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四省市校园欺凌现象调查研究--基于PISA 2018数据的分析
1
作者 谢于静 程红艳 《教育参考》 2022年第4期26-33,共8页
近年来,校园欺凌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PISA 2018的调查数据,与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重点考察我国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四省市的校园欺凌状况,发现我国校园欺凌发生率总体低于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 近年来,校园欺凌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PISA 2018的调查数据,与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进行比较,重点考察我国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四省市的校园欺凌状况,发现我国校园欺凌发生率总体低于经合组织国家的平均水平,身体欺凌是我国最为普遍的校园欺凌类型。本研究运用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校园欺凌的因素,发现男生群体和留级生群体更容易受到校园欺凌,在校归属感、父母的情感支持等因素有助于降低学生遭受校园欺凌的概率。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探讨了校园欺凌行为的可能成因:集体压力下滋生出的校园暴力行为、“黑羊效应”下的集体无意识霸凌。最后,本研究提出防治建议:明晰内隐式侮辱欺凌的边界,严惩外显式胁迫欺凌的暴力行为;构建关怀型的校园文化环境,增强学生的在校归属感;营造良善的家庭德育环境,给予学生情感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PISA 2018 欺凌防治
下载PDF
中考英语材料作文的指导
2
作者 谢于静 《中学生英语》 2019年第40期157-157,共1页
自2006年以来,材料作文出现在全国许多城市的中考卷中。这种作文的特点是明显而鲜明、贴近学生的生活,主题不仅关注社会问题,而且激发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英语写作命题已由过去的命题作文转变为材料作文... 自2006年以来,材料作文出现在全国许多城市的中考卷中。这种作文的特点是明显而鲜明、贴近学生的生活,主题不仅关注社会问题,而且激发学生有话可说,有话可写。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初中英语写作命题已由过去的命题作文转变为材料作文。然而,尽管材料作文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开放思维,却增加了写作的难度,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历年材料作文给出一定教学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作文 命题作文 开放思维 初中英语写作 中考英语 教学启示 有话可说 贴近学生
下载PDF
社会情感支持对中学生学习成就的影响及路径--基于GTI视频研究上海数据的实证分析
3
作者 谢于静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第33期13-18,共6页
社会情感支持影响着课堂氛围与师生心理安全感,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就。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官网公布的GTI视频研究的中国上海数据为基础,探析上海课堂社会情感支持对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及其影... 社会情感支持影响着课堂氛围与师生心理安全感,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成就。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官网公布的GTI视频研究的中国上海数据为基础,探析上海课堂社会情感支持对中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学习兴趣和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及其影响路径。研究发现,鼓励、开放和包容的课堂氛围能促进学生学习成就的获得,无效失败是阻碍学生获得学习成就的重要因素。基于此发现,就我国的课堂教学提出如下建议:(1)教师要注重营造安全、温暖、包容的课堂氛围;(2)师生关系要实现从“尊师重教”到“教学相长”的转变;(3)教师应指导学生从有效失败中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情感支持 GTI视频研究 学习成就 路径分析
下载PDF
提升群体动力:增强班级活力的重要策略
4
作者 谢于静 程红艳 《班主任》 2022年第9期54-57,共4页
班集体是由一个个学生组成的有机群体,班级活力是在良好的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推动班集体发展的动力,是班集体前进与发展的“增强器”。充满活力的班集体呈现出更强的整体稳定性与活动多样性,集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更加积... 班集体是由一个个学生组成的有机群体,班级活力是在良好的班级管理、班级文化基础上生发出来的推动班集体发展的动力,是班集体前进与发展的“增强器”。充满活力的班集体呈现出更强的整体稳定性与活动多样性,集体成员之间的交往更加积极、关系更加密切;大多运用自主管理与民主管理方式,充分发挥群体积极影响,让班主任事半功倍地提高班集体的团体效能与整体学业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集体 班级管理 班级文化 班主任 增强器 班级活力 群体动力 集体成员
原文传递
凝视与冷漠——《屋顶丽人》中的人物解读
5
作者 谢于静 《侨园》 2019年第8期96-96,共1页
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短篇小说《屋顶丽人》关注了父权制度下女性所面临的严峻问题。本文分析了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形象,揭示了莱辛对两性关系、阶级关系的审视。
关键词 两性关系 父权主义 女性意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