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重建指导下解剖性肺段切除43例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申江峰 贾卫光 +3 位作者 王鹏程 卢开进 郑一鸣 谢于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20年第13期57-59,71,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段解剖性切除的临床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9月期间完成的43例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27例;年龄36~75岁,平均(48.4±3.5)岁。术前常规行CT三维重建,了解血管及气...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段解剖性切除的临床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9月期间完成的43例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男16例,女27例;年龄36~75岁,平均(48.4±3.5)岁。术前常规行CT三维重建,了解血管及气管情况及其变异,明确病灶解剖定位,制定手术计划,采用经典三孔法,根据不同肺段采用不同手术流程,采用膨胀萎陷法结合段间静脉确定段间平面,使用电刀超声刀分离和腔镜切割缝合器离断段间肺实质。结果单纯肺段切除33例,联合肺段切除10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病变6例,原发性肺癌34例,转移性癌3例。手术耗时50~180 min,平均(110±8)min;出血量20~280 mL,平均(50.0±5.5)mL;术后住院6~14 d,平均(9.7±1.2)d。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术后并发症5例(11.6%),其中术后咯血2例,肺漏气时间过长、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各1例,所有并发症均治愈。结论通过术前三维重建,可以精准了解肺内结构,精确指导手术,缩短肺段手术学习曲线,使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更为精准、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 三维重建 肺癌
下载PDF
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谢于峰 卢开进 +2 位作者 颜大亮 王嵩 申江峰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69-71,共3页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泰州市人民医院77例前纵隔肿瘤患者行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经剑突下入路(剑突组),51例行经肋间入路(肋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 目的探讨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泰州市人民医院77例前纵隔肿瘤患者行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的临床资料,其中26例经剑突下入路(剑突组),51例行经肋间入路(肋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疼痛评分、胸管留置时间、并发症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剑突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肋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剑突下胸腔镜手术治疗前纵隔肿瘤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临床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肿瘤 剑突 胸腔镜
下载PDF
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在肺结节治疗中的运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申江峰 贾卫光 +2 位作者 卢开进 王嵩 谢于峰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5期43-46,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指导下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在肺结节手术中的运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完成的22例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12例;年龄37-72岁,平均(46.2±3.5)岁。术前常规进... 目的探讨三维重建指导下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在肺结节手术中的运用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完成的22例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男10例,女12例;年龄37-72岁,平均(46.2±3.5)岁。术前常规进行胸部薄层CT扫描并对其重要结构和结节进行三维重建,从而了解血管及气管的解剖情况及其有无变异,对病灶位置进行精准解剖定位,制定精准的手术计划。手术一般采用三孔法,根据靶段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流程,采用膨胀萎陷法结合段间静脉确定段间平面,使用电刀超声刀分离和腔镜切割缝合器相结合的方法离断段间肺实质。结果单纯肺段切除20例,联合肺段切除2例。术后病理结果显示良性病变3例,原发性肺癌19例。手术耗时70~120 min,平均90±8 min;出血量30~300 ml,平均150±5.5 ml;术后住院7~12天,平均9.2±1.3天。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术后并发症2例(9.1%),其中术后咯血1例,肺漏气时间过长1例,所有并发症均治愈。结论胸腔镜下精准肺段切除术是肺结节治疗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 三维重建 肺癌
下载PDF
自发性纵隔气肿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谢于峰 申江峰 +3 位作者 卢开进 贾卫光 朱颖 王嵩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52-54,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纵隔气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43例纵隔气肿临床资料,筛选出自发性纵隔气肿与继发性纵隔气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自发性纵隔气肿12例,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17.3±2.1... 目的探讨自发性纵隔气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7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43例纵隔气肿临床资料,筛选出自发性纵隔气肿与继发性纵隔气肿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自发性纵隔气肿12例,男9例,女3例,平均年龄(17.3±2.1)岁。继发性纵隔气肿31例,男25例,女6例,平均年龄(46.9±14.0)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发性纵隔气肿最常见的症状为胸痛、胸闷,与继发性纵隔气肿相比,差异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发性纵隔气肿予卧床休息、吸氧、止痛及预防使用抗生素等保守治疗,无并发症,均好转出院,平均住院时间(7.3±2.0)天。继发性纵隔气肿除常规治疗外,还需行切开引流、手术等治疗,平均住院时间(15.0±5.8)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发性纵膈气肿是一种良性疾病,好发于青年男性,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胸痛、胸闷为主,保守治疗有效,预后良好,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纵隔气肿 继发性纵隔气肿 胸痛 皮下气肿
下载PDF
