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谢亚莉教授治疗卵巢早衰之经验 被引量:16
1
作者 高璐璐 谢亚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100-102,共3页
卵巢早衰(POF)是指月经初潮年龄正常或青春期延迟,第二性征发育正常的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持续性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并伴有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升高,而雌激素(E)降低的综合征,迄今为止该病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且缺乏有效... 卵巢早衰(POF)是指月经初潮年龄正常或青春期延迟,第二性征发育正常的女性在40岁以前出现持续性闭经和性器官萎缩,并伴有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升高,而雌激素(E)降低的综合征,迄今为止该病病因和发病机理尚不清楚,且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谢亚莉教授提出"补肾调周"法治疗POF,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治疗
下载PDF
谢亚莉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高丽丽 谢亚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96-197,共2页
介绍谢亚莉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经验,认为寒凝血瘀为基本病因,治疗拟用暖宫温经兼活血化瘀止痛,方用经前期温经汤,经期用消异止痛汤。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温经汤 消异止痛汤 谢亚莉
下载PDF
谢亚莉教授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之经验总结 被引量:3
3
作者 鄂友梅 谢亚莉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166-167,共2页
临床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谢亚莉教授以补肾豁痰为基本治则,结合调周疗法,灵活加减调经汤和活血调经汤,注重未病先防,指导患者适当运动,辅以心理疏导,随证潜方,临床疗效显著。作者从师临床,收益颇多,结合国内外文献,对痰湿型PCOS... 临床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谢亚莉教授以补肾豁痰为基本治则,结合调周疗法,灵活加减调经汤和活血调经汤,注重未病先防,指导患者适当运动,辅以心理疏导,随证潜方,临床疗效显著。作者从师临床,收益颇多,结合国内外文献,对痰湿型PCOS的证治予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OS 防治未病 补肾豁痰 调周疗法
下载PDF
肿瘤医学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 以德阳市人民医院为例
4
作者 王倩倩 谢亚莉 +4 位作者 秦浴华 张明霞 刘清华 何迎盈 范习刚 《中国卫生人才》 2024年第12期25-28,共4页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社会对肿瘤医学人才的需求发生着改变,医院需要根据肿瘤诊疗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建立一套差异化的肿瘤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为了巩固人才培养效果,医院在肿瘤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持续调整并完善...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社会对肿瘤医学人才的需求发生着改变,医院需要根据肿瘤诊疗过程中的不同特点,建立一套差异化的肿瘤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同时,为了巩固人才培养效果,医院在肿瘤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应当持续调整并完善培训方式,从理论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医学 医学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过程 疾病谱 差异化 人才培养体系 人才培养效果 实践与思考
下载PDF
宁波市城区居民慢性病与健康相关行为关系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谢亚莉 应焱燕 +2 位作者 王仁元 许国章 朱燕文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2年第1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宁波市 慢性病 健康相关行为 居民
下载PDF
中药复方治疗卵巢早衰39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谢亚莉 王忠英 杨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59-2360,共2页
卵巢早衰是指女性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医源性损伤导致的卵巢衰竭。本病中医属于“血枯”、“血隔”、“闭经”等范畴,其发生率为闭经患者的2%~3%,在一般人群中为1%~3%,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病以低雌激素... 卵巢早衰是指女性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医源性损伤导致的卵巢衰竭。本病中医属于“血枯”、“血隔”、“闭经”等范畴,其发生率为闭经患者的2%~3%,在一般人群中为1%~3%,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病以低雌激素、高促性腺激素为特征,表现为继发性闭经,常伴有围绝经期症状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早衰 复方 中药
下载PDF
2001-2003年宁波市城区流动人口伤害死亡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谢亚莉 应焱燕 《疾病监测》 CAS 2004年第5期180-181,共2页
关键词 2001-2003年 宁波市 流动人口 社区卫生
