气前期的时间显著缩短、艾灸得气累积时间显著延长、艾灸得气积分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最佳灸温施灸可以缩短艾灸得气前期时间、增加艾灸得气持续时间,提高艾灸得气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得气 灸温 温度控制 悬灸
下载PDF
热敏灸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被引量:28
7
作者 谢丁一 陈日新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05-109,117,共6页
热敏灸是选择热敏穴位悬灸,激发透热、扩热、传热,通过经气传导,达到远部热、深部热、患部热,从而显著提高疗效的一种新灸法。热敏灸源于经典、基于临床、继承创新,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技术。陈日新带领的科研团队从灸疗热敏... 热敏灸是选择热敏穴位悬灸,激发透热、扩热、传热,通过经气传导,达到远部热、深部热、患部热,从而显著提高疗效的一种新灸法。热敏灸源于经典、基于临床、继承创新,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始创新技术。陈日新带领的科研团队从灸疗热敏现象入手,围绕"灸疗穴位敏感性"与"灸疗充足时间量"两个关键科学问题,沿着肯定现象、探索规律、提高疗效、创新理论的研究思路,发现了灸疗特异性穴位,即热敏穴位;创立了"辨敏施灸"新技术,即热敏灸技术;建立了"敏消量足"的灸量标准,即个体化最佳灸时标准;构建了灸疗理论新体系,即热敏灸理论体系;显著提高了灸疗疗效,开辟了人体机能体表热敏调控新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腧穴热敏 热敏灸
下载PDF
《内经》穴法的传承与创新——腧穴敏化论的诞生 被引量:14
8
作者 谢丁一 陈日新 《江西中医药》 2016年第3期13-16,共4页
"腧穴敏化"是基于《黄帝内经》腧穴本质认识的学术新观点。腧穴是敏化态的、动态的、与疾病状态密切相关的体表功能位点,而不是一个固定的、静止的、形态学位点。腧穴具有"静息"与"敏化"两种状态之别。... "腧穴敏化"是基于《黄帝内经》腧穴本质认识的学术新观点。腧穴是敏化态的、动态的、与疾病状态密切相关的体表功能位点,而不是一个固定的、静止的、形态学位点。腧穴具有"静息"与"敏化"两种状态之别。腧穴敏化论是源于《内经》、基于临床、继承创新、提高疗效、升华理念、回到临床的理论创新成果。本文回顾了腧穴敏化论诞生走过的历程,以期对遵循中医自身规律的临床研究及理论创新研究提供思路,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敏化 内经 热敏灸
下载PDF
慢性腰背痛患者艾灸热敏现象的脑电机制初探 被引量:12
9
作者 廖斐斐 张潺 +6 位作者 边志杰 谢丁一 康明非 李小俚 万有 陈日新 伊鸣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19-726,共8页
目的:初步揭示慢性腰背痛患者腰阳关穴艾灸热敏现象的脑电机制。方法:运用高密度脑电与神经计算技术,记录慢性腰背痛患者腰阳关穴灸前、灸中和灸后脑电信号并分析。结果:接受艾灸的25位患者中12位出现明显热敏现象。艾灸热敏现象伴随the... 目的:初步揭示慢性腰背痛患者腰阳关穴艾灸热敏现象的脑电机制。方法:运用高密度脑电与神经计算技术,记录慢性腰背痛患者腰阳关穴灸前、灸中和灸后脑电信号并分析。结果:接受艾灸的25位患者中12位出现明显热敏现象。艾灸热敏现象伴随theta,alpha和beta频段功率谱密度增高。脑电地形图提示theta和beta频段PSD变化以额顶区为主,而alpha频段则为广泛性变化。此外,热敏现象伴随theta和beta频段相位一致性。而未出现热敏现象的患者以上变化均不明显。结论:研究提示,艾灸热敏现象伴随广泛脑电信号改变,脑电可能成为艾灸热敏现象的相对客观指标。其变化的行为相关性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脑电 艾灸 热敏 慢性腰背痛
下载PDF
热敏灸理论体系的构建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54
10
作者 陈日新 谢丁一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8期1915-1921,共7页
针对课题组30年热敏灸理论体系构建的思路、方法、过程与结果。以临床灸疗热敏现象为切入点,探索灸疗热敏现象的出现规律,挖掘古典文献依据,紧扣临床疗效,提出了“腧学敏化”“灸之要,气至而有效”“辨敏施灸”三大灸疗新概念,构建了全... 针对课题组30年热敏灸理论体系构建的思路、方法、过程与结果。以临床灸疗热敏现象为切入点,探索灸疗热敏现象的出现规律,挖掘古典文献依据,紧扣临床疗效,提出了“腧学敏化”“灸之要,气至而有效”“辨敏施灸”三大灸疗新概念,构建了全新的热敏灸理论体系,展示了热敏灸开辟人体功能体表热敏调控的新天地。本文试图说明坚持继承与创新,发扬针灸特色与优势,提高临床疗效是针灸临床工作者永恒的科研主题。同时也试图说明中医临床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是:源于临床基于经典继承创新提高疗效升华理论回归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艾灸 理论体系 构建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再论“腧穴敏化状态说” 被引量:44