重症心脏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嵩 颜大亮 +2 位作者 谢于峰 申江峰 袁茂昆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3期4-6,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重症瓣膜病手术治疗患者42例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例死亡,死亡率7.14%,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 目的:探讨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方法。方法:回顾总结2015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重症瓣膜病手术治疗患者42例临床资料。结果:术后3例死亡,死亡率7.14%,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死于肺部感染、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余均好转出院。术后随访6-48个月,4例患者术后再发心衰,其中1例住院期间因华法林抗凝不足并发脑梗,经治疗后均好转出院,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技术,精细化的术后管理,是重症瓣膜病治疗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瓣膜病 瓣膜成形 瓣膜置换
下载PDF
右心室罕见黏液瘤一例
6
作者 王嵩 谢于峰 +1 位作者 颜大亮 袁茂昆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10期922-922,共1页
病人,女,54岁。发现心脏肿瘤10余年,晕厥3天于2018年12月3日入院。体格检查:心前区无隆起及凹陷,心界无扩大,心率76次/分,心律整齐,三尖瓣听诊区闻及4/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右房右室内径正常,右室流出道壁上见4.1 cm&#... 病人,女,54岁。发现心脏肿瘤10余年,晕厥3天于2018年12月3日入院。体格检查:心前区无隆起及凹陷,心界无扩大,心率76次/分,心律整齐,三尖瓣听诊区闻及4/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脏彩超检查提示右房右室内径正常,右室流出道壁上见4.1 cm×3.1 cm等回声,边界清,回声欠均匀,其内见点状强回声(图1),随心动周期左右稍摆动,三尖瓣轻度反流。心脏双源CT检查提示右心室内充盈缺损(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液瘤 右心室
下载PDF
原发性心包恶性间皮瘤一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谢于峰 颜大亮 +2 位作者 王凯航 朱鹏程 樊纪丹 《临床外科杂志》 2022年第7期660-661,共2页
病人,男,67岁,因胸闷、气喘3个月,加重2周于2021年10月22日入院。3个月前开始出现胸闷、气喘不适,活动后明显,伴心慌、乏力、头晕,反复发作,未予重视,2周前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在当地医院查胸部CT:心包积液,两侧中等量胸腔积液,左下肺感... 病人,男,67岁,因胸闷、气喘3个月,加重2周于2021年10月22日入院。3个月前开始出现胸闷、气喘不适,活动后明显,伴心慌、乏力、头晕,反复发作,未予重视,2周前上述症状进行性加重,在当地医院查胸部CT:心包积液,两侧中等量胸腔积液,左下肺感染,动脉粥样硬化。心脏彩超:左心功能减低,心包大量积液。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心内科,拟“心包积液”收住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3℃,呼吸20次/分,脉搏90次/分,血压130/80 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包 恶性间皮瘤
下载PDF
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手术期炎症反应及疼痛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樊纪丹 朱鹏程 +3 位作者 谢于峰 颜大亮 王凯航 沈锋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2年第10期1201-1206,共6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手术期炎症反应及疼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接受术...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及非体外循环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围手术期炎症反应及疼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泰州市人民医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其接受术式的不同分为非体外组[n=78,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OPCAB)]与体外组(n=72,采用CABG)。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包括血管桥数、气管插管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前、术后3 d、术后7 d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术前、术后12 h、术后24 h,比较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前、术后7 d、术后3个月评估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射血分数(LVEF)。统计两组患者术后近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心律失常、肾功能不全、神经系统症状、肺不张。结果非体外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体外组患者(P<0.05)。术后3、7 d,两组患者血清TNF-α、IL-2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术前,但非体外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明显低于体外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24 h,两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术前,但非体外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7 d和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LVEDD均明显低于本组术前,LVEF均明显高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个月,非体外组患者的LVEDD明显低于体外组患者,LVEF明显高于体外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体外组患者术后近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5.13%(4/78),低于体外组患者的15.28%(1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ABG,OPCAB能够显著加快患者术后转归,改善患者围手术期的炎症状态、疼痛症状及心功能,降低患者术后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搭桥术 炎症反应 疼痛程度
下载PDF
65岁以上患者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颜大亮 王嵩 +1 位作者 谢于峰 樊纪丹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51-53,83,共4页
目的分析65岁以上患者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的65岁以上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5例,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回顾性分析临床疗效。结果25例患者经手... 目的分析65岁以上患者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的65岁以上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25例,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回顾性分析临床疗效。结果25例患者经手术后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针对65岁以上心脏瓣膜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同期行心脏瓣膜手术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疗效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病 冠心病 心脏瓣膜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单肺与双肺移植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孙敏 李慧星 +3 位作者 谢于峰 徐辉 刘峰 陈静瑜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4-449,共6页