下载PDF
2002~2004年宁波市不同年龄组人群伤害死亡特点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谢亚莉 应焱燕 《疾病监测》 CAS 2006年第8期409-4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宁波市不同年龄组人群伤害死亡特点,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Methods对2002 ̄2004年宁波市死亡登记系统资料进行伤害死亡情况分析。结果2002 ̄2004年宁波市伤害死亡率平均为61.13/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童... 目的探讨宁波市不同年龄组人群伤害死亡特点,为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Methods对2002 ̄2004年宁波市死亡登记系统资料进行伤害死亡情况分析。结果2002 ̄2004年宁波市伤害死亡率平均为61.13/10万,男性高于女性。男童的伤害死亡率是女童的2倍左右,机械性窒息是婴儿的首位伤害死因,淹死和交通事故是0 ̄14岁儿童的前二位伤害死因。自杀是育龄妇女的第二位伤害死因,以低文化程度者居多。老年人伤害死因以意外跌落居首位,死亡率达84.43/10万。男性劳动力人群中因作业事故引起的死亡占伤害死亡的7.15%,以渔船事故和意外跌落居多。结论应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伤害死亡特点进行伤害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死亡率 死亡原因
下载PDF
更年安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126例 被引量:3
9
作者 谢亚莉 谢晓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07-1307,共1页
关键词 更年安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宁波市城区成年人超重及肥胖的流行现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谢亚莉 应焱燕 +2 位作者 王仁元 许国章 朱燕文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2年第5期18-20,共3页
目的 探讨宁波市城区成年人超重又肥胖的流行现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2001年“中国人群肥胖与疾病研讨会”制订的肥胖标准,分析1009名宁波市城区成年人肥胖流行特点。结果 总超重现患率为28.20%,男性高于女性:总肥胖现患率为5.40%,... 目的 探讨宁波市城区成年人超重又肥胖的流行现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2001年“中国人群肥胖与疾病研讨会”制订的肥胖标准,分析1009名宁波市城区成年人肥胖流行特点。结果 总超重现患率为28.20%,男性高于女性:总肥胖现患率为5.40%,男女间差别无显著性。男性肥胖现患率45岁以后趋于稳定,女性以55~岁组为最高。越重及肥胖相关因素众多,如:不良婚姻(OR=0.41)、慢性病(OR=2.30)、饮食因素、吸烟(OR=1.41)、饮酒(OR=2.25)、饮茶、女性月经不规律(OR=1.94)等。结论 重视中老年人的肥胖问题,普及全民营养及健康知识,开展肥胖综合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重 肥胖 现患率 危险因素 宁波市
下载PDF
1997~2000年宁波市城区流动人口伤害死亡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亚莉 应焱燕 +2 位作者 许国章 胡依红 贺佩 《疾病控制杂志》 2002年第2期184-185,共2页
关键词 1997-2000年 宁波市 流动人口 伤害死亡 卫生统计
下载PDF
宁波市老年人恶性肿瘤死亡率 被引量:2
12
作者 谢亚莉 邱华士 《浙江预防医学》 2000年第6期8-9,13,共3页
对宁波市三个老城区1989-1998年老年人恶性肿瘤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前五位男性依次为胃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女性依次为胃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男性肺癌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男女性恶性肿瘤死亡... 对宁波市三个老城区1989-1998年老年人恶性肿瘤死亡率进行分析,结果前五位男性依次为胃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女性依次为胃癌、肺癌、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男性肺癌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男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恶性肿瘤 死亡率 宁波市
下载PDF
重用白花蛇舌草治疗卵巢囊肿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亚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5-435,共1页
关键词 白花蛇舌草 卵巢囊肿 治疗 清热解毒 利湿通淋 咽喉肿痛 解毒通淋 疮毒
下载PDF
宁波市市区居民减寿年数和减寿率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亚莉 许国章 《浙江预防医学》 1992年第2期14-16,共3页
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和减寿率(Rate of PYLL)是目前国外分析死亡年龄以及疾病对人群寿命危害的一项敏感指标。本文应用该项指标对1990年宁波市市区居民的死因资料进行分析,使人群死亡率更加直观地反映出疾病危害的... 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和减寿率(Rate of PYLL)是目前国外分析死亡年龄以及疾病对人群寿命危害的一项敏感指标。本文应用该项指标对1990年宁波市市区居民的死因资料进行分析,使人群死亡率更加直观地反映出疾病危害的严重程度,为制订卫生策略和医学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YLL 死亡年龄 疾病危害 卫生策略 标化率 寿命损失 年龄标化 死因分类 全死因 呼吸系病
下载PDF
宁波市高级科技人员健康及工作相关情况分析
15
作者 谢亚莉 应焱燕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61-362,共2页