11
作者 陈日新 谢丁一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50-53,共4页
"腧穴敏化状态说"是在临床研究、文献挖掘、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关于腧穴本质的学术观点。该学说认为,腧穴的本质属性具有功能状态之别,即"静息"与"敏化"两种状态,而不仅仅是固定部位之别。"... "腧穴敏化状态说"是在临床研究、文献挖掘、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关于腧穴本质的学术观点。该学说认为,腧穴的本质属性具有功能状态之别,即"静息"与"敏化"两种状态,而不仅仅是固定部位之别。"腧穴敏化"新概念是揭示腧穴效应特异性的突破口,其成果将开辟针灸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新领域。依据近5年新的研究成果从循证评价、基础研究与理论构建3个方面再次论述腧穴敏化状态,以促进针灸学科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腧穴敏化 腧穴状态 热敏灸
下载PDF
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灸位热敏规律:一项探索性RCT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迟振海 熊俊 +5 位作者 焦琳 张琳 张波 谢丁一 叶文国 陈日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第4期104-106,共3页
目的比较热敏腧穴与非热敏腧穴(传统经穴)及药物治疗的疗效差异,初步阐明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灸位热敏规律。方法纳入120例合格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3组,各40例。试验组(n=40):选取患者膝关节周围(... 目的比较热敏腧穴与非热敏腧穴(传统经穴)及药物治疗的疗效差异,初步阐明热敏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灸位热敏规律。方法纳入120例合格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3组,各40例。试验组(n=40):选取患者膝关节周围(阴陵泉-阳陵泉-梁丘-血海穴)的热敏腧穴,艾条悬灸法,共治疗35次。灸位对照组(n=40):在内外膝眼,鹤顶实施温和悬灸,共治疗35次。药物对照组(n=40):每6天给患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2 ml,共注射5次。治疗前、治疗结束后及6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指标为《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膝关节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结束后试验组积分(2.7±1.6),灸位对照组积分(4.8±2.7),药物对照组积分(5.6±2.0),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6个月后,试验组积分(3.5±1.7),灸位对照组积分(6.3±1.4),药物对照组积分(8.2±1.8),三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三组愈显率比较,热敏试验组为50.00%,灸位对照组为27.50%,药物对照组为30.00%,经统计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选取热敏态腧穴施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整体疗效优于传统选穴施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灸位 随机对照试验 痹证
下载PDF
热敏灸机器人循经往返灸得气效应特异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巧林 谢丁一 +3 位作者 李海燕 黄仙保 王绥卓 陈日新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热敏灸机器人循经往返灸得气效应的特异性。方法:选取20例符合阳虚体质诊断标准的受试者,每位受试者按照随机顺序分别接受任脉腹部区段的循经往返灸与神阙穴温和灸,循经往返灸由热敏灸机器人操作,温和灸由人工手持操作。以得... 目的:探讨热敏灸机器人循经往返灸得气效应的特异性。方法:选取20例符合阳虚体质诊断标准的受试者,每位受试者按照随机顺序分别接受任脉腹部区段的循经往返灸与神阙穴温和灸,循经往返灸由热敏灸机器人操作,温和灸由人工手持操作。以得气潜伏期、得气累积时间、得气总积分、得气类型频次以及肢端升温阳性率作为评估指标,观察两种不同施灸方案的得气效应差异。结果:与温和灸组比较,循经往返灸组得气更快、得气更强、得气累积时间更长,更易激发舒适情感体验(P<0.05);循经往返灸组与温和灸组在灸中均能激发肢端升温,但循经往返灸组更易激发肢端升温(P<0.05),且在灸中30 min时表现更明显(P<0.05)。结论:循经往返灸具有得气快、得气强、舒适情感体验明显等独特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 机器人 循经往返灸 得气效应
