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形式的网络RTK技术比较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谢东祺 白云 孟灵飞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年第12期178-180,共3页
目前,网络RTK成为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许多城市还没有建立当地的CORS系统,或者仅有单基站系统。因而,对于测绘工程领域来说,网络RTK技术仍是该地区的最大需要。于此同时,高达10 cm的实时定位精度的手持机已经进入测量市场,称之为... 目前,网络RTK成为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许多城市还没有建立当地的CORS系统,或者仅有单基站系统。因而,对于测绘工程领域来说,网络RTK技术仍是该地区的最大需要。于此同时,高达10 cm的实时定位精度的手持机已经进入测量市场,称之为手持RTK当之无愧。本文就单基站CORS技术与网络CORS技术,以及手持机连接自设基站技术测量精度进行分析与比较,并提出有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CORS 单基站 手持机 技术比较 精度分析
下载PDF
探究土地整理测量的作用——以赤峰市喀喇沁旗重点整治工程项目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谢东祺 张蕾 丁青坡 《科技创新导报》 2013年第19期122-123,共2页
随着土地整理项目的逐渐成熟和发展,土地整理测量在土地整理项目的规划设计和实施管理上越来越重要。该文根据赤峰市喀喇沁旗重点整治工程为例研究土地整理测量在土地整理工作中作用。
关键词 土地整理 测量 赤峰市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的辽宁省北部沙漠化信息提取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贾树海 韩志根 +2 位作者 吕默楠 王晶 谢东祺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8,共6页
以沙漠化问题较突出的辽宁省北部地区为例,选取2007年Landsat 5 TM遥感影像作为基本数据源,通过对影像中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常见地物及典型沙漠化土地进行光谱特征分析和波段间的相互运算,将修改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归一... 以沙漠化问题较突出的辽宁省北部地区为例,选取2007年Landsat 5 TM遥感影像作为基本数据源,通过对影像中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常见地物及典型沙漠化土地进行光谱特征分析和波段间的相互运算,将修改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MSAVI)、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NDWI)和遥感图像缨帽变换后的土壤亮度指数(SBI)、绿度植被指数(GVI)及湿度指数(WVI)等特征变量融入决策树分类模型后进行分层分离,从而实现对沙漠化信息的高精度提取。结果显示,决策树分类法可排除提取地物时的干扰信息,是保证沙漠化土地信息快速自动提取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化 遥感 信息提取 决策树 修改型土壤调整植被指数 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 缨帽变换
下载PDF
CORS RTD技术在土地利用数据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孟灵飞 谢东祺 白云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4年第11期199-201,共3页
土地利用问题,对于协调人地关系、发展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合理利用土地,保证以集约利用为主与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对土地利用数据进行调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CORS RTD技术对土地利用数据调查中的应用进行研... 土地利用问题,对于协调人地关系、发展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合理利用土地,保证以集约利用为主与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对土地利用数据进行调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CORS RTD技术对土地利用数据调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CORS RTD测量结果相对于RTK测量结果作为已知值的点位误差、测量中误差。并且认为随着测量面积的增大CORS RTD的面积测量精度逐渐提高。由此可见,利用CORS RTD技术进行面积测量保证了土地资源调查的面积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S RTD技术 土地利用 面积测量
下载PDF
赤峰市土地整治存在问题及建议
5
作者 丁青坡 谢东祺 《西部资源》 2017年第2期167-169,共3页
土地整治成为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集约节约土地的重要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土地整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保发展、保红线、促转变、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和平台。赤峰市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非常适宜开展土地整治项目建... 土地整治成为提高耕地质量,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集约节约土地的重要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土地整治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保发展、保红线、促转变、惠民生的重要抓手和平台。赤峰市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非常适宜开展土地整治项目建设。针对赤峰市土地整治项目的特点,挖掘总结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土地整治项目建设奠定良好坚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峰市 土地整治 问题 建议
下载PDF
辽宁省农用地质量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5
6
作者 贾树海 邱志伟 +2 位作者 潘锦华 杨秀华 谢东祺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73-279,共7页
以辽宁省为例,运用GIS技术、地统计学、景观生态学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相结合研究农用地质量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用地的自然、经济和利用质量等别均为中部平原区最高。在全省,其等别由中心区域向外部逐渐递减,自然质量和... 以辽宁省为例,运用GIS技术、地统计学、景观生态学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相结合研究农用地质量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农用地的自然、经济和利用质量等别均为中部平原区最高。在全省,其等别由中心区域向外部逐渐递减,自然质量和经济质量的空间分布均呈中等相关,利用质量表现出纯块金效应。(2)各质量等指数多样化和集中性分析表明,辽西地区自然质量等别多,受人为影响因素最强;中部平原地区自然质量等别较齐全,土地利用率高且多样化。辽东山地丘陵区和中部平原区各质量农用地区位优势较辽西低山丘陵区明显。(3)农用地质量影响因素典型相关分析表明,辽宁省农用地质量主要受生产劳动、经济投入等人类活动的影响和土壤有效土层厚度、地形坡度、灌溉保证率、地表岩石露头度、pH、表层土壤质地和有机质含量等自然因素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省 农用地质量 空间分布 地统计学 景观生态学
原文传递
内蒙古巴林右旗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生态安全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贾树海 李金典 +1 位作者 谢东祺 方向伟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77-782,共6页
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的生态安全问题是当下的热点问题,对于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生态风险的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首次从小尺度出发,以内蒙古巴林右旗的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图斑为研究对象,假拟耕地后备资源为耕地,以宜耕资源图斑为微观尺度... 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的生态安全问题是当下的热点问题,对于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生态风险的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首次从小尺度出发,以内蒙古巴林右旗的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图斑为研究对象,假拟耕地后备资源为耕地,以宜耕资源图斑为微观尺度的生态系统,应用AHP层次分析模型从土地暴露度、立地条件与土壤属性及斑块景观格局三个方面选取评价指标,建立巴林右旗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熵权法对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获取权重过程进行改进,借助地统计学、土壤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对内蒙古巴林右旗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图斑面积为91995.49 hm2,耕地后备资源图斑面积为275960.00 hm2,总面积共367978.21 hm2。其中,耕地中有26.59%属于高度风险状态;耕地后备资源中55.09%属于高度风险,二者面积总和占评价总面积的47.97%。巴林右旗土地荒漠化严重,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生态风险总体处于严重水平,有待于针对性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林右旗 耕地及耕地后备资源 生态安全 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