关键词 高级 健康 情况分析 结果分析 配合 宁波市 科技人员 科技兴市 全面调查 推进
下载PDF
1991~2000年宁波市2型糖尿病死亡趋势分析
16
作者 谢亚莉 应焱燕 许国章 《浙江预防医学》 2002年第8期3-5,共3页
目的 分析宁波市 2型糖尿病死亡及变动趋势。方法 采用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数据和1997年糖尿病调查数据 ,用GM ( 1,1)预测。结果 内分泌营养代谢免疫疾病的死亡率 10年间增长约 1倍 ,其中糖尿病占 80 %以上 ;糖尿病患病率城区高于农... 目的 分析宁波市 2型糖尿病死亡及变动趋势。方法 采用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年报数据和1997年糖尿病调查数据 ,用GM ( 1,1)预测。结果 内分泌营养代谢免疫疾病的死亡率 10年间增长约 1倍 ,其中糖尿病占 80 %以上 ;糖尿病患病率城区高于农村 ;糖耐量低下 (IGT)患病率城乡间无明显差异 ,但农村居民IGT患病的潜在危险性非常高 ,尤其是女性 ;预测到 2 0 10年糖尿病死亡率城乡均超过 35 /10万 ,城区增长幅度男性 ( 3 91倍 )高于女性 ( 1 39倍 ) ,农村将增长 3 72倍 ,农村女性增长尤快 ( 5 16倍 )。结论 迫切需要政府行为来强化社区卫生服务单位的防病作用 ,对农村社区工作要加以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91-2000年 宁波市 2型糖尿病 死亡趋势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多途径治疗顽固性支原体感染32例
17
作者 谢亚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28-1128,共1页
关键词 支原体感染 中西医结合 临床观察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宁波市城区居民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仁元 谢亚莉 +2 位作者 许国章 应焱燕 朱燕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9-170,共2页
目的 分析宁波市城区居民慢性病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宁波市城区常住居民 4种慢性病的现患情况 ,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慢性病总患病率为 19 9%,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升高。慢性病患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 :... 目的 分析宁波市城区居民慢性病流行病学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 调查宁波市城区常住居民 4种慢性病的现患情况 ,并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 慢性病总患病率为 19 9%,随年龄增长患病率明显升高。慢性病患病与多种因素有关 (如 :家族史、饮食行为、睡眠状况、体育锻炼等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家族史、体重指数是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子 ,而良好的睡眠状况则显示为保护性因素。结论 慢性病防治要采取人群策略 ,以防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 患病率 宁波市 疾病调查
下载PDF
宁波市糖尿病流行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仁元 许国章 +2 位作者 谢亚莉 杨薇娜 项张华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718-719,共2页
据文献报道,我国糖尿病(DiabetesMelitus,DM)患病率及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2〕。为了解和掌握我市糖尿病的患病率和流行特点,我们于1997年6月~1998年6月按照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编写的《糖尿... 据文献报道,我国糖尿病(DiabetesMelitus,DM)患病率及死亡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2〕。为了解和掌握我市糖尿病的患病率和流行特点,我们于1997年6月~1998年6月按照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编写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操作指南》,对宁波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流行特点 研究 宁波市
下载PDF
宁波市城乡中学生伤害流行特征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许国章 王仁元 +3 位作者 叶众 谢亚莉 张涛 应焱燕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521-523,共3页
目的了解宁波市中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伤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宁波市4所中学的5612名学生进行伤害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1年内有1204人发生伤害1859次,总发生率为33.13%,城市高于农村,男生高... 目的了解宁波市中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伤害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宁波市4所中学的5612名学生进行伤害流行病学问卷调查。结果1年内有1204人发生伤害1859次,总发生率为33.13%,城市高于农村,男生高于女生,初中生高于高中生。前3位伤害依次为跌伤(发生率13.04%)、碰撞伤(5.35%)和刀割伤(4.40%)。家庭成员关系、父亲文化程度、父亲经常吸烟和动手能力是伤害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应针对伤害发生特点采用有效措施积极加以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害 学生 中学生 流行病学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