下载PDF
全国中医医院网站传播信息及相关功能横断面调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熊俊 张王祎 +4 位作者 徐海燕 焦琳 常晓波 谢丁一 宗懿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年第19期145-148,共4页
目的对全国中医医院网站的信息传播及相关功能进行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中医医院网页,按照医院网站综合评价指标和网页设计内容进行信息采集,包括网站内容(14项)、网站功能(6项)及视觉传达设计3方面。... 目的对全国中医医院网站的信息传播及相关功能进行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中医医院网页,按照医院网站综合评价指标和网页设计内容进行信息采集,包括网站内容(14项)、网站功能(6项)及视觉传达设计3方面。结果最终纳入中医医院网站58个。网站内容:90%以上的网站均有医院介绍、位置、联系方式等,但在价格信息(12%)、人才招聘(33%)等方面较为欠缺;网站功能:71%的网站有在线咨询,55%的网站有预约功能,但在线调查(17%)、投诉(21%)等方面较为欠缺;视觉传达设计:整体较为明朗,但图片运用不甚合理。结论随着“互联网+”中医药的理念发展,各等级中医医院在互联网建设上均会有所突破,中医药将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医院网站 信息传播 互联网+ 横断面调查
下载PDF
艾灸对哮喘大鼠行为学的影响观察
15
作者 张琳 安鑫 +2 位作者 谢丁一 易静 陈日新 《江西中医药》 2011年第1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哮喘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其中正常组、模型组各10只,艾灸组20只。模型组与艾灸组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参照临床热敏灸治疗哮喘的有效施灸时间40分钟为灸量标准,艾灸组进行艾灸治疗,模... 目的:观察艾灸对哮喘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3组,其中正常组、模型组各10只,艾灸组20只。模型组与艾灸组进行造模,造模成功后,参照临床热敏灸治疗哮喘的有效施灸时间40分钟为灸量标准,艾灸组进行艾灸治疗,模型组不予处理,观察3组大鼠行为学变化。结果:艾灸组大鼠经治疗后哮喘发作次数减少,哮喘状态持续时间缩短,行为学变化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差异。结论:艾灸能延长哮喘大鼠引喘潜伏期,缩短哮喘状态持续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哮喘大鼠 行为学
下载PDF
医患沟通技能测评工具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6
作者 肖瑶 常晓波 +5 位作者 胡丹 谢洪武 黄仙保 夏雷翔 谢丁一 熊俊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64-67,共4页
科学系统的医患沟通技能测评工具是提高医患沟通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探索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如何解决的重要途径。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从医生与患者、护士与患者、医学生/护生与患者三个方面归纳测评工具的特点。医患... 科学系统的医患沟通技能测评工具是提高医患沟通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探索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如何解决的重要途径。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根据评价主体的不同,从医生与患者、护士与患者、医学生/护生与患者三个方面归纳测评工具的特点。医患沟通测评工具中开发工具用于评价医学生/护生与患者沟通的数量较多。国外测评工具较国内的更为系统,具有操作简便等优点;国内测评工具以量表为主,以SEGUE量表的修订最具代表性。但同时存在评价标准不一、自主性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关系 沟通技能 医学人文
下载PDF
当灸疗遇上创新——记“腧穴热敏红外检测技术的建立与临床应用”项目
17
作者 宋春悦 谢丁一 《中国科技奖励》 2014年第9期57-58,共2页