目的 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比较单肺移植与双肺移植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效果,为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通过肺移植手术治疗IPF的病例资料,共104例,其中男76例,女2... 目的 应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的方法比较单肺移植与双肺移植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的临床效果,为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2月无锡市人民医院胸外科通过肺移植手术治疗IPF的病例资料,共104例,其中男76例,女28例,年龄46 ~ 69岁,平均(57.6±11.5)岁.根据手术类型分为单肺移植组(41例)与双肺移植组(63例),对两组患者的术前一般情况、围手术期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的肺功能改善及累积生存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术前一般情况:年龄:单肺移植组41例,其中男33例,女8例,年龄55 ~ 69岁,平均年龄(61.7±7.0)岁.双肺移植组63例,其中男43例,女20例,年龄46 ~65岁,平均年龄(55.6±9.4)岁,单肺移植组年龄较双肺移植组高(P<0.05).肺动脉平均收缩压:单肺移植组[(34.3 ±13.1)mmHg,1 mmHg=0.133 kPa]较双肺移植组[(44.1±17.9) mmHg]低(P<0.05).术中出血量:单肺移植组[(973±382) ml]较双肺移植组[(1590±617)ml]少(P<0.05).冷缺血时间:单肺移植组较双肺移植组低短(P<0.05).术中ECMO使用率:双肺移植组较单肺移植组低高(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气管插管时间、再次开胸手术、再次气管插管、ICU住院时间以及围手术期病死率等方面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原发性移植物失功能发生率:双肺移植组(11例,发生率17.5%)较单肺移植组(5例,发生率12.2%)高(P<0.05).两组患者在肺部感染、胸腔并发症、急性排斥反应及气道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功能改善:双肺移植组FVC占预计值%、FEV1占预计值%、DLCO占预计值%、6 min步行试验距离均优于单肺移植组(P<0.05).累积生存率:单肺移植组与双肺移植组术后l、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5.3%、61.6%、46.2%及79.1%、68.6%、5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移植是IPF的有效治疗方式,双肺移植对于术后肺功能的改善优于单肺移植,对于年轻特别是肺动脉压力较高的受者可首先选择行双肺移植术.单肺移植与双肺移植早中期生存率相似,但远期生存率仍需进一步随访研究.就IPF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而言,双肺移植优于单肺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单肺移植 双肺移植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回顾性研究
原文传递
影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存活率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慧星 谢于峰 +3 位作者 陈静瑜 郑明锋 叶书高 刘峰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58-661,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90d)存活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49例接受肺移植治疗的男性IP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早期生存情况,将49例患者分为死亡组和早期存活组。对两... 目的探讨影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肺移植术后早期(〈90d)存活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49例接受肺移植治疗的男性IP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早期生存情况,将49例患者分为死亡组和早期存活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术式(单肺或双肺移植、肺减容)、肺动脉压力、是否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结果患者移植后早期存活率为81.6%(40/49),行双肺移植者的早期死亡率为24.0%(6/25),高于单肺移植者的12.5%(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统计学分析显示,术前合并肺动脉高压、双肺移植手术方式是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移植后早期存活率的危险因素,而年龄、供肺经过减容、术中ECMO支持并非影响移植术后早期存活率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合并肺动脉高压、双肺移植手术方式是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移植术后早期存活率的危险因素。术前需评估患者肺动脉压力,提高双肺移植术的患者选择标准以及术中对大小不匹配供肺进行合适的减容修饰,可帮助提高肺移植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移植 肺纤维化 生存率
原文传递
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隔离症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于峰 王嵩 +1 位作者 颜大亮 申江峰 《中华胸部外科电子杂志》 2021年第4期257-263,共7页
目的评价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隔离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比较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隔离症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5月3... 目的评价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隔离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比较胸腔镜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肺隔离症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5月30日。由两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5.4软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均为回顾性队列研究,共594例患者,其中胸腔镜组261例,开胸组333例。荟萃分析结果显示:与开胸手术相比,胸腔镜手术时间显缩短(MD=–9.48,95%CI:–18.63~–0.33,P=0.04)、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MD=–60.88,95%CI:–113.64~–8.12,P=0.02)、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明显缩短(MD=–1.58,95%CI:–2.60~–0.56,P=0.02)、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OR=0.54,95%CI:0.32~0.92,P=0.02)、术后住院时间明显降低(MD=–2.13,95%CI:–3.50~–0.77,P=0.002)。两组在术后胸腔引流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67.61,95%CI:–247.93~112.71,P=0.46)。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肺隔离症安全可行,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胸管留置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隔离症 胸腔镜 开胸 荟萃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