早在170万年前,人类就学会了用火。在使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火不但能照明、驱赶猛兽,还可以烧熟食物、取暖御寒,当人们患有某些寒性病痛时,烤火取暖后就得到缓解或解除。于是,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当人... 早在170万年前,人类就学会了用火。在使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火不但能照明、驱赶猛兽,还可以烧熟食物、取暖御寒,当人们患有某些寒性病痛时,烤火取暖后就得到缓解或解除。于是,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当人们身体出现疼痛时,会主动点燃火把,有意识地来熏烤疼痛部位,这就是中医灸疗的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检测技术 临床应用 热敏 腧穴 创新 经验积累 用火 取暖
下载PDF
热敏灸小镇建设模式初探分析——以山东省潍坊市峡山区太保庄街道为例 被引量:8
18
作者 毛强健 王洪辉 +5 位作者 张凤婷 迟振海 谢丁一 栾贵城 董湖波 陈日新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2期1-5,8,共6页
目的:让热敏灸小镇模式在全国各大乡镇广泛应用。方法:本文阐述了热敏灸小镇的模式,分析了调查对象的选取原因,总结了热敏灸小镇带来的益处和可借鉴的经验。结果:全民艾灸的方式意义深远,热敏灸技术科学可靠,热敏灸小镇模式有效可行。结... 目的:让热敏灸小镇模式在全国各大乡镇广泛应用。方法:本文阐述了热敏灸小镇的模式,分析了调查对象的选取原因,总结了热敏灸小镇带来的益处和可借鉴的经验。结果:全民艾灸的方式意义深远,热敏灸技术科学可靠,热敏灸小镇模式有效可行。结论:热敏灸小镇模式值得推广复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敏灸小镇 模式初探 推广 应用
下载PDF
热敏灸联合免疫靶向疗法治疗巨大型肝癌2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仙保 邱东升 +3 位作者 邱祺 吴小丽 谢丁一 陈日新 《江西中医药》 CAS 2022年第8期51-55,58,共6页
采用“热敏灸+免疫+靶向”三联疗法治疗巨大型原发性肝癌2例,显示瘤体持续缩小,甚至消失,未产生药物的不良反应,且患者生活质量满意,生存期明显延长,表明热敏灸联合免疫靶向三联疗法可能发挥了协同增效作用,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关键词 热敏灸 艾灸得气 免疫治疗 靶向治疗 巨大型原发性肝癌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压痛点红外辐射特征分布 被引量:4
20
作者 闻海菊 谢丁一 +3 位作者 殷霞 刘静 张超然 李芳 《江西中医药》 2014年第11期26-28,共3页
目的:通过红外成像技术,观察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压痛点的红外辐射特征分布情况,为临床辨敏选穴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寒湿组(56例)和湿热组(64例),采用TSI-21型热断层扫描成像技术扫描压痛点,同时... 目的:通过红外成像技术,观察不同证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压痛点的红外辐射特征分布情况,为临床辨敏选穴提供依据。方法:将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寒湿组(56例)和湿热组(64例),采用TSI-21型热断层扫描成像技术扫描压痛点,同时取压痛点水平外侧3cm处及(或)躯体对称部位非压痛点为对照点进行扫描,用红外辐射图像数字分析软件,分别对压痛点及对照点进行红外辐射温度阈值比较,观察不同证型患者压痛点的红外特征差异;并采用热敏灸方法对压痛点进行感传激发,以热敏灸感出现率为指标,观察不同证型、不同红外特征的压痛点的灸性感传激发率的差异。结果:(1)以压痛点与对照点温度的差值△F为观察指标,寒湿组患者压痛点分布在低温区,分布率为78.10%;湿热组患者压痛点在高温区,分布率为80.41%,经统计学分析,P<0.05,两组红外特征有显著性差异。(2)寒湿组和湿热组患者压痛点出现灸性感传率分别为62.86%和60.82%,P>0.05,两组灸性感传率无显著性差异。对比不同证型患者高温区和常温区、低温区和常温区的压痛点灸性感传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高温区和低温区的压痛点的灸性感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寒湿组、湿热组患者不同红外特征情况的压痛点灸性感传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红外辐射温度与证型有关,寒湿组患者压痛点以低温区特征为主,湿热组患者压痛点以高温区特征为主。(2)寒湿证、湿热证证型的不同不会影响压痛点的灸性感传激发率,压痛点的灸性感传率与其红外特征改变有关,压痛点可以作为临床热敏腧穴的初筛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压痛点 红外成像 灸性感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